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纪念堂 编辑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总占地6.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含四周平台),堂高48.63米,南北纵深72.65米,是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集纪念、旅游、会议和演出为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于1931年建成。
中山纪念堂是近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外观模仿宋代宫殿建筑形制,八角攒尖顶下四出抱厦,蓝色疏璃瓦和红色门窗柱子构成的主色调鲜明夺目;内部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形成大跨度的空间,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中山纪念堂内还有木棉王花境、树抱树、树上树、山字树等特色景点。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地理环境
4 主要景点
5 历史人文
6 旅游信息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中山纪念堂
外文名: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景区类型:历史人文
地理位置: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
最佳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建筑时间:1929年动工、1931年完成
建筑用途:广州人民及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所筹建
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所属城市:广东省广州市
官方网站:http://www.zs-hall.cn/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所属国家:中国
门票价格:10元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30(1月1日-12月31日)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建筑设计:八角形宫殿式建筑
高:52m
建筑位置: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
主体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编辑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体婚礼、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中山纪念堂
地理环境
编辑中山纪念堂
结构特征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是孙中山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5000人。中山纪念堂的金顶呈椭圆形、高达3.79米,直径最大处有4.075米。这么一个巨大的熠熠生辉的金顶表面,全部使用黄金镶贴,共用了从香港购进的质量上乘的金箔36166张,折合重量0.92公斤。除了金顶外,“天下为公”字匾、总理遗嘱、建国大纲、奠基石字体、也都是用金箔镶贴的。
中山纪念堂的平面略呈八角形、建筑面积为8700平方米,加上东西附楼、后台休息室及地下化妆室,面积共达1.2万平方米。
纪念堂采用木桩基础,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角形的大厅设计了30米跨的钢桁架,大屋顶由八排钢桁架结合为一个整体。四角墙壁为厚达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以期能负荷屋顶的全部重量。楼座以钢桁架悬臂挑出,楼板则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屋顶则用一大可四个合抱的呈椭圆形的圆柱压顶。大厅跨度30米,内无一柱,体积达50000立方米,有5000个座位,空间高大、雄伟、宽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会堂建筑,也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用于大体量的会堂建筑的大胆而成功的作品。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是历史上形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越国时期赵佗在越秀山上建筑的朝汗台(歌舞岗),明代建筑的观音阁。自北向南依次为:越秀山的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广场、海珠桥至刘王殿(昌岗路街心花坛),全长大约8千米。中山纪念堂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成为广州城市的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观标志。
主要景点
编辑中山纪念堂
木棉王有350多岁了。上千岁的古樟树在很多地方都有,但这么高寿的木棉树在广州却并不多见,所以叫“木棉王”。有趣的是,“木棉王”的中间部分,枝节向两侧伸出,很像一位历尽沧桑的老母亲,伸开双臂,向着远方在呼唤:“归来吧!孩子。”
2.树抱树的秘密
在中山纪念堂东北角,有棵奇特的树,称之为“树抱树”,也叫“一杆两树”。常见的“一杆两树”往往是嫁接的、或是寄生的,但这棵是天然的,既非嫁接,也非寄生。据了解,关于“树抱树”,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
在五十多年前,当初榕树和蒲楑两棵小树挨得很近,有个年轻的绿化工人问老师傅:“拔掉哪一棵?”老师傅说:“别拔了,让它们自然地长!”结果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树抱树景观。
3.“钢管”直树根
在东门附近,有一条十多米长的直树根,好像一条钢管直指上空。
4.树上树
树上有树,一般是由小鸟在树干上播下了种子,生根发芽后,又长出了小树。而在纪念堂内东三门那棵树冠冠幅最大的树的“树上树”,好像是一棵独立的树。所以叫“树上树”。其树根和大树的枝条已经融为一体,分不清是树还是根了。
广州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碑和两旁的松树非常巧合地组成了一个非常雄伟壮观的“山”字,这“山”字也就是孙中山的“山”。
6.“游龙休憩”
纪念堂华表旁长有一棵榕树,其树根拱出地面,又长、又高、又薄,取名“游龙休憩”。
7.“山”字树
在纪念堂西侧,长有一棵奇特的树。在该树的中部,树干、树枝恰好长成一个“山”字。与孙中山的“山”也是一种巧合,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和鬼斧神工。
8.直角三角形树干
在陈列馆的东面,有一棵“直角三角形树干”的树,树干的上部分是圆形的、下部是“直角三角形”的,这是木棉树。
9.“蟒蛇”下树
在西门外北面,有一棵榕树根,弯曲滑动,从上往下延伸,仿佛一条“蟒蛇”从树上蜿蜒而下。形态生动,栩栩如生。
历史人文
编辑内部的大会堂
南京中山陵和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也是他设计的。他在35岁时早逝,未能亲眼看到他自己设计的这座宏伟纪念堂。 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纪念堂已成为广州市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葺和进行周围环境的维护,使这里变得更为幽静、舒适,是中外人士游览之胜地。
建筑特色
纪念堂飞檐飘卷,所使用的琉璃瓦制作精致美观。中山纪念堂选用了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喜爱的宝蓝色琉璃瓦作为主色调,不能不说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1963年,中山纪念堂曾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翻修,特别从广东佛山的石湾定制了宝蓝色琉璃瓦,重盖了堂顶瓦面,在保留原有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
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正门檐下悬挂的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除玻璃外,全部以生铁铸成,甚至边底部垂下的绦穗,也是由生铁铸就的。
中山纪念堂所采用的彩色陶质道板砖及外墙装饰毛面砖,是原上海泰山砖瓦有限公司首创,并成为中国首批享有专利的产品之一。美观端庄、自然质朴、经久耐用、具有吸音、吸光、抗冻、永不褪色的独特效果,被誉为“泰山砖”。和中山纪念堂一样,解放前营造的上海大厦、上海国际饭店、锦江饭店、上海青年会、天津章华东南亚,都采用了这种高强度耐磨磁砖。
从空中俯视,纪念堂呈外突的伞型结构,青砖蓝瓦蓝象征着孙中山先生当年设计的青天白日,实在令人瞩目。
古树名木
木棉作为市花,无人不晓。"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峰火,不及攀枝花可怜。"(明·屈大均)。
中山纪念堂
纪念堂的舞台上有一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的内容。据介绍,“曹全碑体”的总理遗嘱碑刻是吴子复的手迹,由广东端州的梁俊生先生镌刻。
弹痕累累的墙面
在纪念馆东门外北侧,有一面墙上布满了仿似铜锈的斑点。纪念堂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仿似铜锈的斑点系日军所“赐”——侵华日军在1938年6月7日扔下的炸弹将纪念堂的墙面炸得弹痕累累。据介绍,当时,在正门前右边也被炸了一个大坑,西北角被炸裂了约40平方米。
日本鬼子残留的弹片
纪念馆东门外墙上布满了当年日本鬼子轰炸而残留的弹片。因为残留的弹片会生锈,为保护文物,就用一种黏合剂把它封闭起来了,免得古墙上锈迹斑斑。
受降签字
1945年9月16日上午10时,日本23军司令田中久一在中山纪念堂舞台上向国民党第二方面军张发奎司令签署降书。当时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仅有数十人见证了这段历史。1947年3月27日,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田中久一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后,在流花桥被枪决。
建筑的侧面
国家水准点石碑
在纪念堂东小门出口的草地里有一个国家水准点石碑,这是国家监测地下水的一个水准点。
一平米铺5个年代地砖
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陈列馆的二楼,有一个恐怕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绝世文物”:一平方米地面铺有5个年代的地砖。据了解,很难考证到底哪种砖出自哪个年代,但至少有两种地砖是可以一眼看出是解放前的,因为其中有种图案跟国民党的党旗相似,有种图案与国民党党徽相似。
旅游信息
编辑周一至周日9:0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45(1月1日-12月31日);
园区:6:00-22:00;
主题建筑:9:00-17:00。
门票价格
普通票:10元/次(参观中山纪念堂园区不需要门票,步入纪念堂主殿,需要购买门票)。
交通指南
中山纪念堂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