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浪能 编辑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能源简介
3 能源开发
4 能源利用
5 能源分布
6 能值估算
7 用于发电
8 相关案例
9 国内情况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波浪能
外文名:wave energy
能源简介
编辑波浪能
波浪的破坏力大得惊人。扑岸巨浪曾将几十吨的巨石抛到20米高处,也曾把万吨轮船举上海岸。海浪曾把护岸的两、三千吨重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翻转。许多 海港工程,如防浪堤、 码头、 港池,都是按防浪标准设计的。
能源开发
编辑波浪所蕴涵的能量主要是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台风导致的巨浪,其功率密度可达每米迎波面数千kW,而波浪能丰富的 欧洲 北海地区,其年平均波浪功率也仅为20~40kW/m^2 中国海岸大部分的年平均波浪功率密度为2~7kW/m^2。
全世界波浪能的理论估算值也为109kW量级。利用中国沿海海洋观测台站资料估算得到,中国沿海理论波浪年平均功率约为1.3X10^7kW。但由于不少海洋台站的观测地点处于内湾或风浪较小位置,故实际的沿海波浪功率要大于此值。其中 浙江、 福建、 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能丰富的地区。
波浪能量如此巨大,存在的如此广泛,自古吸引着沿海的能工巧匠们,想尽各种办法,企图驾驭海浪为人所用。水力可以满足全世界3倍的能源。
将波浪能收集起来并转换成电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波能装置有设置在岸上的和漂浮在海里的两种。按能量传递形式分类有直接机械传动、低压水力传动、高压液压传动、气动传动4种。其中气动传动方式采用空气涡轮波力发电机,把波浪运动压缩空气产生的往复气流能量转换成电能,旋转件不与海水接触,能作高速旋转,因而发展较快。波力发电装置五花八门,不拘一格,有点头鸭式、波面筏式、波力发电船式、环礁式、整流器式、海蚌式、软袋式、振荡水柱式、多共振荡水柱式、波流式、摆式、结合防波堤的振荡水柱式、收缩水道式等十余种。
能源利用
编辑波浪能
最早的波浪能利用机械发明专利是1799年法国人 吉拉德 父子获得的。1854-1973年的119年间, 英国登记了波浪能发明专利340项,美国为61项。在法国,则可查到有关波浪能利用技术的600种说明书。
早期海洋波浪能发电付诸实用的是气动式波力装置。道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波浪上下起伏的力量,通过压缩空气,推动汲筒中的活塞往复运动而做功。1910年,法国人布索.白拉塞克在其海滨住宅附近建了一座气动式波浪发电站,供应其住宅l000瓦的电力。这个电站装置的原理是:与海水相通的密闭竖管中的空气因波浪起伏而被压缩或抽空稀薄,驱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再转换成发电机的旋转运动而发出电力。
60年代, 日本研制成功用于航标灯浮体上的气动式波力发电装置。此种装置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产品额定功率从60瓦到500瓦不等。产品除日本自用外,还出口,成为仅有的少数商品化波能装备之一。
该产品发电的原理就像一个倒置的打气筒,靠波浪上下往复运动的力量吸、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
中国波力发电研究成绩也很显著。70年代以来, 上海、 青岛、广州和 北京的五六家研究单位开展了此项研究。用于航标灯的波力发电装置也已投入批量生产。向海岛供电的岸式波力电站也在试验之中。
有关专家估计,用于海上航标和孤岛供电的波浪发电设备有数十亿美元的市场需求。这一估计大大促进了一些国家波力发电的研究。7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 挪威等国为波力发电研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绩也最显著。英国曾计划在 苏格兰外海波浪场,大规模布设“点头鸭”式波浪发电装置,供应当时全英所需电力。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后因装置结构过于庞大复杂成本过高而暂时搁置。80年代,日本“海明”波浪发电试验船取得年发电19万度的良好成绩,实现了海上浮体波浪电站向陆地小规模送电。日本已将“海明”波浪发电船列为“离岛电源”的首选方案,继续研究改进。
能源分布
编辑南半球和 北半球40°~60°纬度间的风力最强。信风区(赤道两侧30°之内)的低速风 也会产生很有吸引力的波候,因为这里的低速风比较有规律。在盛风区和长风区的沿海,波浪能的密度一般都很高。
能值估算
编辑波浪能的大小可以用海水起伏 势能的变化来进行估算,即P=0.5TH2(P为单位波前 宽度上的波浪功率,单位kw/m;T为波浪周期,单位s;H为波高,单位m,实际上波浪功率的大小还与风速、风向、连续吹风的时间、流速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波浪能的能级一般以kw/m表示,代表能量通过一条平行于波前的1m长的线的速率。
用于发电
编辑波浪能发电是通过波浪能装置将波浪能首先转换为机械能(液压能),然后再转换成电能。 这一技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海洋大国利用新技术优势纷纷展开实验。
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 清洁能源。尤其是在能源消耗较大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能量也最大。小功率的波浪能发电,已在导航浮标、 灯塔等获得推广应用。我国有广阔的 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沿海波浪能能流密度大约为每米2千瓦~7千瓦。在能流密度高的地方,每1米海岸线外波浪的能流就足以为20个家庭提供照明。
波浪能
波浪发电是 波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此外,波浪能还可以用于抽水、 供热、 海水淡化以及制氢等。波浪能利用的关键是波浪能转换装置。通常波浪能要经过三级转换:第一级为受波体,它将大海的波浪能吸收进来;第二级为中间转换装置,它优化第一级转换,产生出足够稳定的能量;第三级为发电装置,与其它发电装置类似。
南半球和北半球40°~60°纬度间的风力最强。信风区(赤道两侧30°之内)的低速风也会产生很有吸引力的波候,因为这里的低速风比较有规律。在盛风区和长风区的沿海,波浪 能的密度一般都很高。例如,英国沿海、美国西部沿海和新西兰南部沿海等都是风区,有着特别好的波候。而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能丰富的地区。
虽然大洋中的波浪能是难以提取的,因此可供利用的波浪能资源仅局限于靠近海岸线的地方。但即使是这样,在条件比较好的沿海区的波浪能资源贮量大概也超过2TW。据估计全世界可开发利用的波浪能达2.5TW。我国沿海有效波高约为2~3m、周期为9s的波列,波浪功率可达17~39kw/m,渤海湾更高达42kw/m。
相关案例
编辑美国俄勒冈州就着手开发利用波浪能,但由于当时技术限制,波浪能发展计划未能顺利进行; 然而据《纽约时报》报道,随着技术进步,美国首个获得商业许可的并网波浪能发电装置日前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计划于2012年10月在俄勒冈州正式下水。该装置由海洋电力技术公司设计,8月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批准,并网之后足以为1000户家庭提供电力。
国内情况
编辑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一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课题——“漂浮直驱式波浪能利用技术研究”近日通过科技部验收,标志着这一项新型波浪能发电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新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洋能发电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和战略地位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目前普遍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游亚戈介绍说,作为海洋波浪能利用技术的一种,漂浮直驱式波浪能利用技术的特点是采用漂浮式可避免潮位对装置特性的影响,采用点吸收式使其有效工作时间不受来波方向的影响,采用直线发电方式,把目前常采用的三级转换系统变成了相对简单的两级转换系统,提高了可靠性和转换效率,简化了技术难度,降低了造价。
游亚戈说,这一研究项目启动于2009年,在能量转换环节、生产装配、锚泊技术、密封防腐技术等关键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了突破。作为这一技术的示范装置——10kW漂浮直驱式波浪能装置日前投放在广东珠海大万山岛海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取得了预期效果,为后续的产业化示范和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