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编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全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46年11月16日成立,是联合国在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的成员最多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现任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于2021年11月连任,任期4年。

该组织旨在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合作,对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贡献;主要职能是前瞻性研究,知识的发展、传播与交流,制订准则,知识和技术,专门化信息的交流。其主要机构包括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截至2023年7月10日,该组织共有181个成员国。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公告,称美国10日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正式恢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机构职责 4 组织文化 5 组织机构 6 机构领导 7 人员编制 8 争议事件 9 活动领域 10 出版物 11 同中国关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组织宗旨:促进教科文方面的国际合作等

      组织总部:法国巴黎丰特努瓦广场

      法文简称:ONUESC

      现有成员:181个(截至2023年7月10日)

      主要领导:奥德蕾·阿祖莱(总干事)

      外文名: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成立时间:1946年11月16日

      英文简称:UNESCO

      官网:https://www.unesco.org/

      中文全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机构地址:巴黎的丰特努瓦广场

      历史沿革

      编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场

      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肆虐之际,抗击德国纳粹及其盟国的欧洲国家政府在英格兰召开盟国教育部长会议。当时,战争远未结束,但这些国家开始思考一旦恢复和平,应该如何重建教育体系。这一设想很快有了进展,引起普遍反响。更多国家的政府,其中包括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参与。教科文组织第一届大会于1946年11月20日到12月10日在巴黎索邦大学召开。

      1945年11月1日-16日,二战结束,根据盟国教育部长会议的提议,在伦敦举行了旨在成立一个教育及文化组织的联合国会议(ECO/CONF)。约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饱经战争苦难的两个国家——法国和英国的推动下,会议代表决定成立一个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个新的组织应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从而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会议结束时,三十七个国家签署了《组织法》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从此诞生。

      1946年,《组织法》获得以下20个国家的批准,开始生效:南非、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丹麦、埃及、美利坚合众国、法国、希腊、印度、黎巴嫩、墨西哥、挪威、新西兰、多米尼加共和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土耳其。

      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体大会在巴黎总部投票表决,巴勒斯坦被正式接纳为该组织正式会员国。

      2013年11月5日,在该组织成立67周年之际,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兼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席郝平当选为该组织的第37届大会主席。

      2018年11月,“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正式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联盟。

      2022年7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法国斯特拉斯堡为2024年世界图书之都。

      当地时间2023年6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大会特别会议通过了会议决议,允许美国在2023年7月31日恢复教科文组织会员国身份。并可以在2023年年底的第42届大会上进行投票和拥有入选执行局的权利。中国对最终决议投了反对票。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公告,称美国10日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正式恢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

      机构职责

      编辑

      UNESCO logoUNESCO log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设置了五大职能:

      1、前瞻性研究: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 、文化和传播。

      2、知识的发展 、传播与交流:主要依靠研究 、培训和教学 。

      3、制订准则:起草和通过国际文件和法律建议。

      4、知识和技术:以“ 技术合作”的形式提供给会员国制订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

      5、专门化信息的交流。

      组织文化

      编辑

      组织宗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该组织之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之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

      组织机构

      编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设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三大部门。

      大会为最高机构,由会员国的代表组成,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1954年之前为一年一届,1954年之后改为两年一届),其中,1983年以前为双数年份举行一届,而从1983年之后改为每单数年份举行一届,大会一般在总部巴黎举行,而在总部以外举行的先后有八次:1947年在墨西哥、1948年在黎巴嫩、1950年在意大利的佛城(佛罗伦萨)、1954年在乌拉圭、1956年在印度、1976年在肯尼亚、1980年在南斯拉夫、1985年在保加利亚(其中除了佛城以外的剩下7次都在本国首都举行))。

      执行局负责监督该组织各项计划的实施,每年至少举行2次会议。委员任期4年,总干事任期6年,可以连任。该组织现任总干事为法国人奥德蕾·阿祖莱,她也是该组织成立以来第二位女性总干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秘书处是日常工作机构,分成若干部门,分别实施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和交流等领域的业务活动,或进行行政和计划工作,各部门由一名助理总干事领导。

      另外,该组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00多个其成员和准成员国家和地区的首都设有全国委员会,作为其在各个成员国的常设机构(其中南苏丹、安圭拉和开曼群岛迄今未设立全国委员会,德国的全国委员会设在波恩而非柏林,而阿曼和索马里的全国委员会的联系地址不在马斯喀特和摩加迪沙而在巴黎的教科文组织总部),我国的全国委员会1979年2月19日成立于北京。

      秘书处

      简要介绍

      秘书处由巴黎总部及各地区办事处的国际公务员组成。2007年1月,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约为2100人,来自170多个国家,他们包括干部(专业人员)和非干部类(一般事务人员)。由于采取了非集中化措施,约三分之二的人员在总部工作,700多人在总部外工作,总部外由50个办事处、2个联络处和1个中心组成。

      中期战略

      《2002--2007年中期战略》以及《2002--2003年计划与预算》是2001年10--11月召开的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的决议III/1所批准的教科文组织改革的计划支柱。这一战略旨在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本组织的主要功能。简而言之,《中期战略》是围绕着“教科文组织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及传播为全球化时代的和平与人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个唯一的统一专题制定的。因此,它应力求将教科文组织的职权和作用与以人为本的全球化联系起来。

      该《战略》用一个共同的目标将四个重大计划领域统一起来,并确定了为数有限的战略目标,即整个组织共12个,每项计划各3个。围绕这些战略目标制定了涉及并应当贯穿到所有计划之中的两项横向专题:“消除贫困,尤其是赤贫”,和“信息和传播技术为发展教育、科学及文化事业和建设知识社会作出贡献”。

      总部外网络

      非集中化是教科文组织构思并实施符合各国具体情况和需要、具有世界影响的计划之手段。总部外网络由分布在全世界按地区和按专题划分的各种办事处(国别办事处、地区办事处、多国办事处和联络处)组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机构和中心秘书处在总部和总部外开展的计划得到一系列在教科文组织主要行动领域从事更高水平工作的机构和中心的协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机构和中心所在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中心(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卜杜勒·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意大利的里雅斯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国际能力培养研究所(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德国汉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荷兰代尔夫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法国巴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委内瑞拉加拉加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瑞士日内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俄罗斯莫斯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德国波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加拿大蒙特利尔)

      联合国加勒比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网(巴巴多斯布里奇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量元素研究院(法国里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中国上海)

      常设机构

      (1)国际教育局

      设在瑞士日内瓦。任务是协助筹备和组织两年一次的国际公共教育会议,出版国际教育年鉴和比较教育研究丛书,建立国际教育情报交流网等。

      (2)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

      设在法国巴黎。主要活动是组织教育计划和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人员培训,开展有关教育计划、教育改革评价方法、教育与劳动就业关系的合作研究。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

      设在德国汉堡。主要研究终身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师资培训等方面实施的问题。

      (4)欧洲高等教育中心

      设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主要任务是组织欧洲地区会员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历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国际教育年、国际儿童年等活动,并实施了第三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规划”和“国际合作与和平教育联系学校计划”。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

      设在中国上海。奉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宗旨为全球教师教育服务,特别是为亚太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师资能力建设提供服务与支持。

      机构领导

      编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现任领导

      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

      人员编制

      编辑

      截至2020年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成员国193个,另有11个准成员,共计204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972年恢复在该组织的活动。

      亚洲

      国家:阿富汗、阿联酋、阿曼、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林、不丹、朝鲜、东帝汶、菲律宾、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卡塔尔、科威特、老挝、黎巴嫩、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蒙古、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日本、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文莱、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叙利亚、亚美尼亚、也门、伊拉克、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亚、约旦、越南、中国

      地区:中国澳门

      欧洲

      国家:阿尔巴尼亚、爱尔兰、爱沙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北马其顿、比利时、冰岛、波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丹麦、德国、俄罗斯、法国、芬兰、荷兰、黑山、捷克、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罗马尼亚、马耳他、摩尔多瓦、摩纳哥、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塞尔维亚、塞浦路斯、圣马力诺、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乌克兰、西班牙、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英国(联合王国)

      地区:法罗群岛

      非洲

      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多哥、厄立特里亚、佛得角、冈比亚、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蓬、加纳、津巴布韦、喀麦隆、科摩罗、科特迪瓦、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南苏丹、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苏丹、索马里、突尼斯、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

      北美州

      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巴拿马、伯利兹、多米尼加、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哥斯达黎加、古巴、海地、洪都拉斯、加拿大、墨西哥、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危地马拉、牙买加

      地区:阿鲁巴、安圭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库拉索、蒙特塞拉特、荷属圣马丁

      南美洲

      国家:阿根廷、巴拉圭、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乌拉圭、智利

      大洋洲

      国家: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基里巴斯、库克群岛、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瑙鲁、纽埃、帕劳、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新西兰

      地区:托克劳

      注: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成员国和准成员。

      前成员

      美国:1984年,美国就以该组织过于政治化为由选择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于2003年回归。2018年12月31日,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是美国第二次退出该组织。于2023年7月10日回归。

      以色列:2017年10月12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将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争议事件

      编辑

      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投票通过关于巴勒斯坦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该组织的提案。当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审议有关接纳巴勒斯坦为该组织成员国的提案,最终以107票赞成、14票反对、52票弃权通过了该提案。这是巴勒斯坦首次获准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机构。

      美国中止缴费

      美国政府2011年10月31日宣布,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票接纳巴勒斯坦为正式成员国的回应,美国中止向该组织缴纳原定在11月支付的6000万美元的会费。美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华盛顿召开的记者会上宣布了上述决定。她指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天投票通过有关接纳巴勒斯坦为正式成员国投案的举动是“令人遗憾的、不成熟的”,将损害为使巴以之间达成“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而进行的努力。纽兰说,美国会通过的相关法律禁止向那些在巴以达成和平协议前就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联合国机构提供经费。如今美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缴纳的会费占该机构总会费收入的22%。

      美白宫发言人卡尼当天也指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投票是“不成熟的”。他强调,美国只支持促使巴以两国举行直接谈判的努力,因为这是解决巴以分歧的唯一途径。

      伊朗态度

      2011年11月1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在德黑兰说,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明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支持。

      梅赫曼帕拉斯特当天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同时表示,美国政府不应站在世界主流的对立面,而应以现实的态度认识巴勒斯坦问题。他敦促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全面支持,认为此举有辱美国的自身名誉。

      活动领域

      编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主管的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等业务范围内设立了十多个政府间机构及大型合作计划,以推动国际智力合作,其中主要有:国际教育局、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社会变革管理计划、世界遗产委员会、促使文化财产归还原主国或归还非法占有文化财产政府间委员会、世界版权公约政府间委员会、国际传播发展计划、综合信息计划、政府间信息学计划、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等。教科文组织大会选举产生的各执行理事机构负责规划和管理各计划的活动,并建立各自的国际或地区合作网络,如“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世界遗产名录”等。此外,教科文组织还同世界上三百多个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建立了正式(协作类、咨询类)关系或业务关系。 发展教育是教科文组织的工作重心。

      1990年,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其他有关机构合作,在泰国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 会,会议提出的扫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对国际社会未来10年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1998年10月,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首次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资金筹措和管理、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及《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纲领》。1999年4月,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会议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不是终极教育和简单的技术培训,而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提高人的能力与技能、面向就业和发展人的创造性的一种教育。2000年4月,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举办了“全民教育论坛”,总结了过去10年扫盲和普及初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今后工作的新战略。

      世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是教科文组织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先计划。1996年9月,教科文组织发起并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召开了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体现了该组织“非洲优先”和为非洲的持续发展做贡献的方针。根据九十年代国际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成立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研究制定国际准则性文件。1997年11月,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对世界各国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作出道德规范。

      1999年6月,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科学理事会合作,在布达佩斯举办了“世界科学大会”。会议通过了《科学宣言》和《行动纲领框架》两个重要文件。 教科文组织一向重视文化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991年,教科文组织发起成立了以联合国前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为首的世界文化和发展委员会,着手研究文化与发展的关系。1995年秋,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该委员会编写的题为“我们创造性的多样性”的报告。为落实该报告提出的有关建议,1998年3-4月,教科文组织与瑞典政府合作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这是教科文组织继1982年墨西哥城文化政策会议以来,讨论文化问题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间会议。会议对文化多样性、文化与发展的关系、文化权利、国际文化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通过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 。

      教育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的计划旨在实现所有级别持续一生的全民教育目标。事实上,教育对个人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团结至关重要。这也是在与贫困做斗争和维持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工作。2000年在达喀尔(塞内加尔)举办的国际教育论坛为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取得进步制定了一个行动框架:

      加强对幼儿阶段的关注和教育;普及全民初级教育;增加年轻人和成年人的受教育机会;将成年文盲的比率减少一半;努力实现两性平等;在各个方面改善教育质量。

      在这些目标中,两个主要的、并且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包括的目标是:普及初级教育和消除两性间在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现象。正是在这个框架内拟订了教科文组织的中期战略(2002-2007年),战略所依据的三个主要目标是:增进教育这一基本人权;通过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改善教育质量;在这一领域促进试验、创新、公布、交流和分享数据及更好的方法,并且鼓励围绕教育政策进行对话。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是确保知识、标准、智力合作的进步,以促进保障正义、自由和人类宽容等世界性价值标准得到巩固的社会转变。因此,主要使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研究现实(通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基于经验的研究);预见在这一现实中可能会发生什么(通过哲学和观察研究);以及查清被推测为现实的东西(通过伦理和人权),目的是缩小现实与更美好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从非洲只有一个班级的学校教学到亚洲的教育部长们,教科文组织在各个层面开展工作,以促进有利于人权的信息传播和教育。通过为培训教员提供材料、组织会议、帮助制定战略和发展国家、区域和国际网络,教科文组织努力把人权和反对歧视与不宽容的斗争作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主题。在促进与《世界人权宣言》有关的公约和国际文书的同时,本组织还鼓励在被忽视的人权领域开展研究。这些领域与文化和社会问题有关,如两性平等和受教育的权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科学进步的伦理态度也适用于与全球化有关的社会巨变。借助“社会变革管理计划”,教科文组织通过一系列实地项目、磋商和大学网,就城市化和管理等问题开展研究。社会变革管理计划越来越侧重于能够帮助各国政府或当地政府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制定政策和发展适当结构的研究,重点是社会包容和消除贫困。

      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与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内容涉及到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科研等方面。这些活动的受益范围遍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一个国际智力合作机构,教科文组织在教育方面开展的活动形式主要是:(1)、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促进政策性对话;(2)、开展教育研究,对当今世界教育方面的某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3)、促进教育人员与教育成果交流,通过发行出版物和建立信息网促进信息传递与交换;(4)、举办培训活动;(5)、开展实验项目。

      出席国际教育大会。中国对教育大会历来十分重视,通过会议宣了中国教育方针、政策,掌握了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接触了各国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中国教育领域的高层对话。

      召开高层次专题研讨会。为适应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教科文全委会在教科文组织支持下与教育部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颇具规模和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例如近两年来召开的:第四届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部长级会议(2001年);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2003年);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会议、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以及环境、人口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2003年)。这些研讨活动为中国教育界宣传取得的成绩和学习其他国家有益的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实施全民教育计划。自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以来,教科文组织将教育领域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发展基础教育、扫盲和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为配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在二十世纪末实现“两基”的目标,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了一些既对国内教育发展有促进作用又能产生较好国际影响的活动。

      科学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科学领域涉猎广泛,除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外,主要精力放在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上,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生命伦理问题,人类安全问题,水资源管理问题等。为此,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如下重点计划项目:

      人和生物圈计划

      该计划是教科文组织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一项政府间科学计划。

      中国于1978年加入该计划并成立了“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设在中科院。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确定人和生物圈计划在中国的优先领域,并组织实施和提供指导,以及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2004年截止中国共有25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和生物圈保留地。

      国际水文计划

      国际水文计划以开展全球性水科学研究,进行水科学的国际培训和信息交流,提高各国决策人员和公众对水科学的认识,加强会员国制定水资源总体规划,帮助解决重大的水资源问题和与水有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目标。1975年中国成立了“国际水文中国国家委员会”,设在水利部。1983年,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建立了“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该“中心”的任务是:促进泥沙科学研究,承担技术咨询,协调各国专家的研究活动,组织国际培训、学术研讨会,参与国内重点江河泥沙的研究并承担有关项目的咨询等。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1、增强对全球环境控制因素的了解,改善人类生存条件;2、为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更有效的途径;3、通过对全球若干地区的对比研究,提高对地质作用与地质概念的认识;4、提高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该计划还涉及到管理和勘探矿物资源及解决各类环境问题,近些年来将减灾、抗灾以及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作为重点。中国由国土资源部牵头,从1977年以来共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的96个项目,其中主持14个,共同主持14个。中国先后有逾千名科学家参加了IGCP项目。

      从199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各国建立由“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的目标有三:1、保持一个健康的环境;2、进行广泛的地质科学教育;3、实现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于1998年正式启动这一工作。至今已在全国建立了44个国家地质公园。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成立于1961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全球海洋科技事务的一个职能自治机构,也是教科文组织的两个旗舰项目之一。海委会的宗旨是促进海洋科学调查并提供相关服务,以便通过会员国的一致行动,了解海洋的性质和海洋资源状况,帮助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高海洋科研能力。

      海委会正从一个单纯的侧重海洋科研调查的国际机构转变为包括海洋调查、海洋服务、海洋与海岸带管理、海洋法律与政策制定在内的全方位的海洋国际机构,在国际海洋界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家海洋局积极参与海委会的活动,对提高中国海洋科研能力,获取海洋科技信息,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促进地区性的海洋研究合作等方面发挥了有益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2002年)强调指出,在为做出恰当的决定和制定明智的政策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可靠框架方面,赋予了科学极其重要的作用。教科文组织利用该会议的结论和建议来拟定自己的科学计划,还利用了1999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科学会议的结论和建议。通过将信息和传播技术纳入改善科学和文化教育以及建设知识社会,教科文组织在科学领域继续开展行动,以消除贫困,尤其是赤贫。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管理环境、将环境观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增强各国家协会和组织、尤其是与妇女权利有关的组织的作用,改善人类安全状况,以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科文组织还参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尤其是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工程学和技术领域。另外,教科文组织(通过对各供资机构做工作)向各国政府提供建议和技术援助,以便使其能够拟定和执行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有效政策和战略。教科文组织与许多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其主要合作伙伴包括监督各个科学中心和研究团体的国际科学理事会以及国际工程学和工艺学理事会。

      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先关心的重点问题。因此,“国际水文计划”旨在提供在尊重环境的情况下以有效和公平的方式管理这一珍贵资源的必要的科学知识、技术信息和战略建议。同样,“国际水文计划”致力于开发工具和制定预防战略,以避免在国家间或者甚至是一国内部就水的问题发生冲突。

      此外,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除了协调联合国各机构外,还负责长期监测海洋的情况,以改进气象预报,预告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并且在发生海啸或飓风的情况下能够提前足够长的时间发出预警。同样。该委员会参与建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该系统将确保浮标、船只和专用卫星提供的数据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了解洋流与气候之间的联系。

      文化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领域的活动涉及文化政策、文化多样性、艺术、版权、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文化间对话、历史、文化与青年、文化与妇女及性别平等诸多方面。我国近些年来参与该组织文化领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文化政策的讨论以及参与一些文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或修订。

      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深受各国欢迎的国际合作活动,也是教科文组织最具影响力的另一个旗舰项目。该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确认符合标准的世界遗产并对公约缔约国境内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资源加以保护。在1972年,该组织的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90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该公约。全球共有981处遗产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迄今为止,我国共有46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而使我国的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之后位列世界第二。2004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会议。截至2013年6月,全球世界遗产总数达到981处,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数量增加至46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9个世界遗产地的意大利。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北京时间)对本届会议中国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共46处。

      “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由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运河,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三条河流组成,涉及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教科文组织在近些年来逐渐完善的一个优先计划。中国文化部等一直关注该项目的发展,并积极参与了相关的活动、研讨和政策讨论。

      非物质文化包括所有传统和民间文化的表达形式,如口传文化传统、习俗、语言、音乐、舞蹈、宗教仪式、节日、传统医学和药典、烹调艺术及所有与物质文化(如工具和聚居地等)相关的特殊技能。,2001年,经过各国提名和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 “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名列其中。第二批“代表作”已于2003年公布,中国古琴顺利入选。按照规定,“代表作”每两年公布一次。

      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36个入选非物质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

      1.昆曲(2001)

      2.中国古琴艺术(2003)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

      4.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

      5.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2009)

      6.福建南音(2009)

      7.南京云锦(2009)

      8.安徽宣纸(2009)

      9.贵州侗族大歌(2009)

      10.广东粤剧(2009)

      11.《格萨尔》史诗(2009)

      12.浙江龙泉青瓷(2009)

      13.青海热贡艺术(2009)

      14.藏戏(2009)

      15.新疆《玛纳斯》(2009)

      16.蒙古族呼麦(2009)

      17.甘肃花儿(2009)

      18.西安鼓乐(2009)

      19.朝鲜族农乐舞(2009)

      20.中国书法(2009)

      21.中国篆刻(2009)

      22.中国剪纸(2009)

      23.中国雕版印刷(2009)

      24.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2009)

      25.中国端午节(2009)

      26.妈祖信俗(2009)

      27.京剧 (2011)

      28.中医针灸(2011)

      29.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30.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31.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32.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

      33.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

      34.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

      35.中国皮影戏 (2011)

      36.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

      记忆遗产

      记忆遗产反映了语言、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世界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有仅存的重要记忆在消失。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计划,来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并且呼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献,并让它们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共有100个国家的299份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和文献集合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其中我国已有9份古文献遗产和一份现代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1.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现存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2.清朝内阁秘本档(1999,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3.清代大金榜(2003,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4.纳西东巴古籍文献(2005,现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

      5.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案(2007,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等)。

      6.《本草纲目》(2011,1593年金陵版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7.《黄帝内经》(2011,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刻本现存中日美图书馆)

      8.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2013,现存广东省档案局与福建省档案局)

      9.中国元代西藏官方档案(2013,现存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10.南京大屠杀档案 (2015,现存南京大屠杀档案馆)

      文化多样性

      对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可以被看作是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领域开展行动中的一个优先事项。为了丰富多样性,多样性应该 建立在认可他人及其文化以及开展对话的基础上,以便相互了解和欣赏。因此,如果没有人,没有讨论,文化多样性就不可能继续存在。通过在2001年执行局第三十一届会议所做的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各会员国重申:坚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大自然的重要性一样。另外,各国坚决摈弃文化和文明间的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了全球文化多样性联盟。该联盟催生了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行动者之间为支持当地文化产业——例如音乐和出版——而缔结的新型伙伴关系。该联盟将制定新的方法、行动和战略,以减缓文化财产方面的贸易不平衡,尤其是北方国家与南方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同时防止盗版,确保在国际上尊重著作权。

      此外,该组织是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倡议的牵头人。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依据的观点是,某些遗址具有普遍的突出价值,因此,应被列为人类共同遗产。在不影响国内立法所规定的国家主权和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公约缔约国承认,保护世界遗产是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已收录了981个自然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从印度的泰姬陵到马里的通布图城等历史遗迹,还包括像澳大利亚的大堡礁这样的自然奇观。世界遗产中心是公约的常设秘书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特殊遗产提供技术援助,如(柬埔寨)吴哥的高棉古都和摩洛哥的非斯城。正在阿富汗开展一个新项目,阿富汗的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不能把我们共同遗产的这个方面,即文化和自然遗址,与人的个性割裂开来,是不同个性的人创造了文化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文化遗产大都表现为非物质遗产的形式:节日、歌曲、语言和激发创造性和团结精神的集会地点。教科文组织制定了第一部旨在保护这一遗产的国际法律文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一个国际评审委员会在2001年选中了首批19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该委员会定期将其他杰作列入该名录,目的是提供法律保护和财政帮助。

      形式为:

      (1)、制定国际准则性文件,如公约、议定书、建议书、宣言等;

      (2)、召开各类政府间国际会议;

      (3)、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学术研究活动;

      (4)、出版各类图书、期刊、报告、文献、音像制品及电子制品;

      (5)、以专家咨询、设备支助等形式向会员国提供技术援助;

      (6)、举办培训、研修、实习等活动;

      (7)、向非政府国际组织提供支助;

      (8)、与会员国和地区性机构合作开展业务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十年召开一次关于文化政策的高层国际会议。

      中国参加了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文化政策为发展服务”政府间国际会议,会议提出了将文化纳入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政策决策过程中。

      如今教科文组织正着眼于在国际法中引入文化多样性原则。该组织第32届大会(2003年10月)已批准就制定一份文化多样性国际准则性文件拟订起草工作。

      援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会员国的援助主要是通过智力合作的方式来体现,如派遣专家、组织召开大型或专业国际会议/研讨会、人员培训、参与会员国在相关领域的能力建设、制订国际准则性文件、提出或倡导新思想新理念等等。开展多边外交和教育、科学、文化、传播等领域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和阵地。与该组织在全民教育、扫盲、高等教育、遗产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海洋、水文、地质等领域的合作成绩显著,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出版物

      编辑

      《信使》杂志,季刊,创刊于1948年,因经费原因于2012年停刊。2017年5月在中国政府资助下复刊,有汉语、英语、世界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葡萄牙等8种文本;世界语版《信使》杂志由国际世界语协会出版,杂志主编为黄银宝。

      《教育展望》季刊,中、英、西、俄文;

      《国际教育杂志》英、法文;

      《自然与资源》季刊,中、英、法、西文;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季刊,中、英、法、西、俄文;

      《博物馆》季刊,中、英、法、西、俄文;

      《版权公约》 季刊,中、英、法、西、俄文;

      《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年刊,英、法、西文;

      《出国留学》年刊,英、法文;

      《世界教育报告》双年刊,已出四期,中、英、法、德、西、俄文;

      《世界科学报告》双年刊,已出三期,中、英,法、西、俄文;

      《世界文化报告》不定期,英、法文;

      《世界传播报告》不定期, 已出三期, 中、英、法、西、俄文。

      同中国关系

      编辑

      中国是教科文组织的创始国之一,自1971年10月29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以来,中国在该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1993年起,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的一些西部地区的扫盲、成人技术培训、女童教育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革新等都给予各种支持,包括举办研讨会、培训班、资助开发乡土培训教材和资助试点项目等。

      2003年12月,中国成立了由十个部委和社会团体组成的中国全民教育论坛,提出了新的“中国全民教育行动计划”。在该论坛项下,中国将与教科文组织合作,每年组织一个主题的论坛活动并专题研讨会。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