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四州 编辑
客家四州包括广东惠州、广东梅州、江西赣州、福建汀州。一般认为,客家大本营是客家四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 被成称为“客家祖地”;由于海外客家华侨祖籍地最多的是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为“客家侨都”;梅州则因其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河源则被称为千年“客家古邑”;赣州则与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关系,被称为“客家摇篮”。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惠州客家侨都
4 汀州客家首府
5 赣州客家摇篮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客家四州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下辖地区:惠州、梅州、赣州、汀州
著名景点:惠州西湖、梅州十八景
机场:惠州机场、梅县机场
火车站:惠州站、梅州站、赣州站
车牌代码:粤L、粤M、赣B、闽F
外文名:Hakka four states
国家/地区:广东、江西、福建
电话区号:0752、0753、0797、0597
地理位置:粤赣闽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方言:客家话、粤语
人口:约2000多万人
简介
编辑客家四州包括: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一般认为,客家大本营是指“客家四州”,包括惠州、梅州、赣州、汀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 被成称为“客家祖地”;梅州则因其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河源则被称为千年“客家古邑”;由于海外客家华侨祖籍地最多的是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为“客家侨都”;赣州则与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关系,被称为“客家摇篮”。
惠州客家侨都
编辑惠州不仅是客家民系的华侨文化象征之一,而且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征之一。惠州作为客家学的最初萌生地,有其历史必然性。由于客家人的扩散、聚成、繁衍,惠州文化早已成为客家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经济
2013年,惠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8.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广东省中山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0.1亿元,增长24.5%,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同步迈进广东省第五位,增幅均居珠三角首位。惠州2013年GDP居客家四州第一。
文化
嘉应府(今梅州)是第二大的客家侨乡,海外客家籍华侨之中祖籍嘉应州府的人数仅次于惠州府。1988年以后更改为梅州市,并管辖原来不属于嘉应州的大埔、丰顺两县。梅州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蕉岭县、平远县共2区1市5县。海外为显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般而言同乡组织仍多沿用嘉应旧地名。是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国内各地客家居民多以嘉应州(今梅州)为祖籍所在地。
经济
2013年,梅州市生产总值800.01亿元,增长11.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广东省8.5%和全国7.7%平均水平分别高2.6和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89.57亿元,增长13.0%,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3亿元,增长11.5%。梅州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12年的21.1:36.1:42.8调整到2013年的20.6∶36.2∶43.2。
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增长14.0%,增速在广东省排第13位,比广东省8.7%和全国9.7%平均水平分别高5.3和4.3个百分点。
文化
经济
2013年,梅州市生产总值800.01亿元,增长11.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广东省8.5%和全国7.7%平均水平分别高2.6和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89.57亿元,增长13.0%,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3亿元,增长11.5%。梅州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12年的21.1:36.1:42.8调整到2013年的20.6∶36.2∶43.2。
梅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增长14.0%,增速在广东省排第13位,比广东省8.7%和全国9.7%平均水平分别高5.3和4.3个百分点。
文化
汉剧
文风鼎盛 自隋开科取士,梅州人即有致力此者。宋时起,参加科举人数即为全国之冠,清乾、嘉年间,读书者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嘉庆二十年,参加秀才考试者一万多人,科举考试有“五科五解”殊绩。
文艺独特 客家山歌在全国优秀民歌林中独树一帜,广东汉剧有“南国牡丹”之誉,还有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汉调音乐、提线木偶、五句板、采茶戏等。
文物一流 梅州名胜古迹众多,有称为岭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梅州灵光寺、神光寺,有被中外建筑界誉为汉民族民居五大特色建筑之一的客家围龙屋、客家土围楼,有黄遵宪故居、丘逢甲故居、叶剑英元帅故居、梅州学宫、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等。郭沫若先生来梅州曾留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赞誉。汉剧汉乐、梅州客家山歌、客家建筑艺术、客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由于客家人的扩散、聚成、繁衍,梅州客家文化早已成为客家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语言
梅州市为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客家话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坑、汤南、留隍、东留等4个镇约11万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梅州客家方言。
汀州客家首府
编辑赣州客家摇篮
编辑赣州与惠州一样,都是侨民外迁的那个时期,以及现实中,都一直延续的地名。然而赣州府辖下十八县之多,旅外华侨却非常少,其在海外的知名度远在惠州府之下。
赣州府与惠州府另一相似之处是,它也不是纯客地区,并且同样以三种不同方言为主,包括本地话(老客话)、广佬话(新客话)、府城话(西南官话)。赣州府地区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
经济
2013年,赣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3亿元。赣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7年突破1万元到2013年突破两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6000元大关,达6013.94元,同比增加713.02元,增长13.45%,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创近九年来新高。
文化
赣州历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就有县郡建置。唐时,赣南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到宋,赣州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
赣州文化底蕴丰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1955—196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南籍的132名。
赣州宋城
赣州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尤其是采茶戏、东河戏、山歌、于都唢呐等流芳古今、扬誉中外。1994年赣州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