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编辑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

地球(Earth)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国际名称为“盖娅”,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数为第三颗,属于地行星。与一颗天然的卫星月球,组成了地、月天体系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149597870公里,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按大小计算名列第五。其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太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于赤道平面轨道上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结合,使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产生。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公里,对地球年龄的估算值为45.5亿年,即地球从诞生到现在的时间。

地球是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地球表面的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70.8%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覆盖,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地球的大部分极地地区都被冰覆盖。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能多于极地地区,并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重新分配。温室气体在调节地表温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仅由纬度决定,还由海拔和与该地区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决定。热带气旋、雷暴、热浪等恶劣天气多发于广大地区,对生活影响较大。地球上的水主要来源包括地球形成之初就存在与小行星落入地球时会带来水。

世界卫生组织将2022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旨在使全球注重保持人类和地球健康所需的迫切行动,并通过积极行动,创建以福祉为重点的社会。中国将宣传主题定为“健康家园,健康中国”。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基本介绍 3 发现演化 4 参数构造 5 参数构造 6 天体运动 7 观测资料 8 天体研究 9 爱护地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地球

      别称:蓝星、第三行星、盖亚(Gaia)

      质量:5.965×10^24kg

      直径:12756千米

      逃逸速度:11.2km/s(≅39,600 km/h)

      自转周期:23h56min4s

      赤纬:+90°

      离心率:0.016710219

      轨道倾角:0(7.25°至太阳赤道)

      远日点距离:152,097,701.0km

      轨道周长:924,375,700.0km

      轨道半短轴:149,576,999.826km

      最大公转速度:30.287km/s(109,033km/h)

      卫星:月球

      恒星日:0.997258d(23.934h)

      纵横比:0.9966471

      转轴倾角:23.44°

      升交点经度:-11.26064 度

      面 积:510072000 km²

      外文名:Earth

      分类:行星

      平均密度:5507.85kg/m³

      表面温度:15摄氏度(59华氏度)

      反照率:0.367

      赤经:未定义

      半长轴:149,597,887.5km

      公转周期:一年(365.24219天)

      体积:1.0832073×10^12km³

      近日点距离:147,098,074.0km

      近日点辐角:114.20783°

      平均公转速度:29.783km/s(107,218km/h)

      最小公转速度:29.291km/s(105,448km/h)

      宇宙速度:11.186km/s(39600km/h)

      赤道圆周长:40,075.13km

      赤道旋转速率:465.11m/s

      平近点角:358.617 度

      扁 率:0.0033528

      基本介绍

      编辑

      地球环境

      宇航员眼里的地球宇航员眼里的地球

      太空看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球体,但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球。事实上,赤道周围也因此向外隆起,形成一个“备用轮胎”结构。事实上,地球的两极长度比赤道要短,因此也没办法形成球体。地球的极半径是6356.89公里,而赤道半径是6378.38公里。

      天文学专家说,地球确实不是一个正宗的球体。而地球之所以长成这样,是由于它不仅要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还要自转,地球的表面既有陆地,又有水,为了保持内部的引力平衡,在各方“争斗”下,就长成了这个怪模样。

      发现演化

      编辑

      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这个名字来源于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从球体哲学上“完美性”和数学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这个名称和概念。

      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这个词有“大地之神”、“众神之母”的意思。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

      演化发展

      地球被捕获时示意图

      形成公转和自转。形成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地轴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

      太阳系和其他星系一样,在星系演化趋势作用下,地球由形成时的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3°26′,并已移动到太阳赤道面附近(如下图所示)。

      地球轨道演化示意图地球轨道演化示意图

      在太阳系演化过程中,在无其他天体引力作用情况下,绕转星球的轨道形状不变,自转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不变。

      地球由被太阳捕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由于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3°26′,因此形成现在的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夹角为23°26′。

      地球被太阳捕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两极终年无太阳光照,地球无四季。随着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演化移动,地轴发生在轨道面上的倾斜,地球有了一年四季变化。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有了太阳的光照,形成了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有了昼夜的变化。

      在地球的内部,地核或内球偏向太阳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在地壳,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由两极向赤道的离心力;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物质形成自东向西和由两极向赤道方向的运动。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沟谷洼地和平原。

      冰川融化。

      在生物界,开始爆发式出现即开始复活。

      在岩石建造上,出现大量的灰岩。

      3.2.5. 地月系形成时期【中生 代(界)】

      这一时期是月球被地球捕获形成地月系而开始的,地球进入到了中生代时期。

      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地球的引力场、磁场发生了变化。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晃动作用下,地球的外球发生了旋转,形成地极和磁极的移动。

      在生物界,动物和植物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异或进化,形成高大的树木和出现大型的动物。

      3.2.6. 新生时期【新生代(界)

      彗星的组成物即有岩石又有冰和大气。在冰里存在着各种生物。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增加了水、大气和新的生物物种。

      原有的生物发生变异或进化。

      地球开始有了高级生物。

      地球起源

      地球起源学说

      依据地球形成的位置,地球起源分为两大学派:传统学派认为地球是在太阳系内形成的;现代学派认为地球是在太阳系外形成的。

      像太阳系起源一样,认为地球是在太阳系内形成的可划分为三派:分出说也叫灾变说、

      捕获说、共同形成说也叫星云说。

      现代学派观点:地球是在太阳系外宇宙空间形成的,在运行到太阳附近时被太阳捕获,成为绕太阳转动的行星。

      地球起源

      地球起源于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在很多亿年前,地核捕获熔融物质、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形成地球。

      参数构造

      编辑

      近100年地球变化对比图让人震惊地球地球被捕获时示意图

      形成公转和自转。形成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地轴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

      太阳系和其他星系一样,在星系演化趋势作用下,地球由形成时的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3°26′,并已移动到太阳赤道面附近(如下图所示)。

      地球轨道演化示意图地球轨道演化示意图

      在太阳系演化过程中,在无其他天体引力作用情况下,绕转星球的轨道形状不变,自转轴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不变。

      地球由被太阳捕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和太阳赤道面夹角大约为66°34′。由于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方向移动了23°26′,因此形成现在的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夹角为23°26′。

      地球被太阳捕获时地轴和轨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两极终年无太阳光照,地球无四季。随着地球轨道面向太阳赤道面演化移动,地轴发生在轨道面上的倾斜,地球有了一年四季变化。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有了太阳的光照,形成了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有了昼夜的变化。

      在地球的内部,地核或内球偏向太阳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在地壳,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由两极向赤道的离心力;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壳物质形成自东向西和由两极向赤道方向的运动。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沟谷洼地和平原。

      冰川融化。

      在生物界,开始爆发式出现即开始复活。

      在岩石建造上,出现大量的灰岩。

      3.2.5. 地月系形成时期【中生 代(界)】

      这一时期是月球被地球捕获形成地月系而开始的,地球进入到了中生代时期。

      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地球的引力场、磁场发生了变化。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晃动作用下,地球的外球发生了旋转,形成地极和磁极的移动。

      在生物界,动物和植物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异或进化,形成高大的树木和出现大型的动物。

      3.2.6. 新生时期【新生代(界)

      彗星的组成物即有岩石又有冰和大气。在冰里存在着各种生物。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增加了水、大气和新的生物物种。

      原有的生物发生变异或进化。

      地球开始有了高级生物。

      地球起源

      地球起源学说

      依据地球形成的位置,地球起源分为两大学派:传统学派认为地球是在太阳系内形成的;现代学派认为地球是在太阳系外形成的。

      像太阳系起源一样,认为地球是在太阳系内形成的可划分为三派:分出说也叫灾变说、

      捕获说、共同形成说也叫星云说。

      现代学派观点:地球是在太阳系外宇宙空间形成的,在运行到太阳附近时被太阳捕获,成为绕太阳转动的行星。

      地球起源

      地球起源于太阳系之外的宇宙空间,在很多亿年前,地核捕获熔融物质、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形成地球。

      参数构造

      编辑

      近100年地球变化对比图让人震惊地球

      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了大约20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地区,它们通过外交、旅游、贸易和战争相互联系。人类文明曾有过很多对于这颗星球的观点,包括神创造人类、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诞生于45.67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从那以后,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保护了陆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质历史和轨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预计将在15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直到太阳不断增加的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块,它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动。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须的,但并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的内部仍然非常活跃,有一层很厚的地幔,一个液态外核和一个固态铁的内核。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当前,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自转的366.26倍,这段时间被叫做一恒星年,等于365.26太阳日。地球的地轴倾斜23.4°(与轨道平面的垂线倾斜23.4°),从而在星球表面产生了周期为1恒星年的季节变化。月球是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地球的卫星,诞生于45.3亿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稳定了地轴的倾角,并且减慢了地球的自转。大约38到41亿年前,后期重轰炸期的小行星撞击极大地改变了表面环境。

      地球圈层名称

      深度

      (公里)

      地 震

      纵波速度

      (公里/秒)

      地 震

      横波速度

      (公里/秒)

      密度(克/立方厘米)

      物 质

      状 态

      一级

      分层

      二级

      分层

      传统

      分层

      地 壳

      地 壳

      0—33

      5.6—7.0

      3.4—4.2

      2.6—2.9

      固态物质

      外过渡层

      (上)

      上地幔

      33—980

      8.1—10.1

      4.4—5.4

      3.2—3.6

      部 分

      熔融物质

      外过渡层

      (下)

      下地幔

      980—2900

      12.8—13.5

      6.9—7.2

      5.1—5.6

      液态—固态 物 质

      液 态 层

      外地核

      2900—4700

      8.0—8.2

      不能通过

      10.0—11.4

      液态物质

      内 过

      度 层

      过度层

      4700—5100

      9.5—10.3

      12.3

      液态—固态 物 质

      地 核

      内地核

      5100—6371

      10.9—11.2

      12.5

      固态物质

      轨道参数

      远日点距离

      152,097,701.0 km(1.016 710 333 5 AU)

      近日点距离

      147,098,074.0 km(0.983 289 891 2 AU)

      轨道半长轴

      149,597,887.5 km(1.000 000 112 4 AU)

      轨道半短轴

      149,576,999.826 km(0.999 860 486 9 AU)

      轨道周长

      924,375,700.0 km(6.179 069 900 7 AU)

      轨道偏心率

      0.016 710 219

      平均公转速度

      29.783 km/s(107,218 km/h)

      最大公转速度

      30.287 km/s(109,033 km/h)

      最小公转速度

      29.291 km/s(105,448 km/h)

      轨道倾角

      0(7.25°至太阳赤道)

      升交点赤经

      348.739 36°

      近日点辐角

      114.207 83°

      卫星

      1个(月球)

      特征参数

      椭圆率

      0.003 352 9

      平均半径

      6,372.797 km

      赤道半径

      6,378.137 km

      两极半径

      6,356.752 km

      纵横比

      0.996 647 1

      赤道圆周长

      40,075.13 km

      子午圈圆周长

      40,007.86 km

      平均圆周长

      40,041.47 km

      表面积

      510,067,866 km^2

      陆地面积

      148,939,100 km^2(29.2 %)

      水域面积

      361,126,400 km^2(70.8 %)

      体积

      1.083 207 3×10^12 km^3

      质量

      5.9742×10^24 kg

      平均密度

      5,515.3 kg/m^3

      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

      9.780 1 m/s^2(0.997 32 g)

      宇宙速度

      11.186 km/s(39,600 km/h)

      恒星日

      0.997 258 d(23.934 h)

      赤道旋转速率

      465.11 m/s

      轴倾斜

      23.439 281°

      北极赤经

      未定义

      赤纬

      +90°

      反照率

      0.367

      平均表面温度

      287 K(14 ℃)

      最大表面温度

      331 K(57.7 ℃)

      最小表面温度

      184 K(-89.2 ℃)

      大气参数

      大气压强

      101.3 kPa(海平面)

      78.084%

      20.946%

      0.934%

      二氧化碳

      0.0381%

      如果把地球看成质量均匀,并且忽略其它天体的影响,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计算地球的质量。

      方法一、在赤道上,地球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之和,则为5.984×10^24kg ;

      方法二、在北极,不考虑地球自转,则计算为5.954×10^24kg ;

      方法三、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忽略自转影响,半径取平均值,重力加速度取标准值。则为5.965×10^24kg;

      月地距离r月地=3.844×10^5km,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恒星日),即T月≈2.361×10^6s,月球和地球都看做质点,设月球质量为m月。

      方法四、为6.220×10^24kg。

      温度

      地球地球

      地核的温度大约是6880℃,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5 °C)要高。地球上最高温度发生在氢弹爆炸中。一次爆炸能达到100000000℃,这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16667倍,比太阳核心的温度(1400万摄氏度)高多了。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北半球的“冷极”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南半球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0年8月24日气温为-88.3℃。

      电性

      带负电

      原因: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形状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结构

      直到17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5 地壳

      50 ~ 400上地幔

      400 ~ 650过渡区域

      650 ~2700下地幔

      2700 ~ 2892 '' layer D"层

      2880 ~ 5150 外核

      5140 ~ 6378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2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从太空看到地球怪异壮观景象:巨型五角星从太空看到地球怪异壮观景象:巨型五角星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7.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当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行星内部构造的理论只是适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扩大发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有八大板块:

      北美洲板块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兰岛

      南美洲板块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与大洋洲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

      Nazca板块 - 东太平洋及毗连南美部分地区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还有超过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菲律宾板块。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绘成图使得更容易地看清板块边界。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在50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于是,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71%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的行星。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

      地球的大气是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只有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场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动。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天体运动

      编辑

      自转

      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感受到的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

      公转

      地球地球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3日,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7月4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25天。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约为每日1度,平均线速度每秒钟约为30千米。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34',或者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由此可见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

      观测资料

      编辑

      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km,极半径宇航员拍摄地球夜景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km。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在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天体研究

      编辑

      地球卫星

      地球地球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地球日”诞生后20年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环境保护被提上了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问题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在许多重大的国际会议上,环境保护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如1989年召开的44届联大、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都讨论了环境问题,并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决议或宣言。这说明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有识之士都强烈的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会使社会的文明进程受到巨大阻碍。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1990年的地球日活动组织者们决定,要使1990年的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以促使全球亿万民众都来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为此,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以1990年4月22日为目标日期,举行高级环境会晤,为缔结多边条约奠定基础。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步骤,达成协议,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保护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政府,在本国举办“地球日”20周年庆祝活动。

      庆祝“地球日”20周年活动的呼吁,得到了五大洲各国和各种团体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把4月22日作为美国法定的地球日,并呼吁公民积极投身到改善环境的行动中去。“1990年地球日”协调委员会主席丹尼斯·海斯事先拜访了伦敦、巴黎、罗马、波恩、布鲁塞尔等地的活动小组,并得到明确的答复,同意将1990年的地球日作为国际地球日进行纪念。亚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积极响应,组织纪念活动。众多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学生联合会、青年发展与合作协会等,也都表示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地球日”20周年纪念活动。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入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爱护地球

      编辑

      如今人类的破坏活动,遍布全球,呼吁社会各界建立健全法律保护地球资源。因为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要从身边做起:

      1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

      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2不要乱扔电池,因为一颗纽扣电池就会污染600吨水!

      3牢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

      4多用节能灯

      5节约用纸。节日用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祝福。一张纸双面写,废纸要回收。

      6垃圾分类: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

      ......

      别让眼泪成为地球最后一滴水,别让哭啼声成为地球最后一点生机!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