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编辑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夏立新、校长郝芳华。校训为“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武汉桂子山和鄂州梁子湖两个校区。截至2016年9月1日,学校占地面积120402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7029平方米。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28个教学科研单位,75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

华中师范大学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曾培养出吴一坚、梁达松、朱玉祥等杰出校友。

华中师范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61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50名。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办学条件 4 学术研究 5 文化传统 6 学校领导 7 校区环境 8 学校荣誉 9 报考条件 10 知名校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华中师范大学

      外文名: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华大、华中师大、CCNU

      现任校长:郝芳华

      主要院系: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政治学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化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

      知名校友:恽代英、冯友兰、应崇福、章开沅、阮成发、于忠福

      类别:公立高校

      学校类型:师范类

      属性:211工程(2005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1计划、111计划、武汉七校联盟、自主招生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党委书记:夏立新

      官网:http://www.ccnu.edu.cn

      学校排名:47、61(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

      院校代码:10511

      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校歌:华中师范大学校歌

      校庆日:10月2日

      国家重点学科:8个、培育学科1个

      创办时间:1903年

      校址:主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南湖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382号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2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8个、专业学位类别1个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18个、科研工作站1个

      本科专业:75个

      主要奖项: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录取批次:本科一批

      院系设置:28个教学科研单位

      历史沿革

      编辑
      • 文华书院

      文华书院教学楼文华书院教学楼

      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了文华书院(Boone Memorial School),与1885年英国循道会在武昌开办的博文书院(Bowen College)、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并称为武汉地区的三大教会学校。

      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

      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

      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大学部,这是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开端。

      1909年5月18日,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取得大学资格,校名为“文华大学校”。

      1911年1月15日首次公开进行毕业班学生学位论文答辩,16日在文华教堂首次举行毕业班布道会,17日首次授予九名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韦卓民为其中之一。

      1915年1月29日,文华书院首次颁授硕士学位。

      • 私立华中大学

      1922年2月,美国圣公会、美国复初会、美国雅礼协会、英国伦敦会、英国循道会等差会代表应邀到汉口吴德施主教寓所开会,决定在武昌开办一所联合大学。8月,筹建华中大学的临时管理委员会成立。

      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和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成立于1901年)、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成立于1911年)合并组成私立武昌华中大学

      1927年,基督教及《圣经》相关课程被编入教学大纲。

      1927年5月,受时局影响学校暂时关闭。随后校长孟良佐给本应于当年6月毕业的学生寄去了毕业文凭,给5月仍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全部给予成绩“D”,并寄给学生本人成绩单副本。

      私立华中大学私立华中大学

      1929年1月,五个教会的代表在武昌开会,达成为重建华中大学做出最大努力的共识。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书院大学部正式并入华中大学。5月,再次举行会议,选举韦卓民为华中大学校长,在韦卓民从英格兰返回之前,孟良佐继任校长。大会表决通过学校英文名为“Central China College”。各差会就师资、财物等做出承诺。9月,华中大学重新开学。文华图书科以专科学校名义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具备了成为一所独立学校的资格。

      1933年受西方经济萧条的影响,五个合作教会的拨款额削减,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发展受到制约。1935年申请得到了四万由美国返回的庚子赔款,并得到校友、政府及中国基金会的拨款,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形势严峻,学校着手准备西迁。

      1938年举校西迁。7月10日从武昌启程,船行五天,于15日抵达长沙;22日从长沙乘火车出发,经衡阳、东安、全州,再乘汽车抵达桂林。历时一个月余,历程千余里,9月下旬在桂林开学。日军频繁轰炸,难保师生安全,校临时执委会决定再次迁移。

      1939年2月20日,师生乘汽车离开桂林,经良丰、荔浦、柳州、大塘、南宁、出境至安南、东塘、谅山,抵达河内。再踏上滇越公路,于27日下午全体抵达昆明。3月16日,乘车离开昆明转辗喜洲。5月1日,在喜洲这一边陲小镇开始了华中大学新的学期。学校仍设文学院、理学院及教育学院,在此办学近八年之久。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结束的消息传至喜洲,临时执委会决定缩短假期,加快教学进度,争取尽早返回武昌,并组建了一个运输委员会,负责制定返回武昌的计划。

      1946年4月17日,华中大学第一批师生由骆传芳率领出发,一周后第二批师生由黄溥率领离开喜洲,举校返回武昌。夏,全体师生安置进原华大校园临时住房,并接受政府拨款加快房屋修建。9月,开始了返回武昌后的第一学年。加入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托事部。随后,师资队伍得以充实,图书馆藏增加,办学拨款到位,校园建筑增多,学校发展势头良好。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11月1日,学校举行建校二十五周年、重建二十周年校庆纪念会。

      • 公立华中大学

      解放初期,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即将到来,教育事业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任务提上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因此,从1950年底至1951年初,全国各地开始了接收、改造各级各类旧学校和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教育主权的教育改造工作。基于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和改造旧教育的需要,中南军政委员会开始酝酿以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为根本,在改造旧大学的基拙上,建立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经过协商和筹备,1951年8月16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正式决定,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并成立“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

      • 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学院

      1952年秋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0月关于“撤梢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组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校名暂称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的指令精神,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在(1952)教办字第3548号令中指定潘梓年为主任委员,徐悉庸、王自申为副主任委员,领导建校各项筹备工作。院系调整中,以原公立华中大学为主体,集中了私立中华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教育学院,平原师范学院,海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类专业组建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经过院系调整,规模不断扩大,系科逐步齐全,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呈报中央高教部,拟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定性为师范学院。同年10月24日,中央高教部批准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 华中师范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原华中大学经济系、外语系并入武汉大学。1953年,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上世纪5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2年,湖北大学的一部分并入。1970年,中南民族学院的一部分、湖北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函授学院并入。

      • 华中师范大学

      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

      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

      2009年,成立研究生院(筹),经过两年多的筹建工作,2011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7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4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与教育部所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7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亚洲研究院成立,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滨下武志担任首任院长。

      2017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9月29日,参与发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2018年7月,学校获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华中师范大学-腾讯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举行;同月,中国首个核科学计算中心在华中师范大学正式揭牌,该中心入选了当年6月份发布的全球最快的计算机排名(Top500)和全球最节能的超算机群(TopGreen500)。10月,华中师范大学全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是组建本科生院,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2019年1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1月,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成立。6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学院成立。10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2021年11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华中师范大学在列;同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教育部给予首轮公开警示,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评价。

      2023年3月3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等组成的“武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立。

      2023年5月9日,湖北高等教育研究院在华中师范大学成立。

      办学条件

      编辑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28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75个本科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

      本科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科学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非师范)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教育、法学经济学交叉班、数学经济学交叉班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法学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社会学、社会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翻译、日语、俄语、法语、朝鲜语(韩语)、西班牙语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开沅班)、历史学(文遗班)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核物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基地班)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交叉班、化学物理学交叉班、化学英才班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学交叉班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25人,博士生导师605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0多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4个,湖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9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个。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章开沅、邢福义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人)

      王恩科杨光富张礼知周远扬朱长江
      杨亚东许怒彭双阶黄双全张本威
      参考资料: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团队名称负责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马敏
      教育学教学团队王坤庆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王又平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朱长江
      电子商务管理教学团队王学东
      文艺学教学团队胡亚敏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学科(9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

      湖北省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

      序号学科名称序号学科名称
      1应用经济学12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2法学13生物学
      3政治学14地理学
      4社会学15化学
      5马克思主义理论16物理学
      6教育学17数学
      7心理学18世界史
      8体育学19中国史
      9中国语言文学20计算机科学技术
      10外国语言文学21植物保护
      11新闻传播学22公共管理
      • 博士后流动站(18个)

      序号

      博士后流动站

      成立时间

      序号

      博士后流动站

      成立时间

      1

      物理学

      1994

      10

      社会学

      2009

      2

      中国语言文学

      2001

      11

      世界史

      2012

      3

      中国史

      2004

      12

      体育学

      2012

      4

      政治学

      2004

      13

      化学

      2012

      5

      教育学

      2004

      14

      生物学

      2014

      6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07

      1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014

      7

      心理学

      2007

      16

      外国语言文学

      2019

      8

      数学

      2007

      17

      地理学

      2019

      9

      公共管理

      2009

      18

      植物保护

      2019

      • 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哲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学科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学科评估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排名情况如下:

      学科得分全国高校中排名师范院校中排名
      0202 应用经济学69363
      0301 法学67443
      0302政治学8541
      0303 社会学72132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76174
      0401教育学7855
      0402心理学7575
      0403 体育学70176
      0501中国语言文学8652
      0502 外国语言文学72346
      0602 中国史8452
      0603 世界史73145
      0701 数学74204
      0702物理学76121
      0703 化学73234
      0710 生物学70346
      0713 生态学664711
      0714 统计学69415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7493
      0835 软件工程65592
      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7651
      1301 艺术学理论66246
      1302 音乐与舞蹈学71144
      1304 美术学70175
      1305 设计学69344
      备注:1. 排名含并列;2. 详细排名请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3. 师范大学中有计入西南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拥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6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历史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
      中国古代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历史文选社会学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偏微分方程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艺学系列课程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学校体育系电子商务管理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
      序号专业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立项时间
      1英语张维友外国语学院2007年
      2化学万坚化学学院2007年
      3教育学涂艳国教育学院2008年
      4思想政治教育龙静云政法学院2008年
      5汉语言文学张岩泉文学院2008年
      6数学与应用数学何穗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08年
      7历史学邢来顺历史文化学院2009年
      8物理学刘守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年
      9体育教育王 健体育学院2009年
      10生物科学王玉凤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
      11心理学郭永玉心理学院2010年
      12教育技术学赵呈领信息技术系2010年

      合作交流

      恽代英广场恽代英广场

      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部属师范院校中最先提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并得到教育部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已在中国11个省市区签约共建29个实验区,最北达北京市,最南达海南岛,最东到齐鲁大地,最西到云贵高原。崇阳县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部属师大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教师教育区域性数字化学习港,各项合作业务也将逐步推广到各实验区。

      学术研究

      编辑

      截至2022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7个。其中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8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20个。详情如下: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夸克物质及探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智能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部级科研创新平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农村研究院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数字媒体与可视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夸克物质物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绿色农药与合成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其他部级重点研究基地(7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
      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国际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国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
      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
      湖北省高能物理重点实验室数学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实验室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
      湖北省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
      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道家道教研究中心
      湖北省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中心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房地产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中心
      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生态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农药研发推广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水资源环境保护推广中心夸克物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武汉市化学杀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创新平台(13个)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分析与测试实验室纳米材料实验室
      高能物理实验室光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工程实验室
      水生生物学实验室非线性分析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应用技术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实验室
      中文信息处理实验室

      科研成果

      石像石像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2011、2012年获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17项,全国高校排名第五,其中章开沅先生领衔的《荆楚全书》编纂项目,被称为湖北的“四库全书”,是独具荆楚特色的文化地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重大招标项目数排名稳定在全国高校前10位,教育部年度项目近10年立项总数排名全国第一,近五年保持全国排名前三。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获奖总数,连续三届位于全国高校前10位。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数,连续五届位居湖北高校前2位。自然科学方面实现973项目首席、国家创新群体、国家级研究基地等突破,累计发表SCI论文3000余篇,在Science、PNAS、PRL、JACS等有关学科高水平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累计获得湖北省科技奖励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建有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39689平方米,藏书290余万册;馆藏古籍图书9105种,111779册,其中有善本书455种、3511册,含明版105种、1777册。所藏(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清)浦龙渊《周易辨》二十四首四卷为全国孤本。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平台。

      • 学术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2011)收录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HCI(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汉语学报》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社会主义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

      《教育与经济》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

      《教育财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

      以及《近代史学刊》、《语文教学与研究》、《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数学通讯》、《中学生英语》、《教师教育论坛》、《外国语文研究》。

      文化传统

      编辑

      校徽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华中师范大学校徽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设计十分简洁。以青绿为底色,外层同心圆包裹着邓小平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的校名和学校的英文全称“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内层实心圆形反衬的白色印篆“华大”二字,既是学校简称,又寓意学校主要前身之一的“华中大学”。

      汉字为象形表意文字,校徽中“华”字似宫房屋舍,“大”字既像单人独立又如莘莘学子背靠建筑稍作休憩,整体风格明快活泼,隐有生机。

      校训

      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

      学以致新,师者育人,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八字校训既是学校对于学子的期许,也是学子正己立身的镜鉴。

      校歌

      华大新校歌

      南湖浪涌,桂香灵动,百年求索路,桃红李白映苍穹。

      仰望星空,立言立功,江山任指点,青春飞扬别样红。

      华大正葱茏,博雅为我宗,大爱生为本,长风送鲲鹏。

      原华中大学校歌

      母校华中,鞠育劬劳无穷。长路漫漫,我惟校训是从。牺牲服务,报国尽我精忠。表彰博爱,促进世界大同。

      同学兴起,立德立言立功。当仁不让,发奋天下为雄。锄强除暴,再见祖国兴隆。扶倾济弱,促进世界大同。

      校园民谣

      《南湖秋月》

      朦胧月光,夜色未央,南湖水摇醒一片蓝梦乡。万籁都寂静,暖风轻轻唱。花香弥漫中,灯火几扇窗。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的梦啊,伴月任徜徉!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伴月任徜徉!

      花已开放,夜正安详,桂树中捧出一朵蓝月亮。小草都睡去,浪花还荡漾。云彩轻飘动,相思已成行。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如月的心啊,好梦共珍藏!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缤纷好梦共珍藏!

      校庆

      《华中师范大学章程》第一章第十二条规定学校校庆日为每年10月2日。2013年10月2日,学校举办110周年校庆庆典。

      精神文化

      忠诚博雅 朴实刚毅

      2003年百年校庆时,在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将华师精神提炼凝结为“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八个字。它是一种有形的规范和无形的魅力,凡是华师的学子和校友都从中无不感受到与自己的一种情感上的维系与观照,从学缘上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思想源泉与学识依托。它除了包含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广博高雅的人文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人师表的重德精神,立德树人的育才精神,海纳百川的兼容精神之外,还有全面发展的博学精神,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温暖人心的博爱精神等等。

      忠诚博雅:忠心而致诚,博大而高雅。它显示了一种修养、气质和精神境界,意味着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从过去的“又红又专、能文能武”到今天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乃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意味着志趣高雅、风格高尚、气质不俗。它是华师人独特的个性。

      朴实刚毅:质朴而坚实,刚强而弘毅。体现的同样是一种品质、修养,讲究的是一种气度和内在的阳刚之美。“朴实”是对华师人淳朴、实在、踏实等品质的概括;“刚毅”则反映了华师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在困难和逆境中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毅力和精神。一方面不事张扬,踏实做事;一方面持之以恒,有所作为,正是华师人百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并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

      华师校训与华师精神作为华师人的群体意识、人格共性,在不断闪耀着光辉;作为华师人的精神力量和理想追求,在新的世纪发扬光大。

      学校领导

      编辑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夏立新
      校长、党委副书记郝芳华
      党委副书记查道林、陈迪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厚丰
      副校长彭南生、任友洲、彭双阶、李鸿飞
      校长助理林更茂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华中师范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
      学校名称姓名职务及任职时间
      文华大学(1903-1924.7)詹姆斯▪杰克逊(中文名 翟雅各)校长(1903-1915)
      艾尔弗雷德▪A▪吉尔曼(中文名 孟良佐)校长(1915-1924)
      私立华中大学(1924.9-1951.9)艾尔弗雷德▪A▪吉尔曼(中文名 孟良佐)校长(1924-1929)
      韦卓民校长(1929-1951)
      私立中华大学(1912.5-1952.11)陈时校长(1917-1952)
      公立华中大学(1951.9-1952.11)韦卓民改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1-1952)
      潘梓年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中原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改制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1952)
      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2.11-1953.10)潘梓年建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11)
      华中师范学院(1953.10-1985.8)杨东莼院长(1954-1957)
      刘介愚副院长(1954-1963)院长(1963-1966)党委书记(1954-1966)党委书记(1980-1983)顾问(1983-1986)
      白瑞西临时党委书记(1972-1980)革委会主任(1972-1978)院长(1978-1980)
      高原副院长(1980-1983)党委书记(1983-1985)
      刘若曾院长(1980-1983)党委副书记(1981-1983)顾问(1983-1986)
      王庆生副院长(1981-1983)
      晏章万党委副书记(1982-1985)
      章开沅院长(1983-1985)
      华中师范大学(1985.8-至今)章开沅校长(1985-1991)
      王庆生副校长(1985-1991)校长(1991-1999)
      高原党委书记(1985-1986)
      戴绪恭党委书记(1986-1995)
      路钢副校长(1995-1999)校长(1999-2001)
      谷士文校长(2001-2003)
      晏章万党委副书记(1985-1995)党委书记(1995-2003)
      丁烈云党委书记(2003-2010)
      马敏副校长(1999-2003)校长(2003-2011)党委书记(2011-2017)
      杨宗凯副校长(2004-2011)校长(2011-2018)
      黄晓玫副校长(2009-2014)党委副书记(2014-2017)党委书记(2017-2019)
      赵凌云校长(2018-2019)党委书记(2019-2023.01)
      郝芳华校长(2019-)

      夏立新党委书记(2023.01-)
      参考资料:

      校区环境

      编辑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

      华中师范大学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20402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7029平方米。校内山峦起伏,树木成阴。学校东区有大片原始森林、北区有横跨两条马路的樟树林和桃李源、学校南门附近则有大片的水杉林,至于说学校的中部则分布着牡丹园、梅园、玉兰园等风景点。南湖校区则面临南湖,波光荡漾。

      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尤其以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每年九月,桂树飘香,香飘满园。而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华中师范大学在博雅广场特别开辟了“樱花园”,在原有樱花丛的基础上,补种了400多棵各种品种的樱花树,将形成“春天樱花海”的又一景致。

      此外,中华民国已故大总统黎元洪的墓位于校园内的一角。2011年,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政府在这里增加了黎公亭、休闲长廊,增建了单独的停车场等,扩大为民国大总统陵园,这里已经成为华中师大重要的校园旅游景点,为这个百年老校增加了一丝沧桑感。

      黎元洪之墓

      黎元洪之墓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馆够用,2015年6月29日晚,湖北武汉,当地最高气温达35度,华中师范大学特地开放体育馆让学生纳凉过夜。当夜10时许,体育馆内已睡满了1000多名学生,还不断有带着席子的学生前来。

      学校荣誉

      编辑
      时间荣誉名称获奖主体
      2022年5月4日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服务团队
      2022年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华中师范大学
      2023年5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华中师范大学

      获得排名

      时间榜单名称排名
      2023年5月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61名
      2022年5月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50名
      2022年4月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50名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第51名
      2020年6月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第61名

      报考条件

      编辑

      第四章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学校师范类专业、艺术类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录取批次均为提前批,个别省份(直辖市)如湖北、四川、重庆、江西等所有专业放在提前批录取。

      第十五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按录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确定。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招生的调档名单由学校根据考核情况向考生所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招办”)提供。

      第十六条学校录取的考生原则上应填报有我校志愿,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对于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在剩余专业中录取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第十七条在考生的专业安排上,实行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方式进行录取,原则上为2、1、1,如果等效分数相同,就依次按语、数、外排序。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十八条对于有学校选考科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省级招办有明确规定的以外,我校原则上以考生必考科目加我校选考科目的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等分数条件下,选考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在我校选考科目线上考生不足时,可考虑录取兼考科目的考生。

      第十九条凡符合所在省加分或降分投档条件的考生,我校按考生的投档成绩择优录取。

      第二十条外国语言文学类各专业只招收本语种和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原则上只招收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语种的考生。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生的外语单科成绩有一定的分数要求,是否参加口语测试以考生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第二十一条学校各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数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新闻传播—信息技术交叉培养班,原则上要求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20分以上(总分为原始分150分)。

      第二十二条艺术类专业考生须取得我校发放的专业测试合格证。对于美术类考生,在一志愿报考我校,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规定的艺术专业文化录取控制线的前提下,不分文理,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专业成绩×2+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同时,外语单科成绩原则上不低于70分(总分为原始分150分,下同);各省专业前三名考生(录取计划人数10人以上),在所在省招生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文化成绩加10分排序。对于音乐类考生,音乐学专业考生超过当地文化控制线20分(含),专业成绩合格前提下,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音乐学专业各省前三名(计划人数在5人以上),原则上可以降低文化分20分(原始分)录取。音乐表演专业考生文化达到当地控制线,专业成绩合格前提下,不分文理,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音乐学专业的考生要求外语原则上不低于70分,音乐表演专业要求外语原则上不低于60分。

      第二十三条体育教育专业以所在省划定的体育本科线为最低控制线,在文化线上,在投档第一志愿考生中,不分文理,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其中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总分为原始分150分)。运动训练专业以我校划定的文化录取资格线为最低控制线,在文化线上,分招生项目按专业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第二十四条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只招收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具体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国家民委及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华侨、港澳台地区考生按中国联合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政策进行录取。

      第二十六条自主招生入围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考生志愿必须排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位),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录取最低分数线,我校保证第一志愿专业;投档成绩没有达到我校在该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但达到我校在该省录取同批次控制分数线,且服从专业调剂,我校将予以破格录取。

      体检要求

      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1、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6、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予录取。  (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3)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知名校友

      编辑
      恽代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陈潭秋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之一,中共武汉地区领导人
      陈昌浩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人物之一
      萧楚女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优秀理论家,《中国青年》创始人之一
      施洋无产阶级革命家
      李焕中国国民党秘书长、政治家,台湾中山大学校长
      万国权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副主席,原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原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
      何伟原教育部部长
      阮成发云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信长星青海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中央候补委员
      李智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
      潘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正部长级)
      陈训秋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正部长级),副总警监
      梁惠玲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罗照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谭天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莫高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组长,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
      陶治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
      王建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会长
      周子学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
      崔启明中国驻白俄罗斯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黄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事
      金学锋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厅研究室主任
      赵飞天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郭元强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省级机关工委书记
      邓恢林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万勇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肖菊华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刘平治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孙菊生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建江西省委主委
      崔永辉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朱虹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李宪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王建鸣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刘雪荣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冈市委书记
      周洪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志慧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维国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
      彭晓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百色市委书记
      别必雄湖北省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省政府机关党组书记、办公厅主任
      翟天山湖北省政协秘书长、党组成员,省政协机关党组书记、办公厅主任
      田期玉原公安部副部长、副总警监,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王立英原教育部党组成员
      盛树仁原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邹时炎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教育部关工委主任
      杨洪林原中国驻伊拉克特命全权大使
      陈绪国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丁凤英原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蒋大国原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贾天增原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洪祥原湖北省副省长
      苏晓云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原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吴永文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君文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范兴元原湖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李宗柏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杨斌庆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军事界

      于忠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上将军衔,十九届中央委员
      谭本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中将军衔
      孙黄田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副部长,中将军衔
      周爱民国防大学副校长,中将军衔
      张贡献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
      曾庆祝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

      科教界

      冯友兰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作者,“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
      应崇福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物理学家、超声学家
      潘梓年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筹建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新华日报》和《哲学研究》创办人,曾任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钱基博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教育家、杰出的古文学家,曾任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钱钟书之父
      熊十力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曾任教于文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
      光未然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作者
      王亚南中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原厦门大学校长,《资本论》、《国富论》、《人口论》、《经济学原理》译者,《厦门大学学报》和《中国经济问题》创办者,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余家菊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沈祖荣中国图书馆学家,曾任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主任
      韦卓民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宗教学家,原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校长
      张舜徽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
      章开沅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邢福义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刘介愚著名教育管理学家,历任河南大学教务长,中南教育局副局长,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华中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一级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首席专家
      冯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委,著名相声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
      马敏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首届、第二届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会史学会副会长
      戴小明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正厅级),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任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党委书记
      赵康太海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兼任海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海南大学原党委书记
      张忠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长江大学原党委书记
      宋亚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金安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纳麒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路钢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原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校长、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丁烈云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哈经雄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中国回族学会执行主席
      杨宗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房喻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
      王恩科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黄桂田山西大学校长
      曹文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分管日常工作);华东政法大学原党委书记
      陈法春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
      屈哨兵广州大学党委书记
      赵国祥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向显智湖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唐善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
      周应佳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朱正亮湖北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王茂林山西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
      赵君北部湾大学党委书记
      王祚桥湖北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
      肖远平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王传中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蒋建湘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伍海泉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文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
      龚瑶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副部长、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
      张顺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童明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
      傅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
      徐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王泽龙湖北省高校文科学报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桑兵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孙中山研究所所长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王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分党委书记
      高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高圣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同舫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席真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化学生物学系主任
      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徐杰国际汉语教育学会副会长,澳门大学语言学系主任
      李静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总统教授奖、亨利∙罗格斯奖获得者
      陈新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周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赵会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朱长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彭双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肖冬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文双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院长
      庄鹏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彭良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
      谢胜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余家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
      杨光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魏永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王风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孙蒙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胡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黄双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张本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吴振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周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新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研究员
      吴学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
      彭南生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吴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
      湛昌国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教授、药学院分子模拟与生物制药中心主任,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院士、计算药物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席

      工商界

      黄桂田方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谢圣明知名企业家,1993年创建红桃K集团,任董事长
      庹祖海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安良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党委副书记
      陈华元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嗣义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何大春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义龙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