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 编辑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简称华大,Huaqiao University)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是中央统战部直属,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徐西鹏、校长吴剑平。校训为“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泉州、厦门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4.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4万平方米;设有28个学院、92个学系(部、中心);有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专业通过国际及国内专业认证;学科覆盖11个门类;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福建省高峰高原学科17个;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2个学科居ESI前1%。学校共有教职工2800多人。

196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学校创办于福建泉州,廖承志为首任校长。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办、福建省人民政府进行共建。1997年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成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曾培养出东瑞、杨恩辉、林丹等杰出校友。

华侨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120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35名。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办学条件 4 办学条件 5 学术研究 6 学术研究 7 文化传统 8 学校领导 9 校区环境 10 学校荣誉 11 报考条件 12 学校事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华侨大学

      外文名:Huaqiao University

      简称: 华大(HQU)

      院校代码:10385

      创办时间:1960年11月1日

      校址:泉州校区: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362021) (361021)、厦门校区: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硕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5个

      主要奖项:CUBA十六届赛事中获得九次总冠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党委书记:徐西鹏

      官网:http://www.hqu.edu.cn

      录取批次:本科一批

      校训: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校歌:一方沃土

      校庆日:11月1日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个

      知名校友:杨恩辉、东瑞、陈充林、林丹、谌龙、张鸿林、黄东萍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83年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3年入选)、福建省高水平大学(2016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中央部属高校、省部共建大学

      主管部门:中央统战部

      本科专业:68个

      院系设置:28个学院

      学校排名:134名(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120名(2023年ABC排名)

      现任校长:吴剑平

      历史沿革

      编辑

      华侨大学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于泉州,是一所为方便华侨青年回国升学而设的大学,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领导,首任校长由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兼任,学制5年(医学系医疗专业为6年)。

      1963年,华侨集资兴建陈嘉庚纪念堂,1983年落成。纪念堂矗立在校园中心,成为学校的主建筑。

      1960年,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收学生,暂借福建师范学院上课。

      1961年秋,增设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和化学系化学专业,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上课。校舍陆续建成后,迁回泉州。

      1962年,增设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物理系物理专业、热带作物系热带作物栽培专业。

      华侨大学老照片华侨大学老照片

      1963~1965年,先后增设医学系医疗专业、土木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及农田水利专业、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和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外语系印尼语专业、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

      至1965年秋,连同设在北京的艺术系,全校共有11个系15个专业,在校学生2300多人,教师480多人,干部职工340多人。至1966年夏,该校共毕业两届学生228人。

      华侨大学90%以上的学生来自东南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印尼华侨青年为多数。华侨学生热爱祖国,学习勤奋,外语基础较好,文体活动开展活跃。

      1966年,华侨大学已建成校舍9万平方米,购置图书30多万册,期刊1.4万多册,其中外文书刊2万多册,建成理、工、医、农等几十个实验室及外语视听教室,还设有印刷厂、自来水厂、小学、幼儿园及其他福利设施。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1969年底,被迫停办。多数教师、干部下放劳动,图书、仪器设备被分给其他单位,校舍分配给福建医科大学使用,校产、家具损失殆尽。

      华侨大学董事会成立华侨大学董事会成立

      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报告,决定复办华侨大学。学校复办之初,国家要求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成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工科大学,学制暂定四年。以招收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和台湾青年学生为主,同时也招收部分内地的学生(归侨、侨眷子女为主)。

      复办后的华侨大学,设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数学和物理等7个系。并开办专修班和夜大学。

      复办不久,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领导下学校开始筹备设立华侨大学董事会,1980年元月,华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一次会议。

      重点共建华侨大学重点共建华侨大学

      1980年开始,华侨大学对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采取单独命题,提前考试和录取的办法。华侨大学是国家学位委员会授权可以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

      1981年底,国家学位委员会正式授予华侨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从次年起,土木建筑、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数学四个系,陆续招收建筑结构、精密机械,应用电子、基础数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983年,华侨大学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扶持)大学,作为“教育战线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

      华侨大学医学院揭牌仪式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新一轮(第五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将华侨大学纳入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今后五年,国侨办至少安排8亿元人民币、福建安排4亿元人民币,支持华侨大学建设发展。同日、国务院侨办还分别和泉州市、厦门市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今后五年,泉州市和厦门市分别安排1亿元人民币和7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华侨大学建设。

      2017年3月,教育部批准华侨大学设立临床医学本科专业。4月21日,华侨大学举行医学院揭牌仪式。5月,学校正式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9年3月,华侨大学获批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教育试点院校。8月19日,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于印发了《关于共同建设华侨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同建设华侨大学。11月1日,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的“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2年4月19日,华侨大学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举行线上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交流互访、联合科研、互派交换生、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2022年9月,华侨大学成为福建省高校基础医学学科联盟成员。

      办学条件

      编辑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28个学院,开设68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

      学院

      校区

      学科门类

      本科专业(类)

      华侨大学国际学院

      泉州校区

      经济学

      经济学类(含金融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中美121双学位班,可接轨CFA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含财务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中美121双学位班,可接轨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

      管理学

      国际商务(全英文教学)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厦门校区

      哲学

      哲学(中西人文综合试验班)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泉州校区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华侨大学法学院

      泉州校区

      法学

      法学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厦门校区

      法学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华侨大学体育学院

      泉州校区

      教育学

      运动训练

      华侨大学文学院

      泉州校区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厦门校区

      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泉州校区

      文学

      英语

      文学

      日语

      文学

      翻译

      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厦门校区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华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泉州校区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统计、数据分析方向)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机械工程

      工学

      工业设计

      工学

      车辆工程

      工学

      智能制造工程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厦门校区

      理学

      应用化学(拔尖人才试点班)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拔尖人才试点班)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厦门校区

      理学

      应用物理学(拔尖人才试点班)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软件工程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信息安全

      工学

      人工智能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镇智能水系统方向)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生物工程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工学

      环境工程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建筑学(学制:五年)

      工学

      城乡规划(学制:五年)

      工学

      风景园林(学制:五年)

      华侨大学工学院

      泉州校区

      工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华侨大学医学院

      泉州校区

      理学

      药学(生物与医药方向)

      医学

      临床医学(学制:五年)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泉州校区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财务管理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泉州校区

      管理学

      行政管理(数字政府治理、社会福利、公共危机管理方向)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泉州校区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厦门校区

      艺术学

      音乐学(师范类)

      艺术学

      舞蹈学(师范类)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

      泉州校区

      艺术学

      美术学(含油画、中国书画、绘本方向)

      艺术学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 其他学院与直属单位

      南洋学院

      美国中文学院

      泛华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校医院

      附属中学

      建筑设计院

      -

      • 附属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德化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海峡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盛兴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德诚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泉州德诚分院)

      华侨大学附属颐和医院

      -

      师资力量

      毕业典礼华侨大学华侨大学医学院揭牌仪式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新一轮(第五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将华侨大学纳入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今后五年,国侨办至少安排8亿元人民币、福建安排4亿元人民币,支持华侨大学建设发展。同日、国务院侨办还分别和泉州市、厦门市签署共建华侨大学协议,今后五年,泉州市和厦门市分别安排1亿元人民币和7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华侨大学建设。

      2017年3月,教育部批准华侨大学设立临床医学本科专业。4月21日,华侨大学举行医学院揭牌仪式。5月,学校正式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9年3月,华侨大学获批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教育试点院校。8月19日,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于印发了《关于共同建设华侨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同建设华侨大学。11月1日,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的“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2年4月19日,华侨大学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举行线上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交流互访、联合科研、互派交换生、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2022年9月,华侨大学成为福建省高校基础医学学科联盟成员。

      办学条件

      编辑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28个学院,开设68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

      学院

      校区

      学科门类

      本科专业(类)

      华侨大学国际学院

      泉州校区

      经济学

      经济学类(含金融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中美121双学位班,可接轨CFA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含财务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中美121双学位班,可接轨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

      管理学

      国际商务(全英文教学)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厦门校区

      哲学

      哲学(中西人文综合试验班)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泉州校区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华侨大学法学院

      泉州校区

      法学

      法学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厦门校区

      法学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华侨大学体育学院

      泉州校区

      教育学

      运动训练

      华侨大学文学院

      泉州校区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厦门校区

      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泉州校区

      文学

      英语

      文学

      日语

      文学

      翻译

      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厦门校区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华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泉州校区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统计、数据分析方向)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机械工程

      工学

      工业设计

      工学

      车辆工程

      工学

      智能制造工程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厦门校区

      理学

      应用化学(拔尖人才试点班)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拔尖人才试点班)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厦门校区

      理学

      应用物理学(拔尖人才试点班)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软件工程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信息安全

      工学

      人工智能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镇智能水系统方向)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生物工程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工学

      环境工程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厦门校区

      工学

      建筑学(学制:五年)

      工学

      城乡规划(学制:五年)

      工学

      风景园林(学制:五年)

      华侨大学工学院

      泉州校区

      工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华侨大学医学院

      泉州校区

      理学

      药学(生物与医药方向)

      医学

      临床医学(学制:五年)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泉州校区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财务管理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泉州校区

      管理学

      行政管理(数字政府治理、社会福利、公共危机管理方向)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泉州校区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厦门校区

      艺术学

      音乐学(师范类)

      艺术学

      舞蹈学(师范类)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

      泉州校区

      艺术学

      美术学(含油画、中国书画、绘本方向)

      艺术学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 其他学院与直属单位

      南洋学院

      美国中文学院

      泛华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校医院

      附属中学

      建筑设计院

      -

      • 附属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德化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海峡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盛兴医院

      华侨大学附属德诚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泉州德诚分院)

      华侨大学附属颐和医院

      -

      师资力量

      毕业典礼华侨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900多人。在17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57%,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9%,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4%。有院士、国家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团队。

      有国家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以及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高端人才近400人次;拥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学科建设

      华侨大学华侨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拥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3个福建省一流学科;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2个学科居前1%。

      • 重点学科
      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4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1个)数量经济学
      国侨办重点学科(10个)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生物化工、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
      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6个)应用经济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30个)应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哲学、海外华文教育、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结构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5个)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哲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个)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平台
      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项目(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平台
      •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华侨大学参评学科得分与排名位次如下:

      序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位次百分位省内排名
      110385华侨大学1202工商管理B前20%~30%3
      210385华侨大学0202应用经济学B-前30%~40%2
      310385华侨大学0802机械工程B-前30%~40%2
      410385华侨大学0814土木工程B-前30%~40%2
      510385华侨大学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B-前30%~40%3
      610385华侨大学0101哲学C+前40%~50%2
      710385华侨大学0301法学C+前40%~50%3
      810385华侨大学0302政治学C+前40%~50%2
      910385华侨大学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C+前40%~50%2
      1010385华侨大学0813建筑学C+前40%~50%1
      1110385华侨大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C前50%~60%3
      1210385华侨大学0803光学工程C前50%~60%2
      1310385华侨大学0835软件工程C前50%~60%3
      1410385华侨大学0703化学C-前60%~70%4
      1510385华侨大学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前60%~70%4
      1610385华侨大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C-前60%~70%3
      • 学位点

      华侨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汇总表
      序号学科门类学位点代码学位点名称学位点层次培养单位

      1

      哲学

      0101

      哲学

      博一

      哲社学院

      2

      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博一

      经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院

      3

      理学

      0703

      化学

      博一

      材料学院

      4

      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博一

      机电学院/制造工程研究院

      5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一

      材料学院/医学院/发光信息研究院

      6

      0813

      建筑学

      博一

      建筑学院

      7

      0814

      土木工程

      博一

      土木学院

      8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一

      化工学院

      9

      0802Z1

      智能制造工程

      自设二级学科博士点

      机电学院/制造工程研究院

      10

      管理学

      1202

      工商管理

      博一

      工商学院/旅游学院

      11

      交叉学科

      99J1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交叉学科博士点

      哲社学院、经金学院、建筑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

      华侨大学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汇总表
      序号学科门类学位点代码学位点名称学位点层次培养单位

      1

      哲学

      0101

      哲学

      硕一

      哲社学院

      2

      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硕一

      经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院

      3

      法学

      0301

      法学

      硕一

      法学院

      4

      0302

      政治学

      硕一

      国关学院

      5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一

      马克思学院

      6

      0302Z1

      侨务政策与理论

      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

      国关学院

      7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硕一

      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院/华文学院

      8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硕一

      外语学院

      9

      0501Z1

      华语与华文教育

      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

      华文学院

      10

      0501Z2

      媒介文化与传播

      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

      新传学院

      11

      史学

      0603

      世界史

      硕一

      国关学院

      12

      理学

      0701

      数学

      硕一

      数学学院

      13

      0703

      化学

      硕一

      材料学院

      14

      0710

      生物学

      硕一

      化工学院

      15

      0711

      系统科学

      硕一

      数学学院

      16

      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硕一

      机电学院/制造工程研究院

      17

      0803

      光学工程

      硕一

      信息学院

      1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一

      材料学院/发光信息研究院

      19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硕一

      信息学院/工学院

      20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硕一

      信息学院

      21

      0813

      建筑学

      硕一

      建筑学院

      22

      0814

      土木工程

      硕一

      土木学院

      23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一

      化工学院

      24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一

      化工学院

      25

      0835

      软件工程

      硕一

      计算机学院

      26

      0802Z1

      智能制造工程

      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

      机电学院/制造工程研究院

      27

      医学

      1007

      药学

      硕一

      医学院

      28

      管理学

      1202

      工商管理

      硕一

      工商学院

      120203

      旅游管理

      硕二

      旅游学院

      29

      1204

      公共管理

      硕一

      政管学院

      30

      交叉学科

      99J1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交叉学科硕士点

      哲社学院、经金学院、建筑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

      31

      99J2

      国别和区域研究

      交叉学科硕士点

      国关学院、外语学院、经金学院、政管学院

      华侨大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汇总表
      序号学位点代码学位点名称学位点层次培养单位

      1

      0251

      金融

      专硕类别

      经金学院

      2

      0252

      应用统计

      专硕类别

      统计学院

      3

      0351

      法律

      专硕类别

      法学院

      4

      0452

      体育

      专硕类别

      体育学院

      5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专硕类别

      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院

      6

      0551

      翻译

      专硕类别

      外语学院

      7

      0552

      新闻与传播

      专硕类别

      新传学院

      8

      0851

      建筑学

      专硕类别

      建筑学院

      9

      0853

      城市规划

      专硕类别

      建筑学院

      10

      0854

      电子信息

      专硕类别

      计算机学院/工学院

      11

      0855

      机械

      专硕类别

      机电学院

      12

      0856

      材料与化工

      专硕类别

      化工学院/材料学院

      13

      0857

      资源与环境

      专硕类别

      化工学院

      14

      0858

      能源动力

      专硕类别

      信息学院

      15

      0859

      土木水利

      专硕类别

      土木学院

      16

      0860

      生物与医药

      专硕类别

      医学院

      17

      0861

      交通运输

      专硕类别

      信息学院

      18

      1251

      工商管理

      专硕类别

      工商学院

      19

      1252

      公共管理

      专硕类别

      政管学院

      20

      1253

      会计

      专硕类别

      工商学院

      21

      1254

      旅游管理

      专硕类别

      旅游学院

      22

      1256

      工程管理

      专硕类别

      土木学院

      23

      1351

      艺术(美术)

      专硕类别

      美术学院

      1351

      艺术(艺术设计)

      专硕类别

      1351

      艺术(音乐)

      专硕类别

      音舞学院

      教学建设

      • 教学成果

      华侨大学建筑物华侨大学建筑物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专业通过国际及国内专业认证。有1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余个。

      另外,“华侨大学境外生社会实践文化教育体系”和“华侨大学15年培育二十四节令鼓校园文化品牌”连续两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旅游管理、中国语言文学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法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类
      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筑学、土木工程、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化学工程与工艺、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
      福建省精品课程国际贸易、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化学、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材料、大学语文、国际金融学、管理学、生物分离工程、大学英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汉语、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施工、经济计量学、中国古代文学、酶工程学、无机化学、数据结构、篮球等
      教学基地与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实验教学中心
      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力学与工程结构实验中心
      旅游学院旅游实验中心
      计算机综合实验中心
      新闻影像实验中心
      测控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
      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运动科学与健康实验教学中心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生物医药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机械工程与测控技术领域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
      福建省数量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法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福建省政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省级教学团队软件工程教学团队
      市场营销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篮球教学团队
      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土建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系统培养实验区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侨办教育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合作交流

        共建华侨大学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厦门市政府签署新一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从2016到2020年,福建省和国务院侨办将每年按1:2的投资比例给华侨大学增拨专项资金,共建范围主要包括支持学校进一步促进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奖项的显著突破,进一步提升“三侨一台”(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青年)学生与境外学生的教育水平。

        学术研究

        编辑
        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大学牵头,华侨大学等单位参与共建)
        联合实验室光学成像与测量联合实验室(与日本新潟大学联合建设)
        共建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共建)
        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
        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基地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石材产业加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工程中心“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智能化技术与系统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隧道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生物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特种能场制造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石材加工研究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功能材料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高效精密加工及快速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福建省高等学重点实验室
        东南沿海生态人居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旅游安全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福建省商务研究基地福建省商务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诗琳通中泰关系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比较文化研究所、元顺IC设计研发中心、新型结构体系研究所、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酒店管理国际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华商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物流系统工程研究所、制药工程研究所、生态建筑技术及设计研究所、营销竞争力咨询研究中心、光学与光子学研究所、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分子药物学研究所、管理软件研究所、聚合物与纳米新材料研究所、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绿色合成化学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华侨华人资料中心、台湾经济研究所、风工程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旅游科学研究所、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闽澳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石材研究室、机电产品设计研究所、数控技术研究所、泛友数字化设计制造研发中心、模具技术研究中心、华文教育研究所、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房地产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诊断与防灾研究所、钢结构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建筑历史研究所、视觉艺术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所、地域建筑研究所、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语言文字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比较法研究所、中美国际法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院、超硬工具研究所、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四人间宿舍华侨大学对外交流共建华侨大学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厦门市政府签署新一轮共建华侨大学协议。从2016到2020年,福建省和国务院侨办将每年按1:2的投资比例给华侨大学增拨专项资金,共建范围主要包括支持学校进一步促进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奖项的显著突破,进一步提升“三侨一台”(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青年)学生与境外学生的教育水平。

        学术研究

        编辑
        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大学牵头,华侨大学等单位参与共建)
        联合实验室光学成像与测量联合实验室(与日本新潟大学联合建设)
        共建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共建)
        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
        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基地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石材产业加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工程中心“脆性材料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智能化技术与系统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隧道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生物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特种能场制造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石材加工研究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功能材料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高效精密加工及快速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福建省高等学重点实验室
        东南沿海生态人居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东方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旅游安全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福建省商务研究基地福建省商务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诗琳通中泰关系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比较文化研究所、元顺IC设计研发中心、新型结构体系研究所、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所、酒店管理国际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华商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物流系统工程研究所、制药工程研究所、生态建筑技术及设计研究所、营销竞争力咨询研究中心、光学与光子学研究所、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分子药物学研究所、管理软件研究所、聚合物与纳米新材料研究所、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绿色合成化学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华侨华人资料中心、台湾经济研究所、风工程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旅游科学研究所、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闽澳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石材研究室、机电产品设计研究所、数控技术研究所、泛友数字化设计制造研发中心、模具技术研究中心、华文教育研究所、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房地产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结构诊断与防灾研究所、钢结构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建筑历史研究所、视觉艺术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所、地域建筑研究所、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语言文字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比较法研究所、中美国际法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院、超硬工具研究所、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四人间宿舍华侨大学对外交流

        2006-2010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1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和863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 329项,其中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60项。申请各种专利84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2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

        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128篇。学校在《SCIE》、《EI》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曾居全国高校排名第90位和第55位。2012年共在SCIE、EI、cpcis(istp)发表论文511篇,其中《SCIE》203篇、《EI》197篇、《cpcis》(istp)109篇。2000-2013年共获授权专利343项。

        华侨大学科研项目及成果
        科研项目理工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计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计委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科技平台建设、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优选资助课题、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前期研究
        文科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务院侨办侨务政策研究课题、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科研项目、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研究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福建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福建省社科调研课题、共青团中央规划研究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国务院侨办课题
        科研成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福建省科技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青年科技奖、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

        学术资源

        • 学报期刊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华侨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0年创刊,原刊期为年刊,1982年改为半年刊,1985年改为季刊,2009年改为双月刊,A4开本。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35-1079/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5013;国内邮发代号:34-41;国外发行代号:NTZ1050。

        华侨大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是由华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领域的论文。学报在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1999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12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12月在《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8月被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图书馆图书馆

        截至2022年3月,华侨大学图书馆有馆藏502万册(其中期刊16万册、纸本图书297万册、电子图书189万册)中外现刊1671多种,中外数据库资源92个。另有音、视频信息资源13.8万小时。

        图书馆现由泉州校区总馆(含数字分馆、期刊分馆)、厦门校区分馆以及设立在各个学院内的分馆(资料室)构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7千多个,各分馆、资料室归属总馆统一管理。泉州、厦门两校区图书馆图书实行“通借通还”。厦门校区图书馆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整体设计,分两期建设,命名为“郑年锦图书馆”。

        学术交流

        签约共建实验室签约共建实验室

        “华大讲堂”是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侨大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联袂打造的公益性高端学术文化讲坛。2009年3月23日,“华大讲堂”启动仪式在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华侨大学名誉教授蔡昉研究员,中共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华侨大学校长丘进共同按球启动“华大讲堂”。蔡昉研究员作“华大讲堂”首场报告。

        • 集美讲堂

        李培林受聘为华侨大学名誉教授李培林受聘为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继“华大讲堂”之后,华侨大学又一公益性高端学术文化讲坛开启:2013年3月14日下午,在厦门市集美区行政中心,由华侨大学与中共集美区委、区人民政府联袂打造的“集美讲堂”正式启动。“集美讲堂”意在发挥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紧密结合集美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邀请国内外各界各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主讲,为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和高校师生提供最新的理论和最权威的信息,为促进区校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讲堂拟每年举办五至六讲,参加对象为集美区委中心组成员及中层有关领导干部、华侨大学及区内其他高校师生。

        文化传统

        编辑
        • 校徽

        校徽校徽

        华侨大学新校徽为红色圆形徽章图形,以“为世界培育优秀人才,向全球传播中华文化”为立意,彰显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大学,将秉承“为侨服务”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培育华胄子孙和世界各国人才,责无旁贷地向全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该标识中心图案取材于中文繁体“华”字意象,构成球状经纬线,演绎成一个旋转的地球,寓意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方针和在变化的世界中谋发展的信念;典雅大方的中国红,是吉祥与活力的象征,作为校徽主色调,象征华侨大学将以无与伦比的信心和热情,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涵养于莘莘学子心中,传播到五洲百国之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心图案与学校的中、英文校名和建校年份以简洁的构图形式构成完整的校徽图案。

        整个标识既内蕴中国传统艺术虚实相生的特质,又深具当代文化审美简洁大气的优点,图样清新,寓意鲜明,亲和力强,识别性好。

        • 校训

        校训校训

        “会通中外”:侧重于强调某种治学方法,倡导做学问应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融会中外文化而贯通之;

        “并育德才”:侧重于阐明办学方针,意指育人必须以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为原则。

        • 校歌

        名师寄语名师寄语

        《一方沃土 》

        乔 羽词谷建芬曲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清泉,灌溉我们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 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 欢聚一堂。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清泉,灌溉我们的理想。

        昨日五洲四海 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 欢聚一堂。

        会通中外今古 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会通中外今古 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品牌活动

        • 科技创新活动

        陈嘉庚陈嘉庚

        学校于1992年就举办了首届“挑战杯”华侨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挑战杯”华侨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团委组织学生参与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主要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有关“挑战杯”竞赛的详细情况请访问学校团委网站。学校每年都举办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挑战杯”华侨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依托信息学院举办电脑大赛、依托商学院举办商务谈判竞赛、依托土木学院举办结构设计竞赛等专业技能大赛。

        • 青年志愿者活动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01年成立,协会隶属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共青团华侨大学委员会的领导下,建有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服务的华大学生青年科技服务中心、为校外来宾介绍校园校情的“青春使者”志愿导游队、毕业生服务西部计划活动的宣传组织等。

        • 华大青年报

        《华大青年报》创刊于1993年4月15日,出版周期为一个月。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同志于2005年6月18号莅临华侨大学参观,热情洋溢地为本报题词:“华大青年,服务青年”。

        • 主题团日活动竞赛

        校长贾益民与世界冠军林丹校长贾益民与世界冠军林丹

        主题团日活动是指团支部要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同学综合素质、服务他人与社会为原则,围绕特定的主题,自主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团支部作为最基层的团组织,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团的先进性和先锋性的体现,而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就是增强团支部的活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方式。校团委每年都将通过立项招标制度,对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实施三方面规划比较好的一些主题团日活动予以一定的资金资助。

        • CUBA

        CUBA总冠军CUBA总冠军

        篮球是华侨大学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校创办初期,以境外生为主的男子篮球代表队在福建省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1978年复校以来,华大更加重视男篮高水平队建设,曾多次代表福建省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华大男篮征战CUBA的战绩可谓辉煌,校男子篮球队勇夺第二、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三和第十五届冠军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冠军和第四届,第十四届亚军,实现“四连冠”,成就“八冠王”。2008年7月,在菲律宾,校男篮还摘取了亚洲大学生篮球锦标赛的桂冠,给了当地华人、华侨以极大的鼓舞。2013年6月13日第15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和华侨大学之间展开。经过一番激战,华侨大学加时赛以79比74击败北京大学,夺得CUBA第8个总冠军。

        学校领导

        编辑

        第一届董事会由海内外热心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组成,共45名。董事长由全国侨联主席庄希泉担任。1983年,召开华侨大学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董事会成员增至65名。

        第二届董事会任期从1986年7月至1992年10月。1986年7月至1988年10月由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胡平担任董事长,1988 年10月至1992 年10月由全国侨联副主席黄长溪接任董事长。

        第三届董事会任期从1992年10月至1997年10月,由时任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担任董事长。1994 年1月,董事会在香港注册成立华侨大学香港教育基金有限公司,进一步激发了董事捐资兴学的热情。

        第四届董事会任期从1997年10月至2002年12月,由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担任董事长。

        第五届董事会于2002年12月成立,由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担任董事长。第五届董事会董事112名,其中海外董事91名。

        第六届董事会于2010年11月成立,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担任名誉董事长。

        第七届董事会于2014年11月成立,由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担任董事长。

        第八届董事会任期从2019年12月开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担任董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担任名誉董事长。第八届董事会成立时共聘任董事107位,其中境外董事93位。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徐西鹏
        校长、党委副书记吴剑平
        党委副书记
        刘斌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秀勇、王丽霞、林宏宇、万安伦、王建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毕明强
        校长助理张云波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华侨大学官网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姓名任职时间职务姓名任职时间职务
        廖承志1960.10-1983.06校长林一心1963.01-1970.01党委书记
        韦悫1964.04-1970.01副校长、代校长蔡黎1980.05-1982.03党委书记
        叶飞

        1983.10-1988.08

        1988.08-1999.04

        校长名誉校长汪大铭1982.03-1984.04党委书记
        陈觉万1988.08-1993.08校长雷霆1984.09-1986.07党委书记
        庄善裕1993.08-1999.12校长施玉山1989.06-1996.10党委书记
        吴承业1999.12-2008.12校长吴承业

        1996.10-1999.12

        2003.12-2008.04

        党委书记
        丘进2008.12-2011.9校长李红1999.12-2003.12党委书记
        贾益民2011.9-2017.09校长李冀闽2008.04-2013.06党委书记
        徐西鹏2017.09-2020.06校长关一凡2013.06-2020.06党委书记
        吴剑平
        2020.06-校长徐西鹏2020.06-党委书记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华侨大学官网

        历任校长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廖承志

        1960.10-1983.06

        校长

        韦悫

        1964.04-1970.01

        副校长、代校长

        叶飞

        1983.10-1988.08、1988.08-1999.04

        校长、名誉校长

        陈觉万

        1988.08-1993.08

        校长

        庄善裕

        1993.08-1999.12

        校长

        吴承业

        1999.12-2008.12

        校长

        丘进

        2008.12-2011.09

        校长

        贾益民

        2011.09-2017.09

        校长

        徐西鹏

        2017.09-2020.06

        校长

        吴剑平

        2020.06-

        校长

        校区环境

        编辑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华侨大学泉州校区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以社科类专业为主,兼有理工科专业。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兼有艺术类,社科类专业。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设有对外汉语专业和预科班。

        • 厦门校区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东南部,总体规划以“生态型、景观型、现代化高等学校校园”为目标,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结合基地水资源及景观的特点,引申出“水与陆”的概念。隐喻祖国大陆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地理格局。在环形的水域上,架设五座桥梁,引导五条放射性大道通贯整个校园,形成“水陆双环抱,五桥通五洲”的总体意象。

        自然风光自然风光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总规划用地132公顷(1980亩),分三期建设。学校本着合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环境质量,规划了“三大功能带区”,即:校园南面沿集美大道一侧布置的教学区,校园中部由服务与居住为主组成的生活区,校园北端由体育活动及球类场地为主组成的运动区,运动场地与居住生活区成双环抱结构。

        华文学院华文学院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绿化景观是生态科学理念与人文相融合的体系。基地内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北部小山包上的原生态树林,3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水塘沟渠,总体规划将这些生态节点和生态板块以生态廊道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构成整个校园的绿化景观平台。北部保留山林的特色,南部强调湿地的景观。尊重生态和物种的多样性。丰富的绿色植被覆盖全区。同时结合亚热带滨海城市的地域性,通过植物品种体现华侨大学面向东南亚、面向港澳台的特点。

        厦门校区建有包括原全国侨联副主席、著名侨领王源兴女儿王石筠伉俪、王穗英伉俪共同捐资六百万元人民币资助建设的“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华大董事会董事兼副秘书长陈捷中伉俪捐赠三百多万港元、襄助兴建的“陈捷中蔡蝴蝶行政大楼”、华大董事会董事颜金炜伉俪捐赠三百多万港元、襄助兴建的“颜金炜陈秀吉行政大楼”以及华大董事会董事李碧葱女士、董事柯伯诚儿子柯少奇、柯少杰各捐赠一百万元人民币,襄建的三栋学生宿舍大楼等由旅居海外的华大校友、校董和知名侨领资助兴建的华大厦门校区侨捐工程。

        综合行政楼群:综合行政楼群由A、B、C、D、E、F、G、七个区组成,贯穿这7个区的是一条长683米的长廊,这是一条全亚洲最长的教学长廊。

        学校荣誉

        编辑

        2020年9月1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舞狮(南狮)。

        2022年2月,选入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

        2022年3月,华侨大学获批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2023年2月,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华侨大学、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剥离法石墨烯的制备与改性技术及应用”)。

        获得排名

        2022年4月,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华侨大学以总分212位列第135名。

        2022年5月,华侨大学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115名。

        2023年5月,华侨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120名。

        报考条件

        编辑

        体检要求

        我校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制定各招生专业的体检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按“不予录取”处理,如考生无法调剂至其他非受限专业则按“退档”处理。

        对于新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将以入学后的体检复查为准,经复查不合格的考生,按《华侨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凡在体检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退回其户籍所在地。

        学校事件

        编辑

        2021年12月14日,据华侨大学辟谣消息:网络上流传一份关于华侨大学停办的虚假信息,给学校声誉带来了严重损害,学校已经报警。华侨大学1960年由中央政府创办,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办学61年来为海内外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和海外享有良好声誉。对于虚假信息的编造者传播者,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