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编辑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聚居区的曲艺种类之一,是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堪称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形式,在哈萨克谚语、格言、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而后配上曲调进行演唱。表现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感情,灵活多样的表演,寓教于乐的艺术,从唱词到音乐都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流传剧目有《艾赛提与额尔斯红江对唱》《比尔江与萨拉对唱》等。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主要流行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申报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45。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渊源
3 艺术特色
4 经典剧目
5 流行地区
6 传承保护
7 曲艺价值
8 重要演出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称: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流行地区:曲艺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
代表人物:哈斯木汗·瓦特汗
遗产编号:Ⅴ-45
始兴年代:清代
经典剧目:《艾赛提与额尔斯红江对唱》《比尔江与萨拉对唱》等
遗产类别:曲艺
保护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历史渊源
编辑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演唱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真正开展和繁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阿肯阿依特斯作为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得到全面普及。阿依特斯已经逐步纳人了政府主办的轨道。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及至相关市县人民政府,都在举办各级阿依特斯对唱竞赛。这一点,为不断推出阿依特斯新秀年轻阿肯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与哈萨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紧密相连。培育阿肯和阿依特斯教育已成功引人高等学府教育序列,成批接受了现代学院教育的阿肯新人已崭露头角,为阿依特斯文化科学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世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期刊、报纸、图书、音像、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为阿依特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传播方式。
艺术特色
编辑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有如生产生活歌、习俗歌、历史歌、宗教歌、情歌等。其中,生产生活歌包含了牧歌、猎歌、山歌、节令歌、谎歌(Otirk)、性歌(Badik)等;习俗歌包含了婚俗歌、礼仪歌、哀歌(报丧歌、挽歌、追思歌)等;宗教歌包括对原始宗教、基督教、皈依伊斯兰教以后的赞颂歌、劝善信道歌、开斋节时的嘉热帕赞(Jarapazan)歌、祈祷(Bata)歌,以及古老的巫师(Bakhsi)歌等。婚俗歌又可分为女方的森丝玛(Sengsima/新娘哭嫁歌)、送别歌(Hoxdasu),男方的婚礼序歌(Bastama)、加尔-加尔(Jar-Jar)、揭面纱歌(BetAxar)等。
表演形式
即兴创作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唱词均为即兴创作,并不固定,因此对艺人即"阿肯"的要求很高。阿依特斯艺人必须具有敏捷的才思和渊博的知识,具有出口成章的才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在瞬间对答如流,以理以才服人。它不仅仅是阿肯弹唱能力或单一的音乐才能的体现,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技能。它是集阿肯弹唱的即兴创作能力、音乐天赋、雄辩能力、创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各种技艺于一身的非常复杂而先进的综合艺术。
对唱类型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表演
音乐特征
自太平洋至多瑙河广袤的五声音阶带上,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唯一的七声音阶文化构成的音乐,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性。冬不拉是阿依特斯对唱时不可或缺的民族乐器,每一位阿肯都是出色的冬不拉琴手。通常在进行阿依特斯对唱时,阿肯们都要弹着冬不拉琴放声歌唱。每一个阿肯都有自己的曲调和音乐旋律,他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曲调和音乐旋律来即兴组织诗句,并当即吟唱出来。这些曲调和旋律,往往体现着不同地域、不同部落的特点。但又保持着浓郁的民歌叙述方式,深受哈萨克民众的喜爱。当然,其中一些名曲,可以成为独立的歌曲,广为传唱。无疑,阿依特斯文化的音乐特性,进一步丰富了哈萨克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音乐宝库。
经典剧目
编辑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有丰富的语言内涵,优美的音乐旋律,鲜明的民族特色,灵活多样的表演,寓教于乐的艺术,是哈萨克族人民喜闻乐见的重要原因。其代表剧目有《巴斯塔吾诗》(开场弹唱)、《阿曼弹唱》(问候诗)、《赞美弹唱》、《山的弹唱》、《四季弹唱》、《训诫弹唱》、《叶吉克弹唱》、《玩笑弹唱》、《鱼种弹唱》、《议事弹唱》、《知识弹唱》、《猜谜弹唱》等,既是群众的娱乐形式,也是传授知识的方法。
流行地区
编辑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主要流传在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塔城、阿勒泰)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哈萨克族聚居区。
传承保护
编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哈萨克族的年轻一代对阿依特斯的兴趣越来越淡漠,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正面临消亡的危险。
保护措施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丛书
清河县艺术传承中心和乡镇传承点定期开展阿依特斯弹唱比赛等活动;继续举办阿依特斯为内容的民间音乐研讨活动,编写出版相关著作;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传承人,继续传承阿依特斯艺术,对阿依特斯的生存环境、原生态艺术资源进行保护。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教育已成功引人高等学府教育序列,成批接受了现代学院教育的阿肯新人已崭露头角,为阿依特斯文化科学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布尔江·阔加库勒与沙拉的对唱,艾塞特·乃曼拜与额尔斯江等的对唱,江布尔的系列对唱等,均被《现当代哈萨克文文学》期刊刊发,各出版社结集出版,成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文化传播的范本。
传承人物
布比玛丽·贾合甫拜
加玛勒汗·哈拉巴特,女,哈萨克族,1940年5月5日生,哈萨克族民间阿依特斯阿肯。2017年12月31日,加玛勒汗·哈拉巴特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哈斯木汗·瓦特汗,男,哈萨克族,1945年生,萨克族阿依特斯阿肯,新疆伊犁人。他从1961年开始创作诗歌,巳出版《贡献》《白河》《心中的秘密》等诗歌集。1981年至1996年多次在阿肯弹唱会中获一等奖。他创作的铁尔麦歌词《纳吾热孜之歌》,在1984年伊犁地区阿肯弹唱会观摩演出评比中获得优秀歌词奖。2018年5月,哈斯木汗·瓦特汗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沃斯尔汉·加尼木汉,男,哈萨克族,1967年生,父亲加尼木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阿克塞草原上有名的阿肯艺人,2018年5月,沃斯尔汉·加尼木汉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申报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文化体育中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文化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获得“哈萨克族阿依特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曲艺价值
编辑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智慧的艺术结晶,它用精炼、通俗、优美的诗歌语言总结人生经验,表达对大千世界的认识,抒发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知识的崇敬,反映出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在哈萨克民俗、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传统节目主要表现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感情,从唱词到音乐都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全面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堪称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
重要演出
编辑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阿勒泰地区的阿肯们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畔举行了阿依特斯大会。
1981年7月,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阿肯阿依特斯会”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举行。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 词条统计
-
- 栏目:词条广场
- 浏览次数: 51次
- 最近更新: 2023-11-13
- 创建者: 名家百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