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晋元 编辑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广东梅州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历任国军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
谢晋元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叛徒刺杀身亡。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个人生平
3 家庭成员
4 人物纪念
5 艺术形象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谢晋元
出生地: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别名:谢中民
职业:军人
民族:汉族
代表作品:《谢晋元日记钞》
妻子:凌维诚
安葬地点:万国公墓
出生日期:1905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1941年4月24日
国籍:中国
职务:牺牲时任第72军88师262旅524团团长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黄埔军校
主要成就:淞沪会战死守四行仓库
信仰:三民主义
个人生平
编辑少年时代
谢晋元的童年,正处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
1913年春,父亲将9岁的谢晋元送到育民学校读书。老师除教授算术、珠算外,还教《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作为识字课本。
老师结合教学,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进行“天下为公”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讲授“礼义廉耻”的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谢晋元在育民学校读书四年,就受到了新文化进步思想的启蒙教育。
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兴起。那时,尖坑村的父老乡亲很快接受了新思想,就在村中利用几间旧平房创办新学,用新思想教育民众,所以为学校取名“育民学校”。
谢晋元将军中学母校——梅州中学
1919年,在全国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卖国贼的斗争形势下,梅州许多青年学生包括谢晋元都参加到这场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浪潮中去。在宣传活动中,他深切体会到青年人若只求空谈理论,不求实际斗争,这样的斗争必然会失败。于是谢晋元决心以三民主义为原则,身体力行去奋斗。
投笔从戎
1925年,谢晋元在声援“五卅运动”示威大游行的斗争中,目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暴行,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封建军阀作乱,人民不得安宁。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革命力量,看到了周恩来亲自组织黄埔军校学生参加示威游行。于是,谢晋元毅然投笔从戎,并赋从戎诗一首:“河山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投笔愿从班定远,千古青史尚留芳”。
1925年12月,谢晋元从国立广东大学(今国立中山大学)毕业,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先入步兵科,后转政治科,是政治大队第三队学生。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谢晋元经常聆听革命思想教育。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北伐,就读于黄埔军校的谢晋元提前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八个军约10万人,分中、西、东三路进军。谢晋元隶属东路北伐军,在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的指挥下,任排长,率领一排人马,在东路北伐军驻守汕头地区前线英勇作战,扫荡孙传芳在福建、浙江的军队。
10月上旬,孙传芳的福建军务督办周荫人,趁国民革命军在广东兵力薄弱之机,率领4个军3万余人南下,分3路进攻广东。先后占领了蕉岭、松口、饶平等地。并在永定设立行营,补给物资,指挥作战。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攻占了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并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
1927年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昌举行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继续进行北伐。谢晋元随军到达南京,驻守京沪路东段。
1927年8月25日夜,北风呼号,浓雾弥漫。孙传芳以三个师的主力6万余人,分三路,从望江亭、划子口、大河口三处强渡长江,向南京边防区乌龙山,栖霞山及龙潭一带进攻。第一军所据守阵地先后失守,被逼向南京后撤。26日,孙军占领龙潭东站。在此危急之时,白崇禧电令驻京沪路东段的第一军第十四师师长卫立煌率部向龙潭反攻。同时,电令杭州的第一军第二师刘峙回师助攻龙潭。与孙传芳血战七个昼夜,终于歼灭了孙军5万余人。而谢晋元在此次反攻龙潭的战役中,率领一连人,勇敢善战,一马当先冲杀搏击,拼死战斗,激战七昼夜,终于取得胜利,建立奇功,升为副营长。
1928年5月初,北伐军在济南遭日军阻止(史称“济南惨案”),谢晋元作为先锋营营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转道汉口医院养伤。此时,一年前在上海结识的女友凌维诚前来探望,两人感情日渐加深。1929年9月,谢晋元与凌维诚在汉口大华饭店结婚。
闸北抗日
谢晋元
东三省沦陷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调动海陆空主力进攻上海。从1932年1月21日起,日本调动航空母舰一艘,由旅顺驶向上海吴淞港。接着,四艘驱逐舰满载特别陆战队,开进黄浦江,一批批的陆战队在汇山码头登陆。在这上海形势处于非常严峻之时,驻上海闸北的十九路军早已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谢晋元所率的一营人马,亦早已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只等一声令下,为保卫上海而英勇战斗。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司令盐泽指挥陆战队6000余人,向吴淞、江湾、闸北三路进攻,并扬言:“四小时内占领上海,并解决十九路军。”“一·二八事变“爆发了。
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在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的领导下,各路守军奋起战斗,阻击日军前进。十九路军全体官兵奋勇杀敌,全日巷战。日军数次冲锋均被十九路军击退,使日军不能前进一步。十九路军士气高涨,日军初战失败,死伤巨大,在败退之时,到处纵火,地方上民众受火劫之损失,实不堪言。
1月29日,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再次向全军将领发出通电,号召全军奋勇抗日。这一天,日军出动飞机4架,在闸北上空,向十九路军阵地狂轰滥炸,投下80多颗炸弹,但并没有吓倒抗日将士。谢晋元在战地日记中这样写道:“日机轰炸,只是威吓力比炮弹大些。飞机投弹,从空中掷下,不易瞄准目标,在战壕里根本不怕。”战士们便利用高射炮,在敌机投弹低飞时瞄准射击,29日就击落日机4架。
十九路军坚决抗日,保卫上海,得到了上海各界人士热烈支援。宋庆龄、何香凝在前线发起救亡运动,号召各界民众捐献物资药品支援抗日战士,筹设几十个伤兵医院,赶制三万套棉服送给前方官兵,大大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
英勇抗日一个多月,连续打退敌人的进攻,打死打伤日军1万多人,日军惨败。
1934年于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二期毕业。
1936年春,张治中开始奉命调研京沪杭甬一带的地形,为全面抗战做准备。已任第88师262旅中校参谋的谢晋元,率第二批侦察小组对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兵营进行了侦察。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态势
1932年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谢晋元。5年后,他的部队又一次打响了“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第一枪。
淞沪会战图片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以来,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当时谢晋元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后任五二四团团副,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率部驻防闸北火车站,与日军激战两个多月。
上海汇山码头的日本军舰“出云号”旗舰
淞沪会战时,对日军造成重创的“铁拳计划”,也是由谢晋元负责细部作业并指挥实施的。张柏亭这样回忆“铁拳计划”:“炮兵于拂晓密集射击,虬江路阵地一片火海,烈焰冲天,所有工事与建筑物尽行摧毁,紧接着突击部队适时冲进,毙敌无算,横尸街巷……”
整个淞沪会战中,谢晋元所在的闸北地区,始终是战线旋回的轴心,88师也因此被日军称为“闸北可恨之敌”。
10月25日,大场阵地被日军突破,我军全线退守沪西,而闸北对面的日军在我军撤走的第二天,还“恐中伏击,不敢放胆前进”!
临危受命
为掩护十万大军西撤,25日前,我军全线反攻,使日军不明我意图。此时八十八师师长受统帅部命令选派一位坚定果敢的军官,率领一支小部队据守要点,担任掩护。并要求坚持一定时日,以争取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谴责日本侵略行径,同时期望引起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同情和声援。执行这一艰难而危险的任务,唯有勇敢机警和抱定必死信念,方能完成。
战前的慰问
上海四行仓库
战四行
谢晋元与其部下的四名连长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入租界,原商定通过沪西返回部队参加战斗,不料租界当局屈服于日军压力,违背诺言,将八百壮士解除武装,羁留在胶州路星加坡路口(今余姚路)一块15亩的空地里,四周以铁丝网围困,派了“万国商团”的白俄兵看守,上海市民称此为“孤军营”孤军营住房十分简陋,下雨天满地泥泞,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在艰苦的环境里,谢晋元严格督促孤军励精图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按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早晨4时30分起床,5时至7时早操军训,8时由万国商团白俄队检查人数,9时吃饭,10时至11时30分上课,4时晚膳,5时至7时教练拳术或唱歌,7时30分至8时休息,9时就寝。早晚两餐组织官兵自办,以改善孤军生活。他带领战士平整场地,自盖房屋,逐步开办制皂、织袜、毛巾等工场,使战士学习技能,便于今后独立生活。生产收入除补贴生活费外,还捐款数千元,支援政府作抗战经费。他还积极领导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教拳、打球、唱歌,组织运动会。并亲率士兵坚持出操上课,以木枪练习瞄准刺杀,还举行升旗典礼,勖励全体官兵,“含辛茹苦,以待光明来临”。且时为文告,激励孤岛同胞,坚定抗战必胜信念。谢晋元与其部下的四名连长
524团四行仓库保卫战图片
上海沦陷后,上海市民有一件经常必做的事,就是看望孤军。有好吃的,给孤军送去,有高兴的事,要让孤军分享。当然,更多的人是因为痛苦和迷茫才到孤军营找答案的。正如报纸上报道的:“每天人来人往,好像信徒们涌向圣地。”孤军营最多时,一天接待数千人,最少时也有数百人,有的人干脆把孤军营称为上海的“重庆”。
有一次,天快黑了,又有数十青年学生来到孤军营,非要谢晋元训话不可。但谢晋元当天已接待5批学生了。谢晋元在日记中写道:“我只好简单地讲了讲,他们向我鞠躬后才走。可见青年们的苦闷和迷茫了。”
从1938年元旦起,谢晋元开始写日记。日记中除了记录孤军营生产、生活、训练的情况外,还记录了谢晋元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民族的担忧、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个人和孤军前途的思考。
谢晋元当时写下了近50万字的日记:“孤军营在租界内几乎与‘俘虏营’无异,自由受到限制,生活也非常艰苦。”然而从日记中可以看到,谢晋元依旧积极乐观,严格治军,每天早操前还坚持升国旗仪式。“孤军营一待就是4年,正所谓战斗4天,孤军4年”。
为国捐躯
八百壮士撤入租界时,日军即要求租界当局引渡。迫于我国民众舆论压力,工部局始终不敢答应。后日伪阴谋劫持和暗杀,多次派日本浪人或汉奸,怀藏于手榴弹、短枪等武器,闯至孤军营图谋暗害,但未得逞。
1939 年9月18日,谢晋元因上海形势日渐恶化,特预立遗嘱寄给父母及妻子,他说:“上海情势日益险恶,租界地位能否保持长久,现成疑问。敌人劫夺男之企图,据最近消息,势在必得。敌曾向租界当局要求引渡未果,但野心仍未死,且有“不惜任何代价,必将谢团长劫到虹口(敌军根据地)只要谢团长答应合作,任何位置均可给予”云云。似此劫夺为欲迫男屈节,视死为敌作牛马耳。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死生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旨虑之矣!”
谢晋元将军墓及八百壮士烈士墓
陈公博当了伪上海市长后,多次劝降谢晋元,请谢晋元去当伪第一方面军司令。谢将委任状撕得粉碎,并大骂卖国贼。谢晋元说:“我父母都是中国人,生下我这个儿子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决不当外国人的走狗!”
1940年3月,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派人以陆军总司令的高官诱降,谢晋元严词斥道:“尔等行为,良心丧尽,认贼作父,愿作张邦昌,甘作亡国奴。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以保国卫民为天职,余志已决,决非任何甘言利诱所能动,休以狗彘不如之言来污我,你速去,休胡言。”
汪伪政府多次派人以高官厚禄诱谢变节,均遭到他严词拒绝。谢晋元在孤军营的凛然正气,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仰,敌人当然恨之入骨。
日伪见各种奸计不逞,便策划了卑鄙的阴谋。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按例率官兵早操,当时有上等兵郝鼎诚、龙耀亮、张文清、张国顺等4人迟到,谢晋元即询问其原因。谁知他们早已被汪伪收买当了汉奸,突然取出预先带进营内的匕首及铁镐等凶器,蜂拥而上,猛刺谢胸部及左太阳穴。谢多处重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悲壮长逝,年仅37岁。全营官兵均痛哭不止。团副上官志标见状上前捉拿凶手时,亦被刺成重伤。4个民族败类当场被擒,移交租界当局羁押。上海各界人士闻讯,深为震悼,前往吊唁者达30万人,途为之塞。5月8日,中国政府下令追赠谢晋元为陆军步兵少将衔。
家庭成员
编辑获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
谢晋元率部孤军奋战的消息,迅速传遍祖国各地,引起震动与人民敬仰。谢晋元被誉为“盖世的英雄”,他与他的将士们被誉为“八百壮士” 。国民政府特授予谢晋元青天白日勋章。不久,以《歌八百壮士》为题的歌曲也创作出来:“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在1937年的10月29日。这一天是日军攻占上海的第三天,市民一早出门,突然看到四行仓库楼顶上飘扬着中国国旗。自从中国军队撤离后,上海浓烟翻滚的天空中,就只能看到租界的英国米字旗、美国星条旗、白俄三色旗和日占区的太阳旗了。”当天的《申报》有这样的一篇特写:“朝曦初上,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经此地,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在沦陷的上海,在数万日本陆、海、空军围困中,升起上海市唯一的一面国旗的,就是谢晋元和他率领的名震天下的“八百壮士”。获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
谢晋元将军家人
“四行仓库保卫战”也被称为一场向全世界直播的战争。数以百计的中外新闻工作者在离四行仓库几十米开外的苏州河对岸和南京路的高楼上亲眼目睹了“八百壮士”抵御日军的全过程,为他们深陷重围、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的精神所感染。英文《大美晚报》发表社论说:“吾人目睹闸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发表社论说:“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华裔摄影师王小亭冒着被流弹击中的生命危险,用电影摄影机拍摄下当时“八百壮士”反击日军进攻的全过程,这成为中国抗战史上最为经典的一段影像。
八百壮士浴血战斗的可歌可泣事迹,通过新闻广播,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纷纷发表谈话,撰写文章,赞颂我军忠勇爱国的牺牲精神。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先生专程赶到苏州河南岸“遥望致哀”,为我“壮士英勇豪壮的气概,感动地流泪”。她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已充满了孙总理和廖党代表的革命精神、牺牲精神。殉国的将士,将因为你们而愈伟大;前线的战士,将因为你们而愈英勇;全国同胞,将因为你们而愈加团结;国际人士,也将因为你们而愈能主张正义了”。
孙元良师长致函谢晋元说:“诸同志能服从命令,死守据点,誓与闸北共存亡,此种正义不拔临危受命之精神,余以全军将士同致无上之敬意。此役杀敌致果,实开震天动地之历史伟绩,我黄帝兆亿子孙,全世界百万后世人,必以血诚读此史页”。他们热情的话语表达了我军将士和我国人民对八百壮士的赞扬、支持和鼓励。
1937年10月29日,四行仓库升起了中国国旗,在日本国旗的包围中迎风飘扬。中国国旗的升起不仅振奋了抗日斗士的决心,也重新燃起了上海民众对中国军队的希望,更是让两侧租界的外国军官对中国军队誓死卫国的决心敬佩不已,被称之为“奇迹”。统编历史教材在“材料研读”栏目中引用了当时伦敦《泰晤士报》对淞沪会战和中国军人的评价:“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
国际舆论也广泛同情和赞颂我军的英勇牺牲精神,英国《泰晤士报》热情歌颂八百壮士“为中国战士争光荣,为中国主权争保卫,为民族生存而奋斗,是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为和平而战。全世界的青年人均知此八百壮士为盖世的英雄,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将士,则视为军人之模范”。
谢晋元成为1937年11月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里边写道:"坚守在四行仓库里的中国官兵,耀眼地出现在硝烟弥漫的上海。这是当年最为轰动的一次抵抗....。"
目睹孤军英勇战斗的租界军官甚为惊叹,赞赏“中国士兵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的精神”。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史摩莱少将说:“我们都是经历过欧战的军人,但我从来没看到过比中国‘敢死队员’最后保卫闸北更英勇,更壮烈的事了”。
电影《八百壮士》等影视作品
国民党原第88师参谋长张柏亭在其回忆文章《淞沪会战纪要》中,这样写谢晋元:“世人咸知谢晋元将军――死后为蒋介石追认为少将――为一勇将,殊不知谢将军智谋深远,更是一位有着高度修养的参谋人才……”.
1941年4月,汪伪政权威逼利诱谢晋元无效,遂收买叛兵郝鼎诚等4人,于24日凌晨上操时,乘谢晋元不备将其杀害。4月25日,上海各界举行谢晋元遗体殡殓仪式,前往吊唁者达30万余人。5月8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谢晋元为陆军少将。
毛泽东和蒋介石题词
蒋委员长于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发出通电:
“谢晋元同志之成仁,为我中华民国军人垂一光荣之纪念,亦为我抗战史上留一极悲壮之史迹,回溯该团长率领八百孤军,坚守闸北,誓死尽职,守护我国旗与最后阵地而绝不撤退,其忠勇无畏之精神,已获举世之称颂。而其留驻孤军营中,为时三载以上;历受艰难,尚能坚韧不移,始终一致,保持我国民革命军人独立自强之人格。此种长期奋斗,实较之前线官兵在炮火炸弹之下,浴血作战,慷慨牺牲,尤为艰苦卓绝,难能而可贵。此次被刺殒命,显为敌伪方面久已蓄意,收买暴徒,下此毒手!而我孤军营之忠勇官兵赤手擒奸,固绝不损其全体之荣誉。谢团长不幸殒命,然其精神实永留人间而不朽。谢团长不仅表现我军人坚贞壮烈之气概,亦为我民族不屈不挠正气之代表。除已优予抚恤外,甚望我全体官兵视为模范,共同敬仰。以期无负先烈之英灵,而发扬我民族正气之光辉也。”
2005年5月,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著名的抗战英雄谢晋元将军、孙明瑾将军诞辰100周年,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民革上海市委5月10日假座民主党派大厦联合举行纪念座谈会,共同缅怀以谢晋元、孙明瑾将军为代表的抗战先驱的光辉史绩。
2005年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将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并称为“英雄群体”,称他们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将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并称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2015年12月17日,民政部正式批准追授抗日英雄谢晋元为烈士。烈士证明书上写道:“谢晋元同志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据介绍,谢晋元将军2014年曾和八百壮士一起被民政部列入抗日英雄群体名录,这次是他以个人身份被授为烈士,意义非凡。
2020年8月14日,电影《八佰》特别举办了全球云首映礼,影片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用忠肝义胆建筑了最后一道坚实防线,彰显了民族铁血,鼓舞无数后人。首映礼上,谢晋元之子谢继民先生也应邀到场,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以此来向英雄致敬。
人物纪念
编辑上海设立晋元中学和晋元路等以示纪念
民国36年,国民政府将胶州公园命名为“晋元公园”;将孤军营原址内的1所小学命名为“市立第十二区晋元国民学校”。在孤军营原址围绕谢晋元墓地建起的一带旧式里弄房被当地居民称作“孤军园”。
全国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初发文,褒扬谢晋元“参加抗日,为国捐躯”并优恤其遗属。文革期间,红卫兵毁谢晋元坟墓。八十年代文革结束后,1983年市政府将谢晋元墓迁葬万国公墓“名人墓区”;晋元高级中学、晋元路、晋元公园等恢复原名,原“四行仓库”作为市级抗日纪念地立碑纪念,又在晋元中学校园内树立谢晋元纪念雕塑。1984年起,原“孤军园”旧房相继被拆除改建新工房,同年,该处新工房建筑群被命名为“晋元里”(今余姚路321弄)。1984年11月,孤军营原址所在居民委员会被命名为“晋元里居民委员会”。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展出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事迹图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1995年8月13日,光复路21号底层建立了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馆。2003年,上海奉贤海湾寝园陈列名人塑像,谢晋元将军荣列其间。2015年8月13日,位于上海市晋元路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晋元纪念广场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八百壮士”为主题的抗战纪念雕塑矗立在纪念广场上,同时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也正式落成开馆,并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此外亦有以上海晋元大酒店命名酒店作为纪念。
为弘扬将军精神,蕉岭县人民政府也先后多方措筹资金兴建了晋元大道、晋元大桥、蕉岭县晋元中学、谢晋元纪念亭、碑和谢晋元纪念馆、谢晋元将军塑像等纪念性建筑。1998年,蕉岭县人民政府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谢晋元故居房屋,整修后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2002年,谢晋元故居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命名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晋元故居
谢晋元故居及纪念馆
1999年,蕉岭政府按原貌对谢晋元故居进行了全面修葺,同年10月开放,供人们瞻仰。2010年,谢晋元故居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弘扬谢晋元精神,蕉岭政府还先后在当地兴建了晋元大道、晋元大桥、晋元中学、晋元纪念亭、晋元纪念碑等纪念性建筑,并在谢晋元故居旁兴建谢晋元纪念馆和谢晋元纪念园。谢晋元纪念馆建于2000年,馆中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史料。谢晋元纪念园于2010年底建成,占地16000多平方米。如今,谢晋元故居和谢晋元纪念馆、谢晋元纪念园组成了蕉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参观。
艺术形象
编辑1938年电影《八百壮士》,袁牧之饰演谢晋元
1975年电影《八百壮士》,柯俊雄饰演谢晋元
1987年电影《旗正飘飘》,柯俊雄饰演谢晋元
2012年电视剧《铁血壮士》,柳云龙饰演谢团长
2013年电视剧《大江东去》,于鸿洲饰演谢晋元
2016年电视剧《东方战场》,耿圣凯饰演谢晋元
2018年电视剧《兵临棋下》,王子君饰演谢晋元
2020年电影《八佰》,杜淳饰演谢晋元
此外,还有央视纪录片《记忆》之《谢晋元1937》等影视作品。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