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歌舞 编辑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源溯明代,流行于广东的汕头、揭阳、潮州、汕尾等地。
英歌舞取材于中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舞蹈角色都来自《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英雄好汉。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刚健有力,节奏强烈,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其常于民俗节庆、游神赛会活动中表演。
英歌舞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舞蹈项目。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发展
3 技艺特点
4 主要流派
5 舞蹈内容
6 表演器具
7 装扮
8 组成
9 潮阳英歌
10 普宁英歌
11 陆丰英歌
12 潮安英歌
13 惠来英歌
14 在北京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英歌舞
流行地区:潮汕、香港、泰国、广东
由来:“及时雨说“等
表演装扮:梁山好汉
外文名:The singing and dancing
实质:汉族舞蹈形式
表演器具:英歌槌
分类:传统民俗文化
历史发展
编辑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
“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这一节里描写的是求雨的场面。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
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
技艺特点
编辑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英歌舞
在农村,英歌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一般参加英歌队者都应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表演英歌舞者在平时的生中和周围群众关系极好,朋友也多。姑娘们对他更有一种爱慕之情,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特别是头槌和二槌,更是姑娘们追求的对象。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这年谁能够进入英歌队,这年办事就顺利,事事如意。普宁市是流行英歌十分广泛的地方,这里的村民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风邪气驱赶净尽,以正压邪,确保平安。所以,一些大型建筑的奠基、办公大楼落成、大桥通车、学校庆典仪式举行时,都免不了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在乡村,百姓们只要听到英歌声,就在门口作好了迎接准备。英歌队来了,户主就鸣炮邀请,这时英歌队就得进入院内,在院内表演一番。人们认为,经过英歌队舞过的房屋,能永保平安。主要流派
编辑潮阳、潮南、普宁、惠来、陆丰、潮安的英歌在广泛的流传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
慢板英歌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此外,还有“醉槌”英歌,舞者舞时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主要流传于我市的棉北、文光、城南一带。中板英歌
中板英歌的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打七棒(英歌棒)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构成一组动作的,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中板英歌主要也流传于棉北、文光、城南一带,其特点是稳键中见潇洒,古朴中现圆活。
快板英歌
快板英歌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而多变,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快板英歌一般分为三类,对打套式、普宁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对打套式是运用英歌本身具有的单槌、双槌等表演程式,溶进了南拳的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由于南派武术的有机溶入,因而舞蹈动作显得特别勇猛威风。南山文派英歌的特点是参舞的队员不是全执舞棒,而是前部分的队员两手各执舞棒,后部分的队员则一手执小鼓,一手执鼓槌,槌鼓共鸣,热烈活泼。在舞蹈过程中,间或出现“渡江”的表演程式,使得舞蹈旋律具有峰回路转、浓淡有致之妙。这是南山文派独有的特色。南山武派英歌的队伍结构和表演形式,类同南山文派,所不同的是武派没有“渡江”形式,武派的特点是在阵图的变化中,每每出现一组由打二十多棒到三十多棒的“敲击组合”,突出“武”的威勇,使得场面更加雄奇壮观。由于快板英歌节奏快,训练强度大,目前在潮汕地区,普宁南山武派发展面临着一些实质性的难度,武派的英雄风貌、勇武气概难现往日风光。当前,快板英歌武派发展较好的是潮阳铜盂草尾村英歌队。草尾英歌队主要发展优势在于,突破英歌发展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的困境,该队以神社为发展依托,每年借农历二月十七及二月十八两日恭迎圣母娘娘及妈祖(即海峡两岸沿海居民共敬的妈祖林默娘)到村巡游之名,组织青壮年训练英歌节目,固定公演一到两次,既团结乡里,又使青年锻炼身体,提高素质。
草尾英歌以勇猛出名,突出动作快、气势猛,在潮汕英歌中别树一帜。这主要得益于草尾英歌作为潮汕特色文艺活动,在草尾村普及度高,几乎所有草尾男子自小习英歌舞,人人会英歌舞。且组织方式灵活,号召力强,资金主要通过神社活动募捐及当地乡贤踊跃支助。因此,发展势头良好,兴盛不衰,成为潮汕英歌队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支文艺队伍,也成为了潮汕英歌舞快板文化的活的资料。
在潮阳英歌中,还有与上述各流派英歌风格迥异的“女英歌”,女英歌衍生于男性英歌,但其风格又有别于体现阳刚之美的传统英歌,演起来轻盈活泼,矫健俏丽,令人耳目一新,可说是一枝独秀。女英歌产生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女英歌队近年来有开展活动的主要是:贵屿镇的华美和龙港等村的女英歌队。
在潮阳英歌中,有条件的地方,还配有英歌后棚,所谓“后棚”,就是紧接在英歌队员后面的表演队伍,大致表演戏曲片断和武术等,近年来,以潮阳来说,大多数英歌队不带“后棚”。至于前棚的英歌队员,名额也没硬性规定,一般视本乡“壮丁”多少而定,有24人的,有36人的(俗称36天罡),有72人的(俗称72地煞),也有108人的(扮成梁山泊108好汉),棉北办事处的后溪英歌队,便拥有108名队员,是潮阳市目前一支队员数最多的农民舞蹈队。
舞蹈内容
编辑英歌舞表演时长不一,有的大型节庆活动会持续整个白天。这不仅对演员的体力是巨大的挑战,也对演员的基本功和团队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是“舞槌”,舞时每人各执两根被称为“槌”的圆形短木棒,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每逢农历新年和民俗节庆,潮汕地区“跳英歌”便迎来高峰。
英歌舞的舞蹈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
表演器具
编辑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长的圆木棒,称为“英歌槌”。“英歌槌”的长度一般为1.2尺到2.0尺。女子用的一般比男子用的要短,一般是1.2尺。
装扮
编辑英歌的队员的装扮,是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别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领头的舞槌人一般来说,左队头槌是秦明或者是挂黑须的李逵,右队是杨志或者是挂红须的关胜,二槌是林冲,三槌是鲁智深、武松。 英歌舞的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这种舞蹈阳刚而恢宏;现在成了人们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
组成
编辑英歌舞
即英歌队伍整体组织中的前头部分,也是英歌队的主体部分,小规模以24或36人组成,大规模由108名年轻力壮的男子汉,化装为梁山泊起义部队的主力军的英雄好汉组成。其领头两人为指挥,必须挂黑须与红须,黑须为李逵,红须为杨志或秦明。和尚打扮的是鲁智深或武松。其中还有两个男扮女装的为孙二娘和顾大嫂。其他人物有九纹龙史进、猎户解珍等。整个队伍中的2/3的人手握两节木棒,每节长尺余,敲击起舞,通过刚劲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现英雄事迹。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进。另外,队伍中必有一人扮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调整队形,交流舞姿动作和舞蹈图形信息,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敲击着木棒和小鼓,伴随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锣鼓节奏,紧凑速齐地以优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和编演表现攻城战阵的舞图形。威武壮观,具有强烈的感人艺术魅力,给观众以振奋昂扬的感受,激发人们扮英雄、学英雄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英歌舞传统的舞蹈动作和艺术图形,一般有“挑槌”、“拜年”、“洗街”、“布田”、“麦穗花”、“田螺圈”、“揽槌”、“眼镜框”等。在过去,除了舞英歌外,还有唱英歌,就是在舞的过程中还要伴唱。唱词既有歌颂梁山泊英雄好汉打大名府壮举的历史内容,也有掺杂宣扬“廿四孝”等民间流传的规劝世人多行孝道的小故事及劝世良文,如:“丁兰哥,南山去牧羊。见羊儿,跪乳报恩。丁兰念母心悲伤,刻木奉祀行孝道,早晚菜饭敬亲娘……”但这种边舞边唱的做法往往因为唱而影响了舞的协调性,又妨碍了舞槌强烈节奏的速度和斩度,所以现在已经甚少有伴唱的了。
中棚
中棚的演出节目,主要是表演一些剧性较强、娱乐气氛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其传统的完整表演节目有13个,都是以民间趣闻轶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编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两位扮演者头戴弥勒佛面具,手执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观众,为中棚队伍开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听扬佛”,一至几人扮演和尚,手执佛尘说唱前进。唱词内容多宣扬佛教教义,宣扬因果报应;第三是否“牵猪蕸“,表演民间配种员的生计,属趣味性节目;第四层是”双摇鼓”,表演民间摇鼓货郎下乡做小日甚一日杂生意,属闹剧;第五是“农夫扶犁下地“,则反映农民一年四季劳动生活艰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车”,取材民间传闻,反映的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困苦处境;第七是“钓鱼”,属反映鱼人生活情趣的说唱节目;第八是“桃花过渡”。传统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民间男耕女织的说唱节目;第十是“和尚戏尼姑”。属低级趣味的闹剧;第十一是“闹花灯”。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灯,边舞边唱的娱乐性节目;第十二是“妇女卖艺”,是反映民间艺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会”,是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喜剧性节目。中棚十三个节目,内容丰富,需要众多的技艺双全的人才扮演。一般情况下,比较难齐全地表演全部节目,便有选择地表演其中若干个。
后棚
即英歌整体组织中的后头部队,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义军与民众汇合在一起,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每人手执各类刀、枪、剑、戟,形成声势浩大的武士队伍。这支队伍,一般由象征性的十六或二十四、三十六人组成,人数没有严格的数量要求,只求偶数。这支队伍的成员,轮番上场,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以表现梁山泊义士个个是英雄好汉。表演过程中,有拳术单打、对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单打、对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真枪实打,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最后的收场节目是“打布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员,他的半腰束挂上布制的马匹,上半身露在布马中间上面,下半身为布制马匹所掩盖,酷似骑马形状。这官员两持双锏,与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进行对打,最后以朝廷命官被打败狼狈而逃作为英歌结束的活动标志。“打布马”的由来,传说有那么一段故事:清朝时期,里湖境内有一庵寺,朐曰坟头庵。庵里住着一个武艺高强的和尚,当时的知县以为这是隐患而前来清剿。可是,和尚武艺强,县太爷被打得一败涂地,狼狈而逃。后民众便把这个故事编成“打马布”,并被了展成为一个艺术程式,随在英歌后棚演出。
潮阳英歌
编辑潮阳英歌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关于潮阳英歌的渊源,学者专家早已作了许多探究,虽至今未有定论,但大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潮阳 英歌是流而不是源, 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远。至于直接的源头,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 说来自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一说来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说来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南方汉民族民间舞蹈向以轻灵清秀为特色,然而,在粤东滨海一隅,却繁衍着这样一种只有雄浑、苍劲、凝聚了黄土地厚重感的陕北腰鼓才能与之相媲美的英歌舞。
首先,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阳具有一个源于邹鲁又异于邹鲁、独具岭海又兼有旧邦的岭海文化的氛围。与祭祀驱邪相关。从出土的新石器、铜盂孤山晋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中的傩文化与祭祀为英歌渊源重要部分。
潮阳背山临海,环境险劣,灾害屡见,限于条件无力抗击便产生拜物教,祭祀祈求消灾弭祸。如唐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韩愈派人来今悔门镇之大湖祭神,有"吹击管鼓侑香洁也",明嘉靖卅六年,"鬼物(马精)奔腾附行""吾邑烽火不绝.炮鼓之声相闻。"今英歌表演者面脸谱应是祭祀傩舞面具简化,南山英歌前棚有击小鼓.至今英歌仍参加游神驱邪,说明英歌形成与祭祀驱邪有关。且潮阳也祭祀双忠烈,"邑城每年二会双忠会有锦衣舞马之欢".可见英歌游行、英雄气质与兹可算一脉相承。
潮阳英歌舞
普宁英歌
编辑普宁泥沟英歌舞
普宁英歌是广东省普宁市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样式,由清乾隆年间垾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 (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地区优秀民间传统舞蹈。普宁英歌于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作为“广东文艺奥运军团”代表队之一在北京天安门表演,为北京奥运会开幕营造了热烈气氛;2012年,第二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广东省27个荣誉单位之一。另外,普宁英歌曾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展演;还曾先后代表广东省到北京、天津参加全国文艺汇演,誉载京华。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走遍中国》所专访。陆丰英歌
编辑陆丰甲西英歌队
陆丰英歌舞”是甲子镇、甲西镇、甲东镇 ,湖东镇,南塘镇,民间传统节目,历史悠久,拥有630年历史。作为当地民间敬神活动,明初(1392年)从福建传入陆丰甲子镇。明末,一些习武者将原来从福建传入的英歌舞,经过当地武术师的指点辅导和改进,形成有独特风格的甲子英歌舞。在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龙舟会、中秋节的赏月会等场合,都要表演英歌舞。约三四百年前,陆丰甲子英歌舞又传入潮汕各地区。因此,陆丰甲子英歌舞是现存最古老的英歌舞。其缘起大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少林寺农民起义集训据点被攻破以后为掩人耳目进行的训练;一说是据明末画家陈洪绶画水浒108将的图案发挥,为反清复明而创作此舞蹈形式;也有说是拳馆带徒为练习拳腿硬功而创;更有说是水浒107名英雄好汉为营救被朝廷捕禁的卢俊义而化装成民间艺人前往攻打大名府的行进舞蹈列队,种种传说,难以定论。由于英歌舞具有古老装扮,武姿雄伟,气势动人,又是群众“增强体质”的一种文娱性体育活动,受到群众赏识和喜爱,代代传承,百赏不厌。2007年6月入选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甲子镇的一张“金名片”,也是目前陆丰市文化产业的品牌之一。
潮安英歌
编辑潮州文里英歌舞惊艳亮相澳门为庆祝澳门回归18周年
潮安文里英歌舞的主要道具称为“英歌槌”,长度一般为1.2尺到2.0尺。英歌舞主要是搬演《水浒传》故事,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表演人数最多不超过108人。潮安文里英歌的内容,与潮汕其他地区的英歌大致相同,主要是表现梁山好汉化妆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其主要情节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妆卖艺、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凯旋归山、欢庆团圆等。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舞蹈演员边舞边吼,虎虎生威,且在舞动过程中不断地变换着队型,组合成“天罡图”“满天星”“双金钱”“众星捧月”“打中街”“双龙吐瑞”等阵形;潮安文里英歌的动作主要有洗街、藏剑、单、双镖枪、背槌、过跨、勾脚等。舞者们手持英歌槌交错翻转叩击,其动作豪放、阳刚威武,配合着震天的鼓声、英歌槌猛击的声音,用刚劲、雄辉的脚步,踏出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展示出不可抑制、直冲九霄的力量与豪情。以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的梁山伯英雄好汉形象,与潮汕民间驱邪除恶、迎祥接福的的社会祈愿联系起来,对于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英歌舞不仅充实着群众的娱乐生活、强健着人们的体魄,也能够通过阳刚的舞蹈激发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潮安文里英歌舞在地方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教化群众、传承文化、健身娱心的社会功能。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当地学习英歌舞的年轻人愈来愈少,这一民间艺术也面临传承的困境。惠来英歌
编辑惠来英歌舞,相传始于明朝中期,表演形式与陆丰同类活动相似,故称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惠来英歌舞多采用二拍一段连作,无论是在舞蹈、还是在行走的游演,都可在五个手指中旋转三百六十度,即“咚咚—锵、咚咚—锵”。是惠来英歌舞以独特的表演技艺,演绎着海洋博大澎湃的地区民众的性格。
在北京
编辑英歌舞在北京之“永丰英歌”
1988年8月,应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赛比赛委员会之邀,潮阳县永丰英歌队来到北京后,8月3日在北京舞蹈学院广场进行一场试演,顿即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堪称一炮打响。8月5日,英歌队在“桃李杯”赛的开幕式上表演,情绪热烈,气氛活跃,更博得观赏者的连声喝彩。
北京的群众,对来自广东潮阳农村的英歌舞是陌生的。他们看见英歌队员画着李逵、杨志等梁山泊好汉的脸谱,还以为要演什么戏。但当英歌锣鼓一响,英歌队员舞槌击鼓,奋跃登场舞起来时,即令他们赏心悦目。一场精彩的表演,使得当地的群众,对英歌由陌生转为喜爱。他们觉得这种舞蹈很有气势。看过英歌表演的北京群众交口称赞:潮汕英歌真棒!就连能歌善舞的延边姑娘,也啧啧赞赏英歌舞得好。日本著名舞蹈家大屋政子看了英歌表演,也很赏识,热情鼓掌。英歌队员到商店买东西时,许多售货员都向英歌队员要票。满载英歌队员的车辆所停之处,都有群众围观。潮阳英歌在北京,不但受到国内外艺术专家、学者的器重,也受到首都群众的热烈欢迎,一时成为北京的“热门货”。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主任、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赛组委会执委潘志涛,在观看英歌表演的过程中,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在频频给正在表演中的英歌队员鼓掌的同时,由衷地连声叫“好!好!好!” 他说永丰英歌舞的精彩表演,反映了中国民间舞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说,如果有人要问:中国舞蹈的根在哪里?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象永丰英歌这样的民间舞蹈,就是中国舞蹈的根。他还说,永丰英歌队员都是血气方刚的中、青年,民间舞蹈看来是后继有人的。可以肯定,这条中国舞蹈的根是永远不会断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能够发扬光大,从这支农民英歌队中,我们可以看到“希望”所在,我们可以获得信心……
前来采访的在京10多家报社的记者,看到千里迢迢从南海之滨来到祖国首‘都献艺的农民英歌队的精彩表演,引起很大兴趣,表示深切关注,认为永丰英歌队不愧是一支有地方特色、泥土气息浓厚的民间舞蹈队伍。新华社记者杨飞在其所摄的登于8月6日《j匕京日报》上的新闻照片的解说词中,除了肯定永丰英歌队的精彩表演外,特地指出“……这一支规模的农民舞蹈队进京参加专业性艺术交流活动还是首次”。 《北京晚报》记者黄中俊,以《赏心悦目看“英歌”》为题,撰文赞评永丰英歌,指出“永丰英歌是民间舞蹈的精华”(见1988年8月6日《北京晚报》)。8月5日的天津《今晚报》等,也报道永丰英歌队在开幕式上进行精彩表演的消息。中央电视台除于8月5日晚播放英歌表演的电视新闻外,还特地于当天下午派出大型拍摄车,调动阵容可观的拍摄队伍,为英歌表演进行专场录像。还要提及的是:永丰英歌队上京之前,7月31日的《工人日报》便已登载题为《“潮阳英歌舞”将进京》的专文,介绍永丰英歌的风格、特点。
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出席了本届“桃李杯”舞蹈赛的开幕式,并首先观看了潮阳县永丰英歌队的表演。英歌队员个个情绪高昂、精神抖擞,加上几串火炮爆出的连珠式的响声,煞象为“梁山泊好汉”助威鼓气,因而舞得更加精彩。表演结束后,高占祥副部长欣然给英歌队签名留念。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也前来观看永丰英歌队的表演,他对永丰英歌队上京献艺之举表示赞赏和支持,并在“留名录”上签名。在京工作的乡亲爱家乡“特产”
在京工作的乡亲,得到家乡英歌队首次上京献艺的喜讯,十分高兴,奔走相告。他们把扎根于家乡土壤的英歌舞,喻为家乡的“特产”,感到格外亲切,格外珍贵,都希望先睹为快。试演那天,许多乡亲都赶来探望来自家乡的英歌队员,并观赏英歌表演。年逾花甲、行走不便的离休干部彭笃民也在其夫人的陪;司下,拄着手杖,兴致勃勃地专程前来观看表演,看后深感满意。是的,离开家乡日久、在京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一旦看到孩提时曾经看过的家乡农民舞蹈如今更呈生机、更溢华彩,怎能不由衷高兴呢?
登上主席台
本届全国艺术院校中国舞“桃李杯”赛,规模可观,知名度高。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7支舞蹈代表队,这是一次全国性的舞蹈艺术群英竞技的盛会,许多有声望的专家、学者也到会参加。潮阳县永丰英歌队以其特邀代表队身份,在这次赛会上享有殊荣。英歌队的领队被请上主席台。这一“请”,不但表示对全体英歌队员的尊重,而且表示对来自祖国南疆的民间舞蹈艺术的珍爱和推崇。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