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 编辑

满族

满族,原称满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为中国的四大族群之一。

其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满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先后建立渤海国、金朝和清朝。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满族人口数量为10423303人。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基本简介 3 历史沿革 4 民族相关 5 民族文化 6 旅游景点 7 民族人口 8 历史沿革 9 民族相关 10 民族文化 11 旅游景点 12 民族人口 13 相关评价 14 满族名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人口:10423303人(2020年)

      语言:满语、汉语(普通话及汉语方言)

      宗教信仰:萨满教、佛教等、多数人不信教

      别名:满洲族、满人、旗人、八旗子弟

      人口分布:东北地区、河北、内蒙古、北京等

      文字:满文、通用汉字

      中文名:满族

      内容: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

      基本简介

      编辑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肃慎新开流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现代满族一脉近亲祖先。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中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满族的先民肃慎自公元前22世纪的舜禹时便见诸史籍。《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禹定九州时,周武王、成王时,肃慎均派使来贡,最著名的贡品为“楛矢石砮”。周人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时的肃慎王国、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系)的发祥地。

      历史沿革

      编辑

      满族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为9,846,776人),仅次于壮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的半数。其次为河北、北京、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福建、山东等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大中城市,如广州、兰州、呼和浩特、成都、西安等地。除这些主要集中分布地以外,满族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 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商周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白山黑水”——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的发祥地。

      “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史就有6800年以上。1972年中国考古队在毗邻俄罗斯的兴凯湖地区考古发现了在6800多年前的骨雕鹰头“海东青”、马鹿角雕制的图腾“鱼神”、夹砂陶器等文物。

      渤海郡国

      渤海国7世纪末(唐代中期)粟末靺鞨(满族先人的一部)领袖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其统辖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鲜半岛北部、东临大海、西南达今辽宁省北部及东部。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五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到9世纪末,渤海国被辽所灭。

      辽金时期

      辽代(相当于北宋)时期,中国东北

      满族图片

      地区分别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这些女真部族之间并不相互统属。其中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创始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完颜部领袖),都城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的联合进攻,共经历9位帝王。金朝是当时占领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全盛时代的统治范围为:东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堪察加一带,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西北到河套地区;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

      金朝在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女真各部也很紧密的集合在一起,人们对一个统一的女真民族的认识更加清晰,在金朝统治中原时期,进入中原的女真人虽逐渐汉化但保持着相对的民族独立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国所灭,除当初留在东北以及后来陆续回到东北的女真人后来发展为今天的满族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大多融入汉族和回族。

      明清时期

      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

      康熙

      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汉族、蒙古、朝鲜、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同时,也有一部分辽代女真的后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加入满族共同体,建国后被划分成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但他们是今天满族的近亲(通古斯族系,即肃慎族系)。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编入八旗的还有当时相当数量的辽东汉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鲜人,甚至一些俄罗斯人,在八旗内部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已彻底融入了满族。

      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 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 “清”,同时也改元“崇德”。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中国,建立了覆盖明朝东北、关内领土及西北汉唐故土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因满洲族大部分定居在关内,称为“满族”,建国以后延用满族称谓至今。

      民族相关

      编辑

      典型的满族人中,两眼间隔较近,直鼻,长方脸型的较多,肤色较浅。满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达到40%以上(这一比例在汉族中是20%)。

      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满族每一万人中的大学学历者有1,652.2人,全国平均水平为139.0人,汉族为143.1人。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满族为1.41%,全国22.21%、汉族21.53%,满族的数据远远低于中国国内的其他民族。

      语言文字

      满族满族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亦鲜通契丹语文。大致从完颜阿骨打祖辈颇剌淑(金肃宗)起始习契丹语;1119年(金天辅三年)诏令颁行由完颜希尹和叶鲁仿依契丹大字和汉字为基础创立的女真文字,后世谓女真大字。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颜亶参照契丹字创制颁布另一种女真文字,后世称女真小字。金代女真文字在金朝灭亡后曾一直沿用到明朝初年,明廷会同馆所编《女真译语》为这种文字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但金代女真文与辽代契丹文一样,是借用汉语文习惯创制的孤立表意字,而女真语属多音节黏着语,语音

      加缀,动词变格的频率相当高,孤立的表意字并不能很好与语言相适应。金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词,也不能表示动词词尾变化,长期以来只能用于书写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达口语,加之教学难度大,到16世纪初就逐渐失传了。

      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满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满族语言学者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新型文字,被称为“老满文”“无圈点满文”或“额氏满文”。后来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另一位学者达海加以改进。在字母右侧上加“圈”加“点”,以更加方便读写。被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新满文”或“达氏满文”。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到了康、雍、乾三朝,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

      全国逾千万满族人基本不会说满语,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满族人通用汉语。新疆的锡伯族人(通古斯民族)使用的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在故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满族人开始学习满语,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和影响,同时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也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满语学校(政府)、哈尔滨阿城区的公办学校了组建了满文中专,黑龙江大学也建立了满文专业等。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成立了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满族文化交流协会。

      满族服饰

      旗头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代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答拉赤”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马蹄底鞋除“旗袍”、“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结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俗称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民居住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以前,他们都住在草顶土墙的“口袋房”里,“屋高至丈余,独东南扉”。东头的一间面南开门,是外屋;西头的两三间房屋为卧室,称里屋。这种“独东南扉”的结构,如口袋形,便于保暖。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万字炕”。他们以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南炕居长辈老人,北炕住小辈;西炕则为祖宗神位,墙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住人,最忌小辈和妇女坐,只有老人与亲姑爷可以坐。满族房舍的南北西三面,“皆辟大窗户”,且分上下两层,窗棱以万字或工字为格,窗外糊纸,开关朝外,“恐夜间虎来,易于闯入”,居室内没有地桌,只有炕桌,吃饭、写字都用它。此外,房梁上常悬着悠车,用桦木皮(木威)————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放在里面睡觉,母亲边悠车边哼着摇篮曲。所以有民谣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生了孩子吊起来。”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则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满族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旗,满语为gusa(汉音固山)。满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国。

      古老禁忌

      生活禁忌

      满族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墙上有神龛,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簸箕,因为祭祀时方盘装肉、簸箕装黄米面和炒黄豆面,空放是对神大不敬。同时,西炕也不准家人和客人坐。

      满族忌服狗皮,忌食狗肉。这是满族(女真)非常重要的习俗,也是北方通古斯民族共同的习俗。对此有三种说法:一是义犬救罕王说,二是源于满族先人的风俗说,三是图腾崇拜说。

      祭祀禁忌

      满族在院内东南树索罗杆,不得污秽,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之一切不吉利肮脏的事都不得参与。祭祀日子还有十二禁忌:一忌意不诚笃,一忌仪度错乱,一忌器物不洁,一忌生气口角,一忌衣冠不整,一忌闲谈外事,一忌喜笑无度,一忌长幼无序,一忌投犬顿器,一忌刀勺声响,一忌内祭未毕,不洁出屋,一忌外祭未毕,不洁入屋。哈尔滨满族在祭祀中还祭“神马”,满语称“他合马”。“神马”拉车,不许女人坐。“神马”死了,要埋葬,不许吃肉。“神马”又称“祖马”,享受很高的礼遇。

      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祁都冠以汉字姓了。现代满族的姓氏从历史上的八大姓基本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除了八大姓之外还有西林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郭络罗氏等等,当然最最尊贵的姓氏要数爱新觉罗氏了

      这些现代姓氏有的取其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字为姓,或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如瓜尔佳氏改姓关,索绰络氏改姓索,马隹氏改姓马,舒穆禄氏改姓舒或徐,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将原来姓氏译意为汉字取姓的,如巴颜氏改姓富,因巴颜在满族语中有富有之意。皇族爱新觉罗氏改姓金,因爱新在满语中是金子之意。

      民族文化

      编辑

      满族在文化方面,满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有满文译本。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到空前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满族人,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还是杰出的曲艺家。他的作品众多,而且脍炙人口。不愧为当代的“人民艺术家”。

      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大儒曾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书译成满文,以教旗人,其书圆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境地。从皇帝、王公到一般满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于绘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镇国悫厚公高塞,自号“敬一道人”,工诗画。《池北偶谈》评他的小景“笔墨淡遗,摆脱畦经,虽士大夫无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另外,象瑶华道人、唐岱、布颜图、麟庆的夫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铁保、永理是满族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刘镛齐名,并称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家称道。当代的书法大家启功也是满族。全国人大常委溥杰的书法也别具风格。

      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主要记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等。《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八旗通志》:由鄂尔泰等奉旨撰写。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铁保等奉赦续修。至嘉庆四年(1799年),历时12年完成。该书分八志、八表、八列记叙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世宗时八旗沿革、社会及军事组织、人物传略等项。对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价值。

      《御制五体清文鉴》:清代官修满、藏、蒙古、汉、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辞书。成书于乾隆末年。内容丰富,是中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巨著。

      《尼山萨满》:史诗《尼山萨满》也叫《音姜珊蛮》。满族著名史诗。流传于黑龙江流域。讲的是一个女萨满为从阴间救一少年的魂,经历重重难关的故事。有多种手抄本流传。

      满族剪纸:十二生肖

      剪纸: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满族补绣

      满族民间工艺。或称“钉线”,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农村。以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为主调,间用他色。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等吉祥图案为主,多配以较粗重的黑色边饰,常绣于枕顶、荷包、幔帐、坐垫之上。

      民族舞蹈

      满族满族人能歌善舞。其先世株褐人的舞蹈具有战斗风格。女真人的习俗,“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大金国志》卷39)明代女真人乘兴起舞,并有琵琶伴奏,大家拍手而歌,特别是在节庆宴会上,主客男女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皆呼:“空齐”相和。进入辽、沈后,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久居东北的满族人,经常举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曾盛于北京,流传到东北的“子弟书”始创于八旗子弟,为满族人所喜爱的文艺形式。晚清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满族曲艺表演艺术家。驰名艺坛的有赵星垣、双厚坪、金万昌、谢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树棠、荣剑尘、常宝馥、连阔如、侯宝林、关学增等。这些曲艺表演家,其表演艺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隆兴舞和九折十八式是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舞蹈的特点,多由狩猎、战斗的动作演变而来。如隆兴舞,要选一些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舞者一半人扮在虎、豹等兽,一半人骑假马追射,称作“隆庆舞”,逢喜庆宴会,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后一袖为背,盘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合。九折十八式,姿势复杂繁多,有打渔的姿势,穿针、织网的资势,欢庆的资势,单奔马,打猎姿势;双奔马、出征的姿势;大小盘龙、龙戏水的姿势,怪蟒出洞,龙蠕动的姿势。十八式,即十八个舞蹈动作。

      满族秧歌

      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 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扮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

      莽式舞: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之声相和,加强节奏,故也有人称之为莽式空齐舞。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

      腰铃舞:满族民间舞蹈。由数名腰系铜铃男子表演。表演时打着响板,扭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源于满族早期骑射生活。

      庆隆舞:庆隆舞是在丰收年景和庆祝大典中进行的一种场面性舞蹈,是清朝宫廷舞蹈中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留有民间舞蹈的深刻痕迹。庆隆舞喜起舞和扬烈舞,源于莽势舞。乾隆年间命此名。用于宫廷内元旦、万寿节、除夕及皇帝大婚等所举行的盛大筵宴上,多由王公大臣与司舞者共同表演。舞蹈规模颇大,包括乐器伴奏多达百人。

      大五魁舞:又称“五魁舞”,是满族民间一种庆贺舞蹈。源于满族早期的狩猎生活,多于丰收、狩猎归来时表演。该舞蹈由五人分别头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拟兽的跑跳动作,欢快有趣。

      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亦称“打单鼓子 ”或“耍腰铃”。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

      乐器民歌

      刺绣八角鼓:八角鼓形为八边形,蒙蟒皮,七个边每边有铜环,另一个边下拴一长穗,可弹、搓、摇,作为唱曲的伴奏乐器。

      满戏:满族戏曲剧种。又名“八角鼓戏”。由满族曲艺八角鼓发展而来。满族先民在骑射渔猎之暇围在篝火旁,边说边唱边舞,并扣击自制八角鼓相和,娱其情志,逐步形成说、唱、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清兵入关后,八角鼓和洋琴、琵琶、四弦、锣鼓等配合,吸收诸宫调、杂剧及各地民歌、小曲,形成牌子曲剧。多演唱历史和民间故事。

      二弦:满族弹拨乐器。木制,琴头饰有龙首,弦轴左右各一,音箱为长方形,底有孔,音箱上安覆手,框绘龙纹。清朝宫廷用于演奏宴乐。

      三弦:满族弹拨乐器。檀木质,方槽,琴头雕大顶花,其尾端雕刻花纹,琴杆正面为指板,尾端护弦揭兽皮为之。左手持琴,右手拇指、食指戴骨指甲拨弦,有弹、挑、分、扫、砸、搓儿等技巧。清宫廷中用于演奏宴乐,民间用于伴奏鼓书、单弦等。

      满族民歌内容丰富,较之汉族民歌,多了一些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亲人内容歌曲。其歌词语言通俗、活泼,其旋律质朴、简明。农村中的满族民歌这一特征更为明显。满族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歌唱,活泼动情的小唱几乎涉及到满族整个人生礼俗,唱出了他们的愿望和心声。自降生听《悠摇车》,稍大一些学唱《小板凳》、《河河沿》,童年的《抓嘎拉哈歌》,少年的放牧山歌,青年的情歌、结婚的喜歌,出征的战歌,围猎的猎歌,以及丰收喜庆,岁时节日,祝福贺寿,凯旋庆功,悲欢离合都有歌,其音乐风格多彩多姿,但基调豪放,朗爽,即使表现哀婉情绪的音乐,也不失其刚健强劲的内质。

      满族民歌有摇篮曲、儿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山歌、小调、喜歌、战歌、叙事歌等等,形式多样,内容几乎包括其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音乐也各有特色。

      摇篮曲,也称“悠悠调”。在满族中流传最广,几乎每个满族孩子都是在这种优扬、平稳的曲调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流传的《摇篮曲》有满语的,汉语的,最多还是满、汉语兼有的。

      劳动歌,满族先民在渔猎时,常吹牛角或海螺为号,敲锣打鼓,声势浩大。猎毕,就在野外歌舞欢宴,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发展成旋律流畅的劳动歌,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场景。

      山歌,满族人用热烈奔放的山歌,抒发其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劳动歌。其中赞美富饶壮丽河山的山歌称为“夸山调”,满语民歌《巴音波罗》歌唱丰收,就属于这种山歌。另一类是对口喊唱的叫“爬山调”,多在放牧时赛唱。这类山歌,常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口喊唱,俗称“拉锯”、“抬扛”。歌词即兴而编,多是触景生情开口就唱,节奏自由强烈,曲调高昂开阔,情绪奔放,酣畅。《靠山调》、《爬山调》等曲调被八角鼓、单弦等曲艺广泛吸收。

      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在东北广大农村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反映满族人民劳动、祭祀、游戏、出征和日常生活的民歌、儿歌。其中有渔民号子《跑南海》、山歌《开山调》、牧歌《溜响鞭》、《挖人参》、《蚕姑姑》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巴音波罗》、《轱辘冰》、《喜歌》等;反映爱情的有《伊勒哈穆克》、《红绒线》、《烟荷包》、《十二月》等;游戏歌有《抓嘎拉哈》、《拍手歌》;反映出征内容的有《出征歌》、《八角鼓咚咚》;反映妇女生活的《丹查拉米》、《酸枣颗棵》;儿歌有《干草垛插金刀》、《风来咯》等。

      满族礼仪

      文字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干”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礼仪文化

      满族历史上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史称引弓之民,大力提倡“国语骑射”(国语即满语),历代皇帝反复告诫:“骑射,国语乃满族之本务。”(见《大清会典事例》)。他们“性多淳朴,地产小麦,虽知耕种,而以渔猎为生。遇冬日坚冰,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妇女尤善伏弩捕韶”。

      射箭是猎取食物、防御野兽侵害的工具,也是军事武器运用于战场,因而在满族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后金努尔哈赤把骑射作为立国之本。在他实行的八旗制度中,将满族人分别组织于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当时人人习射,并以箭法高低为荣耻,无论王公大臣或旗丁,无不挽强善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极斋戒迎春祭天,于院内射箭,有大臣劝谏道:“斋戒不宜射箭”,皇太极答道:“昔辽太宗祭天,曾射柳,此射不可忘也。”遂令大臣习射。

      满族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婚俗

      在满族的风俗习惯中,对婚礼非常讲究,一般要举行三天,即传说中的三日婚。第一天“响棚”,第二天“亮轿”,第三天“正日”。

      响棚

      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办喜事接新娘首先要选个好时辰,即订立吉日。吉日订妥后,男方就要给女方家送去一坛老酒、一只肥猪,给女方家宴请宾客用。

      亮轿

      婚礼第二天,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就是“亮轿”了,即请新娘上轿。届时,新娘要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告别,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花轿则多是用马拉的,不用人抬,轿门用红绫档帘,轿顶上要有“麒麟送子”木刻,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其次,轿内还要压轿的孩子和娶亲婆。孩子一般选8至9岁的男孩子,娶亲婆则要是夫妻双全,儿女健康的。

      正日

      所谓的正日,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在清晨新郎披红戴花乘轿或骑马,在伴郎陪的同下鼓乐吹奏,带领迎娶新娘的彩轿去女家迎亲。生命伊始便挂在脖子上的吉祥锁,是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祝福,如今要女儿留下这锁表达了对女儿的恋恋不舍,同时解下这把锁,也标志着女孩子从此成人美好的新生活即将开始。

      旅游景点

      编辑

      清西陵清西陵

      抚顺景点之一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抚顺处处充满了神异的色彩,世界文化遗产、清朝关外三陵之首——永陵,依然伫立在兴京城神奇的启运山下。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后金第一都——赫图阿拉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觉尔察城、御路古榆、启运神树无不向人昭示着那段神奇的历史,引起游人无尽的遐思。抚顺时时洋溢着浓郁的满乡风情,被誉为“中华满族第一乡”的新宾县内,中华满族风情园中那唯一的满族历史文化长廊、满族博物馆、满族老街、满族农庄,满族美食让您亲身感受风情万种的满族民俗,深刻了解满族文化和历史。

      景点之二

      【清西陵列入文化遗产】

      2000年清西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民族人口

      编辑

      满族满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肃慎新开流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现代满族一脉近亲祖先。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中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满族的先民肃慎自公元前22世纪的舜禹时便见诸史籍。《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禹定九州时,周武王、成王时,肃慎均派使来贡,最著名的贡品为“楛矢石砮”。周人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时的肃慎王国、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系)的发祥地。

      历史沿革

      编辑

      满族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为9,846,776人),仅次于壮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的半数。其次为河北、北京、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福建、山东等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大中城市,如广州、兰州、呼和浩特、成都、西安等地。除这些主要集中分布地以外,满族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 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商周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白山黑水”——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的发祥地。

      “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史就有6800年以上。1972年中国考古队在毗邻俄罗斯的兴凯湖地区考古发现了在6800多年前的骨雕鹰头“海东青”、马鹿角雕制的图腾“鱼神”、夹砂陶器等文物。

      渤海郡国

      渤海国7世纪末(唐代中期)粟末靺鞨(满族先人的一部)领袖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其统辖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鲜半岛北部、东临大海、西南达今辽宁省北部及东部。建国初期有编户十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五百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到9世纪末,渤海国被辽所灭。

      辽金时期

      辽代(相当于北宋)时期,中国东北

      满族图片

      地区分别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这些女真部族之间并不相互统属。其中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朝(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创始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完颜部领袖),都城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的联合进攻,共经历9位帝王。金朝是当时占领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全盛时代的统治范围为:东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堪察加一带,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西北到河套地区;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

      金朝在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女真各部也很紧密的集合在一起,人们对一个统一的女真民族的认识更加清晰,在金朝统治中原时期,进入中原的女真人虽逐渐汉化但保持着相对的民族独立性,直到1234年金朝被蒙古帝国所灭,除当初留在东北以及后来陆续回到东北的女真人后来发展为今天的满族以外,留在中原的女真人大多融入汉族和回族。

      明清时期

      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扈伦)、东海(野人)女真三部。

      康熙

      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汉族、蒙古、朝鲜、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同时,也有一部分辽代女真的后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加入满族共同体,建国后被划分成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但他们是今天满族的近亲(通古斯族系,即肃慎族系)。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编入八旗的还有当时相当数量的辽东汉人、蒙古人,少部分朝鲜人,甚至一些俄罗斯人,在八旗内部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已彻底融入了满族。

      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 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 “清”,同时也改元“崇德”。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中国,建立了覆盖明朝东北、关内领土及西北汉唐故土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因满洲族大部分定居在关内,称为“满族”,建国以后延用满族称谓至今。

      民族相关

      编辑

      典型的满族人中,两眼间隔较近,直鼻,长方脸型的较多,肤色较浅。满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达到40%以上(这一比例在汉族中是20%)。

      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满族每一万人中的大学学历者有1,652.2人,全国平均水平为139.0人,汉族为143.1人。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满族为1.41%,全国22.21%、汉族21.53%,满族的数据远远低于中国国内的其他民族。

      语言文字

      满族满族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亦鲜通契丹语文。大致从完颜阿骨打祖辈颇剌淑(金肃宗)起始习契丹语;1119年(金天辅三年)诏令颁行由完颜希尹和叶鲁仿依契丹大字和汉字为基础创立的女真文字,后世谓女真大字。1138年(金天眷元年)熙宗完颜亶参照契丹字创制颁布另一种女真文字,后世称女真小字。金代女真文字在金朝灭亡后曾一直沿用到明朝初年,明廷会同馆所编《女真译语》为这种文字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但金代女真文与辽代契丹文一样,是借用汉语文习惯创制的孤立表意字,而女真语属多音节黏着语,语音

      加缀,动词变格的频率相当高,孤立的表意字并不能很好与语言相适应。金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词,也不能表示动词词尾变化,长期以来只能用于书写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达口语,加之教学难度大,到16世纪初就逐渐失传了。

      满语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满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满族语言学者额尔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创制的新型文字,被称为“老满文”“无圈点满文”或“额氏满文”。后来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另一位学者达海加以改进。在字母右侧上加“圈”加“点”,以更加方便读写。被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新满文”或“达氏满文”。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与汉族交往密切,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到了康、雍、乾三朝,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

      全国逾千万满族人基本不会说满语,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满族人通用汉语。新疆的锡伯族人(通古斯民族)使用的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在故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满族人开始学习满语,并且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和影响,同时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也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满语学校(政府)、哈尔滨阿城区的公办学校了组建了满文中专,黑龙江大学也建立了满文专业等。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成立了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满族文化交流协会。

      满族服饰

      旗头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代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答拉赤”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旗头】: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马蹄底鞋除“旗袍”、“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结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俗称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民居住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以前,他们都住在草顶土墙的“口袋房”里,“屋高至丈余,独东南扉”。东头的一间面南开门,是外屋;西头的两三间房屋为卧室,称里屋。这种“独东南扉”的结构,如口袋形,便于保暖。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万字炕”。他们以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南炕居长辈老人,北炕住小辈;西炕则为祖宗神位,墙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住人,最忌小辈和妇女坐,只有老人与亲姑爷可以坐。满族房舍的南北西三面,“皆辟大窗户”,且分上下两层,窗棱以万字或工字为格,窗外糊纸,开关朝外,“恐夜间虎来,易于闯入”,居室内没有地桌,只有炕桌,吃饭、写字都用它。此外,房梁上常悬着悠车,用桦木皮(木威)————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放在里面睡觉,母亲边悠车边哼着摇篮曲。所以有民谣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生了孩子吊起来。”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则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满族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旗,满语为gusa(汉音固山)。满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国。

      古老禁忌

      生活禁忌

      满族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墙上有神龛,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簸箕,因为祭祀时方盘装肉、簸箕装黄米面和炒黄豆面,空放是对神大不敬。同时,西炕也不准家人和客人坐。

      满族忌服狗皮,忌食狗肉。这是满族(女真)非常重要的习俗,也是北方通古斯民族共同的习俗。对此有三种说法:一是义犬救罕王说,二是源于满族先人的风俗说,三是图腾崇拜说。

      祭祀禁忌

      满族在院内东南树索罗杆,不得污秽,不许在神杆下拴马和喂家禽。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之一切不吉利肮脏的事都不得参与。祭祀日子还有十二禁忌:一忌意不诚笃,一忌仪度错乱,一忌器物不洁,一忌生气口角,一忌衣冠不整,一忌闲谈外事,一忌喜笑无度,一忌长幼无序,一忌投犬顿器,一忌刀勺声响,一忌内祭未毕,不洁出屋,一忌外祭未毕,不洁入屋。哈尔滨满族在祭祀中还祭“神马”,满语称“他合马”。“神马”拉车,不许女人坐。“神马”死了,要埋葬,不许吃肉。“神马”又称“祖马”,享受很高的礼遇。

      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祁都冠以汉字姓了。现代满族的姓氏从历史上的八大姓基本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除了八大姓之外还有西林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郭络罗氏等等,当然最最尊贵的姓氏要数爱新觉罗氏了

      这些现代姓氏有的取其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字为姓,或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如瓜尔佳氏改姓关,索绰络氏改姓索,马隹氏改姓马,舒穆禄氏改姓舒或徐,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将原来姓氏译意为汉字取姓的,如巴颜氏改姓富,因巴颜在满族语中有富有之意。皇族爱新觉罗氏改姓金,因爱新在满语中是金子之意。

      民族文化

      编辑

      满族在文化方面,满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有满文译本。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到空前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满族人,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还是杰出的曲艺家。他的作品众多,而且脍炙人口。不愧为当代的“人民艺术家”。

      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大儒曾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书译成满文,以教旗人,其书圆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境地。从皇帝、王公到一般满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于绘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镇国悫厚公高塞,自号“敬一道人”,工诗画。《池北偶谈》评他的小景“笔墨淡遗,摆脱畦经,虽士大夫无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另外,象瑶华道人、唐岱、布颜图、麟庆的夫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铁保、永理是满族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刘镛齐名,并称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家称道。当代的书法大家启功也是满族。全国人大常委溥杰的书法也别具风格。

      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主要记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等。《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八旗通志》:由鄂尔泰等奉旨撰写。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铁保等奉赦续修。至嘉庆四年(1799年),历时12年完成。该书分八志、八表、八列记叙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世宗时八旗沿革、社会及军事组织、人物传略等项。对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价值。

      《御制五体清文鉴》:清代官修满、藏、蒙古、汉、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辞书。成书于乾隆末年。内容丰富,是中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巨著。

      《尼山萨满》:史诗《尼山萨满》也叫《音姜珊蛮》。满族著名史诗。流传于黑龙江流域。讲的是一个女萨满为从阴间救一少年的魂,经历重重难关的故事。有多种手抄本流传。

      满族剪纸:十二生肖

      剪纸: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

      满族补绣

      满族民间工艺。或称“钉线”,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农村。以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为主调,间用他色。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等吉祥图案为主,多配以较粗重的黑色边饰,常绣于枕顶、荷包、幔帐、坐垫之上。

      民族舞蹈

      满族满族人能歌善舞。其先世株褐人的舞蹈具有战斗风格。女真人的习俗,“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大金国志》卷39)明代女真人乘兴起舞,并有琵琶伴奏,大家拍手而歌,特别是在节庆宴会上,主客男女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皆呼:“空齐”相和。进入辽、沈后,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久居东北的满族人,经常举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曾盛于北京,流传到东北的“子弟书”始创于八旗子弟,为满族人所喜爱的文艺形式。晚清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满族曲艺表演艺术家。驰名艺坛的有赵星垣、双厚坪、金万昌、谢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树棠、荣剑尘、常宝馥、连阔如、侯宝林、关学增等。这些曲艺表演家,其表演艺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隆兴舞和九折十八式是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舞蹈的特点,多由狩猎、战斗的动作演变而来。如隆兴舞,要选一些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舞者一半人扮在虎、豹等兽,一半人骑假马追射,称作“隆庆舞”,逢喜庆宴会,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后一袖为背,盘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合。九折十八式,姿势复杂繁多,有打渔的姿势,穿针、织网的资势,欢庆的资势,单奔马,打猎姿势;双奔马、出征的姿势;大小盘龙、龙戏水的姿势,怪蟒出洞,龙蠕动的姿势。十八式,即十八个舞蹈动作。

      满族秧歌

      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 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扮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

      莽式舞: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之声相和,加强节奏,故也有人称之为莽式空齐舞。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

      腰铃舞:满族民间舞蹈。由数名腰系铜铃男子表演。表演时打着响板,扭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源于满族早期骑射生活。

      庆隆舞:庆隆舞是在丰收年景和庆祝大典中进行的一种场面性舞蹈,是清朝宫廷舞蹈中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留有民间舞蹈的深刻痕迹。庆隆舞喜起舞和扬烈舞,源于莽势舞。乾隆年间命此名。用于宫廷内元旦、万寿节、除夕及皇帝大婚等所举行的盛大筵宴上,多由王公大臣与司舞者共同表演。舞蹈规模颇大,包括乐器伴奏多达百人。

      大五魁舞:又称“五魁舞”,是满族民间一种庆贺舞蹈。源于满族早期的狩猎生活,多于丰收、狩猎归来时表演。该舞蹈由五人分别头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拟兽的跑跳动作,欢快有趣。

      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亦称“打单鼓子 ”或“耍腰铃”。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

      乐器民歌

      刺绣八角鼓:八角鼓形为八边形,蒙蟒皮,七个边每边有铜环,另一个边下拴一长穗,可弹、搓、摇,作为唱曲的伴奏乐器。

      满戏:满族戏曲剧种。又名“八角鼓戏”。由满族曲艺八角鼓发展而来。满族先民在骑射渔猎之暇围在篝火旁,边说边唱边舞,并扣击自制八角鼓相和,娱其情志,逐步形成说、唱、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清兵入关后,八角鼓和洋琴、琵琶、四弦、锣鼓等配合,吸收诸宫调、杂剧及各地民歌、小曲,形成牌子曲剧。多演唱历史和民间故事。

      二弦:满族弹拨乐器。木制,琴头饰有龙首,弦轴左右各一,音箱为长方形,底有孔,音箱上安覆手,框绘龙纹。清朝宫廷用于演奏宴乐。

      三弦:满族弹拨乐器。檀木质,方槽,琴头雕大顶花,其尾端雕刻花纹,琴杆正面为指板,尾端护弦揭兽皮为之。左手持琴,右手拇指、食指戴骨指甲拨弦,有弹、挑、分、扫、砸、搓儿等技巧。清宫廷中用于演奏宴乐,民间用于伴奏鼓书、单弦等。

      满族民歌内容丰富,较之汉族民歌,多了一些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亲人内容歌曲。其歌词语言通俗、活泼,其旋律质朴、简明。农村中的满族民歌这一特征更为明显。满族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歌唱,活泼动情的小唱几乎涉及到满族整个人生礼俗,唱出了他们的愿望和心声。自降生听《悠摇车》,稍大一些学唱《小板凳》、《河河沿》,童年的《抓嘎拉哈歌》,少年的放牧山歌,青年的情歌、结婚的喜歌,出征的战歌,围猎的猎歌,以及丰收喜庆,岁时节日,祝福贺寿,凯旋庆功,悲欢离合都有歌,其音乐风格多彩多姿,但基调豪放,朗爽,即使表现哀婉情绪的音乐,也不失其刚健强劲的内质。

      满族民歌有摇篮曲、儿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山歌、小调、喜歌、战歌、叙事歌等等,形式多样,内容几乎包括其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音乐也各有特色。

      摇篮曲,也称“悠悠调”。在满族中流传最广,几乎每个满族孩子都是在这种优扬、平稳的曲调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流传的《摇篮曲》有满语的,汉语的,最多还是满、汉语兼有的。

      劳动歌,满族先民在渔猎时,常吹牛角或海螺为号,敲锣打鼓,声势浩大。猎毕,就在野外歌舞欢宴,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发展成旋律流畅的劳动歌,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场景。

      山歌,满族人用热烈奔放的山歌,抒发其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劳动歌。其中赞美富饶壮丽河山的山歌称为“夸山调”,满语民歌《巴音波罗》歌唱丰收,就属于这种山歌。另一类是对口喊唱的叫“爬山调”,多在放牧时赛唱。这类山歌,常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口喊唱,俗称“拉锯”、“抬扛”。歌词即兴而编,多是触景生情开口就唱,节奏自由强烈,曲调高昂开阔,情绪奔放,酣畅。《靠山调》、《爬山调》等曲调被八角鼓、单弦等曲艺广泛吸收。

      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在东北广大农村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反映满族人民劳动、祭祀、游戏、出征和日常生活的民歌、儿歌。其中有渔民号子《跑南海》、山歌《开山调》、牧歌《溜响鞭》、《挖人参》、《蚕姑姑》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巴音波罗》、《轱辘冰》、《喜歌》等;反映爱情的有《伊勒哈穆克》、《红绒线》、《烟荷包》、《十二月》等;游戏歌有《抓嘎拉哈》、《拍手歌》;反映出征内容的有《出征歌》、《八角鼓咚咚》;反映妇女生活的《丹查拉米》、《酸枣颗棵》;儿歌有《干草垛插金刀》、《风来咯》等。

      满族礼仪

      文字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干”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礼仪文化

      满族历史上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史称引弓之民,大力提倡“国语骑射”(国语即满语),历代皇帝反复告诫:“骑射,国语乃满族之本务。”(见《大清会典事例》)。他们“性多淳朴,地产小麦,虽知耕种,而以渔猎为生。遇冬日坚冰,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妇女尤善伏弩捕韶”。

      射箭是猎取食物、防御野兽侵害的工具,也是军事武器运用于战场,因而在满族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后金努尔哈赤把骑射作为立国之本。在他实行的八旗制度中,将满族人分别组织于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当时人人习射,并以箭法高低为荣耻,无论王公大臣或旗丁,无不挽强善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极斋戒迎春祭天,于院内射箭,有大臣劝谏道:“斋戒不宜射箭”,皇太极答道:“昔辽太宗祭天,曾射柳,此射不可忘也。”遂令大臣习射。

      满族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婚俗

      在满族的风俗习惯中,对婚礼非常讲究,一般要举行三天,即传说中的三日婚。第一天“响棚”,第二天“亮轿”,第三天“正日”。

      响棚

      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办喜事接新娘首先要选个好时辰,即订立吉日。吉日订妥后,男方就要给女方家送去一坛老酒、一只肥猪,给女方家宴请宾客用。

      亮轿

      婚礼第二天,依照满族的风俗习惯就是“亮轿”了,即请新娘上轿。届时,新娘要在鼓乐声中挥泪与家人告别,母亲则把新娘的洗脸水泼在花轿停放过的地方。花轿则多是用马拉的,不用人抬,轿门用红绫档帘,轿顶上要有“麒麟送子”木刻,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其次,轿内还要压轿的孩子和娶亲婆。孩子一般选8至9岁的男孩子,娶亲婆则要是夫妻双全,儿女健康的。

      正日

      所谓的正日,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在清晨新郎披红戴花乘轿或骑马,在伴郎陪的同下鼓乐吹奏,带领迎娶新娘的彩轿去女家迎亲。生命伊始便挂在脖子上的吉祥锁,是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祝福,如今要女儿留下这锁表达了对女儿的恋恋不舍,同时解下这把锁,也标志着女孩子从此成人美好的新生活即将开始。

      旅游景点

      编辑

      清西陵清西陵

      抚顺景点之一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抚顺处处充满了神异的色彩,世界文化遗产、清朝关外三陵之首——永陵,依然伫立在兴京城神奇的启运山下。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后金第一都——赫图阿拉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觉尔察城、御路古榆、启运神树无不向人昭示着那段神奇的历史,引起游人无尽的遐思。抚顺时时洋溢着浓郁的满乡风情,被誉为“中华满族第一乡”的新宾县内,中华满族风情园中那唯一的满族历史文化长廊、满族博物馆、满族老街、满族农庄,满族美食让您亲身感受风情万种的满族民俗,深刻了解满族文化和历史。

      景点之二

      【清西陵列入文化遗产】

      2000年清西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民族人口

      编辑

      满族满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满族人口数量为10423303人。

      相关评价

      编辑

      满族满族

      满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辽宁省,共有550万人,占满族总人口的51%。另外,满族人口在100万左右的地区还有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内蒙古。

      历史上的分布

      根据清朝统计,1760年除东北和北京附近地区以外八旗兵超过1000人的城市有:荆州(5535人)、江宁(4126人)、西安(3970人)、广州(3906人)、镇江(3521人)、宁夏(3509人)、绥远城(2802人)、福州(2581人)、成都(2341人)、杭州(2232人)、乍浦(属于浙江平湖,2037人)、青州(1807人)、凉州(1105人)。

      满族名人

      编辑

      清朝皇帝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清太祖

      努尔哈赤(1559-1626)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清太宗

      皇太极(1592—1643)

      1626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清世祖

      福临(1638—1661)

      1643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清圣祖

      玄烨(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清世宗

      胤禛(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清高宗

      弘历(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清仁宗

      颙琰(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清宣宗

      旻宁(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清文宗

      奕詝(1830—1861)

      1850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清穆宗

      载淳(1856—1875)

      1861年~1875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清德宗

      载湉(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溥仪(1906—1967)

      1908年~1912年

      宣统

      华龙陵园

      皇太后

      叶赫那拉·杏贞:慈禧太后,咸丰帝妃,同治生母,光绪养母。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实际统治者。

      完颜函普:金始祖,女真名完颜函普。粟末靺鞨部人。唐时,祖上避战乱进入汉四郡地区。

      完颜阿骨打:金国建立者。

      完颜亮:金海陵王,修金中都者

      爱新觉罗·多尔衮:皇太极之弟清初摄政王

      康熙鳌拜:瓜尔佳氏,清初巴图鲁,康熙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索尼:赫舍里氏,康熙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苏克萨哈:纳喇氏,康熙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遏必隆:钮祜禄氏,镶黄旗人,康熙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索额图:赫舍里氏,索尼第三子,任内担任内大臣、议政大臣、太子太傅授领侍卫内大臣

      纳兰明珠:字端范,纳兰氏,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康熙辅政大臣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之子,著名词人

      隆科多:佟佳氏,康熙雍正时重要辅政大臣

      和珅:钮祜禄氏,乾隆时大臣

      长麟: 觉罗氏,乾隆嘉庆时大臣

      佟国鼐:清朝首任福建巡抚

      奕:奕詝之弟恭亲王,维新运动代表人物

      荣禄:瓜尔佳氏,晚清军机大臣顽固守旧派代表人物

      多隆阿:清朝咸丰时著名战将

      保芝琳:中国清朝台湾镇总兵

      多隆阿 (学者):字文希、雯溪,舒穆禄氏,著名作家

      桂良:瓜尔佳氏,字燕山,正红旗人,清朝重臣。直隶总督、军机大臣

      近代

      郭恩海:著名的东北军爱国将领,曾任东北陆军警备总司令等职。陆军中将军衔。

      罗常培: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

      舒庆春(老舍):字舍予,著名文学家、剧作家,中国大陆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的一位

      启功:著名国学家、文物鉴定家、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

      常书鸿:近现代美学家,美术史学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

      金毓黻:近代著名史学家,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研究员

      金启孮: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前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

      赫崇本:海洋物理学家,中国海洋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前山东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秉志: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元士,中国动物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现代生物科学的奠基人

      英敛之:(英华)近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天津《大公报》的创办者

      英千里:英敛之之子,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前辅仁大学教授

      黄廷枢:前国民党海军上校,新中国时任前大连海事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主任、研究生院导师,中国海事商务法的奠基人之一

      关向应:原名致祥、治祥,又名应禀,著名抗战将领,中央军委书记,红二方面军政委,八路军120师政委,晋绥军区政委、晋绥分局书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

      佟麟阁:著名抗战将领,前国民党陆军29军副军长,芦沟桥事变抗击日寇的核心将领,中国抵抗军实际指挥者

      赵侗:原名赵连秀,赵洪文国之子,著名抗战将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司令员

      金永绪:又名伯阳,中共满洲省委委员,是东北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著名将领

      高锦明:八路军129师团政委,建国后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副书记

      吴克仁:国民党陆军一一七师师长、六十七军军长

      伊俊山:东北抗联第二方面军第一军政委,建国后曾任中国矿业部冶金设计公司任副经理

      李春润:东北抗联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副司令

      白乙化:八路军晋察冀军分区副司令员

      洪麟阁:著名抗日英雄,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一路总指挥,1938年10月15日于天津蓟县马伸桥战斗中壮烈殉国

      赵洪文国:著名抗日英雄,被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解放战争后期,赵洪文国组织“中国国民反共救国军”,成立“晋热辽边区第二绥靖总指挥部”,以“总统府留守”自任,策划“反征粮”暴动,打出“赶走共产党,三年不纳粮”等口号,建立大陆游击区,阻止国民党军队起义,率部分国民党军队和民众组织与解放军对峙,一九五O年被捕。时年七十岁

      郭维城:张学良原机要秘书,八路军新111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铁道兵副司令员,铁道部副部长、部长

      邓铁梅: 原名邓古儒,字铁梅。著名抗战将领,东北抗联发起人之一

      乌钺:前国民党政府空军总司令,中华航空公司董事长

      舒宗鎏:前国民党海军华南舰队司令,建国后曾任中国国务院参事

      诚静怡:字敬一,前国民党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会长

      傅泾波:前国民党时期著名社会活动家

      程砚秋:京剧艺术大师,梨园界青衣四大名旦之一

      尚小云:京剧艺术大师,梨园界四大名旦之一

      侯宝林:相声艺术大师,现代相声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前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艺术语言学教授

      胡瑞华(胡蝶):一代影后,无声电影艺术家

      常宝堃:相声艺术大师,常氏相声代表人物

      努尔哈赤唐圭璋: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

      爱新觉罗·溥杰:著名书法家,溥仪之弟,曾任中国人大代表

      全佑(吴全佑):乌佳哈拉氏,吴氏太极拳宗师

      吴鉴泉:全佑儿子,吴氏太极拳宗师

      樊志涌:著名武术名家,樊氏八卦掌始创者

      牛春明:著名太极拳名家

      何镜涵:著名画家,学者

      华忱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

      爱新觉罗·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

      金连经(爱新觉罗·连经):著名书画家,北京画院专职画家、艺术室主任

      端木蕻良:文学家,前首都文联副秘书长

      金家瑞:爱新觉罗氏,历史学家,教育家北京财贸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学术委员会委员

      金长文:核共振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诗白:微电子技术专家,清华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

      童村:抗生素药剂学家,中国国产青霉素的最早研制者,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佟国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前副主任,中国海军水警政治部主任,1988年授中将军衔

      万毅:原名万顷波,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炮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前装备计划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55年授中将军衔

      丁秋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前政委,浙江军区副政委,1955年授中将军衔

      白希清:病理学家,前中国医疗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卫生研究院副院长

      吴英凯:心血管外科专家,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吴建民:著名外交家,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

      曾昭科:原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贾作光: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的奠基创始人,北京舞蹈学院创建人,有“东方舞神”之誉。

      刘澜波:原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

      李景田: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傅履仁:美国华裔百人会会长,美国首位华裔陆军少将

      鞠抗捷:计量学专家,前国家计量局副局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于永波:中国人民解放军前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现授上将军衔

      白春礼:化学家,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钮茂生:水利学家,原水利部部长,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

      关中: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金溥聪:原名爱新觉罗·溥聪,前台北市副市长,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的重要幕僚

      仓恩利:中医骨科专家,黑龙江中医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

      爱新觉罗·文蓬(字瀛生):翻译家,语言学家

      金默玉(爱新觉罗·显琦):翻译家,外语言教育家,是川岛芳子的妹妹

      陈丽华: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SCAD校董,香港富华国际集团创办人,中国紫檀学会会长

      英若诚:英千里之子,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文学翻译家

      富育光:著名民俗学家,中国当代萨满文化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之一

      何迟:姓赫舍里,原名赫裕昆。著名戏曲剧作家、曲艺作家

      常莎娜:常书鸿之女,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理事

      乌拉熙春:金启孮之女,当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现任日国本立太平洋大学教授

      赵玫:著名作家

      王朔:著名作家

      骑射胡可:著名剧作家

      曹又方:本名曹履铭,字光虹,著名作家

      吴季松:当代经济学家,前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参赞衔副代表

      栾恩杰: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航天局局长

      胡絜青:著名作家,老舍夫人

      胡松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佟铁鑫: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邓玉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关牧村:著名女中音歌唱家

      王立平:著名音乐家、作曲家

      小柯:原名柯肇雷,著名作曲家、歌手、音乐制作人、词作家

      巴俊宇:(诗人巴兰)当代著名诗人、经济学家。辽宁省人大代表、沈阳市政协常委、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沈阳理工大学教授。

      雷振邦:著名作曲家,中国前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

      雷蕾:著名作曲家

      傅庚辰:著名作曲家

      关峡:著名作曲家,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中国青年音乐家分会副会长,原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中国东方歌舞团副团长

      金子燕:当代画家,中国诗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裕德隆:著名相声大师,相声八德之一

      郭启儒:著名相声艺术家

      杨少华:著名相声艺术家

      杨议:著名相声演员

      黄铁良:著名相声艺术家

      侯耀文:著名相声艺术家

      侯耀华:著名表演艺术家

      刘兰芳:著名评书艺术家

      连阔如:著名评书艺术家

      连丽如:著名评书艺术家

      栾荣年:著名民族舞蹈家

      关肃霜:著名京剧艺术家

      关学增:著名北京琴书大师

      李万春:著名京剧艺术家

      李玉茹:著名京剧艺术家

      厉慧良:著名京剧艺术家

      金少山:著名京剧艺术家

      赵葆秀:著名京剧艺术家

      关纪新: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副所长

      金铁霖: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常宝华:著名相声艺术家

      常贵田:著名相声艺术家

      赵佩如:著名相声艺术家

      荣剑尘:著名单弦大师

      苏文茂:著名相声艺术家

      佟守本:著名相声艺术家

      常宝霆:著名相声艺术家

      王凤山:著名相声艺术家

      连笑昆:著名相声艺术家

      武魁海:著名相声艺术家

      白全福:著名相声艺术家

      王平:著名相声演员

      英达:著名导演、演员,影视剧作家,中国情景喜剧之父,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爱新觉罗·恒山:美术鉴赏家,中国书画学会研究员,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

      齐秦:台湾著名歌手,原籍黑龙江

      齐豫:台湾著名歌手,原籍黑龙江

      关之琳(关家慧):香港著名演员

      关山 :关之琳父亲,本名关伯威,香港著名演员

      那英:著名歌手

      曾格格:著名歌手

      冯晓泉:著名歌手

      火风:著名歌手

      佟大为:著名演员

      英茵:早期著名演员

      关悦:著名演员

      柯岩:著名诗人

      胡军:著名演员

      凌子风:著名导演

      富润生:著名配音演员

      谢园:著名演员

      绘画张山:著名演员

      朱洁:爱新觉罗氏,著名演员

      白庆琳:著名演员

      果静林:著名演员

      傅淼:著名演员

      东方闻樱:著名演员、制片人

      英壮:著名演员,英达之弟

      吴京:著名动作片演员、北京武术队助教

      肇俊哲:著名足球运动员

      惠天赐:香港著名动作片演员

      惠英红:台湾著名动作片演员

      周海媚:香港著名演员,满族镶白旗

      敖国珠:台湾著名主播及主持人,民间全民电视公司主播及主持人

      亚宁:原名杨亚宁,央视著名主持人

      金越:央视著名主持人

      常枫:台湾著名演员

      马景涛:台湾著名演员

      庹宗华:台湾著名歌手、演员,满族镶黄旗 庹宗康:台湾著名主持人、歌手、演员,满族镶黄旗 那维勋:叶赫那拉氏,台湾著名演员

      张拉拉:满族名纳兰格娜,著名歌手

      柏寒:著名演员

      于又川:著名演员

      江汉:香港著名演员

      郎雄:钮祜禄氏,本名郎益三,台湾著名表演艺术家

      胡茵梦:本名为胡茵子,胡茵梦为其艺名,台湾著名演员

      郎祖筠:台湾著名演员

      那威:原名叶赫那拉·声威,现为旅游卫视主持人,现任国际连珠联盟副秘书长、亚洲五子棋委员会执行主席、国际连珠联盟中国事务部主席、那威五子棋俱乐部董事长

      王中军: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王中磊:北京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

      戴娆:著名歌手

      富大龙:著名演员

      李宗翰:著名演员

      李斯羽:著名模特、主持人

      关琦:著名模特

      徐德亮:著名相声演员,德云社前创始人之一

      黄海波:著名演员

      傅冲:著名演员

      金巧巧:著名演员

      关凌:著名演员

      富敏:著名导演

      张元:著名导演

      佟瑞欣:著名演员

      佟瑞敏:著名演员

      温海涛:著名演员

      汪正正:著名歌唱演员

      李志希:台湾著名演员

      钮承泽:台湾著名演员、导演、戏剧制作人

      杨静: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

      杨童舒:著名演员

      沈傲君:原名赵燕,著名演员

      佟童:著名小演员

      李云威:著名摄影师

      林依伦:著名著名歌手

      金正昆:CCTV百家讲坛特邀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资深礼仪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

      蒙曼:CCTV百家讲坛特邀专家。2002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

      朗朗郎朗:华人著名青年钢琴表演艺术家

      于今:知名学者,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十一五” 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科学发展观丛书负责人。

      詹福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与评审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国家图书馆馆长。

      才利民: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富妍(kiki):牛奶@咖啡主唱

      文梦洋:《丑女无敌》中饰演 小艾

      王守宇:著名舞蹈家

      爱新觉罗·启星 影视明星

      李依晓 满族演员

      张伯苓(1876-1951)天津人。南开大学创始人,亲任校长30年。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梅贻琦、蒋梦麟共同担任联大常务委员,并先后担任保定高等学堂总教习、清华学校教务长、直隶女子师范校长、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齐鲁大学董事长、东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及国民参政会副议长、考试院院长等职

      张万臣 1962年出生 河北丰宁人 满族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专职画家

      化蝶飞:演员李如玉的艺名

      词条标签:
      • 宮沢ちはる

        宮沢ちはる(Miyazawa Chiharu),出生于1996年05月11日。 三围: n/a,罩杯: n/a,日本女优。

        2023-09-19日本女优
      • 翔田千里

        翔田千里,一位比较有人气的熟女女优。在熟女大军中,她长的比较漂亮,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起来还是挺年轻可爱的。

        2023-01-07日本女优
      • 三宫椿

        三宫椿(三宮つばき)出生于1998年05月03日,出道于2020年07月,G罩杯的巨乳和短发的造型,get到很多人的萌点吧。

        2023-01-07日本女优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