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海县 编辑
勐海县,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勐海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盛产普洱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磷钇矿、独居石等,有植物186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水能蕴藏量116.9万千瓦。截至2022年国土面积5368.09平方公里,下辖6镇5乡1个农场、85个行政村、950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截至2021年全县户籍人口33.83万人。先后荣获中国普洱茶第一县、中国西部最美茶乡等称号。截至2021年生产总值182.15亿元。
截至202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3所,小学40所,普通中学13所,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3个,公立医院3个,民营医院7个。
勐海,系傣语,意为勇敢之人居住、管辖的平坝或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境为土司地,1927年设佛海、五福两县于勐海、勐遮。1950年2月县境解放,5月设佛海、南峤两县人民政府,隶属普洱行政专员公署。1953年1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9月,撤销县的建制,设立勐海、勐遮、勐混、勐阿、曼敦(后改西定)5个版纳和格朗和爱尼族自治区、布朗山区(已批设布朗山布朗族自治区,但未设立)。1957年十二版纳合并为5个县级版纳时称版纳勐海和版纳勐遮。1958年恢复县制,设勐海、勐遮两县,同年11月两县合并为勐海县,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点有景真八角亭、南糯山的万亩古茶园、哈尼文化园、西定布朗族生态博物馆、中缅边境公园等。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
7 经济
8 文化
9 交通
10 社会
11 旅游
12 荣誉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勐海县
人口数量:353720人(2020年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160.73亿元(2020年)
政府驻地:勐海镇
电话区号:0691
著名景点:曼短佛寺、中缅第一寨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
行政代码:532822
火车站:西双版纳站
面积:5368.09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6个镇、5个乡、1个农场、85个行政村、950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
主要民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
邮政编码:666200
地理位置: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
车牌代码:云K
誉称:滇南粮仓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建制沿革
编辑勐海县
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 滇国及昆明、嶲等部族设 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县(军事据点),“勐达光”(哀牢国)忙于应付汉朝、放弃部分属地; 今勐海成为自由地。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 汉朝、其地置 永昌郡,由汉朝派郡守与“诏达光”(哀牢王)共同治理;公元76年,“诏达光”(哀牢王)与汉朝郡守发生矛盾、 起兵反汉,汉朝军队与“勐达光”军队多次激战,部分傣族先民为躲避战乱、迁至“勐达光”(永昌郡)南境与各种蛮族部落杂错而居; 今勐海得到进一步开发。
公元299年, 晋朝所辖永昌郡不韦县(今隆阳、施甸、昌宁等地)境内的傣族起兵反晋,永昌郡治由不韦县迁至永寿县(今镇康、永德、耿马、沧源等地), 同时在永寿县南部增设南涪县(今西盟、澜沧、孟连、勐海、景洪等地); 今勐海属永昌郡南涪县。
公元420年, 东晋灭亡,之后的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 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 今勐海的傣族先民以“勐”(盆地)为单位、各自形成独立小邦。
公元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龙”(汉译“ 南诏国”);公元765年,“勐舍龙”(南诏国)在“勐谷”(景东盆地)设银生节度、统辖“勐谷”及其以南地区,“领有银生城、开南城、威远城、奉逸城、利润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扑败、通遗川、河普川、大银孔等地”; 今勐海属银生节度茫乃道。
勐海县
公元937年,前“勐舍龙”(南诏国)通海节度使 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 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谷”设银生节度;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调整为八府、四郡、四镇; 今勐海先属银生节度、后属威楚府。
公元1180年,“勐谷”的傣族王子诏真率所属军民民南下、驱赶北上的孟高棉势力,将原孟高棉势力控制下的傣族“勐”(邦)统一起来、建立联盟国家“勐泐”(汉译“景陇国”);今勐海县境属“勐泐”(景陇国)。
公元1292年, 元朝远征“勐庸”(汉译“八百媳妇国”或“兰纳国”)途中灭“勐泐”(景陇国);公元1296年,元朝在“勐泐”设车里军民总管府;今勐海县境属车里路军民总管府。
公元1382年,“勐泐”(景陇国)归顺 明朝、其地设车里军民府;公元1384年,车里军民府改为车里军民 宣慰司;今勐海县境属车里军民宣慰司。
公元1570年,车里军民宣慰使召应勐将辖区划分为12个“版纳”(行政区);今勐海县境设4个“版纳”、分属车里军民宣慰司。
公元1659年,清军攻下云南,仍置车里军民宣慰司;今勐海县境设4个“版纳”、分属车里军民宣慰司。
公元1661年,车里军民宣慰司之下增设一级土官(由朝廷认定、归宣慰使管辖);今勐海县境设九个土官辖区(傣语称九个“勐”)、分属车里军民宣慰司。
公元1913年, 民国政府在车里宣慰司地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辖8个区行政分局;今勐海县境为第2区行政分局(驻勐遮辖勐海县西)和第3区行政分局(驻勐混辖勐海县东)。
公元1925年,普思沿边行政总局调整为普思殖边督办公署,分设8个区殖边督办分署;今勐海县境为第2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勐遮、辖今勐海县西)、第3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勐混、辖今勐海县东)、第4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勐往、辖今勐海县西北澜沧县东南)。
公元1927年,第2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五福县、第3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佛海县、第4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临江行政区;公元1929年,临江行政区改设临江设治局(后改宁江设治局)。
公元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车里宣慰司境;今勐海县境的南峤县(原五福县)、佛海县、宁江设治局分别成立南峤县人民政府、佛海县人民政府、宁江县人民政府。
公元1953年1月,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今勐海县境的佛海县、南峤县、宁江县勐阿区和勐旺区划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调整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西定、版纳勐遮5个县级版纳。
公元1957年12月,版纳勐遮、版纳西定合并为版纳勐遮,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合并为版纳勐海。
公元1958年7月,版纳勐遮、版纳勐海合并为勐海县。
公元2004年,西定哈尼族乡、巴达哈尼族布朗族乡合并为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勐海县辖2镇11乡。
2018年9月29日,云南省政府发出通知,批准勐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编辑截至2021年,勐海县下辖6个镇、5个乡、1个农场。
区划详情
6个镇:勐海镇、打洛镇、勐遮镇、勐混镇、勐满镇、勐阿镇。
5个乡:勐宋乡、勐往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
1个农场:黎明农场。
自然环境
编辑勐海县
地形地貌
勐海县地处 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境内地势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最高点在县境东部勐宋乡的滑竹 梁子主峰,海拔2429米,属州内第一高峰。最低点为县境西南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
气候特征
勐海县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依海拔高低可分为北热带、 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毫米,全年有霜期32天左右,雾多是勐海坝区的特点,平均每年雾日107.5~160.2天。
勐海县可分为5个气候区:
①北热带。为海拔低于750米的打洛、勐板、布朗山的南桔河两岸河谷地区及勐往的勐往河和澜沧江两岸河谷地区。
②南亚热带暖夏暖冬区。为海拔750~1000米的勐满、勐往坝区布朗山南桔河两岸。
③南亚热带暖夏凉冬区。为海拔1000~1200米的勐海、勐遮、勐混、勐阿(包括纳京、纳丙)、勐往的糯东。
④南亚热带凉夏暖冬区。为海拔1200~1500米的勐阿的贺建,勐往的坝散,勐宋的曼迈、曼方、曼金,格朗和的黑龙潭、南糯山,西定的曼马、南弄,巴达的新曼佤、曼皮、曼迈、章朗和勐冈全境。
⑥中亚热带区。为海拔1500~2000米的西定、巴达、格朗和、勐宋4个乡的大部分地区及勐满的东南至东北面。
土壤特征
勐海县境内土壤分7个土类、18个亚类、52个土属、85个土种,各类土壤随海拔高低垂直分布。海拔600~800米以内的属砖红壤;海拔800~1500米的属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分布在低山和中山地区;海拔1500~2400米的属红壤土类,分布于山的中部或山顶平缓地;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海拔600~1500米之间的坝区,共有47.7万亩。
水文特征
勐海县
自然资源
编辑勐海县
矿产资源
勐海县有矿产13种,矿点60多处。
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定、南弄河、吉良等地,储量约135万吨。
钛砂矿:主要分布在勐阿、勐往盆地,为伴生矿。
锰矿:主要分布在布朗山的章家、勐冈乡。
锡矿:分布布朗山。
金矿:分布于勐满、西定和勐混的打别、曼蚌、浓养。
独居石矿:较为集中的有勐海、勐阿、勐康、勐往、勐遮及勐混等地。
煤矿:已发现煤矿点有大河沟、曼养、勐昂、格朗和、勐往等处。
粘土矿和石灰石矿:主要分布在勐混、勐遮、勐海等地。石灰石分布在西定、勐满、布朗山等地。
水利资源
勐海县总集水面积5511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9.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5.59亿立方米,为地表水的52.9%。水能蕴藏量116.88万千瓦,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水域面积6.9万亩,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42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供水9560万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4600万立方米。温泉丰富,有高温泉(60~100℃)4处、中温泉(40~60℃)10处、低温泉5处。
人口
编辑勐海县境内居住着傣族、 哈尼族、 拉祜族、 布朗族、汉族、彝族、回族、 佤族、白族、苗族、壮族、 景颇族等25个民族,其中傣、哈尼、拉祜、布朗是本地的四大主体民族。
总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勐海县常住人口为353720人。
户别人口
全县共有家庭户99798户,集体户2431户,家庭户人口为340522人,集体户人口为1319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1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0人,减少了0.49人。
人口性别构成
全县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3850人,占总人口的51.98%;女性人口为169870人,占总人口的48.0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23,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3,升高了1.50个百分点。
人口年龄构成
全县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6972人,占总人口的18.93%;15-59岁人口为238672人,占总人口的67.47%;60岁及以上人口为48076人,占总人口的13.5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569人,占总人口的8.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5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3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5个百分点。
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3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162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064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92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341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820人上升为5135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4173人上升为5955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9731人上升为24292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53139人下降为46199人。
城乡人口
全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2048人,占总人口的34.5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1672人,占总人口的65.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94945人、乡村人口236905人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7103人,乡村人口减少5233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5.89个百分点。
经济
编辑勐海县
综合
2020年,勐海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60.7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为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州、全省、全国1.5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88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45.56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75.29亿元,增长1.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6%,二季度增长0.7%,三季度增长2.5%,四季度增长15.0%。预计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532元,比上年增长4.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9.8亿元,增长2.3%,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9%,比上年降低了1.4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比上年下降0.75%。
第一产业
勐海县
2020年2月26日,云南省勐海县勐海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产业
勐海县
工业
2011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25亿元,同比增长32.6%。制糖业实现总产值7.06亿元,同比增长69.3%,机制糖产量达11.07万吨,同比增18.9%;精制茶总产值13.11亿元,同比增长13.6%,精制茶产量22185吨,同比增长2.8%;选矿及冶炼业总产值5.16亿元,同比增53.1%;黄金总产量928千克,同比增长10.3%;精铁矿总产量23.14万吨,同比减8.4%;酒精总产量17629千升,同比增17.8%。
2011年,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16.29亿元,同比增2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16亿元,同比增长1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59亿元,同比增15.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24.9%。制糖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53.3%;精制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29亿元,同比增2.3%;铁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0.57亿元,同比下降4.2%;金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34.9%;黑色金属冶炼业实现增加值0.01亿元,同比增39.8%.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5%;利税总额10.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6%;其中实现利润总额8.1亿元,增长69.0%。
建筑业
201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4亿元,同比增长6.3%,占全社会完成投资的65.5%;农村投资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完成投资的19.0%;房地产投资完成2.29亿元,同比增2.5倍,占完成投资的15.5%。
2011年,全县施工项目88个,同比增长19.2%,其中新开工项目51个,同比增长21.4%。
201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其中:住宅投资1.89亿元,增长3.2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29亿元,增长2.3倍。全县房屋施工面积17.2万平方米,增长2.2倍;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1万平方米,同比减40.7%,商品房屋销售额0.55亿元,减少61.9%。
国内贸易
201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从经济成份看,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零售额8.51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9%。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8亿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2亿元,增长17.7%。按消费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0.12亿元,增长56.6%;零售业零售额9.05亿元,增长18.9%;住宿业零售额3.7万元,增长23.3%;餐饮业零售额1.35亿元,增长17.8%。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至今,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9家,加快了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边境贸易
2011年,全年全县边境经济贸易总额7558.12万美元,同比减2.8%。其中:边境小额贸易4945万美元,同比增9.2%;边民互市2480.52万美元,同比减23.3%;经济技术合作132.6万美元,同比增10.1倍。进出口货运量达51904吨,同比减1.3%。其中:进口货运量达25075吨,同比减3.3%;出口货运量达26829吨,同比增0.6%。
旅游
2011年,全年旅游综合接待82.72万人次,增长25.2%;旅游综合总收入82931万元,增长1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6951万元,增长16.9%;旅游外汇收入5980万元,增长35.6%。出入境总人数455542人次,比上年减8.8%;出入境总车辆134293辆次,比上年减7.6%。
金融保险
201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86501万元(本外币合计),比年初增长23.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02875万元,比年初增长42.4%;个人存款余额279013万元,比年初增长13.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6512万元,比年初增长22%,其中:短期贷款63453万元,比年初增长32.8%,中长期贷款133059万元,比年初增长17.5%。
2011年,全县原保险保费收入10363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854万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509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70万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706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764万元。
文化
编辑勐海县
交通
编辑2011年,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197.28公里,全县旅客运输客运量174.34万人次,旅客运输客运周转量9065.5万人公里,其中:农村旅客客运量110万人次,农村客运周转量2990万人公里。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73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1546万吨公里。至2011年11月全县机动车总量66992辆,其中:大车2015辆,小车10556辆,摩托车54421辆。
社会
编辑勐海县
文化事业
2011年,全县有各种业余艺术表演团体1070支,其中,农村业余文艺队1064支、20282人,演出358场,观众12.9万人次。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1个,村级文化室9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4082册,图书(阅览)室48个、藏书258402册,农家书屋92个、藏书149183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站点97个,配置信息查询电脑196台,服务86004人次;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35686套,农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84.9%,其中,有线网络覆盖率52.08%,无线网络覆盖率32.82%。
卫生事业
2011年,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个,其中:县医院1个,中医院1个,保健院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共有病床910张,卫生技术人员604人,其中:执业医师201人,助理医师62人,注册护士24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3人。全年诊疗46.2万人次,比上年增7.7%。
社会福利
2011年,全县收养性福利机构有:社会福利院1个,农村敬老院4个,床位188张,年末在院人数78人;救助管理站1个,全年救助人次52人;老龄办1个,老年服务设施125个。本年得到抚恤、补助优抚925人。年末全县有城市居民8867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资金20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4.5%;有农村居民4330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资金394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6.9%。全年投入救灾资金320万元,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0036人次。
体育事业
2011年,全县有业余运动队713支、9957人;全县组织全民健身活动12次,参加人数22.6万人次,组织开展篮球、足球、陀螺等各类运动92次,参加人数33961人;组队参加州级以上运动会4次,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2枚。
人民生活
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比上年增712元,增18.5%,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达1812元,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3.2%,恩格尔系数达53.44(百分点),比上年增加4.3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3元,比上年增1455元,增11.2%,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达4545.5元,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8.7%,恩格尔系数达48.7(百分点),比上年减0.7个百分点。
勐海县
邮电通信
2011年,全县邮电业务总收入19597.61万元,全年国内平常信件21263件,国内挂号信件17909件,国内包裹17556件。移动电话户数达26.86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3.8万户,互联网用户1.82万户。
社会保障
2011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0069人,同比增长12.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4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4%。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4099万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国有单位31541万元,同比增长10.1%,城镇集体2579万元,同比增长89.5%,其他单位9979万元,同比增长9.5%。单位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2034元,同比增10.2%。
2011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941人,比上年末增加10992人。其中,参保职工15815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937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2102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890人(含黎明),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中: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310人,增加58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21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6152人,增加375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6258人,减少453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2
900人,减少1450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4839人,增加22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6.06万人,参合率9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4784.39万元,受益人次达47.07万人次。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236人。
资源环境
2011年,全年全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61.49公顷,比上年增长37%。其中,工矿仓储用地30.8公顷,增长1%;房地产用地10.73公顷,增长49%;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11.9公顷,增长100%。
2011年,全年水资源总量29.46亿立方米。平均气温为19.4℃。降水量达1264毫米。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1529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
2011年,全县森林面积达375000公顷,本年新增造林面积6406.7公顷。其中: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6406.7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33%。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达45066.7公顷。截至年底,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为149667公顷,其中发放林权证的面积为149153公顷。
2011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11853.69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5%。万元单位能耗下降4%。其中:电力消费17419.75万千瓦时,同比增34.8%,万元单位电耗增17.1%。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的计划目标。
2011年,县城建成区7.07平方公里,居住用地2.1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1.02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49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1.15平方米/人,生活垃圾简单处理能力105吨/日。
2011年,全县城市建设投资40000万元,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30100万元。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审核32项,共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32份,合同价21671.31万元,建筑面积13.398万平方米;全年共完成18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项目,建
筑面积187999万平方米,拦标价总额21387.35万元,中标价总额21185.674万元,招标项目占总建设项目的56.25%,应招标项目的招标率达到100%,应公开招标项目的公开招标率为100%。
安全生产
2011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4起,同比减少14.3%,死亡21人,比上年下降5%。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4人。受伤57人,同比下降11.8%,直接经济损失284.59万元,比上年增长95.5%。其中: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起,减少4.6%,死亡人数为16人,下降15.8%。
旅游
编辑勐海县
勐海县国境线(中缅)长146.6公里,开通两条跨国 旅游线路,即:打洛—缅甸 景栋、大其力—泰国迷赛、 清莱、清迈、曼谷;打洛—缅甸景栋、东枝、 仰光。
旅游资源有人文景观19处,水域风光45处,生物景观32处,古迹建筑20多处,休闲求知健身场所40处,旅游购物场所41处。主要景点有 景真八角亭、独树成林、 打洛森林公园、 曼短佛寺、巴达野生茶树王、曼峦回清真寺、勐邦水库等。
景点介绍
曼短佛寺
曼短佛寺,位于勐海县城西南面的昆烙公路边上,距县城约10公里。是当地傣族从事宗教文化活动的中心。曼短佛寺傣语称为"瓦拉扎探"。据史籍记载,此佛寺始建于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 小乘佛教传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体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窝苏"(八角亭)等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大殿阔4间,宽约10米,深8间,长约18米。大殿是拍梁、穿斗结合的梁架结构,重檐 歇山式屋顶,上下两檐都是五面坡。平面布局不用檐柱,四面偏厦是墙抬梁,墙体与檐口间设有斜撑。殿内外的构件上均有龙、凤花卉等图案的雕刻装饰。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缅第一寨
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位于中国西南边陲 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打洛江对岸就是缅甸。
勐海县
勐景来曾经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中心,村口的塔林、神树、 神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到节日,信徒都会来这里赕佛求经,最盛时曾达到3万多人。勐景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傣族群众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被人称为“中缅第一寨”。
荣誉
编辑2018年6月,勐海县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21年1月,入选“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
2021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拟评为“云南省教育工作合格县”。
2022年1月26日,被评选为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2年8月,被授予“云南省美丽县城”称号。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