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友谅 编辑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字九四,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陈汉政权建立者。
陈友谅是渔家子,曾为县吏。1351年,陈友谅投效了徐寿辉建立的天完政权。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不久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至正十九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天完将士不服,纷纷脱离,兵力渐衰。至正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进攻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突围时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岁,儿子陈理继立。
在2016年版电视剧《真命天子》中,陈友谅由演员季肖冰饰演。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生平
3 个人生活
4 轶事典故
5 后世纪念
6 人物评价
7 艺术形象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陈友谅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320年
逝世日期:1363年10月3日
性别:男
朝代:元朝末年
年号:大义(1360年)、大定(1361-1363)
政权:陈汉
主要成就:建立陈汉政权
起兵反元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元末
出生地:湖北沔阳(今仙桃市)
身份:陈汉皇帝
陵墓位置:武汉长江大桥蛇山引桥的南侧
在位:1360年-1363年
继任:陈理
人物生平
编辑仙桃市沔城镇故居内陈友谅塑像
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膂力过人,闲习武艺。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四月,破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八月,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九月,破赣州。十一月,破汀州。1359(至正十九年)三月,破衢州、襄阳路。十月,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今江西上饶)。
建汉称帝
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后,与他为邻。陈友谅攻陷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赵普胜是有名的骁将,号称“双刀赵”。开始与俞通海等驻扎巢湖,一起归附朱元璋,后来叛归徐寿辉。这时他正为陈友谅驻守安庆,多次引兵争夺池州、太平,到处抢掠。朱元璋为此担忧不已,于是引诱赵普胜的食客,让他潜入陈友谅军中去离间赵普胜。赵普胜没有发觉,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是诉说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有恩于陈,脸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怀疑他要背叛自己。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他。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仍然决定迁都龙兴,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入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四月挟持徐寿辉自枞阳攻克池州,随后张德胜的援军收复了池州。五月,进攻太平。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攻克太平城,杀守将花云。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陈友谅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
大战朱元璋
火烧陈友谅
双方战于龙湾(今江苏南京城郊),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陈友谅于采石矶。于是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第二年,陈友谅派部将张定边再次攻陷安庆。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俞通海、赵德胜大破陈友谅水军于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胜攻占蕲州,又攻占安庆。他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战死鄱阳湖
鄱阳湖大战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陈友仁号称五王,瞎一眼,却智勇双全,他死后,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
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困难,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进退之间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陈友谅处境更加困难。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元璋封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个人生活
编辑祖父母
- 祖父:谢千一,后入赘陈家,改姓陈
- 祖母:陈氏
父亲
- 陈普才,降明后封承恩侯,洪武五年(1372)徙滁阳
兄弟
- 弟:陈友仁,在鄱阳湖战死,明初追封康山王
- 弟:陈友贵,在鄱阳湖战死
- 兄:陈友当,降明后封归仁伯
- 兄:陈友直,降明后封怀恩伯
妻妾
- 杨苕华
- 娄玉贞
- 陶氏
- 阇氏,被朱元璋军所俘
子嗣
- 太子陈善,被朱元璋军所俘
- 陈理,降明后封归德候
轶事典故
编辑袁枚《子不语》/卷十收录一篇《毁陈友谅庙》,讲清朝赵锡礼任县令时,毁了荆州陈友谅庙改奉关帝君的佚事,但赵毁庙时,并不知该庙是奉祀陈友谅,直到向张天师询问之后,方才得知。
安南后裔
据越南史书记载,至正十四年(1354年),陈友谅遣使越南陈朝修好,并称他是元越战争后被元朝安置于武昌的安南国王陈益稷的儿子。据说陈友谅退守武昌后,还向陈朝乞援,陈朝不许。
后世纪念
编辑纪念馆
故居地址
陈友谅故居位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原名元庙观,后改名玄妙观。1941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玄妙观化为一片废墟。
1984年,沔城人民为纪念他,在玄妙观重修陈友谅故居。
玄妙观是江汉平原方圆百里的道教中心,也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此观位于沔城南门,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明、清两朝的道正司一直设在这里。观内现有玉皇殿、灵官殿、三师殿、三清殿、雷祖殿、吕祖殿、斗姥殿、救苦殿、观音殿、真人殿,俗有“一观十殿”之称。
武汉大学教授李国平为“陈友谅故居”题字,嵌于玄妙观门前正方。进入观内,一座金戈铁马陈友谅塑像,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塑像高八米,底座以优质砍石为基,上刻“大汉陈友谅”五个遒劲大字,由《陈友谅》一书作者——湖北文联主席程远斌题写。
陈友谅故居
此外还有两口锅,据传陈友谅效仿诸葛亮所造:一口是军饷锅,有三个眼,上眼出气,中眼进水,下眼出水。用它做饭“漏沙漏谷不漏米、半边下米半边熟,架起三根万年柴,一年上头火不熄”,可以“一边下米,一边盛饭”,能供“千军万马吃不完”。这口神锅一直随陈友谅军行,转战南北,后下落不明。另一口是刑锅,沔城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意思是说陈友谅义军把当时那些酒荒色淫、欺压百姓的官吏,下到这口锅里处死,以解民愤。这口刑锅直径128厘米,深80厘米。
观内的玉泉古井水被称为“神水”,传说饮此井水能消灾得福,医治各种疾病。当年陈友谅就是因为居住于此常饮“玉泉”井水,使之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精力充沛,不生一疾。
墓冢位置
人物评价
编辑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陈友谅大战泾江口遗址
高岱:“友谅之勇略,虽或未及项羽,而剽性狡悍,出没飘忽,大困而不馁,屡踬而复振。观其龙江败归,还袭安庆;九江之失,疾奔武昌。及徐达召还,不旋踵而有江州之入。是皆败衄之后,旬日之间,而能陷城摧敌,其能开拓封疆,奄有荆、楚,亦一时之雄也。”“元末群雄共起,与我圣祖并驱中原者,固非一人,而当时称劲敌多为腹心胁腋害者,惟友谅可虑哉。”
谷应泰:“慨自元人失驭,群雄蜂发,逐鹿之夫,所在都有。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实逼处此,以与我争尺土者,非特汉之文伯、子阳,唐之世充、建德而已。”“至若友谅者,本沔阳渔家,刀笔小吏,徒有凶残,实无功德,干城仗普胜而旋即杀之,北面事寿辉而旋即毙之,名实交丧,忠勇并失,诚所谓蝇声紫色,圣王之驱除耳。而论者以周颠仰天,铁冠大笑,刘基之手挥难星,雷老之忽然不见,王者所至,诸神效灵。而不知友谅者,犯顺多黑闼之风,归命少窦融之智,盗窃空名,进退无据,抑亦人谋不臧,匪特天亡之也。”
谈迁:“国史于陈友谅、张士诚辈辄书寇,夫寇非所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俱田间布衣,仗尺剑起事,虽仁暴悬殊,亦自有幸不幸焉。”
丁耀亢:“按友谅功业,已成犄角,几鼎峙矣。至其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能成大业乎?盖天生此辈,为我太祖作蕴。鄱阳贯颅,摧枯拉朽,殆天授非人力也。”
张廷玉:“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迹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
饶汉祥:“江汉先英、三楚雄风。”
《朱元璋系年要录》:“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蔡东藩:”吾谓友谅亦有自败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及奔至武昌,正宜敛兵蓄锐,徐图再举,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掷,丧子弟,失爱妃,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是可见国之兴亡,实关人谋,不得如项羽之刎首乌江,自诿为非战之罪也。“
吴晗:“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当时人民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他的坟墓到今天还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下被保存着,供来往游人悼念。”
艺术形象
编辑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徒弟,丐帮八袋长老。书中的他乃性阴毒,善权谋之辈,他这个人物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这是金庸对真实历史人物身上缺点局部夸大化,以达小说的艺术效果。
影视形象
年份 | 电视剧/电影 | 饰演者 |
1984 | 《倚天屠龙记》 | 吕耀华 |
1986 | 《倚天屠龙记》 | 何贵林 |
1987 | 《大明群英》 | 刘青云 |
1993 | 《朱元璋》 | 张炬 |
1994 | 《倚天屠龙记》 | 郑平君 |
1998 | 《乞丐皇帝传奇》 | 李志希 |
2001 | 《倚天屠龙记》 | 陈荣峻 |
2003 | 《倚天屠龙记》 | 孙斌 |
2004 | 《朱元璋》 | 李明 |
2005 | 《武当》 | 刘旭 |
2006 | 《传奇皇帝朱元璋》 | 李庆祥 |
2009 | 《倚天屠龙记》 | 周晓滨 |
2016 | 《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 | 季晨 |
2016 | 《真命天子》 | 季肖冰 |
2019 | 《倚天屠龙记》 | 侯瑞祥 |
参考资料: |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