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 编辑

乳源瑶族自治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东省韶关市,地处广东省北部、韶关市西北、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东临韶关市浈江区、武江区,西接清远市阳山县,南连曲江区罗坑镇、英德市波罗镇,北与乐昌市及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相接。截至2022年,全县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71个自然村,截至2021年底,全县户籍人口23.2万人,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世界过山瑶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第九届广东省(市)域旅游创新发展十强”“中国瑶绣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21年全年乳源县地区生产总值107.52亿元。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倾斜,溶蚀地貌显著,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截至2019年,矿产共发现有28种,矿床69处,矿化点25个,水资源十分丰富,野生植物共计216科946属2572种,较大的野生动物700多种,其他较小的野生昆虫类超过1100种。

截至2021年,乳源瑶族自治县共有普通中学8所,小学12所,幼儿园43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含卫生站)。

古时期,乳源属地称“百越(粤)地”,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秦朝隶属南海郡,民国时期,乳源县民国3年(1914年)属南韶连道,初期沿用清制,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自治县先后隶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地区革委会、韶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韶关地区和韶关市合并,隶属韶关市。

乳源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有广东大峡谷、石坑崆、必背瑶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云门寺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 3 地理 4 资源 5 区划 6 人口 7 经济 8 交通 9 社会 10 文化 11 教育 12 旅游 13 城市荣誉

      基本信息

      编辑

      面积:2299平方公里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下辖地区:乳城、桂头、大桥、东坪、必背、游溪、一六、洛阳、大布

      电话区号:0751

      地理位置:南岭山脉南麓

      火车站:韶关站、韶关东站、乳源站(规划建设中)

      车牌代码:粤F

      外文名:Ruyuen Yaozu Zizhixien

      人口:23.3万人(2021年户籍人口)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高海拔:1902米

      别名:世界过山瑶之乡

      地区生产总值:107.52亿元(2021年)

      政府驻地:乳城镇

      著名景点:云门山、云门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水湖、大峡谷、天井山

      机场:韶关丹霞山机场(规划建设中)

      方言:客家话、瑶语(较少)

      中文名:乳源瑶族自治县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 韶关市

      邮政区码:512700

      行政代码:440232

      历史

      编辑

      乳源,古为 曲江、 乐昌二县地。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划曲江西境乳源乡4里,崇信乡8里;乐昌南境新兴(依化)乡3里,共3乡15里置乳源县,隶辖广南东路韶州。元朝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广东布政司韶州府,清属广东省韶州府,光绪年间属南韶东道韶州府。 民国3年(1914年)属粤北南韶连道;民国8年属南韶连道 韶州府;民国35年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9日,乳源解放,属 广东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称粤北行政公署)。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先后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地区革委会、韶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韶关地区与韶关市合并,乳源属韶关市。

      地理

      编辑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 广东省北部、 韶关市西北、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东经112°52′—113°28′,北纬24°28′—25°09′之间,东邻韶关市浈江、武江区,南连英德市波箩镇。西接 清远市阳山县,北与乐昌市和 湖南省宜章县相接。

      气候

      乳源县属中亚热带湿润 季风气候区。气候界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常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但因县西北部有石坑崆等大山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 夏季常受南海暖湿气流影响,雨水充沛。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短温凉,冬天,霜雪不多;热量丰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涝易旱;晴久则隆冬亦暖,雨久则盛夏生寒。由于县境内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形成明显的区间小气候。尤其是山上山下、气候悬殊,往往是上寒下暖,山下轻霜、山上冰冻,“山下已插田,山上才播种”。地形西高东低。西部洛阳、五指山,北部红云、大坪及中北部游溪、必背等地,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并多1000米以上的大山,气候潮湿、寒冷,冬半年霜雪重,夏半年凉爽,上半年阴雨多,下半年雨水少。中部丘陵山区包括东坪、龙南及南部大布、古母水气候变化复杂,温度、雨量分布不均。中部偏北大桥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霜雪重,龙南、东坪受南水水库库区水温影响,气温变幅小, 雨量比平原地区稍多, 光照充沛,霜雪较轻。东部平原地区夏季炎热,冬季霜雪较少,光照较强,雨量、雨季较集中。

      资源

      编辑

      乳源县地处 山区,幅员辽阔,人均拥有 土地资源比较丰富。1992年全县进行的土地详查,全县总面积(含水面)达2226.92平方公里,折合334万亩,按1992年全县人口18.77万人平均,人均拥有土地资源17.8亩。高于同期全省、全韶关市人均土地资源的拥有量。

      一、耕地

      全县耕地面积共计35.2万亩,其中水田22万亩,旱地12万亩,人均耕地1.8亩。1994年以来,由于人口、经济发展,公路建设等占用耕地较多,至2003年末,全县耕地总面积缩小到15.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只剩0.76亩。

      二、林地

      林地是乳源面积最大的土地资源。全县林地总面积共计269.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0.6%,人均拥有林地面积14.35亩。由于人口、经济发展,各项建设征用等方面的原因,到2003年末,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减少到224.1万亩,人均拥有林业用地面积11.1亩。

      三、牧草地

      1992年全县拥有 牧草地1.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58%。到2003年,全县拥有的牧草地下降到不足1万亩,人均拥有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四、园地

      园地指已经种植各种经济类作物或林木的土地,主要包括各种果园、菜园、桑园等。1992年,全县详查实有园地面积0.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29%,其中果园0.52万亩、菜园0.26万亩、桑园0.08万亩。至2003年,园地面积有了较大发展,但统计显示果、桑、菜等面积低于详查数,原因是部分园地与林地面积混在一起,计入了经济林面积。

      五、城乡建设用地

      1992年全县拥有居民点、 交通、水利、工矿等建设用地14.1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3%,人均拥有建设用地0.75亩。至2003年,随人口发展、经济开发、交通建设的发展,人均拥有建设用地仅剩0.23亩。

      六、水域用地

      1992年土地详查统计,全县包括河流、水库、坑塘等用地面积共计8.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63%,其中河流水面1.41万亩,水库4.82万亩,坑塘水面0.90万亩,其他水域用地面积1.68万亩。1996年以来,随小水电的迅速发展,水域面积有所增加,到2003年,全县 水域面积增加到9.4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82%,增加部分主要为水库面积,共增加0.63万亩。

      七、未利用土地

      1992年全县未利用土地资源共计21.0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人均占有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1.12亩。这些未开发利用的土地中,荒草地8.72万亩;裸土地1.29万亩;裸岩石砾地10.85万亩。

      水资源

      乳源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和 广东第一高峰山脉南缘, 季节性降雨明显,水量丰富,境内高山、峡谷、森林众多,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102座,集雨面积3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条,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883毫米,相当于年均降水39.3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武江河水量年均有52亿立方米,全县年均拥有总水量达91.32亿立方米,按2003年全县人口20.12万人平均,人均拥有水资源4.54万立方米。乳源地表水全年径流系数为64%,多年径流平均总量为25.36亿立方米(未加过境水量52亿立方米),按2003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计,每平方公里产水量达113.86万立方米,平均每人拥有地表水径流量5.66万立方米。乳源的水资源主要由江河水、山塘、水库水、地下水等组成。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武江(又名武水),其次为南水河,是乳源境内唯一能通航的两条河流。

      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对境内野生植物资源的普查资料统计及南岭中亚热带植物保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省属国营天井山林场、五指山林场的最新资料综合,全县有各种野生植物共计216科946属2572种,其中蕨类植物43科100属211种; 裸子植物9科22属32种; 被子植物164科824属2329种,约占广东省已查明野生维管束植物总数的36%。

      动物资源

      (一)种类

      乳源的动物资源与植物资源一样丰富多彩。据广东省物种最集中的陆地区域之一,国营天井山林场、五指山林场的相关资料表明,乳源这块以两个林场共7.4万亩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中生长着多达1500种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中较大的野生动物共计700多种,其中,陆栖兽类共25科8目86种,两栖类33种,鸟类217种,鱼类33种,蝶类共11科310多种。其他较小的野生昆虫类超过1100种。

      (二)主要品种

      列入国家珍稀濒危和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品种达83个。其中:一级保护品种有: 华南虎、云豹、山瑞、黄腹角雉、黑鹿、蟒蛇等。二级保护品种有:短尾猴、黑熊、穿山甲、白鹇、鸦鹃、原鸡、梅花鹿、水鹿、青羊、东南毛冠鹿、苏门羚、金猫、灵猫、麝香、猫头鹰等。其他动物有黄猄、 野猪、狐、野子猁、兔子、芒鼠、松鼠、 蝮蛇、银环蛇、蜥蜴、乌龟、水鸭、燕子等等。

      矿产资源

      乳源县境内 矿产资源具有品种比较齐全、埋藏浅、分布广,但藏量少、纯度相对较低等特点。共发现有28种,矿床69处,矿化点25个,其中锰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大布和洛阳等两个乡镇新发现的一个矿种。

      一、品种

      到2003年底止,乳源发现的 矿产资源品种共计28个,主要为铁、铜、铅、锌、钨、 锡、铋、锑、汞、金、 稀土(钇族)、钽铌、锗、铀、烟煤、无烟煤、泥炭土、耐火黏土、 硅、萤石、水晶、硫、磷、重晶石、锰等。

      二、储量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主要有铁220万吨,铜0.36万吨、钨1.2万吨、锡2.9万吨、铋0.34万吨、锑5万吨、汞0.01万吨、稀土0.3万吨、硅石0.05万吨、黄铁矿16.2万吨、重晶石9.7万吨、烟煤248.3万吨、无烟煤78.3万吨。

      三、矿床、矿点

      铁矿(含 褐铁、 磁铁、 赤铁、 黄铁)共有矿床19处,铜矿床4处,铅锌矿点5个,钨(含白钨)矿矿床33处,锡矿矿床12处,铋矿点6个,矿化点1个;锑矿点5个,矿化点6个,汞矿矿床1个,矿点2个。其他稀有金属、非金属矿没有具体统计数。

      区划

      编辑

      1990年,乳源县辖18个乡镇(场),107个管理区,5个 居民委员会,1094个村民委员会。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125.5平方公里,总 人口3.65万户18.26万人。

      1993年,根据全省社会发展需要,乳源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全县开展撤乡建镇工作。将附城、红云、古母水、洛阳、龙南、柳坑、东坪、游溪等8个乡撤销,改为镇级建制。工作完成后,全县镇建制由原7个镇,增加到15个镇,大坪、杨溪两个乡因条件不具备,仍保留 乡 行政建制,至此全县共有15个镇,2个乡和一个乡级林场。

      2003年,乳源县辖14个镇,106个村民委员会,17个居民委员会,1107个自然村,1093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人口20.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29万人。

      2011年,全县辖 乳城镇、 桂头镇、 大桥镇、 大布镇、 洛阳镇、 一六镇、 必背镇、 游溪镇、 东坪镇等9个镇。共102个村委会,13个社区居委会,1183个村(居)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2299平方公里。

      人口

      编辑

      2021年,户籍人口23.3万人,性别比106.60(女孩为100),城镇户籍人口7.4万人,乡村户籍人口15.9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1.91%。年末常住人口1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13%,比上年末提高0.7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411人,人口出生率10.35%,出生人口性别比107.30(女孩为100),死亡人口889人,死亡率3.81%;自然增长人口1522人,自然增长率6.54‰。

      经济

      编辑

      五大战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

      六大工程:“生态保护、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工程。

      综述

      2021年全年乳源县地区生产总值107.52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2亿元,同比增长15.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52.34亿元,同比增长10.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9.4%;第三产业增加值46.06亿元,同比增长13.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287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9.5:47.0:43.5调整为8.5:48.7:42.8,第二产业提高1.7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3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4.01亿元,增长2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04亿元,下降3.4%,其中:教育支出5.18亿元,增长0.3%;卫生健康支出2.59亿元,下降2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3亿元,增长73.4%。

      第一产业

      乳源是广东北部山区的一个农业县。建国前,农民无地或少地,缺乏耕畜和农具,特别是瑶区,山多田少,田块窄小而分散,瑶民只得在开耕和收获季节牵牛背锅到数十里外的田寮安营“吊耕”,匆匆而去,急急而回。因而,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拮据。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16820吨,亩产62.5公斤,人平生产粮食仅204公斤,而粮食占有量极为悬殊。农民终年辛劳,在交付地租赋税后,所剩无几。“放下禾镰无米煮,三荒四月卖青苗”,“半年糠菜半年粮,番薯芋头捱过冬”的民谣,就是当年农民生活的写照。

      建国初,通过开展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兴修水利,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粮食年年增产,1957年的总产和亩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88.7%和64.8%。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搞“大跃进”,生产力遭到破坏,1960年,粮食总产比1957年下降21.6%,使农民生活处于困境。1961年后,农村体制下放,1962年,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粮食生产逐年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食总产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57年增长12.9%,1966~1970年,农业生产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粮食总产量没有一年能达到1965年的水平,其中1966年比1965年减产18.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农村体制,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分户经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和调整生产结构,农村涌现一批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1984年,在原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建立起地域性合作经济组织,即经济合作社和经济合作联社,体制和经营形式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9年,种植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38%,其中粮食总产增长28.5%(比1965年增长79%),油料、黄豆、蔬菜的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乳源从1981年起开始全面铺开以单家独户承包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责任山、自留山等 土地、 山林权属得到落实,农业经济活力开始呈现出来。1986年,乳源提出“五年消灭荒山、七年绿化乳源”的奋斗目标,全县狠抓以造林种果和改造中低产田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大力发展以“水果、蚕桑、茶叶”为主体的“小五园”经济,全县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步进行了转型。农村经济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过渡到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从零星分散的小而全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向基地化、社会化、商品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5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农业产值6.34亿元,同比增长7.2%;林业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25.0%;牧业产值4.36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生猪产值3.47亿元,同比增长29.1%);渔业产值0.50亿元,同比增长0.8%。

      202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2万亩,增长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15万亩,增长0.7%;甘蔗种植面积402亩,增长1.8%;油料种植面积3.2万亩,下降2.2%;烟叶种植面积0.59万亩,下降24.4%;蔬菜种植面积4.59万亩,增长13.5%。农村用电量0.96亿千瓦时,增长9.8%;化肥施用量(折纯)0.35万吨,下降0.2%。

      2021年肉类总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4.1%。其中:猪肉产量0.88万吨,增长23.6%;禽肉产量1395吨,增长30.5%。年末生猪存栏10.78万头,增长20.9%。全年生猪出栏10.89万头,增长18.8%。水产品产量0.3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第二产业

      从1986年起,乳源开始全面实施 工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并依次进行了计划、价格、流通、财税、金融、外贸、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改革,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多渠道筹措资金,着重加强了交通、能源(尤其是水电)、邮电通讯和原材料、出口创汇以及人民生活急需的生产项目的建设。先后建成了锡冶炼、锑冶炼、稀土材料、大东山稀土矿等新生产项目,对食品饮料总厂、水泥厂、农机厂等一批老企业进行了扩建、改造,增强了发展后劲。“七五”期间的1987—1989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9431万元,新增固定资产7704万元。全县发电总量、水泥、矿产品、机制纸、松香、原煤等主要工业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锑粉、稀土、硅铁等产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猕猴桃软糖、金银花饮料等分别荣获省、市优质产品奖;锡锭、条纹包装纸、超细锑白粉等产品填补了韶关市工业产品空白。全县交通、邮电、能源、住宅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到1989年底,全县邮路长度、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564公里和533公里;县属小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99万千瓦,比1986年增长16.3%;全县居民住宅竣工面积达20.9万平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7%,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0.9%,其中县属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2.2%;国民收入年均递增6.4%;县属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14万元。

      2021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增长12.0%。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1.3亿元,增长16.1%。其中:制造业产值163.9亿元,增长17%;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7.41亿元,增长8.9%。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30亿元,增长2.5%。年末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3个,完成总产值9.27亿元,增长15.3%;房屋竣工面积8.23万平方米,增长14.3%。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36.55亿元,增长10.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3.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5%;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4.7%;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3.6%。

      2021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0.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4.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5%。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8.6:23.5:67.9。

      2021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4%。

      旅游

      2021年,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136万人次,增长12.4%,旅游总收入8.9亿元,增长10.1%。

      贸易和外经

      2021年,全年批发业销售额252.05亿元,增长20.9%;零售业销售额25.6亿元,增长136.6%;住宿业营业额0.93亿元,增长21.7%;餐饮业营业额2.27亿元,下降0.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亿元,增长8.7%。

      2021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7500万美元,增长16.4%,其中:外贸出口总值15290万美元,增长31.9%外贸进口总值2210万美元,下降35.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5万美元,下降53.7%。

      金融和保险业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9.0亿元,增长4.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7.8亿元,增长9.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5亿元,增长19.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2.3亿元,增长19.8%。全年保费总收入10260万元,下降5.2%。其中:人寿险保费收7424万元,下降5.2%;财产险保费收入2836万元,下降5.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额2832万元,增长25.4%,其中:财产保险赔款金额1151万元;各类人身险给付金额1681万元。参加人身保险2751人。参加家庭财产保险44021户。

      交通

      编辑

      国家高速G4 京港澳高速公路,国道G323线,省道S250、S249、S258线构成交通大骨架。

      1990年,乳源县境 公路总里程734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34.5公里。从1991年起,乳源掀起公路建设高潮。1993年12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公路改建重点工程指挥部”,负责县境国、 省道工程的改建工作;1994年4月,成立“坪乳公路第一工程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坪乳公路乳源段第一段二级路21.25公里改建工程的招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及与当地政府、群众、各有关单位的协调工作;2000年,全县开展“村村通机动车”公路大会战。从1994交通年至2003年,先后改建了坪乳公路第一段21.25公里、乳桂线26.6公里、国道323线侯公渡至附城大富桥6.4公里、鲜明公路2.1公里、 京珠高速公路出口至国道323线南环路2.74公里、坪乳公路大桥镇至石断下的公路1.8公里。1989—2003年,全县新建公路119条,727公里,改建公路40条(段)484.64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乳源段1条58.5公里、改建国道1条(4段)26.98公里、省道4条(6段)132.26公里,县道7条134.6公里、镇村公路21条119.7公里、林区公路1条12.5公里。2003年底,全县拥有公路196条,通车总里程1463公里,其中:京珠高速公路乳源段1条58.5公里,国道1条72公里,省道4条179.4公里,县道8条144.8公里,镇村公路164条743公里,林业公路18条265.3公里。全县14个镇106个行政村通了公路,14个镇和部分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或沥青路,公路密度从1989年每平方公里34.5公里提高到了68.9公里,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构架,县、镇、村、林区公路相连的公路网络。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0亿元,增长18.9%。全县货运量239.9万吨,货物周转量59562万吨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143.7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441.1公里。

      社会

      编辑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含卫生站),其中医院3个(含乳阳林场医院),乡镇卫生院9个,门诊部、所20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站96个。年末卫生机构床位668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170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91人,注册护士523人,药剂人员81人。

      (一)公费医疗

      新中国建国初期,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实行病号公费医疗补贴制,后实行公费医疗全包制。改革开放后,曾改公费记帐为按工龄长短计算按月发到人,干部职工就医门诊费负担10%,留医者在职负担15%,退休负担10%,离休干部门诊、留医全部公费。后改在县就诊凭本人有效医疗证记帐,自行转院作自费医疗处理,门诊医药费一单限400元内个人负担10%;住院费用个人负担5%;非本县医疗单位就诊每月限额:离休人员20元,退休人员15元,其他人员10元,超出限额凭正规医疗单位正式医药发票实报50%,慢性病经公费医疗办核实每处方报6元,血吸虫病患者住院一次报销医药费不超过700元,癌症、肺结核、精神病、糖尿病、血吸虫病、二等以上残废军人等生活确存困难,经批准医疗费免除个人负担部分,其余按原有文件执行。2003年县公费医疗制度转为医疗保险制度。

      (二)农村合作医疗

      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9年2月,广州军区189医院“六·二六”医疗队,在大桥公社创办第一所合作医疗站。随后,各公社相继办起合作医疗站。至1983年,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停办。

      1996年县卫生局在洛阳镇筹办镇办镇管合作医疗制度。筹资以户参加,每人每年交纳15元,镇政府和村集体以在册农业人口数每人每年补偿4元和10元。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享受规定范围内各种医疗保健补偿,全年累计不超过1000元。全镇6个管理区中有584户3290人参加合作医疗。自治县政府决定在全县推广洛阳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县财政按规划参加合作医疗人口拨给各镇合作医疗支持资金,其中瑶族乡镇每人每年4元,其余乡镇每人每年2元。全县各镇合作医疗先后启动。

      2004年末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纳资金10元,省扶持25元,市、县、镇按4:4:2的比例扶持10元。实行大病(住院治疗)报销为主,住院医药费用按镇级医院报50%,县级医院报40%,县外医院报30%。设立起付线,县级为200元,县外为300元,最高封顶线为10000元。2005年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91855人,参加率57.5%,住院报销医药费4535人次,补偿金额248.99万元。救助补偿17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7.52万元,救助贫困家庭人口581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当年被韶关市评为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县体育场地577个,建成镇级农民健身工程10个。各单位举办各类运动会28次,参加比赛人数达1.9万人。参加地级县以上运动会16次,夺得26金28银33铜。

      (一)县办体育运动会

      自治县成立后,县体委每年都要举行各种运动会和选拔赛、邀请赛。1963年至2005年县办规模较大的运动会有149次,其中全民性运动会89次,县中小学生运动会60次。还分别于1977年、1979年、1984年、1987年举行4次少数民族运动会以及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自治县还曾承办广东省和韶关地区运动会10多次。

      (二)组团参加全国和省市体育运动会

      1964年至2005年曾先后组织运动队参加国际级比赛2次,获金牌3枚,铜牌1枚;参加国家级比赛5次,获金牌10枚,银牌3枚;参加省级比赛8次,获金牌5枚,银牌8枚;参加市级比赛20次,获金牌43枚。

      1999年9月乳源瑶族龙舟男女队代表广东省赴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龙舟比赛男女6个项目中的4枚金牌和2枚银牌,实现广东省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受到省、市政府的嘉奖。2003年9月乳源瑶族龙舟队和押加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在宁夏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龙舟比赛男女6个项目中的5枚金牌和1枚银牌, 获得押加比赛1枚铜牌和1个第五名。2002年6月乳源瑶族龙舟队参加在长沙、浙江举行的“五芳斋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包揽了全部项目的3枚金牌。2005年获市十二届运动会少年女足第一名、少年男子乒乓球团体第二名、少年男子足球第六名、少年男组总分第六名。

      邮电通信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6%。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0%。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07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0人、促进创业122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31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2元,增长10.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1:1。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26.17万人,增长9.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12万人,增长1.9%;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0.83万人(含离退休人员),下降3.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征收额为1.1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收额为2.56亿元。参加医疗保险人口19.9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0万人,增长20.4%;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5.9万人,下降3.5%。

      2021年年末全县拥有敬老院6间,供养人数111人,其中县城75人。社会各种捐款218万元,同比下降83.4%。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15个。

      2021年年末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27人,其中:农村居民低保人数4177人;城镇居民低保户人数250人。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平均降水量1655毫米,同比下降9.5%。平均日照时数1718小时。全年平均气温21.2C。

      2021年,全年水资源总量24.99亿立方米,年末全县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6.3亿立方米。

      2021年,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98.4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5.2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09%。全社会用电量20.35亿千瓦时,增长13.95%,其中工业用电量17.55亿千瓦时,增长14.3%。单位GDP能耗0.96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升1.02%。全县林地总面积19.49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78.12%。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22.3万亩,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规划面积9.43万亩;县级森林公园3个,面积0.56万亩;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省级2个,市县级5个),规划面积1017.15平方公里。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起工矿商贸企业事故3起;消防火灾事故6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4人。安全生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01.7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4万元工矿商贸企业事故398万元;消防火灾事故1.3万元。

      文化

      编辑

      2021年年末全县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剧场、剧院数3个,电影院2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6.6万册,比上年增加了1.0万册。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

      (一)唱山歌

      乳源瑶汉族人民都喜欢唱山歌,汉区以桂头、一六、大桥、红云、侯公渡等乡镇流行。瑶区则是村村寨寨的瑶族同胞都爱唱山歌、会唱山歌。歌声悠扬动听、音细而长,唱时讲究一定的技巧,强调拖音、吐气,曲调清新,使听者感到十分亲切。平日里,瑶族青年男女上山打猎、伐木、耕作或到田间劳作时,都歌不离口,或独唱或男女对唱。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里,人们还会集合到林间、草坪尽情地对歌,传情达意。

      (二)舞狮

      乳源的舞狮主要有醒狮和惊狮两种。舞狮是民间最普遍、最常见的一项娱乐活动,凡喜庆日子,皆以舞狮助兴。特别是春节期间,从年初一至元宵,更是爆竹声声、锣鼓咚咚,舞狮队伍穿街过巷、走家串户,舞狮拜贺,祈福消灾。

      民间舞狮队如新置狮头,要择日在厅堂簪花披彩,然后到长流水的江河边跪下点光。要盛上熟猪头一只、熟雄鸡一只、生猛鲜鱼一条,叫“三牲”,同时要有酒、水果、糍粑和香纸宝烛奉拜,用一支新毛笔蘸上珠砂、生鸡血点狮头的双目,舞狮艺人要还要唱“狮头歌”。

      (三)舞龙

      乳源民间舞的龙主要有木雕龙、纸扎龙和稻草龙三种。桂头、杨溪舞木雕龙,附城舞纸扎龙,大布、大桥等山区舞稻草龙。舞龙时间除节日庆典由单位出资制作安排活动外,民间自发性的每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日的夜间进行(惟桂头王龙围等村在白天进行)。

      (四)舞春牛

      “舞春牛”是流行于桂头、杨溪、一六等乡镇的一种民间歌舞。活动多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舞春牛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一男子穿戴竹篾织的用纸裱的牛头、牛尾,手中摇着扇子,扮成书生样子,另有两个姑娘挑着花篮,边舞边对唱表演;另一种形式,是由一个小孩扮演牧童骑牛(人扮)吹笛,另由几个姑娘挑着花篮一起表演、对唱。唱词以问答式为主,通俗易懂。

      教育

      编辑

      2021年,全年普通学校(不含中职,含教学点)在校学生37319人,增长1.7%。拥有普通中学8所,小学12所,幼儿园43所。高考录取人数1326人,增长4.2%,其中:本科录取386人,下降11.1%;专科录取940人,增长12.2%。初中毕业录取中专1418人,下降7.2%。

      学前教育

      1990年12月22日,县教育局成立幼儿教育中心教研组,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研究,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1996年9月,县文化馆创办县艺术幼儿园,1998年和1999年小星星幼儿园和小博士幼儿园等由单位、企业和个人办的民办幼儿园相继开业,县城共有幼儿园4间。

      2003年,县科技教育局制定《乳源县学前班教育教学常规评比标准》和《乳源县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全县共有9所幼儿园,分别是:公办1所(县机关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1所(大桥中心幼儿园),驻县厂(场)幼儿园2所(天井山幼儿园、五指山幼儿园),其余5所为社会力量兴办的幼儿园,分别是:县艺术幼儿园、小星星幼儿园、小博士幼儿园、一小幼儿园、倍蕾幼儿园。

      为抓好学前教育,全县各中心小学都开办了一年制学前班。学前班教材采用广东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处编写的《学前班教材》,学前班的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通过直观教育加看图写字、计数,初步培养幼儿认读能力、动手能力,使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有80个,就读幼儿园的幼儿有1360人,3—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52.5%。

      小学教育

      1990年,全县有小学132所,教学点153个,在校学生2.4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4%,毕业率92.7%,普及率96.5%。

      1996年,全县有完全小学118所,初级小学(含教学点)105个,在校小学生2.6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4%,毕业率99.7%,辍学率0.16%,各项指标均达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标准。当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评估验收组对“两基”工程的检查验收。

      2000年,全县有小学110所(其中省属厂场办3所),教学点60个,在校学生2.32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辍学率0.26%,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3%,毕业率99.6%。 2003年,全县有完全小学92所,教学点22个,在校学生2.1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辍学率0.04%。是年,全县小学中有7所被评定为县一级学校,4所为市一级学校。上等级的镇中心小学占36.8%。

      中学教育

      1990年,全县有 普通中学20所,其中 完全中学2所,乡镇初级中学15所,其他单位办的初级中学3所,全县高中40个班,学生1825人,其中女学生695人,瑶族学生141人;初中124个班,学生5777人,其中女学生2139人,瑶族学生490人。

      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经5年的艰苦努力,1996年10月,通过国家教委的检查验收,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全县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0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6所,在校高中生830人,初中生1.05万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8.8%。2003年,新建1所乳源高级中学。是年,全县有初中224个班,学生1.12万人;高中27个班,学生1408人。

      旅游

      编辑

      云门山大觉禅寺俗称“ 云门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之发祥地。位于县城东北6公里的云门山慈悲峰下,创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始祖慧能七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时人论及各家禅风时有“云门天子、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公元927年建成后敕赐为“光泰禅院”,后又敕改为“证真禅寺”,公元963年,南汉王敕封文偃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同时将“证真禅寺”敕升为“大觉禅寺”,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与湖南沩仰宗、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南京法眼宗齐名,并称佛教五大宗,是国家重点寺院。

      鸵鸟寨

      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距云门寺7公里,交通方便,风光秀美。1998年由台商投资1000万元,从南非引进鸵鸟蛋繁育养殖。高峰期曾有大小鸵鸟近4000只,其中成鸟2000多只,成为亚洲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是集鸵鸟的孵化、养殖、繁殖、屠宰、皮革、羽毛加工、饲料制造及观光旅游、餐饮旅业为一体的三高农业之一。

      必背瑶寨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4公里的必背镇。是乳源 过山瑶的聚居地之一,是旅居美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缅甸、老挝等海外过山瑶的祖居地。

      南水温泉度假村

      位于县城西15公里南水水库西半岛内,靠山面水,山清水秀,度假村地处车干水温泉,水温47℃,属碳酸钠型苏打温泉,富含氟、锌、镁、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流量0.047立方米/秒,自然涌流,清澈透明,无色无味。

      1992年11月,港商潘强投资兴建度假村,先后投入资金1100万元,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有别墅、标准客房多座,床位108个,温泉水直达浴室。餐厅一间,可容纳120人同时就餐。大小温泉池6个,面积50多平方米,温泉浴室20间。度假村还设有狩猎、桑拿、快艇游湖等娱乐项目。

      城市荣誉

      编辑

      乳源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示范县”、“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县”、“中国金融生态县”、“中国农村水电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瑶绣之都”、“广东省绿色名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旅游强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体育先进县”、“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

      2018年6月,农业农村部确定“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乳源瑶族自治县入选。

      2018年8月,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榜单,位列第70位。

      2018年8月15日,“两山”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及全国“两山”百强县发布,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两山”发展综合指数A+,排名第46位。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