-
冒襄 编辑
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人,清初遗民诗人,私谥潜孝先生。
冒襄入清不仕,终身布衣。他少时聪慧,十岁能文,董其昌为他十四岁写的诗作序“方之王勃”。成年以后,恣游大江南北,与文人广泛结交。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影梅庵忆语》等。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
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生平
3 主要作品
4 个人生活
5 轶事典故
6 史籍记载
7 人物评价
8 人物争议
9 艺术形象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冒襄
字:辟疆
号:巢民、朴庵、朴巢
出生日期:1611年4月27日
逝世日期:1693年12月31日
代表作品: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影梅庵忆语、朴巢文选、水绘园诗文集、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
妾:董小宛
主要成就:明末四公子之一
开创忆语体文字
别名:冒辟疆、冒巢民、冒朴巢、冒朴庵、朴庵先生、潜孝先生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南直隶如皋(今江苏如皋)
父:冒起宗
人物生平
编辑冒襄书画
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1611年4月27日)。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撰《巢民诗集》8卷,《文集》6卷,《影梅庵忆语》1卷,另辑《同人集》12册。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公子哥儿的生活。
怀才不遇
冒襄坐像
冒襄在1627年-1642年间,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他深感怀才不遇。明代自万历以来已江河日下,特别是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一般在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怎不忧心如焚呢?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1639年由吴应箕起草、冒襄等复社140余人具名的《留都防乱公揭》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阮大铖之流如过街老鼠。
逃难生活
书法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亡;随后,清兵入关,建立大清国。南京的明朝旧臣建立了弘光政权。阉党余孽阮大铖投靠马士英,当上了南明的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他要报复复社诸君子。正巧冒襄因风闻高杰将驻防如皋,举家逃往南京。在南京,阮大铖对冒襄游说不成后,便派遣锦衣卫逮捕了他,直至第二年,马、阮逃离南京,始得脱离牢狱之灾。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连夜逃往扬州,靠了史可法的荫庇,才躲掉了这场灾难。 公元1645年6月,如城抗清英雄陈君悦组织义兵抗拒清廷官吏。冒襄再次举家逃往浙江盐官。从夏至冬,辗转颠沛,在马鞍山“遇大兵,杀掠奇惨”,“仆婢杀掠者几二十口,生平所蓄玩物及衣具,靡孑遗矣”。这一切在他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变化,第二年他从盐官回归故里隐居。
不仕满清
冒襄画像
清兵平定全国后,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他,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但冒襄以痼疾“坚辞”。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以明朝遗民自居,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如在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即其一例。随着岁月的流逝,冒襄已是垂垂暮年,生活穷困潦倒,只能靠卖字度日。他自述道:“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豪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表达了他不事二姓的遗民心态,这一点是冒襄一生中最为闪光的地方。
晚年生活
冒襄晚年家道中落,他变卖家产,靠卖字度日,但仍然救济灾民,并接济故旧子弟和友人。
清顺治年间,如皋遭遇大旱,土地颗粒无收,百姓陷入饥荒。目睹家乡惨状,冒襄挺身而出。他拿出家中积蓄,与地方官府合力开办粥厂,赈济灾民。积蓄用光了,他就变卖田产,最后甚至拿出了给长子娶亲用的银子。康熙九年,如皋大灾,冒襄已无钱可捐,但是他依然挥毫写下四张精品书法,卖字救灾。
冒襄不肯屈服于南明奸臣,又不肯降清,妻妾相继病故,晚年手足不合,亲人以仇报德。加之两次毁家纾难,在逃亡中家产被清兵洗劫,家庭故园又被豪强所占,导致冒襄年届八十仍需卖字为生,贫病交加。 他自述道:“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豪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冒襄去世,年八十三岁。
主要作品
编辑诗文集有《朴巢诗选》《朴巢文选》《巢民诗集》《巢民文集》等,《朴巢诗选》《朴巢文选》都是冒辟疆请他的好友诗人杜浚为其选定并点评。 冒辟疆撰写的《巢民诗集》共8卷,《巢民文集》共6卷。
单行诗集有《寒碧孤吟》《香俪园偶存》《泛雪小草》《集美人名诗》。
抒情类小品文有《影梅庵忆语》。冒辟疆的小品文还有《兰言》《岕茶汇抄》《宣炉歌注》等,涉及到兰、茶、香、饮食、宣德炉等方面。
晚年辑《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简称《同人集》)十二卷。收录了明末清初四百五十多位文人的大量诗文,并真实记录了冒辟疆的交游情况。
冒辟疆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作品还有《先世前征录》《水绘园诗文集》《寒碧孤吟》等。
书画艺术
冒襄《湖北归来图》、《樵唱惊开图》、《山光水色图》《松寿图》,现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冒襄书画作品-金陵天渡楼收藏系列
个人生活
编辑冒家是拥有水绘园及冒家巷、东府和西府的豪门大户。冒家始祖是世袭两淮盐运司丞的元朝皇族,封为镇南王。明朝取代了元朝,最后一位镇南王改姓名为冒致中,隐居如皋东陈,五世不仕。到明朝中期,冒政、冒鸾先后中进士,冒政官至宁夏巡抚。冒鸾官兵部武库主事、福建布政使、左参议。由此迁居城里集贤街。冒鸾之侄孙承祥曾任南京光禄寺监事,他的六个儿子在集贤街东西砌建了六所府第,朱门华堂,冠盖如云,极一时之盛,由此集贤街改名为“冒家巷”,集贤桥改名“冒家桥”。冒承祥的三子士拔曾任参军。士拔之子梦龄即冒襄的祖父,官至云南宁州知州,冒襄的父亲起宗是崇祯元年进士,任山东兖西道、粤东高要道佥事,升山东按察使,督理七省漕储道。
如皋冒氏始祖:冒致中
二世祖:冒思中
三世祖:冒基
族高祖:冒政
高祖:冒承祥
祖父:冒梦龄
父:冒起宗
母:马恭人
元配:苏元芳。明崇祯二年(1629年),19岁的冒辟疆娶苏文韩的三女儿苏元芳(“芳”亦作“贞”)为妻,后生二男一女。苏元芳为荆(湖北)人,是苏愚的曾孙女,她的祖父学海曾任绍兴府通判,父文韩是中书舍人。
据传苏元芳长冒辟疆两岁,为冒辟疆的祖父冒梦龄任江西会昌县令时与苏文韩订下的“娃娃亲”,当时冒辟疆才3岁。苏元芳能画,有画作存世。
妾室: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秦淮八艳”之一,有“针神曲圣”之称,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中。她天姿巧慧,容貌娟妍,工书善画,精晓食谱茶经。明末乱象已现,董家绣庄经营破产,小宛十五岁时为歌妓,在南都秦淮卖艺。其后随母返归吴门,居于姑苏城外半塘。崇祯十五年(1642年)腊月,董小宛抵达如皋,时年一十有九,小冒辟疆十三岁。董小宛初到如皋,由冒辟疆的夫人苏元芳为其置办了一处别院,此间小宛“却管弦,洗铅华,精学女红”。崇祯十六年(1643年)初夏,她正式搬进冒家,由正室苏氏迎归冒家,居住在水绘园艳月楼中。她与冒辟疆相伴九年,一生无嗣。董小宛殁于清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享年28岁,葬于如城南郊“影梅庵”侧。她与冒辟疆相伴九年,一生无嗣。董小宛殁于清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享年28岁,葬于如城南郊“影梅庵”侧。
妾室:蔡含、金玥。蔡含,字女罗,号罗敷云;金玥,字晓珠,号圆玉、玉山。俩人均为苏州吴县人,蔡工画,金治印,时称“冒氏双画史”,现有少量与冒氏合璧的画作存世。董小宛在世时,二人难得宠,赋闲于“染香阁”作《水绘园图》等,艺术成就颇高。董小宛死后,康熙四年(1665年)和六年,冒辟疆分别在55和57岁时将二人正式纳为妾,蔡享年40岁,金死于其后,传二女亦先后葬于“冒家龙圹”,世称“蔡夫人”和“金夫人”。
妾室:吴扣扣。名湄兰,字湘逸,小字扣扣。崇祯十六年生,原籍真州(江苏仪征)人,随父亲流寓如皋,英慧异于常人,且眉眼之间呈浅黛色。顺治六年,已嫁给冒辟疆数年的董小宛一见就将其买作婢女。清顺治十八年,51岁的冒辟疆择定当年中秋节后的第二天(八月十六日)正式将贴身丫环吴扣扣升格为妾,不料吴女在六月间突然患病,于中秋节后二天病亡,年方19岁,葬入城南郊影梅庵侧“冒家龙圹”。
妾室:张氏。生年不详,康熙十七年,冒辟疆68岁时续纳张氏为妾,后来张氏还为冒辟疆生了一个女儿。传死后亦葬于“冒家龙圹”。
冒辟疆一生有名份的妻妾共有7人。
轶事典故
编辑冒辟疆(1611-1693年),明万历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生,名襄,小名绳绳,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晚年自号醉茶老人,私谥潜孝先生。江苏如皋人,现如城水绘园系冒氏故居。明末清初文学家,时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和商丘侯朝宗并称“明末四公子”,享年83岁。
冒辟疆一生反清复明,著述颇丰,大节已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定论。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载,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毛泽东阅后很是赏识,特地找田谈话说:“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但冒氏和他的前辈唐伯虎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一样,个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时有“东南秀影”和“人如好女”之名,其婚姻和情爱生活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这在当时来说亦无可厚非。据笔者考证,冒辟疆一生除“露水夫妻”外,有文献可考的就有10多位女性与他有过情爱关系。(周高潮/文)
冒辟疆个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时有“东南秀影”和“人如好女”之名,其婚姻和感情生活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这在当时来说亦无可厚非。据考证,冒辟疆一生有文献可考的就有10多位女性与他有过情感关系。另据文献载,冒辟疆与歌妓顾横波和南曲画姬范珏亦交好。崇祯十二年冒氏乡试再次落第,途经苏州半塘,每天往来于歌妓沙九畹、杨漪炤之间。据近人《影梅庵之悲》一文称,冒辟疆直到75岁时还打算纳妾。他的好友张明弼在《冒姬董小宛传》中说冒氏“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
王节:崇祯三年秋天,20岁的冒辟疆首次到南京秦淮河畔的国子监参加乡试。他结交了名噪秦淮的“王家三胞胎”中的二妹王节。据余怀《板桥杂记》载,王节后来嫁给扬州的顾不盈和王恒之。
李湘真:据载冒辟疆在金陵时,在歌妓李湘真的“寒秀斋”淹留最久,她是“冒公子的红颜知己”。李湘真平日自重声价,常常称病,不自妆饰。养母怜惜她,顺从她的意愿,亦时常婉言谢客。而对冒辟疆这样的知己,她则是欢情自接,嬉怡忘倦。自崇祯三年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冒辟疆先后6次赴金陵乡试,都与她有交往,还向她学唱昆腔。崇祯十二年乡试之前,学使倪三兰出了30道时文题,让考生在入闱前交稿。冒辟疆白天忙于应酬,利用午夜与李湘真同寝之时,每日打一腹稿,一个月间竟完成了30篇时文,社友们交口称赞,李湘真也非常欣赏。
陈圆圆:据冒辟疆的词友陈维崧在《妇人集》中记载,崇祯十四年春天,冒辟疆途经苏州,经同乡许直推荐慕名去阊门外的横塘寓所寻访名伶陈圆圆。陈圆圆为之演唱弋腔曲剧《红梅》,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赞道“咿呀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回,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离别时他牵陈圆圆之衣,订下当年八月再见之约。当年八月,冒辟疆移舟苏州再会圆圆,时圆圆遭豪家劫夺,幸脱身虎口,遂有许嫁冒辟疆之意。后至阊门,失而复得再见陈圆圆,当面与圆圆订下了“嫁娶之约”,并相约来年择日迎娶。此后冒襄因丧乱屡失约期,崇祯十五年(1642)仲春,冒辟疆再去访圆圆时,发现她十日前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 。冒辟疆怅惘无极,因为急父母之难而辜负陈圆圆,随后返乡。
吴琪:字蕊仙,别字佛眉,明末长洲(苏州)人,世居花岸。其祖父吴挺庵在明朝位居布政使,父亲吴健侯官至孝廉。她的丈夫管勋,是冒辟疆的复社好友,因反清事败遇难。她只身渡江投靠冒辟疆,冒辟疆将她安置在“洗钵池边的深翠山房”。吴琪来到水绘园的时候,恰巧小宛刚刚去世,冒吴二人同病相怜,日久生情。但后来她面对冒辟疆已纳婢女吴扣扣这一事实,不愿插足其中。为回避矛盾,她在给冒辟疆的诗中写到“自许空门降虎豹,岂容弱水置鸳鸯。绮罗自谢花前影,笠钵聊为云中人”,表示自己愿意遁入空门的想法。冒辟疆不好强留,便由吴琪自己选择,在城南杨花桥旁盖了一座小庙,名号“别离庙”。吴琪自号辉中,从此告别红尘。
冒襄书画
好石如酒
冒襄是博物君子,富收藏,精鉴赏,有石癖。西泠印社收藏有一方灵璧古石“水绘灵石”,景观山形,气势不凡,为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所旧藏。据吴昌硕1897年在石上刻铭,这方古石原来是冒襄的遗物,所谓“山岳精,千年结。前归巢民后苦铁。丁酉八月铭。”冒襄写有一篇《英石解愚》,提到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避难到盐官,百念俱灭,“此外更无堪系恋,英山朴树古巢云。”英石山、结巢如云的朴树,这两物是他割舍不下的心头好。“生平无他嗜,嗜在奇石奇树。”他取号巢民、朴庵、朴巢,都与这棵朴树有关。至于英石山,是他父亲从岭南带回的一方英石巨峰,“瘦长九尺,峰如玉女,不愧廉吏传家一片云也。”
《冒襄肖像图轴》中的砚山冒襄自诩“余之好石如酒”。在《赠云记》中他记录了一位好友佘公佑,将自己庭院中的“绿螺”“苍雪”“员峤”“飞来”诸石峰相赠,可谓英雄赠美人,奇石得其所。冒襄喜出望外,名其一室为“赠云轩”。至于他全新构筑的被誉为“江东名胜”的水绘园,其中也是奇峰怪石林立,有悬雷峰等景点。他作有《水绘园六忆歌》,其中提到明末乱世,“是时人家苦兵燹,古石迸落随人輦。况复吾家有石仓,好为无益成绝巘。不特移石兼移松,九鬣苍鳞蟠老龙。”云云。可见,当时因为战乱,许多园林老宅败落,古石四散,冒襄的水绘园乘此大量收纳,“石仓”多多益善。
冒襄也有山水癖,他在《评柳柳州山水文序》一文中提到:“若余生居海陬,恨无片石可分云气。每一望平原,惟见荒荒,白日增其凄冷。披览所至,间有古木林苇稍堪荫缛者,徘徊不能去。”他周游各地,十分留意奇峰怪石。如《袁州诸山水记》中有一篇《果老石》,记录了一方在水中的奇石,“孤岛负双溪而坐,高十余丈,横倍之,四面玲珑,吐欱云气,稜稜吐崿,类古铁,英山、灵壁不足喻也。土人云,昔张仙人所遗,故名。”一路上,他还令童仆搜集美石,“得白黑数座,大如卵,而峦壑皆具,摩玩竟日。”在《南岳省亲日记》中,冒襄记录了在江西新喻附近溪流中捡到若干枚美石,“有五色光者,有峰峦层起者,有苔色绣错者。设供于篷窗,不减米颠袖中物。”
观剧骂阮
崇祯十二年(1639年),根据陈定生的遗孤、长期住在水绘园的陈其年的回忆,这一年,二十九岁的冒辟疆,以一种近乎招摇的姿态,来到歌舞升平、不知大乱之将至的南京:“时先人与冒先生来金陵,饰车骑,通宾客,尤喜与桐城嘉善诸孤儿游,游则必置酒,召歌舞”。
阮大铖精于戏曲创作,《燕子笺》一剧是传世的佳作。他的家班也是远近驰名,曾在阮家里看过阮氏家班演出的张岱,就对之赞颂不已。在南京与东林党人遗孤交游的冒辟疆,在置酒筵、召歌舞的场合,无巧不成书地观赏了阮大铖刻意派遣家班演出的《燕子笺》,而上演了一出醉骂奸臣的戏中戏。阮大铖经此羞辱,怀恨在心。日后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后,阮大铖乘机报复,大兴党人之狱,冒辟疆几乎因此而蹈不测。
史籍记载
编辑《清史稿》 冒襄传
冒襄,字辟疆,别号巢民,如皋人。父起宗,明副使。襄十岁能诗,董其昌为作序。崇祯壬午副榜贡生,当授推官,会乱作,遂不出。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襄少年负盛气,才特高,尤能倾动人。尝置酒桃叶渡,会六君子诸孤,一时名士咸集。酒酣,辄发狂悲歌,訾詈怀宁阮大铖,大铖故奄党也。时金陵歌舞诸部,以怀宁为冠,歌词皆出大铖。大铖欲自结诸社人,令歌者来,襄与客且骂且称善,大铖闻之益恨。甲申党狱兴,襄赖救仅免。家故有园池亭馆之胜,归益喜客,招致无虚日,家自此中落,怡然不悔也。襄既隐居不出,名益盛。督抚以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康熙中,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著述甚富,行世者,有先世前徽录,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书法绝妙,喜作擘“白大”字,人皆藏弆珍之。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五日(1693年12月31日),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
人物评价
编辑冒辟疆一生反清复明,着述颇丰,大节已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定论。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载,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毛泽东阅后很是赏识,特地找田谈话说:“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但冒氏和他的前辈唐伯虎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一样,个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时有“东南秀影”和“人如好女”之名,其婚姻和情爱生活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这在当时来说亦无可厚非。据笔者考证,冒辟疆一生除“露水夫妻”外,有文献可考的就有10多位女性与他有过情爱关系。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载,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毛泽东阅后很是赏识,特地找田谈话说:“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
有知己评价冒辟疆:“辟疆平生无第三事,头上顶戴父母,眼中只见朋友,疾病妻子无所恤也。”
吴伟业评价:“辟疆举止蕴藉,吐纳风流。视之虽若不同,其好名节,持议论一也。以此深相结,义所不可,抗言排之,品核执政,裁量公卿,虽甚强梗,不能有所屈挠。”
余怀在《板桥杂记》中评价:“巢民以兀傲豪华,睥睨一世。”
陈名夏评价:“时辟疆以终军弱冠之年,擅羽猎长杨之誉,岳峙渊停,玉映霞举。南中自三事以下,皆式庐倒屣,即吾党称辟疆与密之、子一鼎足文苑,亦咸目其为天下才也。”
陈瑚评价:“冒子饰车骑、鲜衣裳、珠树琼枝,光动左右,予尝惊叹以为神仙中人。”
人物争议
编辑历史存疑
鬼妾
清康熙二十一年,年逾古稀的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先生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之八中写到:“至今望秦海,鬼妾不曾归”。“秦海”是盐官的别称,并无歧义;至于“鬼妾”,笔者认为当指董小宛,因为冒辟疆一生虽有一妻数妾,但“秦溪蒙难”时冒氏才35岁,身边只有发妻苏元芳和刚纳两年的董小宛一妾,其余姬妾都是在他50岁以后纳的。但有人提出这里的“鬼妾”是指跟随冒氏逃难途中死去的婢女。据查,《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中关于“妾”字的释义共有4种:一指“女奴”,孔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二指除正妻以外所娶女子;三为妇女的自谦之称;四是姓氏。显然,这里可以排除第三、四种释义,但如果采信第一种释义似有强词夺理之嫌。首先,从语法上讲,这里的“鬼妾”是单指,而冒家在秦溪蒙难的“仆婢杀掠者几二十口”,明显是复数,是“鬼妾们”;其次,退一步说,婢女可以称“妾”,但事实上这20几个“死鬼”中不光有女佣,也有男仆,即有“妾”也有“臣”,那么工于词赋的冒氏应将此句改为“臣妾不曾归”了;更何况晚年的冒氏妻妾成群,除曾对如夫人小宛念念不忘写下了儿女情长的《忆语》外,哪还有心事在诗词中用闲情于贱卑的下人。
年龄
冒辟疆在《忆语》中说:“时余正四十,诸名流咸为赋诗,龚奉常独谱姬末……”冒氏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三月,其40岁时应是1650年(清顺治七年),按冒氏所称董小宛果真死于清顺治八年的话,那么此时小宛尚在人世,友人怎敢为活人写“末”。但有人提出这里应按实(足)岁计算,这样冒氏40岁时便是1651年与小宛的“末年”相吻合了。此说虽能自圆其说但忽略了一个常识,就是古人的年龄都是按虚岁计算的,所谓“落地一岁”,相关文献中说冒辟疆(1611-1693年)享年83岁、董小宛(1624-1651年)享年28岁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就称董小宛:“卒年二十八”。民俗中贺寿也都是贺虚岁,贺实岁别人是要笑话的。计算实岁是现代人的发明和需要,什么上半年生的减一岁,下半年生的减两岁,冒氏当年既不想当官,也无退休早晚之虑,何苦要自我折寿呢。
董小宛衣冠冢
“据专家实地考证,旧时如城南龙游河畔的彭家荡确有一董小宛墓,但前些年进行文物考古挖掘时,里面随葬物有之,却不见骨殖,原来是一个‘衣冠冢’”。这句话并非无稽之谈更不是造谣惑众,其主要依据是出自缪依杭先生《名妓董小宛的下落如何?》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如皋城南中学南面, 龙游河边彭家荡旧时确实有个董小宛墓.笔者至如皋调查与冒襄有关的戏曲史料时, 在冒襄别业水绘园中听得一位高龄的张老先生说, 发掘董小宛墓时, 穴中随葬之物有之, 却不见骨殖, 言之凿凿.”(原载1985年学林出版社《中国文化之谜》)。注:缪依杭(1936~1994年),南通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曾任《上海戏剧》编辑,上海曲艺剧团(后易名上海滑稽剧团)编剧、艺术室主任、团长、艺术指导等职;兼任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治学态度严谨,参与了《辞海》、《中国文化辞典》、《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有关条目的撰写以及承担《中国戏曲志·上海卷》、《中国曲艺志·上海卷》、《上海滑稽戏志》等志书的撰写、修订、编纂工作,撰写条目近10万字。国务院颁发“文化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表彰他的功绩。笔者所称“专家”即指缪依杭先生,不知有误否?另据冒辟疆的同宗后人冒厚哉先生1993年来如皋时说:“1940年秋某日,族里有人告诉他父亲说,董夫人墓被日本人夜里将棺材偷扒走了,那时人不敢明讲,只有暗中叹息而已。”(原载徐琛《董小宛墓址探寻》)。这两者如果是一回事,更证明缪先生所说不谬;如不是一回事,前者“言之凿凿”,后者并无现场目击者,而且既是盗墓,何况又是三四百年的古墓,棺木还能完好结实吗?怎可能一点残存物都找不到呢?用DNA检测技术取土测定也可知是否有尸源啊。
总之,以上所述,仅是笔者一家之管见。学术问题,可以见仁见智,求同存异,是老人家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必刻意为先人讳、为名人讳,为家乡的名人讳,否则往往欲盖弥彰。(文/如皋·周高潮)
艺术形象
编辑-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