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银区 编辑
白银区,是甘肃省白银市下辖区,地处黄河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以“铜城”闻名遐迩,截至2023年5月,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区”“中国宜居宜商宜游最具魅力区”“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等称号,综合实力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发展先进县”。
白银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貌总体为四面环山的构造盆地,南有黄河谷地。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500-2200米之间,地貌主要以低中山地、山间盆地、黄土梁峁、河谷盆地为主。在黄土梁峁山谷区常见风蚀蘑菇状山岩,呈丹霞地貌景观,局部有石灰岩溶洞。
白银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气候特点是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干旱多风,无霜期短,温差大。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有灰钙土、灌淤土、潮土、红土等。自然植被类型以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2008年,全区土地面积1372平方千米。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铜、铅、锌和石灰石、石英石、长石等30多种。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0.25亿元。截至2023年5月,区域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辖强湾、武川2乡,水川、四龙、王岘3镇和人民路、公园路、工农路、四龙路、纺织路5街道,45个行政村、54个社区,总人口32.0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8万人),城镇化率达91.32%。
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水川学区和四龙学区两个学区。水川学区所辖小学8所,小学附设幼儿园7所。2021年秋季,共设小学教学班26个,幼儿班11个。四龙学区2021年有各级各类学校6所。其中,完全小学2所、幼儿园4所。截至2023年,白银区共有白银区四龙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白银市白银区妇幼保健站等14个医疗单位。
明朝洪武年间,白银开采兴盛,官方在此设立采炼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积销金城”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强湾乡莲花山南麓的齐家文化遗址,说明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1963年7月,白银市建制撤销,市郊区改称白银区,划归兰州市。1985年8月,白银市建制恢复,白银区划归白银市。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概况
3 历史沿革
4 政府领导
5 地理位置
6 气候特点
7 行政区划
8 人口概况
9 自然资源
10 经济
11 交通运输
12 社会事业
13 文化
14 获得荣誉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称:白银区
地理位置:黄河中上游
别名:铜城
邮政区码:730900
下辖地区:2乡、3镇、5街道
现任领导:马世斌(区委书记)
火车站:白银市火车站、白银西火车站
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
面积:1372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白银区天津路1号
著名景点:白银人民广场、黄河大峡奇观旅游风景区、剪金山、水川湿地公园
生产总值:237.77亿元(2018年)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电话区号:0943
所属地区:甘肃省白银市
车牌代码:甘D
气候条件:中温带半干旱气候
人口:户籍人口290761人(2018年)
人均生产总值:78444元(2018年)
概况
编辑白银市白银区位于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是白银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素以“铜城”闻名遐迩。区域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现辖强湾、武川2乡、王岘、四龙、水川3镇和人民路、公园路、工农路、四龙路、纺织路5街道,有45个行政村,31个社区,总人口27.78万人。
辖区内大中型企业20多家,白银有色金属公司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年生产能力30多万吨,占全省的一半左右。银光化学工业公司是全国目前最大的TDI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甘肃稀土公司年产氯化稀土近3万吨,居亚洲之首。特别是2002年7月开发建设的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已入驻26个项目(包括4个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化项目、3个国家发改委示范工程项目),其中白银扎布耶锂业的盐湖卤水提锂技术和碳酸锂纯度99.4%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全国空白,被专家称为全国锂工业的希望。目前,产业园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工及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加工制造业等五大产业群。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正在成为中科院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对外开放的模范窗口,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
历史沿革
编辑白银------因矿得名,因企设市
明朝洪武年间,白银开采兴盛,官方在此设立采炼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积销金城”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
1956年震惊世界的矿山大爆破,拉开了白银开发建设的序幕。
白银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强湾乡莲花山南麓的齐家文化遗址,说明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度坚城初筑于1600年前驻牧境内的鲜卑乞伏氏,后为曾统治整个陇右地区的西秦乞伏乾归政权建都的地方,是西秦秦兴郡郡治所在地。
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区境主要为羌族人游牧地。
秦末汉初为匈奴族游牧地。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区境归汉王朝版图,隶武威郡。
三国时,属魏武威郡媪围县。
西晋初,区境为鲜卑秃发氏据地。西晋末,仍属晋之武威郡。
东晋义熙五年(409),西秦乞伏乾归自木包(今临夏)迁都度坚城(今露天矿址)改元更始,并立秦兴郡,区境属之。
南北朝时,先后隶北魏平凉郡、西魏会州、北周会宁防。
隋初,区境隶武威郡。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会宁郡,区境属之。
唐初,隶会州乌兰(今靖远)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属陇右道。
五代至北宋初年,为党项族据地。
北宋景礻右元年(1034),境内为西夏西寿监军属地。
南宋宝庆二年(1226),蒙古大军入境灭西夏,境内为蒙古族居地。
元统一中国后,属甘肃行省永昌路西宁州。
明代属陕西行都司治所甘州靖虏卫(今靖远)。
清代,今四龙镇属兰州府靖远县,今水川镇、强湾、王岘、武川乡境属兰州府皋兰县。
民国初期,境内分属兰山道靖远县、皋兰县、红水县,民国17年(1928)废道,直隶甘肃省政府。民国22年(1933)设置景泰县,红水县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辖境仍分属靖远、皋兰、景泰县。
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白银市筹备委员会(县级);
1958年4月,白银市升格为地级市。
1961年11月,设置白银市市郊区;
1963年7月,白银市建制撤销,市郊区改称白银区,划归兰州市。
1985年8月,白银市建制恢复,白银区划归白银市。
2018年9月18日,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示称,甘肃省2017年拟摘帽退出的白银区,经过省市县级行业部门核查认定和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退出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贫困县退出标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政府领导
编辑区委书记:马世斌
地理位置
编辑白银区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西部,黄河上游中段,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6°14′38″至36°47′29″、东经103°54′24″至104°24′55″之间。西与兰州市皋兰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镇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望;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为界。辖区东西长约47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1372平方公里。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形总趁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946.5米。
气候特点
编辑白银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旱多风,降雨稀少。多年平均气温8.07℃,日极端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26℃。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均蒸发量1997.1毫米。太阳年均辐射量141千卡/平方厘米。累年平均大风日数51.6天。年均无霜期183.8天。
行政区划
编辑白银区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有汉、回、满、蒙、土家、苗等22个民族,总人口27.7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92万人,农村人口6.86万人。除汉族以外的21个少数民族人口4817人 ,占全区总人口的1.73%。区内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的宗教。2008年末,白银区面积1372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3个镇、2个乡:人民路街道、公园路街道、四龙路街道、工农路街道、纺织路街道、水川镇、四龙镇、王岘镇、强湾乡、武川乡,31个社区、45个行政村,217个村民小组。
人口概况
编辑2018年末全区户籍户数114842户,户籍人口290761人,比上年末增加380人。其中:城镇人口239248人,农村人口51513人。18岁以下40555人,18-34岁60895人,35-59岁122304人,60岁及以上67007人。全年出生3576人,出生率为10.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
民族
白银区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有汉、回、满、蒙、土家、苗等22个民族,总人口20.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4.06万人,农村人口6.86万人。除汉族以外的21个少数民族人口4817人 ,占全区总人口的1.73%。
自然资源
编辑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金、银、锰和石灰石、石英石、长石、芒硝、沸石、麦饭石等30多种。凤凰山有色金属开采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600年前的明代,白银厂采矿工人最多时达3000多人,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这个响亮的名字,那时已传遍整个西北。
截止2003年,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铜、铅、锌、金、银、锰和石灰石、石英石、长石、芒硝、沸石、麦饭石等30多种。凤凰山有色金属开采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600年前的明代,白银厂采矿工人最多时达3000多人,有"日出斗金"之说。
白银区水电资源充足。黄河流经境内38公里,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黄河"小三峡"工程进展顺利,其中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大峡水电总厂建成并网发电。
经济
编辑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77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17.38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15.73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为1.96∶49.37∶48.6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8.5和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8444元,比上年增长6.6%。
第一产业
2018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0191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总产值73306.75万元。其中:农业实现产值32248.07万元,林业实现产值2672.72万元,畜牧业实现产值24085.24万元,渔业实现产值391.7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3909万元。
2018年末耕地面积19.3万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67万亩,同比下降13.5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33万亩,下降21.72%;蔬菜播种面积2.63万亩,增长9.27%;林果面积1.46万亩,增长1.98%。
2018年粮食总产量2.2万吨,下降3.76%;蔬菜产量11.68万吨,增长3.37%;水果产量0.52万吨,下降92.34%;油料产量918.3吨,增长26.83%。全年肉类产量7554.46吨,下降26.8%;鲜奶产量15123.5吨,下降10.47%;禽蛋产量1624.59吨,增长14.21%;水产品产量498吨,下降1.99%。
2018年末大牲畜存栏1.19万头,增长17.34%;牛存栏0.9万头,增长6.24%;猪存栏5.87万头,下降18.11%;羊存栏8.77万只,增长68.21%;鸡存栏49.23万只,增长14.17%。
2018年末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 22.9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5412台,同比增长0.04%。其中:中型拖拉机31台、小型拖拉机5381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1815亩,化肥使用量 10669.6吨,农村用电量6067.98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
2018年末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 22.9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5412台,同比增长0.04%。其中:中型拖拉机31台、小型拖拉机5381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1815亩,化肥使用量 10669.6吨,农村用电量6067.98万千瓦时。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49.46亿元,同比增长18.5%;股份制企业实现总产值387.18亿元,同比增长9.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总产值2.12亿元,同比下降24.6%。
2018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总产值4.89亿元,同比下降3.3%;重工业实现总产值433.86亿元,增长10.7%。
2018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33家。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2.3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88%。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3.71%,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下降7.54,其他费用投资同比增长52.96%。
2018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7.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6.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82%。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50.42万平方米,增长213.36%。商品房销售面积2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6%;商品房销售额14.94亿元,同比增长7.87%。
商业、服务业
201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21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6.63亿元,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6.57亿元。年末,辖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共32家。其中:餐饮个体户4家,批发业6家,零售业17家,餐饮企业5家。
2018年末联网直报重点服务业企业15家,完成营业收入14.57亿元,同比下降7.14%;年末从业人员3696人,同比下降3.72%。
财政、金融
2018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3.59亿元,同比下降6.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62亿元,同比下降6.2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75亿元,下降0.8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6亿元,增长3.41%;住房保障支出1.71亿元,下降49.05%;教育支出4.57亿元,增长8.28%;公共服务支出0.48亿元,下降6.13%。
2018年末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2.2亿元,同比增加26.1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1.92亿元,同比增加29.0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1.4亿元,同比增加12.64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1.39亿元,同比增加14.66亿元。
交通运输
编辑白银区交通极为便利。南邻兰州,北通宁夏、内蒙,西经河西走廊直达新疆,东连陇东。包兰铁路贯穿境内,3条国家级公路、2条省级公路和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白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市区距兰州中川机场仅70公里。
社会事业
编辑2018年专利申请量419件,有效发明专利203件,万人发明专利量达到6.71件;3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转化应用。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含高新区),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家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和引进3家创新团队企业。与省科投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双创基金6.06亿元。完成300亩“凤园花海”田园综合体建设。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
2018年末辖区拥有各类学校125所(含教学点9所),在校学生50964人,教职工人数5090人,校舍建筑面积83.27万平方米。其中:大专及高职1所,在校学生2129人,招生人数5426人,教职工人数221人;中专及职业中专3所,在校学生2008人,招生人数952人,教职工人数365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学生17873人,招生数5386人,教职工人数2149人;小学35所(含教学点9所),在校学生18834人,招生人数3403人,教职工人数1359人;幼儿园66所,在校学生9931人,招生人数3666人,教职工人数952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189人,招生人数62人,教职工人数44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4.55%;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39%。2018年全区普通高校录取人数(包含三校生)达到3118人。
文化卫生
2018年增加馆藏书籍4000余册,接待读者12万余人次;现存不可移动文物46处。《今日白银区》栏目播发电视新闻290期1345条,通联外宣方面完成省台10条,市台88条。全区体育彩票销售1.02亿元,同比增长94%。年末全区文化产业机构304个,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个数5家,招商引资签约6.2亿元,完成投资额2.5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完成100万元。接待游客348.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1.51亿元,同比增长24.3%、30.18%,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387人。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6.66万人,乡村旅游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56.84%。
2018年末辖区拥有卫生机构223个。其中:医院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7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532张。卫生技术人员32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03人。
人民生活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50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53元,增长10.5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2.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9元,增长8.6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092元,下降12.9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1.0%。
社会保障
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90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笔,金额300万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790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08人,创业培训592人。完成劳务输转1.9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7亿元。受理人事劳动争议案件185件。
2018建成保障性住房40栋2268套,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商业街及商铺1.78万平方米。完成上一年改、扩、翻涉及7个片区12个项目,居民5919户1.4万人,改造楼栋150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收缴221套公共租赁住房租金,预售公租房809户,回笼房款4893万元。租赁补贴发放1262户,发放补贴资金339.94万元。“三供一业”改造住宅楼441栋、17865户,改造面积133.31万平方米。亮化居民小区112个,涉及住宅269栋,悬挂灯笼964个,设置彩灯106处。
2018年区级统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5829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1370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7510人,征缴工伤保险费740万元;生育保险参保15211人,征缴生育保险费48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12407人,征缴失业保险费86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参保21706人,征缴保险基金8093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97645人,征缴239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5484人,征缴保险费1349.09万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57998人,新农合个人缴费1004.4万元,参合率达到98.41%。
2018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33亿元,惠及城镇居民1.11万户、2.72万人;农村居民3363户、7437人。保障特困供养人员294人,发放供养金138.17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4208人,发放救助资金691.16万元。发放门诊救助资金240万元。
环境保护
2018年城郊大环境绿化面积7500亩。其中:金沟河沿线工农渠五泵站至水川镇金峰村西侧面山3000亩,快速通道温井子南片2500亩,快速通道大坪北段1500亩,S217公路瞭高山段500亩。城区公共绿化总面积2.22万平方米,园区、厂区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单位庭院、住宅小区新增绿化面积2059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4.21%。
2018年城区污水处理1470.2万立方米。处理生活垃圾8.17万吨、建筑垃圾93万吨、医疗垃圾369吨。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标准70,目标数98);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85天,占全年天数的78.1%。
安全生产
2018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17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3 %,死亡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受伤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8%;直接经济损失1.7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2 %。分行业看: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1人,受伤5人;火灾8起;工矿企业发生7起事故,死亡6人,受伤1人。
文化
编辑白银区是白银市的文化中心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代文化繁荣辉煌,文化市场蓬勃发展,群众文化丰富多彩,1997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全区现有文化馆、少儿
白银区
图书馆、影剧院、文化市场稽查队、文化活动中心和业余体校6个文化体育事业单位,均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单位,共同肩负着白银文化、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
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做到了大型活动年年组织,阵地活动月月坚持,中小型活动常年不断,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先后承办了
白银市第一、二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第一、二届“金凤凰”少儿艺术大赛,全国乡企贸洽会开幕大型表演等在省、市影响较大的活动,为凝练特色文化、打造白银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各项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文化馆、少儿图书馆为三级图书馆,建成5个乡级文化站,45个村级文化室。同时,建有省级“农家书屋”3个,2008年在全区45个行政村推广普及省级“农家书屋”。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批共1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项,黄河战鼓、西厢调小曲等4项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区、乡、村三级文化网络逐步形成。
文化体育产业由小到大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网络市场、音像市场、娱乐市场、出版物市场、演出市场、体育市场等文化体育市场体系,为地方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其到了辅助作用。目前全区有文化、娱乐、体育等经营单位和经营个体户280余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
在推进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四个一工程”中,“白银区体育中心”正在建设当中,已经建成省级标准乡镇文体站5个,45个行政村将陆续建设1个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并配备相应的体育健身器材。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57人,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普及,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已达11万多人,占全区总人口近40%,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结果,文化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滋养生命力,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培育生产力。目前,白银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为白银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工业文化、地方文化等白银特色文化优势,进一步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营造富有白银特色的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不断增强白银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旅游资源
白银区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黄河之滨,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黄河品牌旅游。。在境内长达40公里的黄河沿线上,黄河风情、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目前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水川镇大峡沿黄风景旅游区(有十几个景点)、大峡库区、大峡电厂(爱国主义基地)、水川重坪园艺场农业观光、四龙北坪农业观光、四龙剪金山,四龙度假村、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人民广场等。进一步开发的景点有四龙黄河航运码头,配套乌金峡水电站建设旅游景点,白银公司露天矿爆破奇观(拟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川乡红砂岘西路红军战役红色遗址等与之相连的其他景点。
获得荣誉
编辑甘肃省“文明区”
“双拥模范区”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区)”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
白银区在首届中国城市博览会上被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