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淀粉粒 编辑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长链化合物,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称为淀粉粒(starch grain)。所有薄壁细胞中都有淀粉粒存在,尤其在各类贮藏器官中更为集中,如种子的胚乳和子叶中,植物的块根、块茎和根状茎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粒。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应用
3 类型
4 特征
5 区别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淀粉粒
形成原因:葡萄糖分子聚合
存在方式:在细胞中为颗粒状态
外文名:starch grain
性质:长链化合物
应用
编辑淀粉粒
淀粉粒形态稳定
显微观察证明,植物某一器官内的淀粉粒形态不变,但量的多少是可变的,这与中药采挖的季节有关。秋末冬初及春季植物萌发之前淀粉多些,药材加工后粉质充足,春夏由于植物生长新的茎、叶,消耗了贮藏淀粉,淀粉粒只有量变,形态并未变化。
类型
编辑淀粉粒
复粒
淀粉粒由若干分粒相聚合而成。有2粒复合、3粒复合、4粒以上(不超过10粒)复合或10粒以上复合,复粒中的每一分粒呈多面体形,盔帽形,碗形或带有一面圆的多边形,脐点少见或不明显,层纹少见或无。
半复粒
在复粒淀粉粒外周又有共同的层纹将各分粒包围在内。呈类圆球形、椭圆形、梨形或扇形,脐点2个或多个、层纹明显或不明显。
特征
编辑在鉴定时,除了注意单粒的形态之外,还应观察脐点及层纹。淀粉粒的结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只有一些关于淀粉粒结构的模型假说。脐点(hilem)是淀粉粒生长的原点,葡萄糖从这里开始聚合,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并不是所有的淀粉粒都可以看到脐点。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淀粉颗粒呈现层状结构,称为层纹。层纹是晶态的支链淀粉与非晶态的直链淀粉交替排列形成的结构,淀粉粒正是从脐点开始,一层一层向外生长的。
在显微镜下鉴定淀粉粒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光。当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时,发现这些颗粒主体呈现白色,但是有一个十字形的黑色区域,称为十字消光现象。消光十字在脐点处交汇。
区别
编辑一般细胞中的内含物以下3种形态存在:液态,如粘液质,挥发油;晶体状,如各类草酸钙晶体;固态,如淀粉粒。蛋白质与其它多糖类物质看上去与淀粉粒相似,只要加稀碘液就很容易。
统计、观察与描述
粉末显微观察时,应先制作稀碘液观察片、50%甘油酒精片或斯氏液片。每种片最好各制作3张,每张粉末观察数应为4~6个视野;每个视野描绘出3~5个不同的形态、大小不等的淀粉粒;各记录其形态、直径、长径以及层纹及脐点有无等特征;用显微描绘器绘出图形,图文应一致;最少应测定50个以上淀粉粒,将数据统计后,取最高及最低数据;不同形态者应各有代表,才能显示出该种中药之特征。
不同科属药用植物的组织中所含的淀粉粒有形态上的差异,因此以淀粉粒作为植物性中药显微鉴别的指标是可靠的。例如蓼科植物大黄,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长圆形,直径5~32微米,脐点大多呈星状,复粒由2~5(~7)个分粒组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淀粉粒呈圆三角形、三角状卵形、类贝壳形、广卵形,直径5~56微米,层纹清晰,较稀,脐点大多不明显,少数点状,可见两脐点;大戟科植物甘遂,淀粉粒呈球形、类球形、半球形、肾形,直径3~16微米,层纹不明显,脐点点状、人字形、三叉状。
同属不同种的中药材,组织中所含淀粉粒形态相近,但大小不同。例如,乌头属川乌的母根,淀粉粒呈球形、长圆形,其分粒多呈半圆形或盔帽状,单粒直径2~23微米;同属植物保山乌头的块根,淀粉粒形态基本上与川乌相同,但直径达6~40微米。有些皮类中药含有淀粉粒或不含,从有无淀粉粒上就可以区分,例如豆科植物合欢皮的淀粉粒很小,直径3~6微米,而红毛五加的组织中,不含淀粉粒。
-
北条麻妃
北条麻妃,原名白石さゆり,以其高挑的身材以及贵族的气质称霸熟女界,1974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AV女优。
2024-08-18 -
橘ひなた
橘日向(橘 ひなた)1990年8月12日出生,是日本90后AV女优。 2009年11月出道,已经下马拍了多部步兵。
2023-01-10 -
武藤兰
武藤兰,1980年9月4日b出生,初期曾使用过清水优香的艺名,后名武藤兰,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成濑心美
成濑心美,1989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新潟县,E罩杯,2008年12月以素人身份出道,日本AV女优。
2023-01-07 -
波多野结衣
波多野结衣(はたの ゆい),女,1988年5月24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著名日本女演员、AV女优。
2023-01-07