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丘陵 编辑

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中国三大丘陵之首,世界主要地形区之一,指中国东南部一带的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指广东、广西),东至东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即雪峰山以东)的总称,东南丘陵也是中国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广最密集、土地面积最大的丘陵。

东南丘陵包含(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的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均为丘陵地形地貌。

东南丘陵的主要山脉有:黄山、九华山、衡山、丹霞山、幕阜山、庐山、井冈山、大别山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地势 4 气候 5 组成 6 地质 7 植被与土壤 8 江南红壤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东南丘陵

      包含地区:福建、江西、浙江、广东等省份

      走向:多为东北--西南

      气候: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

      外文名:Southeast Hills

      海拔:200米-500米之间

      主要山岭:黄山、幕阜山、南岭、武夷山等

      地位:中国三大丘陵之首

      简介

      编辑

      东南丘陵是指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东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雷州半岛以北,云贵高原以东。 经纬度位置:20°N——28°N,110°E——120°E。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山脉盆谷交错分布。

      东南丘陵田园风光东南丘陵田园风光

      东南丘陵气候上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江南丘陵和闽浙丘陵属于中亚热带,降水充沛,热量丰富,是中国林、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山区。年均温16°—20℃,最冷月平均气温3°—8℃,最热月平均气温27°—30℃,≥10℃积温5000°—7000℃。无霜期230—300天。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具春多雨、夏酷热的气候特征。华南丘陵属于南亚热带,年均温21℃左右,最冷月气温12°—14℃,低温平均值为2℃,≥10℃积温7300°—8300℃,无霜期360天左右,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具“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气候特征。

      东南丘陵东南丘陵

      它包括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部分或全部。海拔多在200至500米之间,其中部分主要的山峰超过1500米。丘陵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丘陵与低山之间多数有河谷盆地,因多红色土壤、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经济林农业。其组成又可细分为以下部分:南岭以北,长江以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丘陵(湖南和江西两省以及安徽南部的丘陵)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广东、广西的丘陵称为华南丘陵(两广丘陵);另外,在浙闽边境的仙霞岭和闽赣边界的武夷山,是长江与东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的分水岭,这一列东北——西南走向山脉以东,浙江和福建境内的丘陵,则称为浙闽丘陵。

      地势

      编辑

      东南丘陵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长江以南,从云贵高原以东直达海滨的广大地区,大部分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统称为东南丘陵。主要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三部分。东南丘陵地形上的特点,是一列列葱茏峻峭的山岭同一串串红岩盆地及谷地相嵌分布,翠岗红岩,山色壮丽。东南广大地区虽然以海拔500米左右的丘陵为主,但也有不少海拔达到和超过1000米的低山。除了南岭山脉以外,还有湘西的雪峰山、湘、赣交界的罗霄山、浙西的天目山、皖南的黄山以及福建的戴云山、武夷山等。这些山岭大多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山势较为高峻,气势巍峨。

      东南丘陵的茶园东南丘陵的茶园

      在红色盆地中,红色岩系一般强弱相同,岩层倾角不大,垂直节理发育,当盆地及周围地面整体抬升后,露出地面的红层经湿热气候风化,并受河流切割及散流浸蚀,雕刻成形态奇特的岗丘。例如,在水平红色岩系分布的地区常形成陡崖壁立的丹霞地形,在水平层理相同的红色岩系分布区,常发育成“方山”地形。红岩丘陵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低于周围其他岩石构成的低山或高丘,呈现一派“盆地式”丘陵景色。但是,在西南部,特别是广西的一些盆地,因石灰岩广泛分布,红色丘陵就为石灰岩地区所特有的峰林所代替。在这些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孤零零的山峰拔地而起,奇秀的山形,苍蓝的石色,与石灰岩地区特有的碧流相映照,景色如画。

      东南丘陵东南丘陵

      东南广大地区,虽然以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为主,但也有不少海拔达到千米以上的较高山岭,耸立在丘陵之上,葱笼峻拔,气势巍峨。除南部的南岭山脉外,还有湖南西部的武陵山、雪峰山;广西的大瑶山、大明山;湖南、江西交界的罗霄山、福建的戴云山,闽赣边境的武夷山;浙江西部的天目山和皖南的黄山;鄂、赣边境的幕阜山和九岭。这些山岭,多数由花岗岩和其他一些比较坚硬的岩石所组成,山势比较高峻,绝大部分都是东北——西南走向。使东南广大地区地貌呈现出一列列葱笼的山岭,与一串串红岩盆地和谷地相间的结构。

      气候

      编辑

      东南丘陵田园风光东南丘陵田园风光

      东南丘陵地区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北亚热带季风落叶常绿阔叶林气候、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气候、南亚热带含季雨林的常绿阔叶林气候,上述几种合称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有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即热带季风气候。自西往东南,年太阳总辐射量从100增加到130千卡/cm2·a,年日照时数从1400上升至2200小时。自北向南,年均气温由16℃升高到24℃,一月平均气温从0℃升高到18℃,七月平均气温除高山为20-24℃外,其余多在24-28℃以上。年无霜期北边在250天以上,南面达350天。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多在5300°以上,最高可达9000°。

      年降水量从北边的1000多毫米递升到南边的1500毫米以上,高时可达2800毫米。一月份降水量自北而南从25mm上升到150mm,盛行西北风;七月份降水量北边为100多毫米,南部达400mm,盛行东南风。降雨量的40%以上集中在夏季,还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大部分地区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00-250毫米。年降水日数多在140-200天之间,年干燥度多在0.5-0.7之间。所以,总的来说,南岭以北的地区,气候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型;南岭以南的地区,气候为长夏无冬秋去春来型。东南丘陵区降雨量大、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的特点,为土壤侵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界条件。

      组成

      编辑

      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丘陵地貌分布最广泛、最集中,统称“东南丘陵”。其中,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两广境内的称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的称为浙闽丘陵。东南丘陵地处亚热带,降水充沛,热量丰富,是我国林、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山区。

      地质

      编辑

      东南丘陵东南丘陵

      东南红壤区丘岗山区的地层类型主要有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石灰岩、第四纪红土和红砂岩,还有少量紫砂岩。这些岩石,除石灰岩和第四纪红土外,其风化层非常深厚,例如,花岗岩风化层厚度,在北亚热带可达10-20m;在中亚热带可达20-40m;在南亚热带、热带可达70-80m。其上发育的土壤都具有较强的砂性,有利于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第四纪红土上形成的红壤,由于表层有机质含量低,在植被破坏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石灰岩的物质组成几乎都是CaCO3,在南方高温多雨、生物活动旺盛的条件下,风化主要以化学风化即溶解的形式出现,其结果是残留的物质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土壤侵蚀严重发生,则很难恢复。所有这些,都为本区的土壤侵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本区内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其面积约为总面积的70-80%。其中,浙江约为70%;福建90%;江西70%;;湖南80%;广东66%;海南33%(不包括台地);广西85%(广西的50%地区为石灰岩)湖北的长江以南地区70%;安徽的长江、芜湖以南地区80%。山地上的坡度一般较大,多在20°以上;丘陵岗地的坡度虽然较小,多在5-8%之间,但绝大多数被开垦为坡耕地,成为土壤侵蚀的主要策源地。这些成为本区土壤侵蚀的地形条件。

      江南丘陵

      由一系列北东—南西走向的雁行式排列的中山、低山和位于其间的一系列丘陵盆地组成。平均海拔500~1000米,高峰可超过1500米。主要山地有雪峰山、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九华山、黄山、怀玉山等。盆地主要由红色砂页岩或石灰岩组成,海拔100~400米。规模较大的有湘潭盆地、衡阳—攸县盆地、吉(安)泰(和)盆地、金(华)衢(县)盆地等。本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景观,夏季高温,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天然植被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这里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除水稻外,棉花、苎麻、甘薯、经济林木的油茶、油桐、鸟柏、茶以及柑桔等,都占有重要地位。

      浙闽丘陵

      东南丘陵田园风光东南丘陵田园风光

      位于武夷山、仙霞岭、会稽山一线以东的东南沿海,地形上山岭连绵,丘陵广布,海岸曲折,岛屿众多,平原和山间盆地狭小而分散。有二列与海岸平行的山岭组成地形的骨架。最西一列是以武夷山为主干,向东北与仙霞岭、会稽山相连。其中武夷山、仙霞岭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古老变质岩和古生界地层组成。第二列由西南向东北有博平岭、戴云山、洞宫山、括苍山和天台山等,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高峰超过1500米,主要由流纹岩和花岗岩组成。这列山岭以东则过渡到沿海丘陵和台地,其中夹有一些河谷盆地和海积平原。本区依山濒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很深,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10℃积温5000~6500℃,作物一年二熟至三熟。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林和不少珍稀野生动物。已建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盛产柑桔、茶、油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木。

      两广丘陵

      是广西、广东两省大部分低山、丘陵的总称。东部多系花岗岩丘陵,外形浑圆、沟谷纵横,地表切割得十分破碎;西部主要是石灰岩丘陵,峰林广布,地形崎岖,风景优美。主要山脉有十万大山、云开大山、莲花山等。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本区属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10~15℃,日均温>10℃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台风和暴雨频繁。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为赤红壤,盛产荔枝、龙眼、橄榄、香蕉、柑桔等水果。但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与土壤

      编辑

      东南丘陵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其次为樟科、山茶科、杜英科、金缕梅科、冬青科、桑科、灰木科、木兰科的常绿阔叶树组成,如青冈栎苦槠、栲树、大叶锥栗、甜槠、南岭栲、大刺栲;闽粤栲、长叶石栎、木荷等。大致在27°30′以南,常绿阔叶林混杂较多的热带成分,在南岭以南的华南丘陵的自然植被为具有热带色彩的南亚热带季雨林,植物种类复杂,林内攀缘、附生植物甚多,代表科属有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番荔枝科、无患子科、大戟科、天南星科、山龙眼科等,也有不少热带科属如浦桃、越南山龙眼、野苹婆、红雉等,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地方。森林破坏后,多演变为次生的灌丛草坡及草坡。 东南丘陵是中国红壤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华南丘陵。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在山地600—700米以上有黄壤分布,1000米以上分布黄棕壤,山顶分布山地草甸土。

      东南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多辟为农田,耕作制度可采用麦稻稻、油稻稻、肥稻稻等一年三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也宜栽培亚热带经济林木和作物,如柑桔、樟树、茶叶、油茶、甘蔗等。华南丘陵还可因地制宜发展龙眼、菠萝、荔枝、芒果。整个区域森林覆盖率都比较高,林木尤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多,是中国重要林特产品生产基地。但这些地区坡地多、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据统计,江西省土壤侵蚀面积已从50年代的1.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80年代的4.56万平方公里,广东、福建、湖南从50年代到80年代,也分别由0.74、0.45和1.9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14、2.11和4.7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使土地退化,土壤耕性变差,有些甚至形成不毛之地,例如,仅福建省沿海一带“红色沙漠化”的裸地即达5.5万公顷。加强植被保护,植树造林,改良红壤和利用坡地,对于东南丘陵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东南丘陵东南丘陵

      植被是防治土壤侵蚀最积极的因素。由于本区的水热资源都十分丰富,所以本区从北到南自然植被类型的演替依次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含季雨林的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雨林。所有这些植被类型在原始的状态下都是相当茂密的,具有很好的保土蓄水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未能有效地阻止滥砍滥伐现象,致使森林覆盖率显著减少。本区丘陵低山上的植被多为荒草地、灌木林和次生林,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其保土蓄水功能明显减退,导致土壤的严重侵蚀。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本区的土壤类型分布规律为,对应于从北到南的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丘陵山地的土壤依次为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另外,在石灰岩地区分布着石灰岩土;在紫色岩上发育着紫色土。平原上则主要分布水稻土和潮土。

      本区的土地利用,总的说来,平原为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少量的旱地多在河流洲滩地上,大片的荒草地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上,针、阔叶林地多在较高的山地上。过去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例如,不注意等高开垦的陡坡种植等,使得在长期遭受侵蚀条件下出现不少的“白沙岗”和“红色沙漠”景观,并使生态与环境严重破坏。

      江南红壤

      编辑

      中国的红壤(包括黄壤)地区北起长江,南到南海诸岛;东起东南沿海和台湾诸岛,西到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的东南缘。包括了十二个省区,总面积约为一百一十七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二。红壤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种性广,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糖的重要生产基地,而且盛产橡胶、棕榈、荔枝、龙眼、柑桔和茶、桑、竹、麻等经济物,还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

      红壤是发育在热带、亚热带的红色酸性土壤的总称。由于区域内热量、水分和植被状况的不同,红壤又有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红黄壤等类别。砖红壤分布在广东、云南和台湾等省南部的热带地区。砖红壤性红壤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红壤分布在中亚热带地区。黄壤分布在红壤地区中的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的地区。

      东南红壤丘陵区东南红壤丘陵区

      南方多红壤是由于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地球表面的风化壳在长期风化过程中,特别是在化学风化过程中,矿物质的分解迅速和彻底。首先是那些活动性强的钾、钠、钙、镁等化学元素从矿物中大量释放出来,并随雨水向下渗漏或沿地表迁移到别处,造成碱性物质的大量流失。然后,那些不好活动的铁、锰等化学元素,也常呈水化、氧化状态而有所移动。这类水化氧化物在移动时,一遇到干旱就要脱水,变成带红色的氧化铁和褐色的氧化锰而固定下来。所以在干湿交替的气候变化中,铁和锰在风化层内反而有积累,甚至形成铁锰结核或铁盘。一般的情况下,氧化铁的含量远远超过氧化锰的含量。并且,这种风化作用越强烈,风化壳中被红色氧化铁浸染也越厉害。中国南方高温多雨的季风性气候,冬夏干湿季节变化相当明显,恰好是红壤发育的有利环境。

      特别注意的是,红壤是发育在深厚达几米或几十米的红色红化壳之上。据考察,第三纪以来,这里一直是湿热的气候环境,地壳表面经受了强烈的风化淋溶过程,形成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例如在广东揭阳平原的冲积层也盖在红色风化壳之上,并且在深藏的红色风化壳中还发现剑齿象、大熊猫等湿热古气候条件下的动物群化石。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红色风化壳由来已久。

      根据红壤地区现代成土作用的研究,土层中的二氧化硅以及多种灰分元素,仍在强烈地淋失,而铁锰也仍在相对的积累。在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的红壤,既有古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也有现代红壤化过程的特征。

      红壤地区强烈的风化过程,固然引起化学元素的大量淋失或迁移,造成植物营养元素的流失和铁锰元素的积累,但是,四季繁茂的森林和草类,强大的植物根系又可以把地表和深层被迁移的化学营养元素,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富集到植物体内,转化为植物有机体,最后又重新归还到土壤中去。这种生物的积累作用,使红壤的化学风化过程淋失的化学元素得以补偿。这是红壤能得以保持较高肥力的重要基础。在红壤的化学风化过程中,植物的吸收分解与化学元素的积累作用,只能使红壤保持灰分元素钾、钙、钠、镁、磷、硫、硅等的平衡,但不能改变土壤中铁锰元素稳定的富集状态,也就是不能改变红壤化过程的根本特征。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