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元光 编辑
陈元光(657年2月16日-711年),光州固始人,出生于颍川望族、开唐功臣门弟、将军世家,曾任玉钤卫翊府左郎将、玉钤卫中郎将、岭南行军总管、正议大夫、刺史。
陈元光被奉为开漳圣王。他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并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
2007年电视剧《根在中原》陈元光一角由演员戚迹扮演。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生平
3 主要作品
4 主要成就
5 个人生活
6 史籍记载
7 人物纪念
8 人物争议
9 人物评价
10 艺术形象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陈元光
字:廷炬
号:龙湖
谥号:忠毅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光州固始
身份:开漳圣王
官职:前将军
主要成就:坚守闽戍地
开科选才
任用贤士
招抚流亡
烧荒屯垦
兴办学校
别名:圣王公、陈圣王、威惠圣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657年
逝世日期:711年
代表作品:龙湖集、玉钤集
后世纪念地:漳州陈元光墓、固始陈元光祖祠
人物生平
编辑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归德将军陈政正是在此时临危受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从河南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平乱。其子陈元光时年13岁,也加入南下的唐军。陈政率领唐军顺着淮河进入大运河,沿运河南下进入浙江,再由仙霞岭入闽,连克数座蛮獠盘踞的峒寨后,直抵位于今华安县的九龙山地界。在此地,由于众寡悬殊,唐军一时无法突围,加上来自中原的府兵水土不服,难以忍受“蛮獠之区,瘴疠之地”的温湿气候,许多将士染病不起。陷入困境的唐军无奈退守九龙山,上奏朝廷请求增派援兵。
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陈政的两位胞兄率领府兵及军眷5000多人“尽室南来”,包括75岁高龄的母亲魏太夫人。行军途中,两位兄长相继病逝,魏太夫人毅然代替儿子,将援兵带到九龙山,与陈政会合。唐军军威大振,一举突出重围。九龙山大捷后,唐军一路征战,连克36个蛮獠山寨。今天的漳浦县盘陀镇,还留存有一座娘仔庙。庙的主人娘慧仙,是曾与一众山寇啸聚山林的娘子寨寨主。陈政父子派部下李伯瑶潜入寨中,智取娘慧仙,将其招安。拔除最后一座山寨后,唐军越过蒲葵关,落脚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在此安营扎寨,取得平乱的决定性胜利。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卒于云霄,埋骨将军山。21岁的陈元光子承父业,执掌帅印,继续带领陈家军开发南蛮之地。“陈元光认为,生产落后、民性凶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是这一带经常发生暴乱的根源。”长期从事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民俗专家方群达说,为保此地长治久安,陈元光在入闽的第14年,上书朝廷,奏请设置州郡。两年后,武则天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最早的郡治就位于云霄。陈元光被任命为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
开漳治州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朝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在火田村火田溪中游,至今残存着一段长约30米的水坝,当地百姓称其为“军坡”,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是陈将军率开漳将士屯垦时兴建的水利工程,坝长120米,引水渠全长4000米。”汤毓贤说,“军坡”的灌溉面积达千亩以上,是福建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历经沧海桑田,至今仍惠泽一方。
“军坡”是陈元光重视生产的历史见证。闽南战事方息,陈元光心心念念的便是如何建设新漳州。那时的漳州,生产落后,野兽出没,尚未开化,历多年战乱后更是百业凋零,民不聊生。
建立一个新州郡不易,建设一个新州郡更难。陈元光治漳的第一步是发展生产。火田村是陈元光在漳州建立的第一个村落,村名历经千年,未曾更改。当年,陈元光带领将士,与流民一起在这里开垦土地,依户分田,种植庄稼。士兵们“平居则狩猎,有役则战守”。寓兵于农的政策,大大推动了这块“处女地”的开发。陈元光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闽南,让当地百姓掌握了铁器牛耕,走出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
开漳将士中多能工巧匠,善纺织、烧陶、冶铁,填补了闽地手工业的空白。陈元光实行“通商惠农”政策,使漳州迅速成都为南方商业重镇。同时,当地的交通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九龙江、漳江等成为重要航道。渔业因此兴盛,鲨鱼皮是当时漳州的主要贡品。
在漳州市芗城区,一座盛唐遗迹记录着漳州教育的发端,它就是松洲书院。
“松洲书院是中国最早以书院命名的一所学校,也是福建省最早的书院之一,由陈元光之子创建。”汤毓贤说,陈元光坚持“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则在闪庠序”。为此,他首开先河,在漳州创办乡校,推行科举制度。漳州从此重学风气盛行,开启了文风鼎盛的时代。改善汉蛮关系,是陈元光主政漳州的又一功绩。面对蛮獠的反抗,陈元光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对于愿意归顺的蛮族,进行安抚,编入户籍,实行区划自治,保其生活安定。他还鼓励部下与蛮獠通婚,以促进民族融合。为此,他身体力行,迎娶当地种氏为妻,打破了过去蛮人不与外人通婚的传统。
经过近40年的开发建设,漳州从不毛之地变身民风淳厚、百业兴旺的乐土。“方数千里,无桴鼓之声”,汉蛮和谐共处,少有战事;“花卉三冬绿,嘉禾二度新”,一派繁荣景象。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潮州一带残寇复起,陈元光率轻骑御敌,途中陷入包围,因寡不敌众,最后身负重伤,战死沙场。漳州全城哀痛,军民们最初把他葬于云霄大峙原,这座山也因百姓在山头挂满白色葛布,得名葛布山。
源祭圣王
陈元光死后,历朝历代感念其开漳之功,相继对其进行褒封。自唐以来,历代朝廷对陈元光的追封计达22次,仅两宋就有15次之多。清乾隆年间,陈元光被追封为“开漳圣王”。至此,一代功臣,登上了神坛,受后人朝拜。
陈元光及87姓府兵的后裔在闽南地区落地生根,成为日后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的主要人口成分。唐以后,开漳后裔不断向中国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迁徙,落籍当地的同时,也带去了开漳圣王信仰文化。从此,开漳圣王成为两岸共同信奉的神祇。
陈元光的事迹,未见于新旧唐书。“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千百年来,两岸百姓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创业先人,为他而建的威惠庙香火长盛不衰。
籍贯考证
被世人尊为“开漳圣王”的唐代首任漳州刺史陈元光将军,是漳州的创立者,这是不争的史实。但是,新、旧《唐书》上均未为其载立传记,这未免让后世人感到疑惑和遗憾。其实,纵观历史长河,正史无传的历史名人不独陈元光一人,比陈元光职位更高,且也于野史、方志、家乘不乏记载,但却同样是正史无名者大有人在。陈元光唐史阙载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漳州”只不过是大唐帝国在其广袤疆域东南边陲“炎荒”之地的新置州郡,堪谓海滨僻壤,鲜有“知名度”可言,其档案资料亦较难存入数千里外的都城长安;更何况陈元光之祖、父辈,原为隋代归附于唐的“前朝降将”,也难免有人另眼视之;再者唐代“刺史”一职亦仅位列四品,当然算不上为“显贵之身”。鉴于上述多种因素,后代史官未必能了解到“开漳”之由来,以致陈元光于“唐史无人修列传”。但是,凡有史识者应不致认为唐史无传而去怀疑有否陈元光其人及其伟大的功勋。
唐史虽然阙载“开漳”名贤陈元光及诸部属的事迹,但却又明确记载了漳州郡的“漳浦,垂拱二年十二月与州同置于治所”(见《旧唐书·地理志》);又如《新唐书·地理志》亦记述:“漳州以南有漳水(在云霄)而为名”(《新唐书》刊行于宋,其时漳州治所已经再次北迁至今芗城区又越四百年,故书中言“漳州以南”)。
及北宋,有一位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漳籍人吴舆(官至奉议郎、潮州府通判)著有地理与政区专著《图经序》,较明确地记载:“皇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元光平靖蛮、潮寇患,奏置州郡。敕割福州(唐中期改称隋闽州为福州)西南地,置漳州。治初在屯所漳水北,因水名州……”细思吴舆著《图经序》之时,上距陈元光殉职只不过三百余年,时间甚近,其所采用的史事、人物当然不谬,应是毋庸置疑的。迨南宋末由中央政府史官辑纂的官方文书档案分类汇编《宋会要辑稿》,其中的《礼类·二十》,有一篇近300字之多的《陈元光祠》,又较详尽地记载了宋代自神宗熙宁八年(1113年)六月追封陈元光为“忠应侯”始,此后多位宋皇又先后对陈元光及其父、母、妻、子、曾孙等人追赠的封号。此篇所载之事,迄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加封陈元光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同时还概括性地记录了陈元光生为名将,惠泽子民,殁享庙祀,奕代馨香的光辉形象和升华过程,资料弥足珍贵。此部官书档案《宋会要辑稿》的成书年代,距陈元光在世时间亦不过四百五十年,尤其属官书档案集,其所载之事更具权威性,固然可为信史。
此后的近百年元代时期,汉文化曾遭严重毁废,文献资料散佚不少,尤其是地方文献更是首当其冲,能幸存的多是残缺不全。造成后人研读地方史事常遇文献断层,不得已而求助于族谱家乘、口碑野史。
直至明季中期,社会基本稳定,各地官府复萌“盛世修志”活动。于是正德七年(1512年)由“赐进士、四川布政使、莆田周瑛纂修,赐进士、漳州府知府、武陵陈洪谟校行”的《大明漳州府志》出版,可惜印量较少,传世甚为珍稀。查阅今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所存的图书总目,仅记录了明正德版《大明漳州府志》已成海内孤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笔者尝两度随团赴台参与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得便亲睹并浏览了此部“孤本”漳州府志,还托人把此志书中的许多资料如《大明漳州府志·卷十四·礼纪·陈元光传》等篇章进行拍照,并复印返原携归进行研读。
该篇传记对陈元光其人其事作概括性记述与评价,是迄今所见记载陈元光传略的最早官方文献资料。阅该部志书之《序》,方悉书中资料有不少是采撷于“旧志”、“宋志”。由然可推测唐、宋时期都曾编修过漳州府志。莫道至今“古志”全无踪影,就连明代正德之初州官修志之时,也仅能获得“旧志”、“宋志”中的部分遗篇残稿。所以说,正德本《大明漳州府志》中录载的陈元光传记,极有可能直接沿自“唐志”、“宋志”,决非后人臆想杜撰。此后的明万历至清乾隆乃至之后,福建各级地方政府陆续成书的《闽书》、《八闽通志》、《福建通志》、《漳州府志》等多种版本的地方志书中的有关开漳史事,特别是对陈元光的行状纪略,则多采录于氏族中所编的谱牒资料(或因“旧志”缺佚所致)。较之“正德志”所载,尽管有详略之异,但这些地志家乘,对陈元光“开漳”、“建漳”的历史功绩之肯定与彰扬,却是一致的。
而追寻陈元光的故乡河南光州(梁置光州,领定城、光山、仙居、固始、殷城五县)固始县,却由于开漳史事《唐书》阙载,其故乡亦仅存陈元光的前几代祖宗坟墓与祖祠于固始县陈集乡(据正德版《大明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的原祖上辈原籍“河东”,后居固始),还有固始县安阳山顶的大庙,祀陈元光祖母魏敬(今称“云霄庙”)。豫省文献上现存的最早记载是清乾隆《光州志·忠义烈传·陈元光》,始见载述“陈元光、字廷炬,弋阳人(光州曾于隋代一度改称弋阳),生于显庆二年(公元657)二月十六日”。
此外还有粤省于清代及近代所编的《潮州府志》或《陈氏家谱》等资料,亦记载着陈元光的史事,对其功绩的褒扬与闽省诸书基本一致;唯对陈元光之籍贯却说为广东。经查核相关资料,知其误将同时代的番禺县另一位同名姓的陈政,臆想为陈元光之父,故有粤籍之错谬。其实此说并无任何可靠资料堪为佐证。
主要作品
编辑故国山川写景 | 落成会咏一首 | 示珦(元光子) |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 漳州新城秋宴 | 晓发佛潭桥 |
落成会咏(其二) | 半径寻真 | 平獠宴喜 |
题龙湖(五首) | 南獠纳款 | 观雪篇 |
主要成就
编辑福建云霄县将军山公园陈政、陈元光父子雕像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皇帝在泉州、朝州之间设郡县,以利加强对漳州地区的封建统治。同年,漳州郡成立,并设立了漳浦、怀恩二县。陈元光任漳州刺史,为此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
在开创漳州治理漳州期间,陈元光屯兵闽南四境,且战且耕,融合汉蛮民族,施行“唐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兴学办校,奖农助耕,惠工通商,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的繁荣发展,并与中原地区形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统一,成为“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文物”的八闽名邦之一。
经济
一:劝农务本,鼓励耕织,兴修水利,改善农耕。比如在漳江上游修建军陂(即水坝)和水渠,使荒原旱野有了灌溉之利。
二:扶持工商,发展工贸。
三:寓兵于农,积极屯田。
四:大力推行均田制,招徕流亡,建宅垦荒,开村落,拓山林。将六朝以来古绥安、兰水一带的荒地、无主地,按各家丁口分到户耕种。民户自垦的土地,八成为口分田,二成为永业田。均田制的推行,对闽、粤、赣的贫苦户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负耒耜者皆望安仁而来”。
五:轻徭薄赋,善政养民,对于归附的山越“流移”,实行“不役不税”,扶持生产。
六:广泛推广应用中原农业生产技术,仿制农具,改造耕作。平原地区推广了双季稻,荔枝、香蕉等经济作物广为种植。近海民户则晒盐、造船,内地居民则制陶、制茶,手工业渐成规模。商业中心蓬勃兴起,商品集散地星罗棋布,农产品、畜产品、手工业品等货物齐全,市场活跃。
民族
对“蛮族”恩威并施,主张“汉蛮通婚”,化解族群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归顺者,划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
影响
其一,戍闽开漳,加速了东南边陲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使蛮荒之地的少数民族归顺了朝廷,巩固了大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唐初,泉、潮间被视为“蛮獠”的族,几乎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多住在“背山面海”的“蛇豕之区”,以狩猎为生,山洞为家,到处“榛莽如是,几疑非人所居”(陈元光《谢准请(建州县)表》。他们常与安居从事农耕的汉人发生冲突,历朝政府所派军队都未能进入其“领地”,只能以九龙江为界,“插柳为营”,中央政权鞭长莫及。而九龙江以西尽为“蛮獠”活动场所,他们据此长期与官府对峙,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陈元光祖孙及其将士戍闽开漳,开创了东南边陲的历史新纪元,使昔日蛮荒之地,渐成文明之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风俗等开始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并逐步贴近中原水平。居民的血统、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自此与中原息息相通,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在闽粤之域得以发扬光大。此后千余年来,闽南一带未出现与中央政权相对抗的割据政权和势力,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其历史意义和影响都是划时代的。
其二,陈元光祖孙数代作为儒家政教思想的实践者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对漳、泉、潮、汕诸州日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文风昌盛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属地成为民风淳厚、才俊辈出的礼义之邦,起了勿庸置疑的奠基作用。并以其蓬勃的历史感召力和传承力,对后世教育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和良风美俗的形成,产生了绵绵无止的影响。陈元光祖孙这一历史功绩的建树,应当说是与其家族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固始地处中原,而中原则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经济和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甚至可以说领华夏之先。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元光,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自幼又聪颖好学,有条件博览儒家经典,备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13岁即领乡荐第一。袭任左郎将和晋任漳州首任刺史后,就显示出他的文韬武略和治漳才能。他不仅是一位善于领兵征战的将军,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满腹经伦的儒教学者、颇有成就的诗人。著有《龙湖集》、《玉钤集》、《兵法射诀》等诗文集,《全唐诗》有其诗作七首。由此可见,集文官儒将于一身的陈元光,具备这样高的素质和修养,主政期间重教兴文,德礼育人,恩威并重,倡导文明,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也惟此,才收到了“偃武修文,四夷自服”的社会效果。
其三陈元光及其祖孙戍闽开漳功绩,为闽粤台同胞和海外“唐人”世代景仰,广为传颂。一千多年来,闽粤人民一向尊崇陈元光为“开漳圣王”,纷纷立庙奉祀,至今香火如昔。唐、五代、宋朝廷先后追封陈元光将军为“豹韬卫镇军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丞”、“保定将军”、“太尉尚书令”、“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等。漳州和潮、汕地区民间供奉“开漳圣王”的威惠庙、燕翼宫、州主庙等有百余座。目前在中国台湾奉祀陈圣王的威惠庙、昭惠庙等有53座(一说55座),其中以宜兰、桃园、台北数量、香火为最。在东南亚各地陈圣王庙也有二三十座之多。
个人生活
编辑祖父:(生卒年未详)陈犊,字克耕,祖籍山西河东,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驻守河南光州,隋朝末年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原配卒。
祖母:魏敬(599—691)字玉珏,号云霄,世称魏妈,河南光州固始人,隋朝中书令魏潜之女。
父亲:陈政(616-677年)字一民,号素轩,河东人,迁居光州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生于隋大业十二年、青年时随父陈犊(字克耕)从唐太宗打天下,攻克山西临汾等郡县,功拜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父陈犊,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排行第三。
儿子:陈珦(?~742年),字朝佩。陈元光子,生于火田村(该村在漳州建州时为漳浦县地)。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以明经登第。当时武后称帝已10余年,陈珦见朝中显贵互相倾轧,遂上疏请求归养。
孙子:陈酆(?~779年),字有芑,陈元光孙、陈珦之子。天宝(742年至755年)中期,授朝散大夫、中郎将、漳州刺史。殳伯梁他调,陈酆继任漳州刺史。大历十四年(779年)陈酆逝世,谥忠宪。
曾孙:陈谟(生卒年未详),字以忠。陈酆之子。建中二年(781年)代理漳州刺史。
史籍记载
编辑《大明漳州府志·卷十四·礼纪·陈元光传》
《万历漳州府志·卷四·秩官志·名宦》
《光州志·忠义列传·陈元光》
《云霄县志·名宦》
人物纪念
编辑位于漳州市市郊浦南镇石鼓山,距市区15公里。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有石羊、石狮及华表各一对。陈元光(公元657—711年),字廷巨,号龙湖,光州固始人,为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通经史韬略,自著兵书,父亡后,他接替父职,受命任鹰扬将军。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获准在泉、潮之间建置漳州郡治,并首任刺史长达26年。他厉行法治,重视垦荒,兴修水利对开发漳州作出卓越贡献。公元落711年,陈元光战死并葬于绥安溪大峙原(今漳浦盘陀大崎湾),墓呈圆丘形,墓前碑文为:“唐开漳陈将军墓”。被尊奉为“开漳圣王”。
后世纪念
陈元光祖祠: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又名将军祠。唐代大将陈元光后裔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现存正殿五间,大式硬山灰瓦顶。殿内支柱,有厢房等建筑十四间,硬山灰瓦顶,保存较完好。
陈元光广场 :固始县政府于2004年5月在县城中心地带建成陈元光广场投入使用,广场以固始后裔“开漳圣王”陈元光命名,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2006年9月,由固始县姊妹县云霄县捐赠的陈元光雕像落成;其高7.11米,长5.55米,宽2.55米,总重35吨,用石123块,现已成为广场标志性建筑。
现今漳州市浦南乡有一座陈元光墓,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保护文物。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海内外陈氏宗亲前往寻根问祖者不计其数。
据统计,漳州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登记在册有251座,而“开漳圣王”庙宇在中国台湾则达360多座。海内外“开漳圣王”2000多万信众中,中国台湾信众近500万人,近80座宫庙成立了“中国台湾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
每年十一月初五,闽南隆冬时节这一天,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后裔、来自海内外的陈氏后裔、漳籍同胞均集于芗城浦南镇石鼓山开漳圣王陈元光陵园,缅怀先贤的伟绩和功德。
人物争议
编辑事迹真伪
由于陈元光其人其事不见于新旧《唐书》,今人历来多以明清以后的方志和族谱等地方、家族文献为据,来重构陈元光于唐代平蛮开漳这段历史,因而在史实层面上曾引起过不少争论。 撇开新、旧《唐书》不论,陈元光在有宋一代显然并无很高地位。宋人吕铸《题威惠庙》“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祠将军” 的诗句,很贴切地反映了宋代陈元光既以民间之神被立庙祭奉、而作为“历史人物”又无明确地位的尴尬处境,甚至作为一方神祗,其灵验性也曾受到过郡人的质疑和嘲弄。除了民间的庙祀以及可能已开始流传的故事,在宋代陈元光平“蛮獠”的史事似乎少有人知。陈元光请建漳州之事见诸史端虽始于宋,但其事迹始末之详则初载于明代中叶黄仲昭所纂《八闽通志》(弘治三年,1490)。此后的历修方志多有记载,且时间愈晚,记载愈详。这些方志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与陈元光相关的记载大都直接引自《颖川开漳族谱》及《白石丁氏古谱》这两部谱牒。
例如光绪《漳州府志》言:“按唐陈将军政出镇绥安,将士许天正以下一百二十三人。万历志止载许天正、卢如金二人,康熙甲午志乃于龙湖分注得卢伯道、戴君胄以下三十人。”所谓“一百二十三人”是民间流传的随陈氏父子入闽将校的人数,但其中具体的人名却是经由明清两朝不断“补遗”累加而来,这些增补进来的人很多都是从不同时期编修的《陈氏家谱》《施氏家传》等族谱中“得”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一百二十三人”中的成员,实际上是包含三个层次的历史创作的结果:一是陈氏等“大姓”不断重修族谱,重构历史记忆,使其祖先的“历史”经“层累”而变得越后越详;二是地方志的编纂者们不断把“大姓”谱牒中的文字纳入方志之中,使之成为经典化的、并且能为更多人接触和学习的地方史;三是许多姓氏不断受到“陈元光率部入闽平蛮獠”这一地方史主流叙事的影响,并为“中原汉人”正统身份认同所吸引,在创修族谱时有意把本族祖先与这种叙事和正统性联系起来。时至民国,仅以有谱可据者统计,漳州地区各县中有涵盖半数人口以上的“大姓”均称本族是某位随陈元光入闽祖先的后裔,而这一故事的讲述以及寻找祖先与后裔的努力至今仍在继续,“一百二十三人”中还有一些不知姓名的“失落者”尚未“寻得”。 傅衣凌所说的十几个“畲姓”中,大部分都能在“一百二十三人”中的有名有姓者找到。
显然,在以“中原移民”为象征的汉人认同成为地方社会的主流话语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持续不断的,渐成风尚的修族谱、找祖先或者把祖先归入陈氏将校之列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姑且可以称之为汉人认同的“文化运动”。有不少原本被目为“蛮獠”或者被视同“蛮獠”的族姓,在“向化”过程中,通过习得那套“历史知识”,重构祖先的历史记忆,从而摇身一变为“汉人”。
籍贯争议
关于陈元光的籍贯,有河东说、固始说及岭南土著说。 当代学者关于陈元光籍贯问题的争论,迄今仍难以形成定论。而现存史籍中关于陈元光籍贯的记载,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唐代岭南说、河东说,明代光州说、光州固始说,清代揭阳说、弋阳说,诸说形成时间跨度很大,且相关史籍的记载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使得这一问题益发复杂。
陈元光同时代人张鷟《朝野佥载》称陈元光为“周岭南首领”。其说得到宋元明文集与地方史志的有力支持。 现存广东或潮州方志,也都说陈元光是本地人。唐贞观至开元间,泉潮一带都属岭南道,以岭南军将处理岭南事,完全符合当时的时空特点与军事制度。明末以后,福建的一些方志始见陈元光光州固始说。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明崇祯初刊印的何乔远《闽书》。《闽书》此说出自祯祥谱之《撰唐开漳龙湖公宗谱总序》与《平和侯卿陈氏族谱》托名别驾许天正撰的《一世祖行状》,明显违背唐代名物制度,极不可信。
明代以前,河南方面的地方志还不知道陈政、陈元光其人其事。至清初,顺治《光州志》始见陈元光来自光州说。 顺治《光州志》这段记载应取材于祯祥谱的《唐列祖传记》《平和侯卿陈氏族谱》托名“别驾许天正撰”的《一世祖行状》,以及托名“唐赐进士欧阳詹撰”的《二世祖行状》。其说问题更多。 除同上疑点外,还有:陈元光年十三,尚未及丁,便从父“领将兵冶戍闽,不合唐代兵制,此其一。 唐代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过世袭制度,陈元光一家若果世袭刺史,岂不直接坐实其为“岭南首领”之说,此其二。唐史明确记载陈元光请建漳州的垂拱二年(686),宰相裴炎早已被武则天杀害,而娄师德则还要等八年后才拜相。此其三。顺治《光州志》虽说陈元光是光州人,却无法说明陈元光是哪县人。而光州所辖各县方志,竟也无一认领陈政、陈元光为本县人。更有甚者,明清固始县志也都始终只字未提陈元光其人其事 。
陈政、陈元光的光州固始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郑樵《荥阳郑氏家谱序》称:“今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实由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众从之。后绪与宗权有隙,遂拔二州之众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故闽人至今言氏谱者,皆云固始,其实谬滥云。”今闽南族谱,声称随陈政自光州固始入闽的,比比皆是。 足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王绪入闽过程,王潮三兄弟都只是随行者(过去常说,某人曾随王审知入闽,其实很不科学)。 以此测算,随王绪入闽者中,光州固始县的应不及十分之一。但晚近闽地族谱却罕见(或者说并未见)光启元年自寿州各县或自光州定城(或光山、仙居、殷城)入闽者。 此亦见“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光启元年,王绪“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入闽,此为史书明确记载有光州固始人批量迁闽的唯一一例。 其人数充其量不过一两千户。今人或据福建晚近族谱的不实说法,说光州固始是“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显然有背历史真实。
人物评价
编辑唐初由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部入闽,并对漳潮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它不仅直接影响这个地区,也间接地影响到后代对中国台湾省的开发。应该指出,由于陈元光本人的组织才能和实际上的领导地位,他在这一开发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
福佬人名称系由历史上的“福建夷獠”转化而来。唐初闽南粤东地区发生的“陈元光平蛮”,促进了福佬先民的酝酿。 陈元光是唐初闽粤之交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平定了发生在岭东和闽南的"蛮獠"动乱,对于漳州的建立和开发有重要贡献。但晚近有关族谱和方志所记载的陈元光生平与著述多属伪造。 种种迹象表明,姑且不论其“史实”性,陈元光平“蛮獠”、建漳州的故事并非从唐代即如后人所知般辉煌卓著,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暗淡到彰显、从小范围到大地区、从少数族姓到广为诸族姓所共享的过程,这一逐渐流传变化的过程在明清之际达到了顶峰,并最终成为被所有以“中原汉人”为认同的漳州人所共享的地方史知识和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
历朝褒扬
唐先天元年(712年),敕赠“韬卫镇军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左丞临漳侯。谥忠毅文惠”;
唐开元四年(716年),在陈元光殉职后第五年,州县治迁至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唐玄宗皇帝追赠陈元光为“颍川侯”,并下诏书在州治敕建奉祀陈元光庙宇,且赐乐器、祭器,建“盛德世祀”牌坊以表之。
贞元二年(786年)州治北迁龙溪(今漳州市区),奉敕改葬陈元光于州治之北的松州堡高坡上(今芗城区浦南镇),遂又立庙于石鼓山下(世称松州庙)。
五代(947年),敕赠“保定将军兼金紫光禄大夫,太傅尚书令”。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敕赠“保定男”;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赠宗应伯;
煦宁八年(1075年)六月,敕赠“泽公”;
政和三年(1113年)十月,赐庙额“威惠”;
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敕赠“忠泽公”。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加赠“显佑”;
绍兴二年(1132年),敕赠“辅国将军”。
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加赠“英烈”;
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赠“英烈忠泽显佑康庇公”;
绍兴十三年(1143年),敕赠“开漳州主圣王”,加谥“忠毅文惠王”;
绍兴十六年(1146年)七月,敕赠“灵著王”;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七月,加赠“顺应”;
绍兴三十年(1160年)加赠“昭烈”;
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敕赠“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
宝庆二年(1226年)敕赠“宗毅公”。
明洪武二年(1369年),敕赠“昭烈侯”;
万历七年(1579年),敕赠“威惠开漳陈圣王”。
清乾隆四年(1739年),御赐宫灯一对,御书“唐高封祀典开漳圣王”。
艺术形象
编辑电视剧《根在中原》
电视剧《大唐儒将开漳圣王》
陈元光(剧照)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