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 编辑

西汉第七位皇帝
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之子。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继任者为汉昭帝。

刘彻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即位。政治上,录用人才不拘一格,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颁行推恩令,裁抑丞相职权;设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算缗、告缗,抑制商贾。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于公元前124年设立太学,儒家思想从此逐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使匈奴远徙漠北,又征服闽越、东瓯和南越,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刘彻迷信神仙方术,热衷于封禅和郊祀,曾多次巡游各地,挥霍无度,多次颁布“入物补官”“入羊为郎”等诏令,卖官现象普遍。晚年长安爆发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因此自杀。元封四年(前107年),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天汉年间(前100年—前97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爆发农民起义。征和三年(前90年),因汉军远征匈奴失利,深悔过去劳民伤财。征和四年(前89年),刘彻下轮台诏,拒绝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后元二年(前87年),刘彻病死,临终前立八岁幼子刘弗陵为太子,遗诏霍光等辅政。

刘彻作品有《秋风辞》《李夫人赋》等。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书》评)

刘彻皇后有陈阿娇和卫子夫。子女有刘据、刘闳、刘旦等六子和当利公主、诸邑公主等公主。

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刘彻由演员陈宝国饰演。在电视剧《卫子夫》中,刘彻由演员林峯饰演。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生平 3 主要作品 4 主要成就 5 个人生活 6 轶事典故 7 史籍记载 8 后世纪念 9 个人生活 10 轶事典故 11 史籍记载 12 后世纪念 13 人物争议 14 人物评价 15 艺术形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刘彻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有争议)

      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

      性别:男

      身份: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庙号:汉世宗

      陵墓位置:茂陵(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主要成就:加强集权
      独尊儒术
      币制改革
      首开丝路
      开疆拓土
      建立年号

      谥号:孝武皇帝

      所处时代:西汉

      出生地:长安未央宫猗兰殿

      代表作品:秋风辞、瓠子歌、天马歌、悼李夫人赋

      别称:汉武帝、刘彘

      朝代:西汉

      在位时间:前141年3月9日-前87年3月29日

      人物生平

      编辑

      汉武帝刘彻画像汉武帝刘彻画像

      刘彻之母王娡在怀孕时,汉景帝刘启尚为太子。王娡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醒来告诉刘启后,刘启认为这是高贵的征兆。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刘恒就驾崩了。刘启继位,是为景帝,不久刘彻出生。刘彻是汉景帝第十子,亦是王娡唯一的儿子。

      前元四年(前153年),刘彻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同年,景帝的长子、他的异母长兄刘荣获封为太子。前元六年(前151年)秋九月,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第二年(前150年)春正月,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为皇后,丁巳,刘彻被立为太子。他成为太子与其母孝景王皇后和其姑母馆陶公主刘嫖有很大关系。刘嫖许诺将她的女儿陈氏嫁给当时四岁(古代按虚岁计算)的胶东王刘彻。刘彻后娶陈氏为妃,两人成婚的时间无考。

      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甲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王氏曰皇太后。

      君临天下

      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学说,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赵绾、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学而做官,达到公卿的高位。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他们所草拟的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度的计划尚未完成,正赶上窦太后还在推崇信奉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喜欢儒术,于是派人私下里察访赵绾等人所干的非法谋利之类的事情,传讯审查赵绾、王臧,赵绾、王臧自杀,他们所建议兴办的那些事情也就废止了。

      直至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yǎn)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教育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在长安创立专门的儒学教育——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征伐四方

      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李广

      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军事上,汉武帝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

      元封六年(前105年)令细君公主嫁乌孙和亲。

      在天文历法上一直是汉承秦制,汉初一直推行秦历——颛顼历,以10月为岁首。直至汉武帝太初改历,施行新历法。而春节正是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

      巫蛊之祸

      征和元年(前92年),汉武帝住在建章宫,看到一个男子带剑进入中龙华门,怀疑是不寻常的人,便命人捕捉。该男子弃剑逃跑,侍卫们追赶,未能擒获。汉武帝大怒,将掌管宫门出入的门候处死。冬十一月,汉武帝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对上林苑进行大搜查,并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索,十一天后解除戒严。巫蛊事件开始出现。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时值汉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朱安世,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孰料朱安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汉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满门抄斩。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杀。

      这时,方士和各类神巫多聚集在京师长安,大都是以左道旁门的奇幻邪术迷惑众人,无所不为。一些女巫来于宫中,教宫中美人躲避灾难的办法,在每间屋里都埋上木头人,进行祭祀。因相互妒忌争吵时,就轮番告发对方诅咒皇帝、大逆不道。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的人处死,后宫妃嫔、宫女以及受牵连的大臣共杀了数百人。

      汉武帝产生疑心以后,有一次,在白天小睡,梦见有好几千木头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霍然惊醒,从此感到身体不舒服,精神恍惚,记忆力大减。江充自以为与太子刘据、卫皇后有嫌隙,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便定下奸谋,说汉武帝的病是因为有巫术蛊作祟造成的。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江充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此时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不在长安。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刘据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杀了。苏文逃到汉武帝处,向汉武帝控诉刘据,汉武帝开始并不相信此说,派使者召刘据,但使者不敢到刘据那里,回报汉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汉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刘据带人离去,将长安四市的市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刘屈髦率领的军队,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长安城有流言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敢依附刘据,而刘屈髦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最终,刘据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

      汉武帝愤怒异常,唯有壶关三老令孤茂敢上书汉武帝为刘据申冤。

      汉武帝画像汉武帝画像

      刘据向东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隐藏在泉鸠里。主人家境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刘据。刘据有一位以前相识的人住在湖县,听说很富有,太子派人去叫他,于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初八),地方官围捕刘据;刘据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便回到屋中自缢而死;主人与搜捕太子的人格斗而死,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

      刘据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刘据之子史皇孙刘进有一子刘病已幸存,尚在襁褓中,后改名刘询,为汉宣帝。

      久之,巫蛊事多不信。官吏和百姓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经过调查发现多为有不实。汉武帝颇知当时刘据只是惶恐不安并无谋反的意图,高寝郎田千秋讼刘据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于是汉武帝霍然醒悟,立即就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并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曾对刘据兵刃相加的人也陆续被杀。汉武帝怜刘据无辜,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天下闻而悲之。

      轮台罪己

      汉武帝晚年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冷,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下《轮台罪己诏》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天下也因此又逐渐归于和谐,为昭宣中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托孤霍光

      后元元年(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接受汉武帝托孤的霍光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在这段时间里(具体时间不详),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因过”受到斥责,忧死于云阳宫。一般认为是子幼母壮,为了防止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找借口处死了她。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三月甲申葬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刘彻去世后,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魏晋南北朝之前,去世的皇帝能否追尊庙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西汉十四帝,历经211年,仅有四位皇帝拥有庙号,即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孝文帝刘恒、世宗孝武帝刘彻、中宗孝宣帝刘询)。其后继者昭帝(实为霍光掌政)和宣帝坚持执行武帝晚年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因而在西汉中期出现了被后世称颂的昭宣中兴局面。以上资料来源于

      主要作品

      编辑

      刘彻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提倡辞赋的诗人。明人王世贞以为,其成就在“长卿下、子云上”其他存留的诗作,《瓠子歌》、《天马歌》、《悼李夫人赋》也“壮丽鸿奇”(徐祯卿《谈艺录》),为诗论家所推崇。

      他的这首清丽隽永,笔调流畅的《秋风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此诗虽是即兴之作,一波三折,抒写得曲折缠绵。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以“《离骚》遗响”观之,乃就文辞而言,沈德潜的评价非常切实。鲁迅称此诗“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秋风辞》

      《瓠子歌》其一

      《瓠子歌》其二

      《天马歌》

      《西极天马歌》

      《李夫人歌》

      《思奉车子侯歌》

      《李夫人赋》

      《柏梁台诗》(作者:刘彻及群臣)汉武帝柏梁台联句诗,其故事背景始见于《三辅黄图·台榭》,称其诗为联句诗体始见于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其联句诗内容始见于《古文苑》卷八、《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和《三秦记》等书篇。清代以前的学者不仅皆以为其联句诗为中国七言诗的源头,并认为由此创立的。柏梁诗体是联句诗体的鼻祖。汉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乃得上坐。

      《落叶哀蝉曲》

      主要成就

      编辑

      政治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边境匈奴袭扰不断,而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经济上采纳桑弘羊的主张,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大将,解除了匈奴的威胁,统一今两广一带,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

      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设立中朝

      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汉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汉武帝削弱丞相的权力还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都是开国的功臣,他们已经年老,或者去世。汉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

      建立年号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证明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汉武帝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

      元朔五年(前124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

      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如司马相如;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mì dī)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

      汉武帝用人标准是惟才是举,其在位期间曾于元光元年及元封五年两次颁布求贤诏。“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意思是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

      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从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其中决定性的战役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元光二年(前133年),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派遣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韩安国五将军,率30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又派聂壹出塞与匈奴交易、诱敌。匈奴军臣单于发现这是诱兵之计,便立即引兵撤退。汉朝30万大军无功而返。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贵族以两万骑入侵上谷(河北怀来县)、渔阳。汉武帝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派青年将领卫青率3万骑出云中(内蒙托克托县),西至陇西(甘肃东部),收复河套地区,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从后路包抄,一举赶走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长安的威胁。 于是,汉武帝在那里设朔方郡、五原郡,移民10万屯垦,又重新修了秦代的旧长城,派兵驻守。卫青升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率骑兵赶走了匈奴的右贤王,生擒匈奴王子10余人,凯旋而归。汉武帝破格提升卫青为大将军,成为全军的统帅。 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战斗中又涌现出一位18岁的将领霍去病。他是卫青的外甥。一次,他一马当先,率领800骑兵突进匈奴营地几百里,取得大胜。汉武帝据此封他为冠军侯,给他造了一座阔气的房子,让他去看。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东南胭脂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从此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卫青霍去病辽西大败匈奴卫青霍去病辽西大败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战役规模最大。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内蒙呼和浩特东南)和代郡(河北蔚县)出发,共击匈奴单于(匈奴首领)于漠北。卫青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蒙古杭爱山脉),歼敌1.9万余人。霍去病深入1000多公里,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敌7.4万余人,饮马瀚海,到达今天的贝加尔湖(俄罗斯)。漠北之战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从此,匈奴北徙漠北并西迁。汉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肃永登),以60万吏卒屯田,加强防守。 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开拓西域

      远征大宛:大宛,地处乌兹别克费尔干纳盆地,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马于是命使者,带黄金二十万两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去大宛国都,求换汗血马。但大宛国王毋寡以汗血马为大宛国宝而拒绝,汉朝使节就在毋寡面前,破口大骂,并把金马击碎,掉头而去,毋寡因而大怒并杀死使团,夺走金银财宝。汉武帝闻使者被杀,财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广利任贰师将军,发兵数万远征大宛。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命李广利远征大宛。汉军人多势众,声势浩大,沿途小国不敢对抗,纷纷开城出迎,供给食粮和饮水。只有轮台(新疆轮台)抗拒汉军,闭城紧守。汉军攻数日,破城,屠轮台,此后无人敢挡。直袭大宛都城贵山城,首先切断其水源,然后将贵山城团团包围,日夜攻打,破其外城,杀大宛勇将煎靡。大宛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内讧,其贵人多怨大宛王毋寡,于是共同杀死毋寡,遣使持毋寡首级赴汉营求和,表示愿将良马驱出供汉军挑选,从此大宛服属西汉。

      李广利命搜粟都尉上官桀攻打郁成城。经过激战,郁成城守军终于抵敌不住,战败投降,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率军追至康居,向康居要人。康居见大宛已破,遂将郁成王交与上官桀。上官桀手下上邽骑士赵弟在途中杀郁成王。汉军击败大宛,威震西域。西域诸国纷纷遣子弟入汉贡献,并作为人质。西域臣服。

      车师(姑师)之战: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令从票侯赵破奴击破姑师,威震乌孙、大宛等西域诸国。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令重合侯莽通(一称马通)率4万骑兵击匈奴,途经车师北。莽通令成娩率军中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6国兵,进攻车师,以扫除大军前进的障碍。6国兵将车师团团包围,车师投降,臣属于汉。

      楼兰之战: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命从票侯赵破奴率兵数万击姑师(车师)及楼兰。姑师也多次袭杀汉使。赵破奴令数受楼兰追杀、拦截之苦的王恢为先锋,率700人,攻破楼兰,俘楼兰王。楼兰降服于西汉。

      龟兹之战:汉武帝通西域后,李广利破大宛回军途经扞弥,恰逢赖丹要去龟兹为质。李广利派人责问龟兹王,龟兹王听从姑翼之议,派兵攻杀赖丹,后又害怕,遂上书谢罪。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长罗侯常惠,监护乌孙发兵5万大破匈奴后,回朝途中,上书请击龟兹,以偿杀赖丹之罪,常惠调集龟兹以西诸兵2万人,又遣副使调集龟兹东面诸国兵2万人,令乌孙发兵7千,从三面进击龟兹。龟兹王极为惊恐,急忙相告,杀赖丹是前王听信贵人姑翼所干,于己无关,并执姑翼来见常惠。常惠斩姑翼,罢兵。

      莎车之战:汉武帝通西域后,莎车与西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不断遣子入汉为质。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卫候冯奉世护送大宛等国使臣回国,途经鄯善国伊脩城,驻守于此的汉都尉宋将向他报告了莎车的不轨行为。此时,西域都护郑吉在北道诸国间。冯奉世与副使严昌商议,认为如不立即攻莎车,待其势力强大将难以制服,那样必然危及汉在西域的统治。于是冯奉世下令调集诸国之兵,进击莎车,破莎车城,呼屠征自杀。冯奉世另立莎车王其他昆弟为王。其余诸国叛乱也被平息,恢复了西汉在这里的统治。

      征服朝鲜

      开通西域的张骞塑像

      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历史年代,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域分为三十六国,互不统属。在天山以北的准噶尔草原有乌孙、且弥等国;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地区,又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

      北道诸国有龟兹(新疆库车)、疏勒、焉耆(新疆焉耆)、车师(新疆吐鲁番)等较大的国家。南道诸国有莎车(新疆莎车)、于阗(新疆和田)、楼兰(新疆罗布泊西)等国。

      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以堂邑侯家奴甘夫(又称堂邑父)为向导翻译,(“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出自《史记·大宛列传》)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大批金币丝帛以及牛羊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后,原定目的虽未达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武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 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罗马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自此,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开辟了链接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军进攻楼兰、车师,并在酒泉(甘肃酒泉)至玉门关一带设立亭障,作为供应粮草的驿站和防守的哨所。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大宛,击败大宛后,西域的交通更加通顺。西汉又在楼兰、渠犁(新疆塔里木河北)、轮台(新疆库车县东)等地设校尉管理屯田,这是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实际上西域已经正式纳入中华版图。

      社会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

      个人生活

      编辑

      皇后

      陈皇后:祖籍东阳县,生卒年不详,无子,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正史未留其名,元光五年被废,废后所居宫室不详,后迁居长门宫,及馆陶公主死后数年,薨,葬于霸陵郎官亭东(“后数年,废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汉书·外戚传上》)。

      卫子夫:孝武卫思后(?-公元前91年),也称卫皇后,名不详,字子夫。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建元二年(公元139年春),被到访平阳公主家的汉武帝临幸并带入宫中,入宫后失宠(“入宫岁馀,竟不复幸。”《史记·外戚世家》),因为“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外戚世家》)。后因诞育长子被立为皇后(“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卫将军骠骑列传》),不久色衰失宠(“及卫后色衰”《外戚世家》)。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因巫蛊被废自杀(“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汉书·外戚传》“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汉书·武帝纪》)。汉宣帝将其其追谥为“思后”(“宣帝立,乃改葬卫后,追谥曰思后,置园邑三百家”《汉书·外戚传》)。

      妃嫔

      李夫人:后由霍光追封为孝武李皇后,李延年的妹妹,生昌邑王刘髆。

      王夫人:生齐怀王刘闳。史记里王夫人去世后刘彻命齐少翁招其魂,汉书将这段故事移到了李夫人身上。

      赵婕妤(即勾弋夫人,也称拳夫人):生汉昭帝刘弗陵(也作刘弗)。后来被追封为孝昭赵太后。

      尹夫人(尹婕妤)

      邢夫人(邢娙娥)

      李姬:生刘旦、刘胥。

      某氏:生夷安公主。

      某氏:生盖长公主(即鄂邑长公主),因“盖长公主”号,疑为“盖”姓。

      家庭生活

      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

      曾祖父:太祖高皇帝刘邦

      曾祖母:(追谥)高皇后薄氏

      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祖母:孝文皇后窦氏

      外祖父:王仲

      外祖母:臧儿,故燕王臧荼孙

      父亲:孝景皇帝刘启

      母亲:孝景皇后王氏

      儿子

      汉昭帝汉昭帝

      长子:戾太子刘据,母皇后卫子夫,其孙刘询后为汉宣帝。

      次子:齐怀王刘闳,母王夫人,元狩六年立,18岁驾薨。

      三子:燕剌王刘旦, 母李姬。

      四子:广陵厉王刘胥(与刘闳、刘旦同日封王)。

      五子:昌邑哀王刘髆, 母李夫人,天汉四年立(其子是汉废帝刘贺,当过27天皇帝)。

      六子:汉昭帝刘弗(又名刘弗陵),母钩弋夫人赵婕妤,在位十三年,21岁驾崩。

      女儿

      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刘彻之女未有明确排序,而且很可能部分帝女未曾史书留名。(比如汉景帝时期只记载了刘彻三个同母姐妹,文帝时期只记载了馆陶公主和绛公主)

      长女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的长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派人到处寻访方士。最著名的方士栾大,被封为五利将军、天道将军、地道将军、乐通侯,“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汉武帝还将当时寡居的卫长公主嫁给了他(卫长公主原先嫁给曹寿的儿子平阳侯曹襄,因为丈夫早死,再嫁栾大),后来武帝发现栾大是个骗子,怒火中烧,派人把栾大活活烧死,以泻心头之恨。从此卫长公主再无事迹见于史料。只知道她的儿子曹宗可能在“巫蛊之祸”中遇害身亡(因史料记载有出入,《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汉书》记载入财赎死罪而失侯,为城旦),汉宣帝时她的孙子曹喜恢复了列侯爵位,这个爵位一直延续到东汉。

      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生母不详,刘彻去世后因抚养汉昭帝被封长公主,与燕王刘旦、上官桀、上官安及桑弘羊等合谋诛除霍光,事发后自杀。

      诸邑公主: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死于巫蛊之祸。

      石邑公主: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生卒年不详。

      阳石公主(德邑公主):生母不详,死于巫蛊之祸。

      夷安公主:生母不详,嫁汉武帝姊妹隆虑公主之子昭平君,后昭平君因杀人犯法而被处死。

      轶事典故

      编辑

      名字来源

      汉武帝幼年曾以彘(彘即猪)为名的说法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景帝亦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

      而《史记·孝景本纪》和《汉书·孝景纪第五》已经明确写明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前,名字已经是彻了,根本没有使过彘字。即使是后世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卷第十六·汉纪八》,也没有采信《汉武故事》的说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讹传讹。其实,汉代彘彻同音,说汉武帝本名刘彘是同音致讹。

      祭神求仙

      汉武帝刘彻画像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所希望见到的“蓬莱”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

      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为此,碣石山一带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在碣石山南麓,迄今存有汉武帝行宫的遗迹,1958年在修建位于昌黎县城的西山东坡原二中(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了大量“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其地当为汉武帝来碣石山时驻跸的行宫所在地。

      在碣石山,汉武帝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对此,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有明确记述:“濡水(滦河)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絫县为昌黎在西汉时的县名,坐落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之所以又名“汉武台”,当以“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得称。“汉武台”,极可能为碣石山主峰最古的专有名称。

      山呼万岁

      汉武帝在嵩山拜谒了诞生夏启的启母石后,率众登上了嵩山东麓的一座山峰,此时吏卒皆闻大山"呼万岁者三"。于是吏卒皆恭维武帝说:“这是中岳山神在迎接陛下。”闻此,汉武帝大悦,于是封所登之峰为万岁峰,并在峰上建“万岁亭”,在山下建“万岁观”。同时,下令祠官大规模增建祭祀嵩山的“太室祠”,并划嵩山下三百户设立“崇高县”,免除一切赋税、徭役,专管祭祀岳神之事。

      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典故来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正史中无此记载。《汉武故事》中写道: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陈皇后,小名阿娇,原为汉景帝刘启的外甥女,生得甜美妩媚、楚楚动人。某日,其母带她入宫,汉景帝的儿子刘彻(即汉武帝)也在一边玩耍,便将刘彻抱起问道:“我把阿娇姐姐嫁给你为妻好吗?”

      阿娇年岁虽比刘彻大,但刘彻长居深宫,经常与阿娇嬉戏,见大姐姐皓齿明眸,又擅童玩,于是毫不考虑地回答:“好啊!如果阿娇姐姐嫁给我,我就盖一栋黄金屋,把她藏之于内!”景帝听到,随口道来:“彻儿小小年纪,已懂得‘金屋藏娇’!”

      微服私访

      建元三年(前138年)起,刘彻开始频繁微服私访于关中地区,他挑选了陇西郡和北地郡擅长骑射的良家子,称为“期门”,作为自己出行时的贴身护卫。往往在夜漏下十刻才出行,自称“平阳侯”。到早上,就到山下奔驰打猎,或徒手与熊罴搏斗,往往会践踏庄稼,导致民怨沸腾,告发于鄠县和杜县的县令。县令想去谒见“平阳侯”,刘彻身边的期门就要鞭打县令,县令大怒,让手下官吏呵斥制止,扣押下几名期门,这几人出示了皇家物品后才被释放。刘彻夜出夕还,后来甚至携带五日粮食,回来时正好赶上去长信宫向太后请安,刘彻乐此不疲。后来,大家都知道是刘彻屡次微服出行。但刘彻因为畏惧太后,不敢去很远。丞相与御史明白刘彻心意,就让右辅都尉在长杨以东巡察,右内史调集民众在馆所随时伺候。刘彻又自己设置更衣之处,从宣曲宫向南有十二处行宫,有专供午休更衣的,夜晚就在各行宫住宿,他最常去的是长杨宫、五柞宫、倍阳宫、宣曲宫。随后考虑到微行扰民,便让太中大夫吾丘寿王负责扩建上林苑。据野史记载,刘彻一行在微服私访时投宿一家旅店,差点被老板当做“群盗”杀掉,却被老板娘放走。刘彻回宫后召见并嘉奖了这对夫妇,但此后几乎不再微服私访。

      宠爱韩李

      据《史记·佞幸列传》记载,刘彻还是胶东王时,就与学伴韩嫣“相爱”。当了太子后,愈发亲密,后来发展到常常与韩嫣一起睡觉的地步。韩嫣擅长骑射,并响应刘彻“灭胡”之志,学习匈奴战法,由此更加得到刘彻的宠幸,官拜上大夫,赏赐无数。后来江都王刘非入朝,在上林苑打猎时,看到韩嫣的盛大排场,误以为是皇帝,跪拜道旁,韩嫣还真的像皇帝一样疾驰而过。刘非发现他不是皇帝,就在皇太后王娡面前告了韩嫣的状。王娡从此厌恶韩嫣,后来得知韩嫣在后宫的奸情,派人赐死韩嫣,即使刘彻为其谢罪也搭救不了。后来刘彻又宠幸一个叫李延年的擅长音乐的宦官,情形与韩嫣类似,连同其妹李夫人一起受宠。但李延年后来也因“出入骄恣”,与其弟皆伏诛。

      求仙问鬼

      刘彻以热衷求仙问鬼著称,先后七次巡海求仙,并在建章宫神明台建造铜仙人承露盘,高二十丈,为铜铸仙人伸掌捧铜盘玉杯,来承接天上的甘露,将甘露掺和玉屑饮服,以求得仙道长生。 刘彻一生多次被方士所骗。元光年间就开始宠幸方士李少君。李少君炼丹未成而先死,刘彻仍然以为他“化去不死”。又有一个方士齐人李少翁因能为刘彻宠妃王夫人招魂而得宠,被刘彻拜他为文成将军。后来他的方术不灵了,鬼神不至。于是他把帛书偷偷给牛吃下,假装不知道,说牛肚子里有异物,杀牛得书,上面讲得很怪。刘彻认识他的笔迹,问献牛的人,果然是伪造的,于是将李少翁处死,而将事隐秘下来。后来又有人推荐方士栾大,栾大提起李少翁被处死之事,刘彻不承认,说李少翁是吃马肝而死的。栾大被拜为五利将军、地士将军、天士将军、大通将军,封乐通侯,刘彻还把自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他。后来栾大因为东海求仙失败而被腰斩。再后来,刘彻又宠幸一个叫公孙卿的方士。 直到征和四年(前89年)求仙东莱失败后,刘彻才幡然悔悟,承认没有所谓仙人,命令遣散方士,停止求仙。

      由于刘彻热衷求仙问鬼,所以关于他的神仙鬼怪故事也就非常多,例如他和西王母之间的青鸟使者、歌声绕梁、东方朔偷桃等故事,在甘泉宫和玉女下围棋、后因欲霸占玉女而被其唾面得病的故事,以及死后在市集卖玉杯的故事,等等。

      广修宫苑

      刘彻在位时,大兴土木,即位后就大规模扩建上林苑,并在原有的未央、长乐二宫外又筑建章、明光二宫。此外还兴建了柏梁台、通天台、飞廉馆等建筑。东方朔曾形容刘彻“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罽;宫人簪玳瑁,垂珠玑;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其宫苑之富丽堂皇可见一斑。

      柏梁高宴

      元鼎二年(前115年)春,刘彻在长安城内建柏梁台。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梁,数十里之外都能闻到其芳香。刘彻在台上摆酒设宴,诏群臣一起作诗,会作七言诗的才能参加。柏梁台诗是中国最早同时也是很完整的七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史籍记载

      编辑
      • 司马迁《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 班固《汉书·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十七至卷第二十二》

      后世纪念

      编辑

      汉武帝茂陵汉武帝雕像开通西域的张骞塑像

      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历史年代,到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域分为三十六国,互不统属。在天山以北的准噶尔草原有乌孙、且弥等国;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地区,又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

      北道诸国有龟兹(新疆库车)、疏勒、焉耆(新疆焉耆)、车师(新疆吐鲁番)等较大的国家。南道诸国有莎车(新疆莎车)、于阗(新疆和田)、楼兰(新疆罗布泊西)等国。

      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以堂邑侯家奴甘夫(又称堂邑父)为向导翻译,(“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出自《史记·大宛列传》)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大批金币丝帛以及牛羊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后,原定目的虽未达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武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 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罗马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自此,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开辟了链接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军进攻楼兰、车师,并在酒泉(甘肃酒泉)至玉门关一带设立亭障,作为供应粮草的驿站和防守的哨所。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大宛,击败大宛后,西域的交通更加通顺。西汉又在楼兰、渠犁(新疆塔里木河北)、轮台(新疆库车县东)等地设校尉管理屯田,这是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实际上西域已经正式纳入中华版图。

      社会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

      个人生活

      编辑

      皇后

      陈皇后:祖籍东阳县,生卒年不详,无子,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正史未留其名,元光五年被废,废后所居宫室不详,后迁居长门宫,及馆陶公主死后数年,薨,葬于霸陵郎官亭东(“后数年,废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汉书·外戚传上》)。

      卫子夫:孝武卫思后(?-公元前91年),也称卫皇后,名不详,字子夫。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建元二年(公元139年春),被到访平阳公主家的汉武帝临幸并带入宫中,入宫后失宠(“入宫岁馀,竟不复幸。”《史记·外戚世家》),因为“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外戚世家》)。后因诞育长子被立为皇后(“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卫将军骠骑列传》),不久色衰失宠(“及卫后色衰”《外戚世家》)。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因巫蛊被废自杀(“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汉书·外戚传》“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汉书·武帝纪》)。汉宣帝将其其追谥为“思后”(“宣帝立,乃改葬卫后,追谥曰思后,置园邑三百家”《汉书·外戚传》)。

      妃嫔

      李夫人:后由霍光追封为孝武李皇后,李延年的妹妹,生昌邑王刘髆。

      王夫人:生齐怀王刘闳。史记里王夫人去世后刘彻命齐少翁招其魂,汉书将这段故事移到了李夫人身上。

      赵婕妤(即勾弋夫人,也称拳夫人):生汉昭帝刘弗陵(也作刘弗)。后来被追封为孝昭赵太后。

      尹夫人(尹婕妤)

      邢夫人(邢娙娥)

      李姬:生刘旦、刘胥。

      某氏:生夷安公主。

      某氏:生盖长公主(即鄂邑长公主),因“盖长公主”号,疑为“盖”姓。

      家庭生活

      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

      曾祖父:太祖高皇帝刘邦

      曾祖母:(追谥)高皇后薄氏

      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祖母:孝文皇后窦氏

      外祖父:王仲

      外祖母:臧儿,故燕王臧荼孙

      父亲:孝景皇帝刘启

      母亲:孝景皇后王氏

      儿子

      汉昭帝汉昭帝

      长子:戾太子刘据,母皇后卫子夫,其孙刘询后为汉宣帝。

      次子:齐怀王刘闳,母王夫人,元狩六年立,18岁驾薨。

      三子:燕剌王刘旦, 母李姬。

      四子:广陵厉王刘胥(与刘闳、刘旦同日封王)。

      五子:昌邑哀王刘髆, 母李夫人,天汉四年立(其子是汉废帝刘贺,当过27天皇帝)。

      六子:汉昭帝刘弗(又名刘弗陵),母钩弋夫人赵婕妤,在位十三年,21岁驾崩。

      女儿

      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刘彻之女未有明确排序,而且很可能部分帝女未曾史书留名。(比如汉景帝时期只记载了刘彻三个同母姐妹,文帝时期只记载了馆陶公主和绛公主)

      长女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的长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派人到处寻访方士。最著名的方士栾大,被封为五利将军、天道将军、地道将军、乐通侯,“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汉武帝还将当时寡居的卫长公主嫁给了他(卫长公主原先嫁给曹寿的儿子平阳侯曹襄,因为丈夫早死,再嫁栾大),后来武帝发现栾大是个骗子,怒火中烧,派人把栾大活活烧死,以泻心头之恨。从此卫长公主再无事迹见于史料。只知道她的儿子曹宗可能在“巫蛊之祸”中遇害身亡(因史料记载有出入,《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汉书》记载入财赎死罪而失侯,为城旦),汉宣帝时她的孙子曹喜恢复了列侯爵位,这个爵位一直延续到东汉。

      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生母不详,刘彻去世后因抚养汉昭帝被封长公主,与燕王刘旦、上官桀、上官安及桑弘羊等合谋诛除霍光,事发后自杀。

      诸邑公主: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死于巫蛊之祸。

      石邑公主:史记索隐称其母为卫子夫,生卒年不详。

      阳石公主(德邑公主):生母不详,死于巫蛊之祸。

      夷安公主:生母不详,嫁汉武帝姊妹隆虑公主之子昭平君,后昭平君因杀人犯法而被处死。

      轶事典故

      编辑

      名字来源

      汉武帝幼年曾以彘(彘即猪)为名的说法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景帝亦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

      而《史记·孝景本纪》和《汉书·孝景纪第五》已经明确写明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前,名字已经是彻了,根本没有使过彘字。即使是后世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卷第十六·汉纪八》,也没有采信《汉武故事》的说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讹传讹。其实,汉代彘彻同音,说汉武帝本名刘彘是同音致讹。

      祭神求仙

      汉武帝刘彻画像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所希望见到的“蓬莱”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

      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为此,碣石山一带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在碣石山南麓,迄今存有汉武帝行宫的遗迹,1958年在修建位于昌黎县城的西山东坡原二中(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了大量“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其地当为汉武帝来碣石山时驻跸的行宫所在地。

      在碣石山,汉武帝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对此,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有明确记述:“濡水(滦河)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絫县为昌黎在西汉时的县名,坐落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之所以又名“汉武台”,当以“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得称。“汉武台”,极可能为碣石山主峰最古的专有名称。

      山呼万岁

      汉武帝在嵩山拜谒了诞生夏启的启母石后,率众登上了嵩山东麓的一座山峰,此时吏卒皆闻大山"呼万岁者三"。于是吏卒皆恭维武帝说:“这是中岳山神在迎接陛下。”闻此,汉武帝大悦,于是封所登之峰为万岁峰,并在峰上建“万岁亭”,在山下建“万岁观”。同时,下令祠官大规模增建祭祀嵩山的“太室祠”,并划嵩山下三百户设立“崇高县”,免除一切赋税、徭役,专管祭祀岳神之事。

      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典故来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正史中无此记载。《汉武故事》中写道: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陈皇后,小名阿娇,原为汉景帝刘启的外甥女,生得甜美妩媚、楚楚动人。某日,其母带她入宫,汉景帝的儿子刘彻(即汉武帝)也在一边玩耍,便将刘彻抱起问道:“我把阿娇姐姐嫁给你为妻好吗?”

      阿娇年岁虽比刘彻大,但刘彻长居深宫,经常与阿娇嬉戏,见大姐姐皓齿明眸,又擅童玩,于是毫不考虑地回答:“好啊!如果阿娇姐姐嫁给我,我就盖一栋黄金屋,把她藏之于内!”景帝听到,随口道来:“彻儿小小年纪,已懂得‘金屋藏娇’!”

      微服私访

      建元三年(前138年)起,刘彻开始频繁微服私访于关中地区,他挑选了陇西郡和北地郡擅长骑射的良家子,称为“期门”,作为自己出行时的贴身护卫。往往在夜漏下十刻才出行,自称“平阳侯”。到早上,就到山下奔驰打猎,或徒手与熊罴搏斗,往往会践踏庄稼,导致民怨沸腾,告发于鄠县和杜县的县令。县令想去谒见“平阳侯”,刘彻身边的期门就要鞭打县令,县令大怒,让手下官吏呵斥制止,扣押下几名期门,这几人出示了皇家物品后才被释放。刘彻夜出夕还,后来甚至携带五日粮食,回来时正好赶上去长信宫向太后请安,刘彻乐此不疲。后来,大家都知道是刘彻屡次微服出行。但刘彻因为畏惧太后,不敢去很远。丞相与御史明白刘彻心意,就让右辅都尉在长杨以东巡察,右内史调集民众在馆所随时伺候。刘彻又自己设置更衣之处,从宣曲宫向南有十二处行宫,有专供午休更衣的,夜晚就在各行宫住宿,他最常去的是长杨宫、五柞宫、倍阳宫、宣曲宫。随后考虑到微行扰民,便让太中大夫吾丘寿王负责扩建上林苑。据野史记载,刘彻一行在微服私访时投宿一家旅店,差点被老板当做“群盗”杀掉,却被老板娘放走。刘彻回宫后召见并嘉奖了这对夫妇,但此后几乎不再微服私访。

      宠爱韩李

      据《史记·佞幸列传》记载,刘彻还是胶东王时,就与学伴韩嫣“相爱”。当了太子后,愈发亲密,后来发展到常常与韩嫣一起睡觉的地步。韩嫣擅长骑射,并响应刘彻“灭胡”之志,学习匈奴战法,由此更加得到刘彻的宠幸,官拜上大夫,赏赐无数。后来江都王刘非入朝,在上林苑打猎时,看到韩嫣的盛大排场,误以为是皇帝,跪拜道旁,韩嫣还真的像皇帝一样疾驰而过。刘非发现他不是皇帝,就在皇太后王娡面前告了韩嫣的状。王娡从此厌恶韩嫣,后来得知韩嫣在后宫的奸情,派人赐死韩嫣,即使刘彻为其谢罪也搭救不了。后来刘彻又宠幸一个叫李延年的擅长音乐的宦官,情形与韩嫣类似,连同其妹李夫人一起受宠。但李延年后来也因“出入骄恣”,与其弟皆伏诛。

      求仙问鬼

      刘彻以热衷求仙问鬼著称,先后七次巡海求仙,并在建章宫神明台建造铜仙人承露盘,高二十丈,为铜铸仙人伸掌捧铜盘玉杯,来承接天上的甘露,将甘露掺和玉屑饮服,以求得仙道长生。 刘彻一生多次被方士所骗。元光年间就开始宠幸方士李少君。李少君炼丹未成而先死,刘彻仍然以为他“化去不死”。又有一个方士齐人李少翁因能为刘彻宠妃王夫人招魂而得宠,被刘彻拜他为文成将军。后来他的方术不灵了,鬼神不至。于是他把帛书偷偷给牛吃下,假装不知道,说牛肚子里有异物,杀牛得书,上面讲得很怪。刘彻认识他的笔迹,问献牛的人,果然是伪造的,于是将李少翁处死,而将事隐秘下来。后来又有人推荐方士栾大,栾大提起李少翁被处死之事,刘彻不承认,说李少翁是吃马肝而死的。栾大被拜为五利将军、地士将军、天士将军、大通将军,封乐通侯,刘彻还把自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他。后来栾大因为东海求仙失败而被腰斩。再后来,刘彻又宠幸一个叫公孙卿的方士。 直到征和四年(前89年)求仙东莱失败后,刘彻才幡然悔悟,承认没有所谓仙人,命令遣散方士,停止求仙。

      由于刘彻热衷求仙问鬼,所以关于他的神仙鬼怪故事也就非常多,例如他和西王母之间的青鸟使者、歌声绕梁、东方朔偷桃等故事,在甘泉宫和玉女下围棋、后因欲霸占玉女而被其唾面得病的故事,以及死后在市集卖玉杯的故事,等等。

      广修宫苑

      刘彻在位时,大兴土木,即位后就大规模扩建上林苑,并在原有的未央、长乐二宫外又筑建章、明光二宫。此外还兴建了柏梁台、通天台、飞廉馆等建筑。东方朔曾形容刘彻“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罽;宫人簪玳瑁,垂珠玑;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其宫苑之富丽堂皇可见一斑。

      柏梁高宴

      元鼎二年(前115年)春,刘彻在长安城内建柏梁台。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梁,数十里之外都能闻到其芳香。刘彻在台上摆酒设宴,诏群臣一起作诗,会作七言诗的才能参加。柏梁台诗是中国最早同时也是很完整的七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史籍记载

      编辑
      • 司马迁《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 班固《汉书·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十七至卷第二十二》

      后世纪念

      编辑

      汉武帝茂陵汉武帝雕像

      在西汉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当数汉武帝茂陵。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下辖的兴平市东北原上,西距兴平市12公里,东距咸阳市15公里。其北面远依九嵕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此地原属汉时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它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

      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符。总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显得庄严稳重。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公元25年,赤眉军入长安,刘盆子称帝,茂陵被掘空,珍贵史料《茂陵书》很可能便是在此时从茂陵中被取出。终于重见天日的《茂陵书》,为后世对西汉政区地理和秩禄职官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茂陵

      汉武帝茂陵

      刘彻葬于茂陵,位于兴平市东北12公里处。建元二年(前139年)开始建筑陵墓。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底边长:东边243米,西边238米,南边239米,北边234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茂陵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刘彻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衣,“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茂陵的地宫内充满了大量的稀世珍宝。康居国王赠送刘彻的玉箱、玉杖,以及刘彻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盛以金箱,一并埋入陵内。

      一百多年后,赤眉军入长安,茂陵被掘空,宫廷档案《茂陵书》很可能便是在此时从茂陵中被取出。《茂陵书》现已失传,但部分内容被臣瓒、张华等转载,为后世对西汉政区地理和秩禄职官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武帝台

      刘彻出巡外地,留下多处古台遗迹,主要有三:

      昌黎碣石山仙台顶,又称汉武台。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班师时,曾在此汉武台刻石纪功。

      沧州武帝台古遗址。位于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以东5公里处,面积约1300平方米。武帝台下部基址为西汉遗迹,上部系后世修筑。《魏土地记》载:“章武县东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距六十里,谷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大清一统志》载此为南台,北台在今沙井子村(今天津大港),已被夷为平地。

      陕西黄陵县汉武仙台,位于黄帝陵左侧,高24米,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史记·封禅书》记载,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有“登台一次,增寿一年”之说。

      以上资料来源于

      祠庙

      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良甫河村有汉武帝庙,当地村民于每年农历三月廿五举行武帝庙会,祭拜刘彻神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2017年12月,澄城武帝庙会入选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省合阳县西北武帝山西峰山亦有汉武帝祠。武帝祠现存献殿系民国初年重建,明万历四年(1580年)所建献殿、正殿毁于火灾。1998年春,群众自发投工捐料,整修了南天门和献殿、重塑了武帝像。

      人物争议

      编辑

      出生年日

      据《汉书》本纪所记,结合《史记》,刘彻在孝景四年、七年、十六年分别为四岁、七岁、十六岁,因古人计虚岁,故刘彻当生于汉景帝元年(乙酉年,公元前156年)。而两书中的王太后传记又记载,刘彻于景帝即位后出生而孕于文帝去世前,即受孕时间在汉文帝后七年六月己亥(公元前157年7月6日)之前,两者之间尚可调和。

      然而,《汉武故事》称“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即武帝生于景帝元年七月七日(公元前156年7月31日),如此则孕期超过十三个月,非正常孕期。就此至少可有三种推论:

      1.《汉武故事》所记不误。《汉书·外戚传》记载,刘彻之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才生刘弗陵。这样,上述超过十三个月的孕期客观上亦有可能;然而,同为异象却不一同记载,仍有疑问。

      2.《汉武故事》所记月日不误,年份错误。准此,则武帝当生于汉文帝后七年七月七日(公元前157年8月10日),而《汉书·孝武本纪》所记刘彻年岁为周岁;这与古人言虚岁的一般状况相违背。

      3.《汉武故事》所记月日错误,年份不误。《汉武故事》以志怪为主,本非记述史实的著作,所记日期“七月七日”当不可信,而乙酉年仍可得到《史记》、《汉书》的印证。

      罪己与否

      有观点称,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即《轮台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并且“轮台罪己诏”标志着汉武帝的治国路线发生转变,由尚功、“有为”转向守文、息兵富民,而汉昭帝、汉宣帝则因坚持守文、与民休息,开创“昭宣中兴”。但也有学者认为,《轮台诏》并非罪己诏,也不具备政策路线转变的意义,汉武帝晚年悔过的形象是由司马光等塑造出来的。

      人物评价

      编辑

      汉武帝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封建专制体制下,人才使用有两大陋习:一是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熟悉亲信的人;二是论资排辈,必须按“三十九级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不能“乱”了规矩。而汉武帝一不会因言废人:只要有才华,主父偃持不同政见,汉武帝照样求贤若渴;二是敢于破格提拔:因为有能力,卫青家奴出身,汉武帝竟然破格提拔。

      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他不以狎亵而丧失原则,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适者听从。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

      汉武帝开创了空前的丰功伟绩,但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为其留下负面的污点,不过之后敢于直面自已的过失,重拾汉初的息兵养民、轻徭薄赋的国策,为之后西汉极盛之世的孝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可谓善始善终。

      史书评价

      《汉书》:“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历代评价

      两汉

      司马迁: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董仲舒: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刘询:孝武皇帝躬履仁义,选明将,讨不服,匈奴远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蛮乡风,款塞来享;建太学,修郊祀,定正朔,协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应,宝鼎出,白麟获。功德茂盛,不能尽宣。

      夏侯胜: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贡禹: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耆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吏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轨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

      刘歆: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伏波、楼船之属,灭百越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隔氐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将远遁漠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模可见。又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祀。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单于守蕃,百蛮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中兴之功,未有高焉者也。

      桓谭:汉武帝才质高妙,有崇先广统之规,故即位而开发大志,考合古今模范,获前圣代故事,建正朔,定制度,招选俊杰,奋扬威怒,武义四加,所征者服,兴起六艺,广进儒术,自开辟以来,惟汉家最为盛图,故显为世宗,可谓卓尔绝世之主矣。然上乃多过差,既欲斥境广土,又乃贪利争物之无益者。闻西夷大宛国有名马,即大发军兵,攻取历年,士众多死,但得数十匹耳。又歌儿卫子夫因幸爱重,乃阴求陈皇后过恶而废退之。即立子夫其男为太子。后听邪臣之谮,卫后以忧死,太子出走灭亡,不知其处。信其巫蛊,多征会邪僻,求不急之方;大起宫室,内竭府库,外罢天下,百姓之死亡,不可胜数。此可谓通而蔽者。

      班固:

      ①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②世宗晔晔,思弘祖业,畴咨熙载,髦俊并作。厥作伊何?百蛮是攘,恢我疆宇,外博四荒。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一圣真。封禅郊祀,登秩百神;协律改正,飨兹永年。

      ③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者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四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故能睹犀布、玳瑁则建珠崖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牂柯、越巂,闻天马、蒲陶则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薄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于是广开上林,穿昆明池,营千门万户之宫,立神明通天之台,兴造甲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及赂遗赠送,万里相奉,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管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财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崔骃: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

      应劭:世宗攘夷辟境,崇演礼学,制度文章,冠于百王矣。

      杜笃:孝武因其余财府帑之蓄,始有钩深图远之意,探冒顿之罪,校平城之仇。遂命票骑,勤任卫青,勇惟鹰扬,军如流星,深之匈奴,割裂王庭,席卷漠北,叩勒祁连,横分单于,屠裂百蛮。烧罽帐,系阏氏,燔康居,灰珍奇,椎鸣镝,钉鹿蠡,驰坑岸,获昆弥,虏(亻+数)侲,驱骡驴,御宛马,鞭駃騠。拓地万里,威震八荒。肇置四郡,据守敦煌。并域属国,一郡领方。立侯隅北,建护西羌。捶驱氐、僰,寥狼卬、莋。东摩乌桓,蹂辚濊貊。南羁钩町,水剑强越。残夷文身,海波沫血。郡县日南,漂概朱崖。部尉东南,兼有黄支。连缓耳,琐雕题,摧天督,牵象犀,椎蚌蛤,碎琉璃,甲玳瑁,戕觜觿。于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莫不袒跣稽颡,失气虏伏。非夫大汉之世盛,世借雍土之饶,得御外理内之术,孰能致功若斯!

      孔融: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

      荀悦:孝武皇帝规矩万世之业,固后世之基地。内修文学,外耀武威,以延天下之士,先王之风粲然可考者矣。然犹好其文,未尽其实;发其始,不克其终。奢侈而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罢弊。当此之时,天下骚然,海内无聊,而孝文之业衰焉。

      魏晋、隋唐

      曹丕:孝武帝承累世之遗业,遇中国之殷阜,府库余金钱,仓廪畜腐粟,因此有意乎灭匈奴而廓清边境矣。故即位之初,从王恢之画,设马邑之谋,自元光以迄征和四五十载之间,征匈奴四十余:举盛余,逾广汉,绝梓岭,封狼居胥,禅姑幕,梁北河,观兵瀚海,刈单于之旗,剿阏氏之首,探符离之窟,扫五王之庭。纳休屠昆邪之附,获祭天金人之宝。斩名王以千数,馘酋虏以万计。既穷追其散亡,又摧破其积聚,虏不暇于救死扶伤,疲困于孕重堕殒。元封初,躬秉武节,告以天子自将,惧以两越之诛,彼时号为威震匈奴矣。

      曹植:世宗光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封天禅土,功越百王。

      刘渊: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

      王敦:汉武雄略,亦惑江充谗佞邪说,至乃父子相屠,流血丹地,终能克悟,不失大纲。

      庾信:献书路广,藏书柱开。秦儒出谷,汉简吹灰。芝泥印上,玉匣封来。坐观风俗,不出兰台。

      王珪: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

      李世民:

      ①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②汉武杀王恢,不如秦穆用孟明。

      ③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虞世南:汉武承六世之业,海内殷富,又有高人之资,故能总揽英雄,驾御豪杰,内兴礼乐,外开边境,制度宪章,焕然可述。方于始皇,则为优矣。至于骄奢暴虐,可以相亚,并功有余而德不足。

      马周:孝武帝虽穷奢极侈,而承文、景遗德,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

      司马贞: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王无竞: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裁!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两宋

      赵恒:昔汉武事边,逞一时之志,不顾中国疲敝,诚不足慕。然迄孝宣世,天下无事,四夷请吏,亦其余威之所及也。

      赵顼:

      ①汉武帝亦能用人材。

      ②武帝自为多欲耳。

      ③汉武帝至不仁,以一马之欲劳师万里,侯者七十余人,视人命若草芥,所以户口减半也。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岂可如此!

      赵构:武帝以雄心,内慕神仙,外攘夷狄,穷边黩武,天下骚然矣,非用损以持盈也。

      赵昚:汉武帝时,兵威震慑万里之外,又何可当!但失之已甚。

      余靖:昔武皇之抚运,绍炎汉之重熙。拓蛮夷之境,则卫青、去病之勋立而民疲于干戈矣;惑神仙之谈,则少翁、栾大之宠崇而吏烦于祠祀矣。悦韩嫣之佞而处以副车,则君臣之位失矣;信江充之谮而诛及戾园,则父子之恩绝矣。举其大概,何昏如之!至于即世之日,群臣加谥,曾不为“灵”若“厉”,而反壮其武庙为世宗,亏周公之法,败三王之制。当时洪儒硕生如夏侯胜、黄次公议其乐章,遽抵诏狱,不亦甚乎?且祖有功,宗有德,若夏之少康,商之太戊、武丁,皆废而复兴,不失旧物,然后始谓之宗也。周人自文、武而下,虽德如成、康,刑措不用;宣王中兴,姬道再盛,庙在迭毁,亦无异号。暨乎汉室,高帝以英武特起,绁婴刃籍,戴之曰祖,斯固宜矣;孝文崇仁义,省刑罚,弭兵革,服节俭,而囹圄空虚,宇内太平,庙称太宗,斯又宜矣。孝武虽廓地斥境,而亡德及民,不加恶谥,固亦幸矣,尊之为宗,无乃失其正乎?或曰:孝武雄才远略,高出百王,西开夜郎之境,东建朝鲜之郡,匈奴徙庭,瓯越请吏,修典礼,向儒学,登封告成,而汉之制度于是乎备,若如所论,不亦过乎?曰:邦土虽辟,兵已黩矣;远夷虽服,民已耗矣;乐府虽盛,雅亦乱矣;泰山虽封,制亦侈矣。文景之俗,由是而惫,可胜道哉?末年下哀痛之诏,进筦榷之术,有富民之心而不能得其道也。世谓汉家杂以霸道,愚于武帝观之,曾霸者之不及。代庙弗毁,后嗣何以观乎?西汉称宗者四,而东汉无复区别,至于安、桓,亦有庙号,其失自武帝始。

      苏轼:

      ①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②武帝罪戾,有增无损。

      ③自古人主好动干戈、由败而亡者,不可胜数,臣今不敢复言,请为陛下言其胜者……汉武帝承文、景富溢之余,首挑匈奴,兵连不解,遂使侵寻及于诸国。岁岁调发,所至成功。建元之间,兵祸始作。是时蚩尤旗出,长与天等。其春,戾太子生,自是师行三十余年,死者无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父子皆败。班固以为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帝虽悔悟自克,而殁身之恨,已无及矣!

      孔武仲:班固曰:“武帝之雄材大略而不改文景之恭俭,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余取本纪质其行事,以谓武帝承文景之后,兵休民乐,海内富实,不能躬践法度,以追二帝三代之隆,而甘心四夷,虚内事外,敝天下之力,殚生民之财,其末年愀然自悔,弃轮台之地,封丞相为富民侯,盖亦晚矣!其雄材大略安在?而固之言如此,颇疑史臣褒扬先帝之辞,而非天下之公言也。然其在位数十年间,天下之士争立于其朝,内则文章制度炳然可观,外则匈奴遁逃,西域、南越皆为郡县,其措置宏大,后世之所不及,岂其皆无所长而能至此与?......大宛之役,封列侯,拜九卿,庆赏滂沛,以劳还师之功,其于罪恶甚多,皆略而不问。其能容有功者如此。隆虑公主,帝之姊也,方其病也,预入金钱以赎其子之罪,帝虽许之,及主子犯法,帝流涕而言曰:“法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法,何面目入高庙乎!”卒使伏法。其用刑不私如此。余所谓阔达之大度,果敢之明断也。故王师屡动,而将帅无逗挠之计;奸宄数发,而社稷无倾危之忧。威行方外,利及后世,卒于建功天地,庙号世宗,彼亦有以致之也。及其末年,眷顾霍光属以大事,光遂能戡定逆乱,以安少主,立孝宣以中兴,推其本原,则武帝之功尤为俊伟。何者?霍光,阶闼之臣耳,未尝参国议、与民政也,又非有公卿之荐、士大夫之誉也。帝亲察其才,擢之于近侍之中,而付之以社稷之重,比方周、召,曾不置疑。而光卒能拥持大业,不负垂死之托,则帝之知人善任,岂易及哉?昔齐桓公得管夷吾于鲍叔,以称霸于一时;汉武自举霍光,而功业施乎三世,则武帝之明,优于齐桓远矣!凡武帝之所得,焯焯如此,则所谓雄材大略者,非史臣之私论,乃天下之公言也。

      何去非:孝武帝以雄才大略,承三世涵育之泽,知夫天下之势将就强而不振,所当济之以威强而抗武节之时也。方是时也,内无奸变之臣,外无强逼之国,而世为汉患者独匈奴耳。夫匈奴自楚、汉之起,乘秦之乱,复践河南之地,而其势始强。高帝曾以三十万之众困于白登之围,盖士不食者七日,已解而归,不思有以复之,而和亲始议矣。高后被其嫚书之辱,临朝而震怒矣,终之以婉辞顺礼慰适其桀骜之情。凡此者,皆欲与民息肩,姑置外之而不校也。孝文之立,其所以顺悦输遗者甚,至饰遣宗女以固其欢。盖送车未返,而彼已大举深入,候骑达于甘泉、雍梁矣。其后乍亲乍绝,盖为寇患至于近,严霸上、棘门、细柳之屯以卫京都。以孝文之宽仁镇静,摄衣发奋,亲驾而驱之者再,乃至乎辍饭搏髀而思颇、牧之良能也。孝景之世,其所以悦奉之情与夫遗给之数又加至矣。然其寇侵之暴,纷然其不止也。由是观之,汉之于匈奴,非深惩而大治之,则其为后患也,可胜备哉?是以孝武抗其英特之气,选待习骑,择命将帅,先发而昌诛之。盖师行十年,斩刈殆尽,名王贵人俘获百数,单于捧首穷遁漠北,遂收两河之地而郡属之。刷四世之侵辱,遗后嗣之安强。至于宣、元、成、哀之世,单于顿颡臣顺,谒期听令以朝,位次比内诸侯。虽曰劳师匮财,而功烈之被远矣。使微孝武,则汉之所以世被边患,其戍役转饷以忧累县官者,可得而预计哉?甚矣!昧者之议,不知求夫天下之势、强弱之任所当然者,而猥曰:“文、景为是慈俭爱民,而武帝黩于兵师祈祀。”至与秦皇同日而非诋之,岂不痛哉!使孝武不溺于文成、五利之奸以重秏天下,攘敌之役止于卫、霍之既死,而不穷贰师之兵,则其功烈与周宣比隆矣!

      司马光:

      ①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②武帝虽好儒,好其名而不好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是以好儒愈于文、景,而德业后之。

      刘敞:

      ①武帝固英雄,总揽皆轶材。南并桂林地,北守单于台。军费累万金,马迹穷九垓。时独卜大夫,规规输其财。忠义岂不然,告缗自此开。茫茫文景后,田野卒污莱。孰谓将相谋,竟贻黔首哀!晚悟富民侯,后时信悠哉。

      ②洪波漏金堤,河伯独不仁。不有封禅行,安知愁吾民? 翩翩海滨子,自以通鬼神。黄金成虚言,鸿飞邈无因。武安玩天时,独秉万国钧。怆似宣房诗,郎吏终负薪。寂寞千载间,真伪共沉沦。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

      李纲: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英风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胡寅:

      ①武帝雄略不世出,用兵尤其所喜,然事未更练,而昧于节要,岂有匿形致敌、覆三十余万人而不露者乎?其不为虏所败也,幸矣。

      ②使武帝以待公孙弘之位而待董仲舒,退张汤而使(汲)黯居御史大夫之职,则此数十年间,辅导建明、谏止救正之事,岂可胜计?而武帝功烈之疵,有损亦多矣。舍此不用,而许昌、薛泽、蔡义、赵周之徒相继爰立,一善不闻。故班固赞武帝得人之盛,自大将军而下,莫不表著名氏,独丞相阙焉,其有以哉!

      ③李广结发与匈奴战,功伐既高,将略又出卫、霍之右,曾不得苴茅之赏,而栾大佩六印。汲黯忠直爱君,汉庭无与为比,晚节弃逐,愿为中郎将出入禁闼,竟不可得,而公孙卿为太中大夫。武帝距秦始皇才数十年,见其覆车,而躬蹈前辙,乡者慕用儒术之志,益以荒矣。故资禀过人而有所惑者,未易可解。此乃学之不明、身之不力之罪,可不戒哉?

      ④武帝至是,年已七十有五(应为六十八岁),精神意虑,鼓舞倦矣,而能尽知昔日狂悖之事,深自悔咎,一切更改,虽云不敏,而去遂非者远矣。彼既往之愆,与化俱徂,元可系执,而自新之善,照映方来,使人反复味之,叹慕而兴起,可为帝王处仁迁义之法,秦穆公不得专美于前矣。世之议者,乃与吕政(秦始皇)等比而致疵,夫岂尚论之当哉?

      王十朋:武帝英雄类始皇,甘心黩武国几亡。晚年赖有知人术,解把婴儿付霍光。

      洪迈:

      ①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

      ②汉武帝天资高明,政自己出,故辅相之任,不甚择人,若但使之奉行文书而已。其于除用郡守,尤所留意……郡国之事无细大,未尝不深知之,为长吏者常若亲临其上,又安有不尽力者乎?惜其为征伐、奢侈所移,使民间不见德泽,为可恨耳!

      朱熹:武帝病痛固多,然天资高,志向大,足以有为。使合下便得个真儒辅佐,岂不大有可观?惜乎无真儒辅佐,不能胜其多欲之私,做从那边去了!欲讨匈奴,便把吕后嫚书做题目,要来掩盖其失。他若知得此,岂无“修文德以来”道理?又如讨西域,初一番去不透,又再去,只是要得一马,此是甚气力!若移来就这边做,岂不可?末年海内虚耗,去秦始皇无几。若不得霍光收拾,成甚么!轮台之悔,亦是天资高,方如此。尝因人言,太子仁柔不能用武,答以“正欲其守成。若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可见他当时已自知其罪。向若能以仲舒为相,汲黯为御史大夫,岂不善!……汉武狂,然又不纯一,不足言也。

      陆九渊:武帝之为君,固英明之君也。然其质不能不偏于刚,故其承文帝富庶之后,贯朽粟腐,愤然欲犁匈奴之庭,以刷前世之耻。然不知舞干格苗、因垒降崇之事,不止卫青、霍去病之师,而穷贰师之兵,至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虽下轮台哀痛之诏,亦无及矣……使其有学以辅之,而知沉潜之义,不至于此矣。呜呼!富庶之效,虽辽于虚耗之报,而拊髀之叹,有不如轮台之哀。尧、舜、三王之心,吾于汉武帝末年之诏而知之,此吾以重惜其无学以辅之也。

      明清

      朱元璋:

      ①汉武帝购求遗书,而六经始出,唐虞三代之治始可得而见。武帝雄才大略,后世罕及。至表章六经,开阐圣贤之学,又有功于后世。

      ②后世中才之主,当天下无事,侈心纵欲,鲜克有终,至如秦始皇、汉武帝好尚神仙,以求长生,疲精劳神,卒无所得。使移此心以图治天下,安有不理?

      ③汉武帝获一角兽、产九茎芝,当时皆以为瑞。乃不能谦抑自损,抚辑民庶,以安区宇,好功生事,卒使国内空虚,民力困竭。后虽追悔,已无及矣!

      ④胡人为中国患,自古有之。以汉高祖之威,总三十万众,犹困于白登。文、景守成,因置而不较,虽数被侵扰,但逐之而已。及至武帝,以雄才大略,欲雪白登之耻,发兵致讨,威服边陲,凡五出塞,而后匈奴始服。虽疲劳中国,而匈奴自此弱而不振,其功亦岂少哉!

      朱棣:汉武帝穷兵黩武,以事夷狄,汉家全盛之力,遂至凋耗。当时虽得善马,岂足偿中国万一之费?

      朱瞻基:汉武好大喜功,海内费耗,末年能惩前过。玄宗初政有贞观之风,久而恣欲,疏忠任邪,遂至祸乱,窜身失国。武帝犹为彼善于此。善心生则明,欲心生则闇。武帝以田千秋为贤,玄宗以李林甫为贤,此治乱所由异也。

      刘基:武帝英雄之才,气盖宇宙,而司马相如又以夸逞之文侈之,以启其夜郎筇筰、通天桂馆、泰山梁甫之役,与秦始皇帝无异,致勤持斧之使、封富民之侯、下轮台之诏,然后仅克有终。文不主理之害,一至于斯,不亦甚哉?

      李贽:

      ①西楚继蚩尤以兴霸,孝武绍黄帝以增廓,皆千古大圣,不可轻议。

      ②孝武帝乃大有为之圣人也,当其时拓地几二万余里,视汉高所遗不啻倍之。虽民劳财伤,骚然称费,精力亦几竭矣,然历昭、宣以及元、成、哀、平百二十余年,边城不闭,兵车不用,虽抱孺子于天下之上,而单于且稽颡来朝矣。盖至于易姓更主,而百姓犹案堵如故者,然后知其为孝武之赐而不自知也。

      爱新觉罗·弘历:

      ①至汉武帝在汉室,为振作有为之主。且兴贤使能,独持纲纪。虽黩武、惑溺神仙,乃其小疵,岂得直书其名,与秦政、曹丕并论乎?

      ②汉武尚文学,其中邃于经术者,首推董仲舒,乃以为江都王傅。而所擢用者,前如赵绾、王臧辈之庸碌,后如庄助、吾丘辈之浮夸,所谓叶公之龙而已。

      ③世之论武帝者,以为穷奢极欲、好兵黩武与秦皇无异,贬之矣。然余则以为犹有可嘉焉。何也?人莫难于知过,莫难于悔过,莫甚难于改过。武帝即位以来,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繁刑重敛,崇尚方术,内侈宫室,外伐四夷,中外疲敝,远近困乏,实无以异于秦皇。而秦皇身死国危,为天下笑,武帝殁后,称为世宗,上配太祖,子孙承之,历数世者,岂非轮防悔祸之功哉?盖武帝英眀之主,其向之所为者,固溺于一时之私而不自知。及其翻然改过,旋乾转坤,视昔之所为,恍如二人,非英俊眀智,其能如是乎?至于兴太学、举孝亷、修祭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考礼仪,则又有功于后世者。虽然,与其知过而能改,孰若无过之为全哉?况天子一时之过,即天下无穷之害也。使武帝而无前非,加之以休养生息、用贤进能,虽古之贤君,亦何以过哉?

      ④秦皇汉武恒并称,吾谓其言未当也。秦皇坑儒武重儒,一端足以定高下。求仙封禅勤土木,黩武之类过弗寡。然其大过在钩弋,理无因子杀其母。祸防吕雉特忍残,投鼠忌器喻宁假?表章六经黜百家,则其得在兴俊雅。瑕瑜不掩斯可耳,汉史摘失其得舍。入于蚕室怀恨深,载笔纪事由司马。

      叶方霭:汉孝武承文、景休息之后,人给家足之余,穷兵黩武,神仙土木,无所不事。藏钱经耗,赋税既竭,鬻爵算缗,均输平准,利析秋毫,以奉战士。不戢自焚,竟有巫蛊之祸。所杀人之子多矣!是非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哉?至其末年,下哀痛之诏,弃轮台之地,封承相为富民侯,以安天下,富实百姓。其悔虽已晚,然其顺天道,因民心,扶衰起坏,挽回大命,延及子孙,其效可谓捷矣!故充其不爱其亲而敢恶于人之心,登年载毒至于反中其身。一念之善,在于恤民,犹能以危为安。甚哉,君人者之不可以不爱人也!

      王夫之:

      ①武帝之劳民甚矣,而其救饥民也为得。虚仓廥以振之,宠富民之假贷者以救之,不给,则通其变而徙荒民于朔方、新秦者七十余万口,仰给县官,给予产业,民喜于得生,而轻去其乡以安新邑,边因以实。此策,晁错尝言之矣。错非其时而为民扰,武帝乘其时而为民利。故善于因天而转祸为福,国虽虚,民以生,边害以纾,可不谓术之两利而无伤者乎!史讥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然则疾视民之死亡而坐拥府库者为贤哉?司马迁之史,谤史也,无所不谤也。

      ②武帝平瓯、闽,开南越,于今为文教之郡邑。而宋置河朔、燕、云之民,画塘水三关以绝之,使渐染夷风,于是天地文明之气日移而南,天且歆汉之功而厌宋之偷矣。安挟私以讦武帝,言虽辩,明者所弗听也。

      ③武帝曰:“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有是心,为是言,而岂不贤乎?戒后世以为情,立大法、谨大防以为才,固通志成务者所不废也。然而终以丧德而危天下者,才利而遂无所择,情动而因滥于他也。因是而慕神仟、营宫室、侈行游,若将见为游刃有余之资,可以唯吾意而无伤;而淫侈妖巫之气,暗引之而流。无他,才无所诎而忘其诎于道,情无所定而不知定以性也。固其得于天者,偏于长而即有所短。而方其崇儒访道,董仲舒、儿宽之流,言道言性,抑皆性道之郛郭,而味其精覈,无能儆所不逮,而引之深思以自乐其天也。虽然,武帝之能及此也,故昭帝、霍光承之,可以布宽大之政,而无改道之嫌。宋神宗唯不知此,而司马君实被三年改政之讥,为小人假绍述以行私之口实。则武帝之为此言也,其贤矣乎!

      赵翼:

      ①汉书武帝纪赞……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仰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

      ②史称武帝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宜乎兴文治,建武功,为千古英主也。又戾太子死巫蛊之祸。车千秋上书为太子讼冤,帝大感悟,召见,即拜为大鸿胪。不数月,遂为丞相。帝之度外用人如此,而当时禁网疏阔,怀才者皆得自达,亦于此可见矣。

      ③武帝长驾远驭,所用皆跅弛之士,不计流品也。……至其操纵赏罚,亦实有足以激劝者。……赏罚严明如此,孰敢挟诈避险而不尽力哉?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

      袁枚:武帝英雄主,叱咤动八荒。旌旗十八万,遗耻雪高皇。马来大宛国,头悬南越王。秋风歌一曲,援笔能文章。

      吴裕垂: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遁,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首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太史公为李陵而遭腐刑,其大不足于武帝,而多所讥讽明矣。宋人竭中国之财力,纳币赂寇,偷安旦夕,致使生民左袒,肝脑涂地,退而渡江航海,竟以议和误国,则武帝听为,又岂宋人所敢议乎?

      曾国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爱新觉罗·载湉:

      ①横汾之歌何壮哉,俯仰千古真雄材。宝鼎出兮祠后土,性好奇兮志用武。

      ②富庶承文景,雄才奋武皇。右文兴学校,威远服氐羌。可惜居明盛,无能戒怠荒。仙踪虚海上,战骨暴沙场。佞喜江充用,忠难汲黯匡。穷奢财用匮,虽悔亦何偿!

      现代

      孙中山:

      ①秦皇、汉武、元世祖、拿破仑,或数百年,数十年而斩,亦可谓有志之士矣。拿破仑兴法典,汉武帝纪赞,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者。

      ②文王以百里而兴,亦以有良政治感化人耳。传武力者,莫如秦皇、汉武,而终归失败,足为佐证。

      毛泽东:

      ①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汉代只有僵化的经学,思想界死气沉沉。武帝以后,汉代有几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

      蔡东藩:综观武帝生平,多与秦始皇相类,惟初政时尚有可观,至晚年轮台一诏,力悔前愆,更为秦皇之所未闻。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卒免亡秦之祸者,赖有此耳!且命立少子,委任霍光,顾托得人,卒无李斯、赵高之祸,斯亦武帝知人之特长。

      吕思勉:中国自汉以后,儒术盛行,其事实始于武帝,此人人能言之。然武帝非真知儒术之人也。武帝之侈官室,乐巡游,事四夷,无一不与儒家之道相背。其封禅及起明堂,则惑于神仙家言耳,非行儒家之学也。然儒术卒以武帝之提倡而盛行,何哉?则所谓风气既成,受其鼓动而不自知也。……汉武帝东征西讨,所开拓者颇广,后世盛时之疆域,于此已略具规模,读史者或称道之。然汉人之议论,则于武帝多致讥评。何哉?予谓是时之开拓,乃中国之国力为之,即微武帝,亦必有起而收其功者。而武帝轻举寡虑,喜怒任情,用人以私,使中国之国力为之大耗,实功不掩其罪也。……此其所为,与隋炀帝亦何以异?获保首领,没于五柞,岂不幸哉?……汉武帝之举事也,好大喜功,而不顾其后。……语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之理,不可诬也。汉世迷信本深,武帝纵恣尤甚。事祠祭,求神仙,民脂民膏为所浪费者,盖不知凡几。而又喜怒任情,刑杀不忌,惑于女谒,而不能守法。恶之既稔,安得不变生骨肉之间,祸起宫廷之内哉?

      翦伯赞: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

      范文澜:汉武帝凭借前期所积累的财富与汉景帝所完成的全国统一,再加上本人雄材大略的特征与在位五十四年的长久时间,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主要是水利),把道家思想的无为政治,改变为以儒家学说为装饰的多欲政治。通过汉武帝,农民付出“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成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如大经学家大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大农学家赵过,大探险家张骞,以及民间诗人所创作经大音乐家李延年协律的乐府歌诗,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是历史上非常灿烂的一个时期.汉武帝就是这个灿烂时期的总代表。

      田余庆:

      ①汉武帝在反击匈奴的长期过程中,开边兴利,继往开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他竭天下民力资财以奉其政,数十载无宁日,加之以重刑罚,穷奢丽,弄鬼神,终使民怨沸腾,社会后果极其严重。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汉武帝要保存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必须及时地在政策上实现转折,使社会安定下来,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②历史动向向我们昭示,汉武帝作为早期的专制皇帝,实际上是在探索统治经验,既要尽可能地发展秦始皇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又要力图不蹈亡秦覆辙。在西汉国家大发展之后继之以轮台罪己之诏,表明汉武帝的探索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汉武帝罪己之诏虽然不能象所谓“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那样,臻汉室于鼎盛,毕竟挽回了将颓之局。不过,轮台诏能够奏效,是由于它颁行于局势有可挽回之际,而且有可挽回之方……所以汉武帝虽然提供了专制帝王收拾局面的先例,而直到有清之末为止的王朝历史中,真能成功地效法汉武帝以“罪己”诏取得成效的皇帝,却不多见。

      黄仁宇: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而且一提到汉武帝,又离不开“好大喜功”的评价。今天我们看他的纪录,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业,仍要在长期的历史上评判。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

      杨生民:汉武帝时代离我们今天已经很遥远了。虽然如此,汉武帝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统一中国、发展生产、科技等方面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远照耀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悔过的改革精神,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辩证处理继承、发展关系的精神,勇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神,以及那时中国各族人民惊天动地的英勇奋斗精神,将永远启迪、激励着后人奋进。汉武帝时代,中国迈向世界强国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今天仍然有可资借鉴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武帝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永垂不朽的。

      辛德勇:汉武帝一生都在祸国殃民,终其一生,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其祸国殃民的具体表现,就是通过盐铁专卖、均输等措施疯狂搜刮民财,而且严刑峻法,压迫民众;同时,还大量徵发民众从军,四方出击,扩张领土,不仅耗费巨额资财,还使无数生灵涂炭。在其晚年,对外出征作战虽然明显减少,但这并不是其治国路线发生了改变,而是汉朝的疆域已经达到中原政权所能扩张的极限,是没的打了,而不是不想打了……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是由暴君汉武帝完成了暴君秦始皇开始的社会大变革。完成这一变革的具体时间,大致可以定在太初元年(前104年),所谓“太初改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我认为,从这一意义上认识汉武帝的历史地位,才能更好地评判其是非功过。……若是让我从感情上对汉武帝做一个评价,那倒十分简单明了,就八个字——独夫民贼,恶贯满盈。

      以上资料来源于

      艺术形象

      编辑

      文学形象

      汉武帝影视形象汉武帝影视形象

      宋·叶绍翁《汉武帝》

      宋·王安石《汉武》

      宋·司马光《读汉武帝纪》

      宋·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方》

      影视形象

      年份电视剧饰演者
      1994《汉武帝》周里京
      1997《司马迁》许还山
      1997《凤求凰》杨佩衡
      2001《乌龙闯情关》柯受良
      2003《奔月》刘威
      2004《汉武大帝》陈宝国(中老年),杜淳(青年)白钰(少年),万昌皓(童年)
      2001-2005《大汉天子》1—3黄晓明
      2005《凤求凰》刘晓峰
      2006《东方朔》靳东
      2007《夜郎王》吕士刚
      2007《剑行天下》郑国霖
      2010《仙女湖之墨仙》陈颢文
      2010《美人心计》茅子俊
      2014《卫子夫》林峯
      2015《大汉情缘之云中歌》胡兵
      2018《沧海丝路》张丰毅
      2020
      《霍去病》黄维德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