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和城 编辑
南诏太和城位于大理古城南7.5公里、苍山佛顶峰麓、太和村一带。太和城原为河蛮城邑,城内还建过小城金刚城及南诏避暑宫。立有南诏德化碑,碑阴题名41行,是研究南诏初期阶层的结构,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进程
3 宫殿布局
4 文化源头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太和城
类型:河蛮城邑
地址:大理古城南7.5公里
地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进程
编辑太和城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城市。之所以取名“太和”,是因为在白蛮的语言中“和”有山坡的意思;“太”和“大”在古汉语中本身就是通假字。地理形势、民族语言与古城形象的组合,就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了。
当太和城作为南诏古都的时候,中原王朝的国都——唐长安城已经向全世界昭示它成熟丰满的形态,炫耀着它璀璨华丽的光芒。相较而言,南诏政权的王都太和城就显得有些稚嫩。虽然太和城作为苍洱第一都已经开始行使它的统治中心的作用,但它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早期都城的痕迹。那就是,都城政治和军事的功用十分突出,人们似乎还看不到一般城市中所特有的那种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乡村经济依然是太和城的经济支柱,所以,都城经济的功用亟待发展。
南诏吸取汉晋、隋、及建唐以来的统治经验,不断健全和完善自己的政治制度。自阁罗凤叛唐,南诏不再尊奉唐朝正朔,也就是说不再使用唐朝的年号;自阁罗凤建元“长寿”以后,南诏国就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了。在南诏前期,分辖境为八个行政区:六赕区以洱海地区为主,即首府区;其余有弄栋、宁北(后改剑川)、永昌、开南(即银生)、镇西(即丽水)、铁桥、拓东七个节度区。在行政官僚制度上,设六个清平官,似唐朝的宰相,其中以内算官权威最重。内算官之下设六曹,似唐朝府州的六司,是一个地方行政部门,有曹长,掌兵、刑、客、户、士、仓等六曹事务。设两名外算官,由清平官担任,行使类似唐朝尚书省仆射的职能。在军事方面,设有大军将,官阶与清平官相同,其下还有军将等。从上述建正朔、行政区划和官僚制度中可以看出南诏不断吸取汉制的统治方法和特点,同时也带有浓厚的边疆民族色彩。
太和城" alt="太和城旧址" alt="太和城" alt="太和城遗址" data-id="3820967" data-position="1" data-total="3
太和城的城墙主要为夯土筑成,但是在不同的地段,又根据地势、土质情况杂以岩石沙土。不过,南诏人在建城墙的同时,再次利用了苍山的地势,在有的地段利用山坡与溪流相间所形成的沟壑,大大增加了城墙的高度;又以苍山奔流而下的溪水,作为古城天然的城壕。这样,“以山为壁,以水为壕,内高外下,仰攻甚难”。整座城市高壁危构,巍然屹立。
为了加强都城外围的防御,皮罗阁在太和城北的32公里处筑“龙口城”,用以阻绝北方的敌人。阁罗凤时又在太和城南面约13公里处,西洱河的北岸筑有“龙尾城”,可以抵挡南面、东面和西面的来军。两座城池就好似都城的南北门户,形成犄角之势,有效地保障了都城的安全。
太和城的规模也不小。直到元朝初年,人们看到它时仍然是“周回十有余里”。经勘测,太和城南城墙全长约3 350米,北城墙约3 225米,洱海畔南北两墙间的距离为1 800米,全城的总面积约2.85平方公里。
宫殿布局
编辑关于太和城的宫殿和布局,历史上没有留下太多的文献记载,只能根据南诏城池的考古资料作一些补充和推测。
据现存的遗迹和考古工作者的推测,今天南诏德化碑以西大约60米的地方,可能是宫城城门的所在;碑的东侧有一条古道,可能就是太和城中的南北向大街。有的学者进一步推测说那可能就是太和城的中衢大街,起着分割宫城区和平民区的作用。
关于宫殿的遗存,大多无法确指。史书中记载的金刚城,是南诏的避暑宫,位于太和城的西端。今天,在城墙的西部已经发现有南北两个城门的遗址,在城墙西端有一个较大的夯土台基遗址,很可能就是当年南诏大型建筑的基址。不过,根据避暑宫所处的位置看,它地处全城的西端,并且处于全城的制高点上,所以,这座宫殿绝非一般的避暑宫,有极其明显的防御作用并且很可能有建中立极的政治寓意。
太和城的建筑极有特点。史书中记载说太和城的街区巷陌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高有一丈多。这种以石头垒砌成的城墙、街区曾经连沿数里不断。这样一种用石头作为建筑原材料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今天,如果你在大理古城漫步,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极具个性的建筑。这样的建筑风格朴实无华,以石头的本色构建出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文化源头
编辑自南诏迁都苍洱地区以来,开始形成大理地区自己的民族文化。太和城不仅承载了南诏文化的那份厚重,也承担起南诏文化传播的使命,使南诏文化以各种形式流传至今。太和城就像是一个文化的源头,使南诏文化从那里尽情地流出,流淌至今。
在今天的白族地区,许多民族节庆都是从南诏时期流传下来的。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比如关于智慧、美丽、坚贞的慈善夫人(又叫白节夫人、白姐夫人、白洁夫人、柏洁夫人等)的传说。在大理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的火把节、每年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的茈碧湖海灯会、喜洲等地的耍海会等民俗,都与纪念慈善夫人有关。传说中那位美丽而聪明的慈善夫人,是邓赕诏主的妻子。当她得知蒙舍诏主皮罗阁要在星回节期间召集五诏诏主聚会,并且要举行祭祖仪式时,一种不祥之感占据了她的心头。她预感到这是蒙舍诏欲加害五诏诏主、吞并五诏的诡计。她一再劝阻丈夫不要赴会。但是,邓赕诏主没有听从她的劝告,依然前往蒙舍诏。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感觉,在丈夫临行之际,她将自己的一只铁钏戴在夫君的手腕上。果然,南诏松明楼上的一场大火吞噬了五位诏主。听到丈夫的噩耗,她只身前往,用她纤细的双手在一片废墟中挖刨寻找丈夫的骸骨。就是凭藉着那只铁钏,她终于找到了丈夫的遗骨。南诏诏主为她的聪明和美丽所动,欲强娶她为妻。慈善夫人一方面佯装同意,以此麻痹蒙舍诏主。另一方面,她在安葬了丈夫后,以坚贞不屈的精神率领部众反抗蒙舍诏。她率众奋力抗争,直至最后。她威武不屈,决不投降。有的说她投海自尽,有的说她绝食而亡。她的节烈,再次感动了蒙舍诏主。最终,蒙舍诏主封她为“宁北妃”,又将她率众反抗所据有的城池命名为“德源城”,以示对这位女性由衷地赞赏和褒奖。这个壮美而凄婉的故事流传了很久很久,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崇尚正义与勇敢的品性。
当地民族的善良与宽容,也在今天白族的“本主”崇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般情况下,白族本主崇拜的对象大多是造福于人民的神或人。但是,对那个曾经率领20万大军征讨南诏的唐朝将军李宓,白族人民却是那样的宽容。不仅掩埋了唐朝阵亡将士的尸骨,让这些冤魂得以安息,而且将李宓奉为本主,每年敬其香火(在今天下关将军洞举行的庙会最有名)。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情感。安慰?怜悯?敬重?还是政治上的原因?无论怎样,祭祀李宓将军的习俗延续了数百年。
从739年皮罗阁定都太和城到780年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太和城作为南诏国都的历史有41年,为后来南诏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