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念刘和珍君 编辑
《记念刘和珍君》是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创作的散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收录在《华盖集续编》中。
该散文是作者杂文集中的代表作之一,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的刘和珍鸣不平,并痛悼其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内容简介
3 创作背景
4 作品鉴赏
5 作者简介
6 作品评价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记念刘和珍君
创作年代:1926年
文学体裁:散文
作者:鲁迅
作品出处:华盖集续编
首版字数:2351
内容简介
编辑记念刘和珍君
一
记念刘和珍君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1)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2)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3)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4)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5)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6)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记念刘和珍君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7)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8)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9),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0)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11)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四月一日。
字词注释
记念刘和珍君
(1)正告:此处不是“严正告诉”之意,而是“郑重劝告”之意。(2)销行(xíng):(货物)销售。
(3)菲薄(fěi bó):微薄。
(4)桀骜(jié ào):比喻一个人性情倔强,不被驯顺。
(5)赁(lìn):租。
(6)不惮(dàn):不怕。
(7)攒(cuán)射:集中射击。
(8)屠戮(lù):杀害。
(9)寥寥:极小。
(10)“亲戚或余悲……”:陶渊明《挽歌·其四》。
(11)殒身不恤(yǔn shēn bú xù):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创作背景
编辑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1926年3月16、17日,在北京的国共两党开会,徐谦以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同李大钊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决定,组织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3月18日,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市党部、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市委、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与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广场北面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他撰写的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台前横幅上写着“北京各界坚决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来到段祺瑞执政府(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门前广场请愿。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出来见面。段祺瑞担心局势失控,命令执政府内的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时,竟然将死者财物尽行掠去,甚至连衣服也全部剥光。
段祺瑞执政府用嫁祸卸责的手法,反诬徐谦等人假借“共产学说”谋乱,下令通缉徐谦、李大钊、李煜瀛、顾兆雄、易培基等5人。朱家骅、蒋梦麟等几十人也上了黑名单。张作霖派奉军闯进北大、女师大、中俄大学及报馆等,大肆查禁进步书刊,搜捕进步人士。4月26日清晨邵飘萍于被秘密处决,北京大学教授朱家骅、代校长蒋梦麟等遁入六国饭店再秘密离京。李大钊、徐谦、鲁迅等人被迫转移,国共两党的领导机关则迁入苏联使馆。《京报》馆和一批进步报刊被查封。张学良逮捕了共产党员刘清扬。3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全国商人、学生、工人、农民、兵士,应急起联合起来,不分党派,一致奋斗,发动一个比五卅运动更伟大的运动,以雪最后通牒之耻”。3月23日,北京各界人士、各社会团体、各学校齐聚北京大学大操场,为亡灵们举行“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鲁迅题写挽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做。”后又就此惨案连续写了七篇檄文。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哀歌》唱遍京城。这起事件直接导致段祺瑞政府倒台。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作品鉴赏
编辑文学赏析
鲁迅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几位遇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
第一小段写参加追悼会的人要求作者写点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本段一开始就写明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出鲁迅的悲愤难遣的心情。然后写和程君的谈话,很自然地引到写纪念文章的事。这里的“正告”,是郑重地提醒的意思,表现了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是来自群众的强烈的要求。
第二小段指出写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起因—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在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下,不但鲁迅等所编的进步刊物往往停刊,“有始无终”,而且这些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所以“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和珍竟“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毅然”两字有力地表现了刘和珍是个敢于反抗黑暗、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这是下文写到她勇敢地领导同学反对杨荫榆和向段执政府请麒的思想基础,也是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纪念她的重要原因。他们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是同一营垒中的革命同志。“生活艰难”主要指当时的黑暗现实。这段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是对于当时“屠伯们逍遥复逍避”的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作者誓为改变当时黑暗现实而战斗的决心。
第三小段指出写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起因——反动派在屠杀爱国青年后,竞又指使它的帮凶文人吹出“阴险的论调”,真是凶残卑劣极了!所以必须写出此文,作为祭品献给死者。“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句话本身就说明鲁迅已愤怒到什么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不是人世,而是狐鼠昼行的禽兽世界。“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一句,是直接控诉反动派屠杀青年的血.腥罪行的,这样大量的鲜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把我泡了起来,使我连呼吸、看、听都异常艰难,哪里述能说什么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一句,长歌指放声悲歌,当,代替,哭,哀哭,哀痛。这句的意思是说,用写文章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和追悼先烈,在先烈刚刚牺牲、作者内心剧痛时是不容易办到的,只有等过一段时间,悲痛的心情稍平息时,才能真正“痛定思痛”,再回想以前的悲痛。这句话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示作者愤怒、悲痛之强烈,“实在无话可说”。“而此后……”一句,“而”字以下,笔锋一转,转向揭露陈西漫等“所谓学者文人”(不是真正的学者文人,而是披了“学者文人”外衣的反动派的帮凶)的阴险论调,这种人的卑劣行径,更使作者愤怒满腔。“出离愤怒了”,意思是愤怒达于极点,超出了愤怒的程度。“我将深味……”整句的意思是:我将深深地体会和回味这种禽兽世界的“浓黑的悲凉”,我要把由于敌人的屠杀和流言给我的最大的哀痛揭示出来,尽管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们可以因我的痛苦而感到快乐,但我就是要把“这”——对于战友的深沉哀悼和对于敌人的愤怒控诉——作为“后死者”奉献给死者的“菲薄的祭品”。这里充分表现了鲁迅与敌人势不两立的革命精神。“后死者”是鲁迅对自己的谦称,同时也表明了鲁迅要坚决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第二部分:通过悲叹庸人易于忘却革命者的牺牲,进一步阐明写本文的意图—要使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这部分一开始,鲁迅就气壮山河地写道:“真的一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指的是真正的革命者,包括刘和珍等烈士。“直面”、“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不回避之意。“惨淡的人生”指当时反动派统治下人民群众所过的非人生活。“淋漓的鲜血”指“‘三·一八”渗案那样血迹斑斑的残酷现实。全句的意思是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这就给一个革命战士提出了标准,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洽,对敌人的疯狂屠杀革命人民,要敢于直面和正视,要不避锋,要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掩埋好战友的尸摊,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与敌人奋战到底。这样的人,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前一句,以“真的猛士”为主语,下面连用两个“敢于”,联结了两个对偶谓语。后一句,一个问句,加强了对“真的猛士”的赞叹,这后一句看起来是问句,实际上是加强感叹,是对“真的猛士”的直接赞颂。“哀痛者”和“幸福者”,表面上好象是矛盾的,实则不然。“真的猛士”为战友的牺牲而哀痛,是“哀痛者”,他们哀痛,他们对反动派的血腥罪行悲愤满腔,他们化悲愤为力量,对反动派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他们活,活得有意义,死,死得重于泰山,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幸福者”?战斗就是幸福,比起那些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不知道哀痛的庸人来,他们要幸福千万倍!
下面“然而……”一句,作者转入批判“庸人”。“庸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这里主要指小市民和其他一些苟且偷安的人。前面刚讲过“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里就开始写另一种人。“庸人”,不敢斗争。不愿斗争,过一天算一天,而大自然呢,又常常为这些庸人设计,使他们忘得很快,大自然用时间的流驶(此处拿流水来比喻时间的过去),来洗去死者被屠杀、流血牺牲的旧迹,时间一久,“庸人”们把这些都慢慢淡忘了,鲜红的血痕变淡了,只在他们心上留下那么一点淡红的血色和很轻微、很淡漠的悲哀。正是这样,才使得“庸人”们哲时苟且偷生,不去对反动派反抗,客观上也就帮助维持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鲁迅在这里沉痛而又语重心长地批判了“庸人”,意思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做“庸人”,而要做“真的猛士”。下面“我不知道……”一句是对反动派罪恶统治的诅咒,愤激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小段,点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这笔血债,唤醒人们起来斗争。“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意思就是我要趁对“三·一八”渗案的印象很深,没有淡忘的时候,把它写下来,好让大家记住这笔血债。“忘却的救主”,是健忘的形象化的说法,有讽刺某些健忘的庸人的意思。
第三部分:通过衬刘和珍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回忆,表达鲁迅对她的哀悼和享敬。
整个第三部分两段文章都是回忆的,但又不仅是回忆,作者一面回忆,一面谈自己的想法,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写得亲切真挚,十分感人。先说刘和珍是鲁迅自己的学生。这是事实。紧接着再补充说,“学生”这个说法,虽然向来是这样想,也这样对人家说的,但“现在却觉得踌躇了”为什么“踌躇”呢?作者先不直接说出,却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然后才在下一句说明了原因。“苟活到现在的我”,是鲁迅的自谦,同时也表示了鲁迅极其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决心为革命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她不是……,是……”这一句中,前面一个否定判断分句,后面一个肯定判断分句,共同突出了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革命精神与崇高品质。另一方面,这两个分句丈共同突出了鲁迅与刘和珍决不仅仅是一般的师生关系,而是同在一条战壕里战斗的战友。鲁迅严格要求自己、热情歌颂爱国青年,在这一句里充分表现了出来。
第二小段,写认识刘和珍的经过,描述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的斗争精神、对进步师生的和蔼态度以及对学校前途的关心。文章先从第一次知道刘和珍的姓名谈起,然后再谈后来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这是讽刺语,即流氓打手),强拖出校后,才见到刘和珍本人。见到时,“心中却暗自诧异”。接着谈了“暗自诧异”的原因。能够不为敌人威力屈服和利诱,敢于反抗象杨荫榆这样一个“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不管怎样,性格总该有点倔强不驯、比较泼辣的吧,可是在日常接触并不是这样,鲁迅见到的刘和珍却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后来学校暂时搬到宗帽胡同,刘和珍来听鲁迅的课,仍然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文章一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很温和”,是有深意的。首先,拿这和下面谈的她关心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一同来和前面谈的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对照看,就说明刘和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作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次,正是刘和珍这样一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可亲的爱国女青年,却被反动派恶毒地诬蔑为“暴徒”,并把她杀害,就更加激起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勾结北洋军阀镇压革命、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义愤填膺,最后刘和珍“微笑”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反复提起,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作者这一段回忆刘和珍,好象都是很“平常”的一些事,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平常”的事,深刻地表现了刘和珍这位爱国青年的优秀品质、作风和爱国主义思想。如果没有这些,刘和珍的革命活动和她的为革命英勇牺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试想,经过斗争,学校已经恢复旧观,耍在女师大复课,往日支持学生在宗帽胡同上课的教师都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辞职了,而就在这个斗争取得胜利、最容易使人麻痹的时候,刘和珍却“虑及母校前涂,黯然至于泣下”。要不是思想深刻、眼光远大、热爱祖国、时刻考虑革命前途和女师大学生运动斗争前途的人,是决不会如此的。这里,从文章表面看,只是记叙了刘和珍的一件“普通”事迹,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含义,把刘和珍的思想和性格写得很深,并且为下面两部分记叙刘和珍被反动派惨杀作了准备。
第四部分:写鲁迅得知刘和珍牺牲噩耗的愤怒心情,并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斗争。
第一小段,写听到惨案发生时对传说的怀疑,鲁迅说他向来是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的。然而这一次,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一且一个那样和蔼可亲、始终微笑的刘和珍,段政府的卫队更何至于忍心对她开枪,让她无缘无故地倒在段政府门前的血泊中呢?这样的惨案是千万个不会也不应该有的呀!鲁迅在这里是用欲擒先纵的笔法,先说对传说发生怀疑,等到后来事情证实了,便更加突出了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注意这一段里文章运用“居然”(“说卫队居然开枪”)“竞”(“竟至于颇为怀疑”“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等副词,这两个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用了它,大大加强了语气。另外,这一段说的“中国人”,是指中国的反动统治者,这种用法是以全体代部分的修辞方法。
第二小段,以铁的事实揭露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刘和珍被杀害了;杨德群也被杀害了(作者把二人分开谈,是为了加重文章分量),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这一小段,三句话表现了三层意思:第一句用连词“然而”,由传说转入事实,作证的是刘和珍“自己的尸骸”。第二句用副词“还”字,再以杨德群的“一具”尸骸作证。第三句用连词“而且”进一步说明她们被杀害的情况不仅是杀害,而且是“虐杀”,证据是尸体上“还育棍棒的伤痕”。这里,并用“不但……简直”的句式加强语气,进行控诉。这一小段许多虚词用得非常精当,使文句迂回曲折,层层递进,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深入地表达了沉痛的思想感情。
第三、第四小段,揭露反动政府对爱国青年的诬蔑和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中伤。这里每一句做一段,有强调的作用“段政府就有令”,是指段祺瑞于三月十八日惨案发生的当天发布的颠倒黑白的通缉令,令文中诬蔑爱国群众是“暴徒”。“流言”,是指陈源等反动文人的造谣诬蔑,说爱国青年“受人利用”“自蹈死地”。这两句揭露敌人,简截明快,感情强烈,寓意也极深刻。两个“但……就·”…”,写出了杀人者和流言家们在惨案发生后对被害者竟还要加以诬蔑,真是无耻下劣之极!第四小段“但”字下一个“接着”,还勾画出了流言家为其主子帮腔的一副叭儿相,而且流言家说她们“受人利用”,不仅是对死难烈士的恶毒诬蔑,也是对支持学生运动的鲁迅等进步人士放冷箭,其阴险毒辣,隐然可见!
第五小段,抒写作者对反动派极为愤慨的心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概括了作者对“惨象”和“流言”的具体感受;“已使我”和“尤使我”,一层进一层地写出作者的愤概心情。“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设问回应了第一部分的“我实在无话可说”,加强了悲愤的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控诉,意思是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正是由于反动派的残酷迫害所致。那么怎么办呢?沉默下去吗?不!决不能让中华民族在沉默中灭亡!这里运用两个“沉默呵”,感情沉痛、激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个选择复句,用“不在……就在”表明沉默有两种前途,二者必居其一,只有在沉默中“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这里实际上是召唤人民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而要在沉默中“爆发”,也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对反动派斗争。‘这一小段,特别是最后两句,它本身就是作者强烈革命感情的水山式的爆发,给人以极大鼓舞。
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惨遭杀害的情况,歌颂爱国青年的英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第一小段,只有一句话,是承接上文“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而来的一个转拆,从转折中自然引出下文。
第二小段,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英勇牺牲的情景,她们沉着勇敢,团结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里把“听说”的宾语用三个逗号断开,具有表达作者极度沉痛的心情的作用。试把“她”连同三个逗号都去掉,一气念完,句子仍然通,即“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力量却弱得多了。自然,不过是徒手请愿而已,稍有一点人心的人,谁也不会料到反动派会用这样预先布置下的杀人罗网来对待爱国青年的。前一句的“欣然前往”和这一句所写段祺瑞反动政府预先布置谋杀的“罗网”,是一个尖锐对比,以刘和珍的热诚、纯朴反衬反动派的卑劣、凶残。下面接着写刘和珍如何中弹,张静淑在抢救她时也中了四弹(其一竟还是手枪射的)。杨德群又想去扶她,也中了弹,最后,一个反动派兵在刘和珍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终于死去。这是从具体的事实回应上一部分第二段所说的“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这一小段在叙述刘和珍等如何中弹的同时,还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这一段的几个“她”字,都是指刘和珍。
第三小段,赞扬爱国青年的沉着勇敢和团结友爱精神,同时也斥责了中外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对刘和珍的赞扬是用定语“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微笑、和蔼等词在文章的第三、第四、第五部分反复出现,是着意强调,更突出反动派的凶残。对杨德群和张静淑的赞扬是用定语“沈勇而友爱”。这是上一小段具体描写她们在弹雨中舍命救友精神的概括。第四部分写了“尸骸”,这里又一再写到“尸骸”,这就把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了出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对上一小段写她们如何被枪杀的一个概括。“从容地转辗”,写出三个人临难不惧。“枪弹的攒射”,写反动派集中射击,从“攒射”中写出反动派的残酷。(“攒”字在此处是集聚、集中的意思)。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语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赞扬刘和珍等三人的;另一种认为,“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实指反动派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我们取前一说。此句主语“这”指上面介词结构中三个女子从容转辗一事,之所以说“‘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因为当时刘和珍等三人情况危急,就要被打死打伤,在此情况下,她们三人能视死如归,互相救助,面对反动派枪弹攒射依然从容不迫,一无所畏,使人看了感到是“惊心动魄的伟大”。至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则是讽刺,指披了“文明人”外衣的刽子手。再下面一句“中国军人”指反动派,“伟绩”和“武动”都是讽刺的,这句话过去大家都理解为“中国反动派过去屠杀妇婴和八国联军当时残杀中国学生的滔天罪行,都比不上这次段政府的罪行,段政府反动军警杀害青年的凶残已远远超过了过去中外反动派的罪行”,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值得研究。这一句应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看,这两句主要都是歌颂刘和珍等三人临难从容、为祖国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的(当然,同时也愤怒谴责了中外反动派),因此,后面这一句里的“这几缕血痕”同样应该指三个女子的英勇牺牲,而不是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指这一次段祺瑞政府的罪行。我们认为后一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中国反动派屠杀妇婴、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民,他们的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但是,这次三个青年女子手无寸铁,面对故人枪口一无所畏,从容辗转于反动派枪弹攒射中,这种伟大精神远远压倒了中外反动派的凶焰。
第四小段,勾画出扫外杀人者凶残无耻的丑态,对他们进行有力地讽刺和抨击。这些杀人犯居然把头抬起来,不知道个个脸上都溅满了人民的鲜血,真是凶残无耻到极点。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和烈士死难的意义。
第一小段,写作者深感从烈士牺性中,应该总结血的教训。先写刘和珍等牺牲后对社会的影响。“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三·一八”惨案竟象没有发生过,一切照旧,没有什么变化,多么令人痛愤!爱国青年牺牲了,却成了小市民的茶余饭后谈话资料,或者给反动文人作为他们制造流言的种子。这里,鲁迅对庸俗市民的不觉悟感到痛心,而对反动学者文人的恶意诬蔑则尤为愤慨。“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以下,都是说明鲁迅对请愿的看法。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句,是说人类长期阶级斗争、劳动人民流血牺性的历史,正象古代多少万年以前用了大量木材后来才成为一小块煤那样,经过大量的流血牺牲,才使得社会前l进一小步。而这,请愿是不在内的,更不用说是徒手请愿了,因为历史前进必须靠革命斗争,决不能靠请愿。鲁迅从来不赞成对反动派和平请愿,他说过“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空谈》),鲁迅主张用壕堑战,对反动派进行韧性的战斗。
尽管鲁迅不赞成请愿,但他对这次牺牲的爱国青年,仍然热情歌颂,并且认为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必然产生影响。所以,第二小段,文章写了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社会影响要扩大。“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说明了鲁迅认为爱国青年的血没有白流。下面的“至少”,是对影响范围的最低估计,即至少亲人们、师友们会永远记念着她们。然后鲁迅又引陶渊明的诗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所引陶渊明《挽歌》中四句诗的大意是:死了以后,亲戚们有的还在悲哀.别人也都唱过了挽歌,死算得什么呢,让身体理在一十里同山陵一样千古长存罢。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
第一小段,概括作者对“三·一八”事件的看法,即“三·一八”事件“出于我的意外”的三种情况:反动当局的凶残,反动文人的下劣,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鲁迅分别用表示程度大致相同的几个词:“这样地”“如此之”“如是之”,来修饰凶残、下劣、从容,由于前面又分别用“竟会”“竟至”“竟能”,就显示出它们的区别来,不仅使语句有所变化,而且在意思上也全不一样了。
第二小段,指出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中国青年是有希望的,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华民族是不会灭亡的。“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这是指一九二五年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埙身不恤”,这是对第五部分写的具体细节的概括。“殒身不恤”,即牺险性命也不顾惜。鲁迅对刘和珍等人“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损身不恤”这一事实作了高度的评价,他从这里面看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看到了中国青年和人民的这样勇毅虽然遭到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就充分肯定了爱国青年死难的革一命意义,鼓舞了革命人民。
第三小段,鼓舞人民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苟活者”是指当时一些觉悟较慢的人,“淡红的血色”,指随着时间流驶,死者的血迹由深红变成淡红了,这一句是说对于一些觉悟较慢的人,爱国青年的流血牺庄也能使他们从死者淡红的血色里依稀地(模模糊糊地)对未米看到微茫的一点希望,而不至全无信心。至于真正的革命战士,就根本不同了,他们会因此而更加奋勇前进,夺取革命的胜利。另外,“苟活者”也包含有作者自谦的意思,实际上鲁迅毫无疑问是“奋然而前行”的“真的猛士”。
最后一小段,作者再一次表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慨,点明这篇文章的题意。“呜呼”,在文言里原是形容哭的声音的,一般多用在哀悼死者时,如旧式祭文中的“呜呼”,是作为极强烈的叹词而用的。这里仿旧式祭文说法,表示出作者的悲愤。“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既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极大愤慨,又和前面第一部分照应,再次点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这样的结尾坚强有力,含义也十分深刻,短短一句话,概括了全文。
综观全文的思想意义是: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悲壮战歌,是讨伐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战斗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奋勇斗争的革命号角。在段祺瑞反动政府的通缉声中,鲁迅不怕牺性,坚决站在爱国群众一边,以最大的悲愤写了本文和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一系列杂文,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鼓舞革命群众进行斗争,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语言特色
语言矛盾中的强烈情感
本文八个部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言与不言这一矛盾。
1.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5.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6.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7.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8.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表面上看这几句话在语义上充斥着矛盾,作者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有要说的话”,但却屡屡表示“无话可说”。在言与不言中作者徘徊不定,自打嘴巴。但这样的语义逻辑矛盾,恰恰暗含了作者内心冷静的理性与热烈的情感的交错,从思维变化的维度来看,并不矛盾。
第一组中“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句是在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后所述。这一“必要”应理解为鲁迅对像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认同与爱护。第二组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两句话都是在叙述“庸人”的世界中,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后提出的,表达了作者欲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抗拒遗忘的想法。第三组中“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一句紧接着详叙了刘和珍等人的遇害经过以及她们在死难面前的互助,这一叙述侧面证明了她们并非“暴徒”,而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在这几句欲言的表达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对进步学生的爱,看到了鲁迅对麻木的国人的警示,看到了鲁迅对诬陷青年学生的反动政府的有力回击。这就是尚能保持冷静状态下的鲁迅,一个有爱、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鲁迅。
但冷静的、理性的鲁迅却又时时为心中猛烈的情感的火焰所燃烧,呈现无语的状态。第一组中“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和“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是在论及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时所述。第二组中“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是在叙说惨案发生的经过,反动当局凶残屠杀进步青年,走狗文人无耻污蔑进步青年后所说。第三组中“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一句处于全文结尾,是作者在分析请愿的意义,提出“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后提出。在一、二组无语的表述中,充斥着对反动当局凶残暴虐的控诉,对走狗文人阴险无耻的愤怒,两次谈及都使他无话可说,这样的无语正是强烈情感使然,是情到深时的无言,鲁迅太愤怒了、太痛苦了。第三组中“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一句区别于前面的“无话可说”的表述。前两组中的“无话可说”,愤慨的同时并未真的无语,叙述还在持续。而作者在“呜呼,我说不出话”的表述后却真正无语了,全文止步于此。“说不出话”较“无话可说”所表达的情感则更为浓烈,强烈、丰富的情感已无法以言语的形式来表达,而只能寄以“呜呼”的长啸来倾诉。此时,情感的浓烈打乱了言语的形成逻辑,情感占据了身体的各个器官,理性被最大程度的压抑,情感成为个体的主导,情感甚至能等同于个体,个体也充溢着情感,情感的强烈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状态。
转折句的使用
本文从开篇叙及写作缘由到第三部分叙述我对刘和珍君的印象及第六部分对徒手请愿意义的讨论,全文多处呈现为理性的冷静,但全文的情感却始终处于“冷而不冷”的热度中。转折句式的大量使用是维持隐形的热度的重要因素。
本文大量使用转折句式,其中以关联词“但”来连接的有10处,以关联词“但是”来连接的有2处,以关联词“然而”来连接的有5处,以关联词“而”来连接的有3处,以关联词“却”来连接的有3处,以关联词“可是”来连接的有1处,全文共有24 处语义上的转折。转折关系复句又叫主从关系复句,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转折关系复句语义上呈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明显体现为情感不断地跳跃与突转。即便是叙述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转折语气,“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大量转折句式的使用使得文章的情感虽在理性的控制之下,却从来未曾冷却,保持着一种热度,这样的处理也使得叙述之后的抒情、强烈情感的表达,更为顺畅。
作者简介
编辑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老大,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作品评价
编辑记念刘和珍君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可以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也可以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文学教育家孙绍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之一,文章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既有战斗性也有抒情性。文章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