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 编辑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spanish)/ NinoPhenomenon),又称圣婴现象,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与另一现象南方涛动合称为ENSO。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虽发生在距离中国比较遥远的东太平洋,并不对中国的天气气候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但它仍然会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化来影响中国。1997年是强厄尔尼诺年,其强大的影响力一直续待至1998年上半年,中国在98年遭遇的历史旱见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2023年7月4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声明,宣布厄尔尼诺现象七年来首次在热带太平洋出现。该现象的出现,导致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在当日达到62.62华氏度或17.01摄氏度。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现象介绍 3 发展历史 4 定义标准 5 运行周期 6 形成原因 7 科学研究 8 主要影响 9 中国情况 10 监测方法 11 记录数据 12 专家观点 13 相关知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厄尔尼诺现象

      别名:厄尔尼诺海流、圣婴现象

      性质:气象灾害

      外文名:El Niño(spanish)/ NinoPhenomenon

      出现时间:一般出现在12月圣诞节前后

      所属学科:地理、物理

      现象介绍

      编辑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

      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

      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况(condition);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episode)。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使地球出现大面积干旱,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在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那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这里海面温度的降低。

      上涌的冷海水营养盐比较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鱼类的繁盛又为以鱼为食的鸟类提供了丰盛的食物,所以这里的鸟类甚多。

      由于海水温度高,空气层结不稳定,对流发展,赤道太平洋东岸地区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而赤道太平洋西岸地区由于海水温度低,空气层结稳定,由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

      当东南信风异常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异常强烈,降水异常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这就是所说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指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两种现象都与全球气候有密切联系,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增加。

      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可能在拉丁美洲引发洪水、导致澳大利亚出现干旱和印度的农作物歉收。

      许多观测事实还表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中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有的年份使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性:一个圈层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圈层的变化,一个地区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区的变化,局部的变化也会引致半球甚至全球环境的变化。

      发展历史

      编辑

      20世纪70年代后,全世界出现的异常天气,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中,科学家发现一种作为海洋与大气系统重要现象之一的“厄尔尼诺”潮流起着重要作用。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原意是“圣婴”、“神童”或“圣明之子”。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人,很注意海洋与天气的关系。如果在圣诞节前后,附近的海水比往常格外温暖,不久,便会天降大雨,并伴有海鸟结队迁徙等怪现象发生。古印第安人出于迷信,称这种反常的温暖潮流为“神童”潮流,又叫“圣婴现象”,源于西班牙语,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有圣婴的意思,取自圣经中福音书中天使加百列向童贞圣母玛利亚报喜时给耶稣所取的名字,天主教译为厄玛奴耳,即“厄尔尼诺”潮流。

      2023年5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评估报告说,2023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在世界上许多地区,这将对天气和气候模式产生与长期持续的拉尼娜现象相反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升高。7月4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声明,宣布厄尔尼诺现象七年来首次在热带太平洋出现。

      定义标准

      编辑

      赤道太平洋海温监测区分布图赤道太平洋海温监测区分布图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其评判标准在国际上还存在一定差别。一般将NINO 3区海温距平指数连续6个月达到0.5°C以上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美国则将NINO 3.4区海温距平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达到0.5°C以上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为更加充分地反映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整体状况,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业务上主要以NINO综合区(NINO 1 + 2 + 3 + 4区)的海温距平指数作为判定厄尔尼诺事件的依据,指标如下:NINO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持续6个月以上≥0.5°C(过程中间可有单个月份未达指标)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若该区指数持续5个月≥0.5°C,且5个月的指数之和≥4.0°C,也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运行周期

      编辑

      1950-2011期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异常1950-2011期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异常

      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研究,认为厄尔尼诺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它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在正常年份,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都受一股冷洋流控制,有一个范围很大的天然渔场。一旦出现气候异常,东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

      形成原因

      编辑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模式模式

      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地球自转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形成前兆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印度洋、印尼与澳大利亚气压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 南太平洋的贸易风减弱或往东面吹; 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 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同时它令东面较干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

      判断条件

      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条件有气压变化、风向变化、海温变化、海平面高度变化、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和旱涝反常等。一般认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连续六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即可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现象。

      形成条件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以下表现。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预示厄尔尼诺的现象之一是赤道太平洋信风逆转,一般来讲赤道太平洋信风应该是从东吹向西,使太平洋表面暖水向西部集聚,而东部深层的冷水上升到表面。但厄尔尼诺发生时频现强烈的西风取代了东风,太平洋表面暖水发生反向的变化,使太平洋东部表面海水变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情况正好相反。

      气压变化: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和海温变化相关,在厄尔尼诺发生时,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由于海温下降而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由于海温的上升而气压下降,形成东西太平洋气压的“跷跷板效应”。

      海平面高度变化和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由于风力的推动作用,厄尔尼诺和厄尔尼诺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反向均衡升降7~13厘米,激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火山活动。

      旱涝反常:由于气压变化、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太平洋东部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干旱地区发生洪涝;太平洋西部冷空气下降,令当地湿润多雨的地方干旱。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控制了德雷克海峡的海洋通道,当海冰增多时,通道堵塞导致一部分冷水北上,加强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不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当海冰减少时,拓宽的通道增大流量,减弱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根据1948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可激发厄尔尼诺的发生。2014-2015年有4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增大了厄尔尼诺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时间在:2014-04-29,2014-10-23,2015-03-20,2015-09-13。

      科学研究

      编辑

      赤道风将温水向西吹、冷水沿南美洲海岸上涌赤道风将温水向西吹、冷水沿南美洲海岸上涌

      气象学家对厄尔尼诺的研究,还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事。他们查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30余年的天气档案,发现几次重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都出现过全球性的天气异常。1972年的全球天气异常,就与当年厄尔尼诺暖流特别强大有关。这一年我国发生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国性干旱。与此同时,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发生了严重洪水,非洲突尼斯出现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秘鲁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

      温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涌使海洋变暖温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涌使海洋变暖

      1982年底又出现了厄尔尼诺暖流,东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的海水异常增温,范围越来越大,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秘鲁大雨滂沱,洪水泛滥。到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波及全球,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都连续发生异常天气。

      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由于水下火山熔岩喷发引起的。熔岩从大洋底部地壳断层喷出,将巨大的热量传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流,使海水增温变暖,从而导致东太平洋海区水温及海流方向的异常。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基于高质量的空气温度数据,提出一种新方法,可提前6个月到一年及时精准地预报厄尔尼诺的发生。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该研究的合著者、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主任汉斯·约阿希姆·舍恩胡贝尔说:“给受到影响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多的预警时间做准备,以避免一些厄尔尼诺现象所带来的最坏影响是关键。”新方法采用一种在物理学和数学交叉学科前沿方法论的网络分析,数据来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200多个测量点,其对于在太平洋遥远的站点之间有关气候变暖的互动研究至关重要。

      根据舍恩胡贝尔开发并测试的这种新方法,不仅可将预报时间提前,也增强了可靠性。事实上,新方法在2011年正确预测出2012年不存在厄尔尼诺事件。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几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使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发生变化,其中最直接的现象是赤道东太平洋与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在拉尼娜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升高,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减弱。厄尔尼诺期间的情况正好相反。这种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气象上把两者合称为“恩索”(ENSO)。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被称为ENSO循环。该研究着重于气候变暖事件,而在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年后随之就是拉尼娜年。

      舍恩胡贝尔说:“现在还不清楚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ENSO模式。然而,后者往往算得上是地球系统中所谓的引爆元素,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气候变化可能会经历相对突然的转变。从地球过去的一定数据来看,较高的全球平均温度可能增加振荡幅度,所以正确的预测变得更加重要。”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密切联系。从地球自转的年际变化来看, 1956 年以来发生的 8 次厄尔尼诺事件,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时段,尤其是自转连续减慢两年之时。再从地球自转的月变化来看,1957、1963、1965、1969、1972 和 1976 年 6 次厄尔尼诺事件,无论是海温开始增暖和最暖的时间,都发生在地球自转开始减慢和最慢之后或处在同时,表明地球自转减慢有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的原因。其物理原因在于,上述 6 次厄尔尼诺增温都首先开始于赤道太平洋东部的冷水区,海水和大气都是附在地球表面跟随地球自转快速向东旋转,在赤道转速为最大,达每秒 465m。当地球自转突然减慢时,必然出现“刹车效应”,使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的惯性力,从而使自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洋流和赤道信风减弱,导致赤道太平洋东部的冷水上翻减弱而发生海水增暖的厄尔尼诺现象。1982—1983 和 1986—1987 年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海水增暖首先开始于赤道中太平洋,这两次地球自转开始减慢时间虽落后于海温增暖,但对其后的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区的增温以及厄尔尼诺增温抵达盛期,仍有重要贡献。

      主要影响

      编辑

      影响影响

      最为确定的影响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0年初又发生厄尔尼诺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

      1997年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令长江出现大水,华南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但规模较小。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也是由厄尔尼诺现象所引起的。

      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就出现罕见四个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依序分别是:飓风艾蜜莉、飓风卡特里娜、飓风瑞塔、飓风威尔玛,并且造成北美洲和中美洲人员惨重伤亡和房屋财产损失。其中,飓风威尔玛更是有记录以来其中一个最强的北大西洋飓风。

      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又出现两个一样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分别是:飓风狄恩和飓风费理克斯。

      另外,厄尔尼诺现象有时也会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偏少,但威力超强特殊情形发生。例如:199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谢柏 (1998年)以及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超强台风鮎鱼 (2010年)。

      2023年7月3日,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成为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在当天达到62.62华氏度或17.01摄氏度,极端高温的出现,是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气候模式的结果。

      中国情况

      编辑

      发生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中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中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国内预警

      2016年3月19日,百年最强厄尔尼诺形成,对中国2016年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综合评估,赤道中东太平洋2014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在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中国2016年防汛抗旱的形势非常严峻,对天气预报预测的服务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2020年5月8日,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9年11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并持续维持厄尔尼诺状态,连续5个月 Nino 3.4指数的滑动平均值分别为 0.6℃、0.5℃、0.5℃、0.5℃和0.5℃。根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国家判识标准,已正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为弱)。

      监测方法

      编辑

      一般认为海水表层温度连续三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当前气象学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测量太平洋塔希提岛和澳大利亚达尔文之间每月气压差别的涨落情况,叫作“南方涛动指数”或“南方振荡指数”(SOI),红色线代表月涨落情况,蓝色代表年度平均涨落情况。如果是负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风强度减弱,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变暖,澳大利亚北部降雨减少,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正值高峰则表示信风增强,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温度增高,比往常更潮湿,发生反厄尔尼诺现象。

      记录数据

      编辑

      自1949年有记录以来,1949年~1951年、1954年~1956年、1964年~1966年、1970年~1971年、1973年~1976年、1984年底~1985年、1988年~1989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底-2008年、2010年底至2012年、2014年底至2016初都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暖化的趋势,厄尔尼诺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2014-2016

      厄尔尼诺现象在以下年份出现: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2014~2016、2023

      专家观点

      编辑

      宋清辉:厄尔尼诺或影响多个行业

      如何看待厄尔尼诺的影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会使热带环流和天气气候发生异常,还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异常,导致规模较大、范围较广的灾害性天气肆虐,如干旱、洪水、低温冷害等。从过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厄尔尼诺爆发时,农业、有色金属等行业首当其冲,例如可可、白糖、橡胶、小麦和玉米等受影响较大,此外有色金属也将受到厄尔尼诺影响。相关行业的公司或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相关知识

      编辑

      环流因子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环流形势在某些年份出现异常变化时,就会直接影响某些时期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就是一个显著的实例。

      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的环流还有南方涛动 ( SouthernOscillation,简作 SO)、沃克(Walker)环流和哈德莱(Hadley)环流。南方涛动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即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增高),两者气压变化有“跷跷板”现象,称之为涛动。为了定量地表示涛动振幅的大小,不少学者采用南太平洋塔希堤岛(143°05'W, 17°53'S)的海平面气压 (代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同时期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 (130°59'E, 12°20'S)的海平面气压 (代表印度洋赤道低压)差值,经过一定的数学处理来计算南方涛动指数(SOI),将历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 SST (指在纬度 0°—10°S,经度 180°W 向东至90°W)与同时期南方涛动指数 SOI 进行对比,发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合称为 ENSO)事件的主要特征是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SST)出现异常高位相(增暖)时,南方涛动指数 SOI 却出现异常低位相(塔希堤岛气压与达尔文气压差值减小)。

      关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 SST 达到怎样的正距平,才算厄尔尼诺出现,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但大体上连续三个月 SST 正距平在 0.5℃以上或其季距平达到 0.5℃以上, 即可认为出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达到上述数值的负距平时,则为反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是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强信号, 近年观测研究表明,在低纬度太平洋上不仅在南半球存在着以 180°日界线为零线的东西气压的反相振荡,在北太平洋亦有类似的振荡称为“北方涛动”(其强度比南方涛动小),可总称为“低纬度涛动”。它是由两种基本状态和其间的过渡状态所组成。在涛动的低指数时期,赤道低气压主体减弱,但前端向东伸展,此时南、北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减弱,并向较高纬度移动,其结果必然导致信风减弱,赤道西风发展,在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下,有利于赤道西太平洋暖水的向东扩展和输送,同时赤道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的现象亦相应减弱乃至停止,造成中、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在海面高水温作用下,低层大气湿度加大,湿不稳定得以发展,因此沃克环流发生变化,其上升分支向东移,西太平洋对流减弱,中、东太平洋对流发展。原先的赤道太平洋干旱带变为多雨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雨量却大为减少。

      在低纬度涛动的高指数时期,情况完全相反,南北太平洋副高加强且向赤道靠拢,赤道低压主体加强,但其东端西撤,由于经向气压梯度大,必然导致信风加强。在强离岸风作用下,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现象强烈发展,且向西平流,造成大范围海面降温,低层大气变干,层结稳定,赤道主要对流区萎缩在西太平洋,沃克环流上升分支西移,东太平洋又出现少雨气候。

      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主要通过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这个重要环节。在低纬度涛动低指数时期,在海面温度增暖作用下,副热带与赤道间海水温度的经向差别增大,必然导致哈德莱环流加强,这个加强环流的下沉分支,将产生副热带高压由弱变强的趋势。这种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出现南方涛动(低纬度涛动)由低指数向高指数转变。同样在高指数时期,低的赤道水温又使海面经向温度梯度变小,促使哈德莱环流减弱,从而使副热带高压减弱,产生由高指数向低指数的转变 ,实现整个过程转变所需要的时间,即南方涛动(低纬度涛动)的平均周期,约为 40 个月左右。近百年来出现的 ENSO 主要振荡周期在 2—7 年内变化,峰值为 4 年左右。

      所谓 ENSO 现象,并不是哪一个半球的行为,而是两半球大气环流作用下,低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许多观测事实还证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亦有一定的影响。据研究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促使日本列岛及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发生持续低温,并在有的年份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偏少的趋势。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