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关县 编辑
潼关县是陕西省渭南市下辖县,位于黄河中游大拐弯处,陕西省的最东部。其东与河南省灵宝市毗邻,西、西北分别与华阴市、大荔县接壤,南与洛南县依秦岭为界,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截至2022年总面积52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底,辖城关街道、太要镇、秦东镇、代字营镇、桐峪镇,共18个行政村、10个社区,511个村(居)民小组,全县常住人口12.37万。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48.65亿元。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潼关县属季风区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截至2022年5月,境内矿种有金、磁铁、大理石、石英石等,有野生脊椎动物100余种,人工饲养的畜禽14种。有野生植物中淀粉、糖类主要有21种,香料类24种,药用类150余种。传统农作物品种有小麦、玉米蔬菜、瓜果等。
截至2021年,全县有2家高新技术企业;有职业中学1所,初中3所,小学18所,幼儿园20所;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65家。
潼关历史悠久。商谓桃林,周称渭汭,春秋为桃林塞。清雍正四年设潼关县。
境内有聚龙潭生态旅游度假区、谢家街西山遗址、长治山城等景点。
境内交通便捷,国家高速G30连霍高速公路、国道310线均从潼关通过,陇海铁路过境设有潼关站。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概况
3 历史沿革
4 地理位置
5 气候特点
6 行政区划
7 人口
8 自然资源
9 经济概述
10 交通运输
11 社会事业
12 旅游资源
13 民间文化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潼关县
著名景点:马超刺槐、十二连城、秦王寨、潼关城遗址
地理位置:陕西省 关中平原东端
电话区号:0913
行政区划代码:610522
GDP:44.1亿元(2020年)
面积:526平方千米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常住人口15.12万人(2019年)
下辖地区:28个村社区
行政区类别:县
外文名:Tongguan County
年降水量:625毫米
邮政区码:714300
年平均气温:13.0℃
车牌代码:陕E
火车站:潼关站
机场:华山支线机场(在建)
方言:中原官话-关中片-东府小片(秦语)潼关话
政府驻地:城关镇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省渭南市
概况
编辑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端。北纬34°23'-34°40',东经110°09'-110°25'。东邻河南省 灵宝县,西连华阴县,南接 洛南县,西北与 大荔县毗邻,北与 山西省 芮城县隔河相望。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22千米,总面积526平方千米/444.96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14300。 行政区划代码:610522。区号:0913。拼音:Tongguan Xian。
历史沿革
编辑潼关,从始建至唐代,两经迁徙,三地设防,城池多变,设施不一。东汉建立初期,废秦在河南灵宝县创建的函谷关。武帝和献帝先后迁关于河南新安及弘农衡山岭。献帝又于建安年间,迁关于潼关上南门外,即今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潼关之名,始自于此。其建筑情况,志书缺少记载。从其遗迹看,东起原望沟西沿,向西穿城北村至禁沟东岸。东西两面临沟,地势平坦而广阔。南北朝时,北周愍帝宇文觉打败东魏大将窦泰的战斗发生在这里。愍帝取胜后,改潼关为“潼谷关”。
商代隶定国,称桃林。周代为畿内地,录虢国(北虢),称“渭汭”。春秋时称桃林塞,隶晋。晋侯使詹嘉处暇守此防秦。战国,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隶魏。秦惠文王六年(前332),设宁秦县, 属宁秦县辖地。汉高祖五年(前202),设船司空衙门,专管黄、渭河水运、船库。后以船司空官名为县名,隶京兆尹。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隶后承烈郡。 东汉复名船司空县, 隶司隶校尉部。 建安十八年(213),船司空县并入华阴,隶京兆尹。后经三国、魏、晋275年均属华阴县。北魏永熙三年(534), 属定城县(治所在今公庄村北之定),隶华州华山郡。西魏时 定城县并入敷西县,直至北周。
隋开皇三年(583),属敷西县隶华州。大业三年(607)改隶京兆郡。五年(609)改敷西县为华阴县,潼关属之。唐垂拱元年(685),华阴县改称仙掌县,天授二年(691)分仙掌县东部(潼关)设潼津县,隶虢卅。圣历二年(699) 三月,改属太州(治所在今华县)。长安二年(702)撤潼津县,并入仙掌县。
神龙二年(706)复名华阴县,本县属之。 后经五代、宋、金、元约670余年,均属华阴县。明洪武七年(1374)设潼关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九年(1376),设潼关卫,属河南都司(明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说洪武三年设潼关卫)。永乐六年(1408),属中军都督府。
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关卫,五年(1727),设潼关县。 乾隆十三年(1748) 改设潼关厅,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民国二年(1913)废厅,设潼关县,属陕西关中道。二十二年(1933), 属陕西。二十八年(1939)属陕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大荔县)。三十六年(1947)属陕西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华县),直至解放。
1949午5月29日潼关解放,本县属渭南专员公署,隶陕甘宁边区政府。1950年5月,属渭南专员公署,隶陕西人民政府。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后,直属陕西人民政府,1958年12月本县与渭南县合并后,设潼关人民公社, 属渭南县,隶陕西人民政府。1961年8月15日恢复潼关县制,属渭南专员公署(1979年改称渭南地区行政公署),隶陕西人民政府。1984年政社分设,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镇)、村建制。至1990年,县内共设4镇5乡。2002年改设4镇(城关、太要、桐峪、秦东)4乡(高桥、安乐、代字营、南头)8个居民委员会83个村民委员会。2011年改设5镇(城关、太要、桐峪、秦东、代字营)1乡(安乐)8个居民委员会83个村民委员会。
地理位置
编辑潼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界于东经东经110°09'30"——110°25'32"北纬34°23'30"——34°39'00"之间南北长28.4公里,东西宽约24.6公里,总面积526平方公里。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气候特点
编辑潼关属暖温带大陆性雨热同季的季风型干旱气候。南北差异大,光能资源较充足,热量和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处平均风速3.2米/秒。
水文
县境内有自产水和过境客水两大部分:自产水指汇入黄河4条一级支流的11条支流;客水指黄河、渭河。
行政区划
编辑解放后,废保甲制度。潼关县分设一、二、三、四、五区,共辖34个乡。
1955年撤区并乡,设9乡1镇:吊桥乡、南头乡、吴村乡、安乐乡、李家村乡、太要乡、代字营乡、南营乡、十里铺乡、城关镇。乡辖若干初级社。到1956年,乡辖72个高级社,镇辖5个居民区。
1957年,潼关县三门峡库区移民后,有58个高级社。
1958年裁撤乡的建制,保留城关镇。原来的乡设红旗、东风、秦岭(不久并入超英)、超英、卫星、东方红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的组织机构。将高级社改为生产大队,分属各公社。同年12月,潼关县并入渭南县后,设潼关人民公社。原1镇5社,改设城关、高桥、吴村、安乐、李家村、太要、代字营、南头8个管理区。辖76个生产大队和5个居民区。
1961年8月,潼关县建制恢复后,调整为城关镇和吴村、安乐、港口、南头、代字营、太要、李家村人民公社,共辖12个居委会,81个生产大队。1983年调整为82个生产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废社设乡。城关镇辖11个居(家)委会;农村设太要、港口镇、吴村、安乐、高桥、南头、代字营、李家村乡8个乡(镇),把82个生产大队改为村委会,512个生产小队改为村民小组,并辖4个居(家)委会。1988年,李家村乡改设桐峪镇,至今。
2009年,撤销代字营乡设立代字营镇(8月6日正式实施)。2011年,撤销高桥乡并入秦东镇和城关镇,撤销南头乡并入代子营镇。调整后,潼关县辖5个镇、1个乡:城关镇、秦东镇、太要镇、桐峪镇、代字营镇、安乐乡。
人口
编辑2019年,全县常住人口15.1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18万人,城镇化率47.5%。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6.68‰,自然增长率为3.97‰。
民族构成
2000 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150371 人,占常住人口的 99.78%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332 人,占常住人口的 0.22% 。与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 21115 人,增长 16.3%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 18 人,增长 5.7% 。
自然资源
编辑本县 秦岭地区,埋藏有金、银、铅、石墨、大理石、蛭石等多种矿物,分布范围较广,藏量比较丰富。据今发现北宋“崇宁三年”(1104)的矿洞石刻,大约900年前就有民开采 金矿石。在潼峪、蒿岔、太峪、东桐峪等峪道都发现有矿洞遗址,仅麻峪就有72孔。历代官府屡禁庶民开采利用。明代17任兵宪都残酷地镇压过矿民。清康熙《 潼关卫志》在“乡贤”中记述潼关卫指挥使盛德的镇压矿民情况:“嘉靖二十九年矿寇猖獗,公率兵击之,兵溃,公奋力战,遂为贼害”。《 潼关县新志》记述:西潼峪佛头崖下有铜矿,官府曾经开采,因矿苗未成熟而终止。清代还有矿师勘查,立石标记。又载:西南牛角岭有煤矿,民国十年(1921)有人集资开采,因资竭而辍,但不知其是否有煤矿。建国后,1958年“ 大炼钢铁”时,群众在东桐峪 河浪铁砂发现砂金,一度广为流伟。1965年陕西省地质局派出勘探队在本县秦岭山区对矿产资源进行普查,经普查、 初查、详查确有金矿石。1972年县筹建开发大理石矿。1975年前后,近山地区社、队集体和个人挖掘蛭石、大理石、蛭石加工等工、副业生产迅速兴起。
在开发大理石、蛭石的基础上,依据 地质勘探资料,开发金矿石。1975年筹建潼关县金矿。1976年渭南地区潼关金矿开始筹建,1977年陕西省革委会决定,渭南地区潼关金矿与洛南 铬矿合并为陕西省潼关金矿。1979年县金矿因资金、技术不齐,遂移交由陕西省潼关金矿。1984年陕西省潼关金矿改属冶金工业部,分设东桐峪、潼峪矿区,5个坑口,有职工1655人,其技术力量雄厚,机械化设备较为齐全,日产原矿石500吨,为国家定点的国营中型黄金矿山企业。1985年生产黄金1.61万两,实现利润206万元。同年,县筹建李家金矿,1986年筹建县小口金矿,到1989年两矿分别年产黄金2617.38两和5554.25两。同时, 冶金部潼关金矿的东桐峪矿区,改设东桐峪金矿,隶冶金部。
随着国家矿山建设的发展,集体和个人采矿选炼黄金的浪潮迎风而起。1979年 李家村公社马峰峪口大队第三生产队成立采矿队以后,陕西省冶金局多次催促兴办采金队,县社队企业局已派员驻队指导,沿山社、队采矿陆续成立。到1985年全县有规模不一、技术设备不等的采矿队80多个。1981年太要公社成立 黄金冶炼厂后,到1985年全县有黄金冶炼厂13家。原来开采矿石远销外地,年采矿石2450多吨,1980年折合年产黄金2152两,白银1397两,铅20吨,总产值26万多元。此后,进行自采自炼。到1985年生产黄金1.0万多两,白银2.35万多两,铅400多吨,总产值583万元,跨入全国生产 黄金万两县行列。群众家庭氰化池、混汞碾、小球磨、氰化池772个。全县本年生产黄金突破3万两,每人平均1两以上。
经济概述
编辑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4.1亿元,较上年下降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2.7亿元,下降5.3%;第三产业增加值25.1亿元,下降4%。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3%、28.8%、56.9%。
2020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21.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9%,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1.3亿元(现价),扣除价格因素,较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7.4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0.3亿元,增长5.4%;畜牧业产值3.1亿元,增长0.4%;渔业产值0.1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4%。
2020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8万亩,较上年增长1.1%。夏粮播种面积10.7万亩,增长0.2%;秋粮播种面积9.1万亩,增长2.3%。粮食总产量5.1万吨,较上年增长18.5%,平均亩产253公斤,增长17.1%。其中,夏粮2.8万吨,增长29.3%;秋粮2.3万吨,增长7.6%。
2020年,全县蔬菜面积1.5万亩,较上年增长1.6%,产量4.3万吨,下降5.5%。园林水果面积2万亩,增长1.4%,产量1.4万吨,增长2.1%。
2020年,年末大牲畜出栏1307头,较上年增长14.8%。猪出栏7.5万头,增长1%;羊出栏5972只,增长43.5%;家禽出栏14.8万只,增长6.5%。年末大牲畜存栏2100头,增长19.7%。猪存栏5.8万头,增长10.1%;羊存栏0.5万只,增长16.5%;家禽存栏25.8万只,增长1%。全年肉产量6417.7吨,蛋产量1919吨。
第二产业
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1.6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4%。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6.3亿元,下降9.2%。
2020年成品金产量为6216千克。
2020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1亿元,较上年下降40%。拥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8家,从业人员328人,总产值实现4.1亿元,下降4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下降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6.3%。
2020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20.4%。
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5亿元,较上年增长327.5%;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2.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 3.4万平方米,增长24%。
贸易
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8亿元,较上年下降10.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8亿元,下降9.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7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1亿元,分别增长11.6%。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5亿元,下降17.6%;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4.9亿元,下降6.4%;住宿业实现销售额0.4亿元,下降29.8%;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亿元,下降23.8%。
招商引资和旅游
2020年全年共有招商引资在建项目22个,实际到位资金52.5亿元,较上年增长5.3%。
2020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
财政金融
2020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1亿元,较上年增长2%。其中,税收收入0.6亿元,增长18.8%;地方财政支出实现15.3亿元,增长9.3%。
2020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8亿元,较上年增长9.7%。其中,居民存款59.7亿元,增长10.8%。各项贷款余额28.4亿元,较上年下降11.5%。其中,短期贷款14.7亿元,下降30%;中长期贷款9.8亿元,增长25.2%。
交通运输
编辑2020年全县货物运输量24.5万吨,较上年下降53.9%;货物周转量4040万吨·公里,较上年下降44.9%;旅客运输量44.7万人,较上年下降74.2%;旅客周转量3041万人·公里,下降74.9%。
陇海铁路交于城南,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全县。
社会事业
编辑2020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2家(中陕核钼业有限公司、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培育认定民营科技企业2家;申请发明专利52件。
2020年末,全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29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0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3所,初中在校学生3834人;小学19所(其中公办16所,民办3所),小学在校学生8789人;幼儿园19所(其中公办11所,民办8所),在园幼儿4915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0%。
文化卫生
2020年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5个,图书馆1个。全年开展了“‘鼠’你有才”、“图书馆里过年 ”、“猜灯谜”等系列活动60余场次;在重要节假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0余次;赴社区村镇为群众播放电影30余场,赴养老院、社区开展文艺表演活动3场;全年共收集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主题的文艺作品280余件,微信平台刊发征集作品8期。
2020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64家,其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县卫生监督所1家,县属医疗卫生机构3家、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83个、个体诊所66个、私营医院2家。全县医疗机构床位688张,其中县级公立医院427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2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4人、护士402人、药师57人、技师60人、其他285人。
环境保护
2020年全年有限监测天数366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7天,达标率78%,其中优质62天,良好225天。重污染天数2天,较上年减少12天。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2。六项污染物浓度中PM2.5年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71微克/立方米;NO2年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SO2年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O3-8h第90百分位数浓度155微克/立方米;CO第95百分位数浓度1.9毫克/立方米;上年度(2019年)万元GDP能耗0.321吨标煤/万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02%。
安全生产
2020年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
水利
2020年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386千公顷,堤防长度7.8公里。建成水库11座,总库容531.66万立方米。
2020年,水利供水工程年总供水量2289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1619万立方米,工业供水9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337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242万立方米,生态环境供水25万立方米,林牧渔畜供水57万立方米。
人民生活
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358元,较上年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01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8元,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比2.5∶1。
社会保障
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农村劳动力转移3.72万人次。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5553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4290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399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20176人,参合率达96.7%。截止2020年末,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12户,共492人,支付低保资金377.85万元;农村居民享受低保1291户,共3449人,支付低保资金1127.18万元;城镇特困供养25人,农村特困供养189人,共计支付177.52万元。
邮电通信
2020年邮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532.84万元,较上年增长7%;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740万元,较上年增长7.3%;移动电话用户145323户;互联网用户41769户。
旅游资源
编辑潼关八景,是潼关地区能够欣赏的八处胜景。八景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谯楼晚照、道观神钟。
雄关虎踞
雄关,是指潼关故城东门的关楼。踞是蹲或坐的意思。虎踞,是指东门外麒麟山角形似一只猛虎蹲在关口。东门城楼北临黄河,面依麒麟山角,东有远
望沟天堑,是从东面进关的唯一大门,峻险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关时,沿着东门外陡坡道拾给而上,举目仰望关楼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只眈眈雄视的猛虎,守卫着陕西的东大门,它以威严雄险著称。
清
淡文远胜赞《雄关虎踞》诗:
秦山洪水一关横,
雄视中天障帝京。
但得一夫当关隘,
丸泥莫漫觑严城。
注释:
(一)一二两句是说,秦岭和黄河之间横踞着一个潼关,它虎视中原保护长安。 中天指中原。帝京指长安。
(二)三、四两句是说,只要派一员将守住东门,关隘指东门,什么丸泥“东封函谷”,只不过是狂妄者的谰言。这里指东汉王元曾夸口用少数兵力即可东封函谷关,讥笑了他对潼关的轻慢态度。
民间文化
编辑古 战 船
潼关古战船孕育诞生于古县城附近的高桥乡、秦东镇,辐射兴盛,传承于高桥乡高桥 、税村一带,其装扮表演 以古代战船为原型,故得此名。西汉时初见雏形,明清时发展兴盛。
古战船表现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流星、铁鞭开路、静场,二是竹马先行,三是古战船表演,四是舞狮舞龙,五是锣鼓助阵,渲染气氛。竹马 、战船场以彩绘、剪纸、绢花装饰,有龙、虎头像认示两阵。
竹马、战船表现了潼关水陆两站的配合形式 ,是黄河流域古代战争为民间艺术结晶。被誉 为“中华一绝”。
踩 高 跷
高跷亦称“木棍上的秧歌”,五虎张“高跷”一般分为“文跷”和 “ 武翘 ” 两大类,均依照戏剧中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表演者手持各种道具,排成队列,在雄浑鼓乐的伴奏下,踩这铿锵有力的节奏,翩翩起舞,如下腰、劈叉、鹞子翻身、鲤鱼打挺、扑蝶、原地旋转360 0 以及叠罗汉(造型)等,精彩的表演,高难度的造型,常常博得观众的惊叹和称赞,甚至表演绝活。
背 芯 子
潼关南街芯子产生于古潼关南街辖区境内,同时也有邻近的少数人参加,以铁制骨架为各种装饰艺术的“芯”,承载一至数名小孩,加上动作表演,以高、险、奇、巧成为南街的一种特色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及外国友人的喜欢。
芯子为手工及表演技艺,其铁芯要用熟铁再经过多次锻打,使其成为刚柔兼济的专用钢材,既能承载重物,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动,让人有一种艺术的美感,可以表演古今的戏剧、民间传说及其它多方面的内容。
潼关县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